五場挑戰結束,這一環節也相繼為在場的魔門中人展現了幾位競選者的實力。不過因為種種緣故,除了趙建章之外的幾人,都沒能完全發揮各自的真實實力,因而也並未出現一麵倒的風向,為後麵的挑戰留下了不小的懸念。


    但正因如此,挑戰環節的偏向性也隨之展露,被挑戰次數多的人固然難度極大,可同樣也擁有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隻要實力最夠強大,挑戰者的數量越多,反倒能襯托出被挑戰者的潛力之深,畢竟這一點是基於挑戰環節的基礎,年齡上的考量同樣極為重要。


    從這一點來看,夏塵夜和安榮鑫無疑是極不占優的,因為挑戰者的數量原因,這兩位無論是實力還是勢力都穩居前列的魔門前輩,不得不麵臨一個尷尬的局麵。


    既要讓對手盡可能的發揮實力,以此來證明對手的強大,又要盡可能輕鬆快速的打敗對手,以此來展現自己猶有餘力,其中分寸的把握就足夠讓人頭疼的了!


    魔門聖主之位在兩人眼中都是勢在必得的,所以在趙建章敗北退出之後,唯一的退路也已經封死。想要在這一環節證明自己,夏塵夜和安榮鑫就必須勝的幹淨漂亮,但麵對同等級別的對手時,還要分心考量場外的許多計較,這其中難度可想而知。


    高手過招很多時候勝負就隻在一瞬間,真要是因為種種原因瞻前顧後,不說勝負最後如何,即便是贏了也未必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勝了也是慘勝。而若是不幸落敗,結果不言自明,以夏塵夜的高傲和安榮鑫的算計,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這一次的競選就隻能提前落幕了!


    原本的三十場挑戰,因為趙建章第一場就敗北退賽的緣故,被壓縮成了二十六場,這一變化的出現顯然是之前眾人都沒有預料到的。按照正常情況,原本的計劃是所有參選者各賽一場後再按照出場次數多寡來安排順序,這樣也能盡可能的提供競選者恢複的時間。


    畢竟挑戰環節主要考驗的還是實力和成長潛力,耐力固然也是實力的一種,但太過偏頗的條件顯然不適用於這種分毫必爭的場合。這個問題在趙建章退賽的第一時間就有專人詢問各方的意見,所以在邊承誌勝下這一場後,新的對戰順序也被揭露了出來。


    齊乘風的剩餘場次最多,除卻前五場挑戰出場一次之外,勝下的二十一場挑戰中他還要出場六次,分別被安排在第六、十、十四、十八、二十二、二十六場。這樣一來,隻要所有挑戰順利進行,齊乘風每次挑戰至少都有三輪休息時間,盡可能的保證了他的戰鬥力。


    其餘人的安排大體相同,隻是因為場次原因休息的間隔比起齊乘風而言都要占優不少。不過這裏麵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挑戰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無論是趙建章的情形重演,還是競選者在挑戰中重傷,對其餘競選者勢必會造成影響,而接下來的挑戰順序卻不會再行更改!


    這一點看似不公平,但實則正好相反!無論挑戰環節出現什麽變故,競選者的本分都是打敗各自的對手,除此之外太過強調的公平,對其餘競選者來說反而是不公平。


    以齊乘風舉例,固然挑戰他的人數最多,留給他的恢複時間也最短,但相應的齊乘風所擁有的的機會也更多。這裏的機會不光是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挑戰環節也遠比看上去更加複雜,而這一點在事前齊乘風便已有了心理準備。


    當今武林劍客眾多,而造成這種現象的除了身為劍客的絕頂高手數量最多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劍的實用性。與拳腳相比,兵器的優勢毋庸置疑,而在兵器之中能夠明顯克製劍的,亦是少之又少,這便使得劍客天生就領先大多數江湖人一步。


    可這一點在魔門卻不盡然,劍客雖然眾多,但因為功法眾多,加之不少魔力運用的法門,絕大多數的魔門中人所用的反倒是各類奇門兵刃。當然,這類兵刃中與劍相似的兵刃也不在少數,邊承誌所用兵刃便是其中之一,由此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之所以提到這一點,也和焦修傑提供給齊乘風的情報有關,魔門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都可以算作是齊乘風的潛在對手,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可無論準備多麽充足,齊乘風都不得不麵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必然會被人針對。


    劍客雖是江湖主流,但想做到一劍破萬法,無疑還不是如今的齊乘風所能做到的。這樣一來,在挑戰中落入下風乃至敗北就是必然會出現的局麵,這一點對挑戰場次少的參選者無疑是滅頂之災,可對齊乘風而言卻絕不至於傷筋動骨。


    有時候並不是實力更強就能取勝,影響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功法和兵刃的相克便是其中之一。挑戰環節限製了年齡,在這一點上齊乘風雖占不了優,但以他的天賦資質也決計不會落後於其餘參選者,這樣一來,齊乘風勝負的概率反而在競選者的平均值之上。


    若是沒有趙建章的退賽風波,光這一點齊乘風就能穩占優勢,因為在同等勝負的情況下,他有更多的機會來展現自己。而退一步說,即便齊乘風輸了其中一場,其餘場次的表現依然能夠讓齊乘風站穩腳跟,因為他的對手足足有七位,且各個都是年長於他的魔門天才,這就讓他幾乎處於不敗之地。


    齊乘風的實力固然頗得焦修傑賞識,但常年來養成的謹慎習慣,卻讓焦修傑從一開始就沒有寄希望於齊乘風能贏下所有挑戰,而是轉而在這一環節的漏洞上下手。


    未料勝而先料敗,這就是焦修傑的思路,將一切都建立在齊乘風必有敗績的基礎上,再去構思那時候該如何保證其仍有能力繼續保有競選資格!而苦思冥想的結果就是,增加齊乘風的交手次數,從而減低風險。


    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在一開始確實瞞過了不少人,花間派暗地裏的實力也遠在外人想象之上,這也使得各懷鬼胎的各方競選者,在看到挑戰者名單的第一時間,並沒有起疑心。


    齊乘風作為這次競選橫空而來的一匹黑馬,受人針對也屬正常,七位挑戰者雖然有些不太尋常,但也難保不是因為對方實力難以預料,而有人做了兩手準備,費盡心思要將齊乘風拉下馬來。


    正是基於這一點,焦修傑的手段堪稱毫無破綻,事後就算外界有所察覺,也決計找不到絲毫證據。因為焦修傑在安排人手時並未放水,甚至對那三位親手安排下去的人有過交代,麵對齊乘風時必須全力以赴,盡最大的可能贏下挑戰!


    這是對齊乘風的信任,同時也是一種自信,自信自己的安排絕不會落空,這三場挑戰齊乘風必勝無疑!有了這三場勝利墊底,齊乘風隻要穩紮穩紮,這一環節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若是僥幸贏得全勝,更是風光占盡無人能比,這樣一來也能為最後的競選多添幾分把握。


    焦修傑的謀劃外人自然無從得知,但趙建章的退賽卻讓不少人察覺到了齊乘風的優勢。旁人暫且不提,夏塵夜的對手雖然隻有兩名,但有把握挑戰夏塵夜的絕不可能是無名之輩,這兩戰勝負暫且不論,夏塵夜決計不會太過輕鬆。


    安榮鑫較之夏塵夜要有所不同,但三位挑戰者的數量也仍舊不及齊乘風一半,這樣一來差距就很明顯了!一旦夏塵夜和安榮鑫敗了其中任意一場,在勝率上勢必會跌破穀底,再加上趙建章退賽在前,輿論如何不言自明。


    相反,齊乘風隻要把握機會,哪怕七場之中隻勝四場,也會比一勝一負的夏塵夜強,這份優勢之大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所有人都必須麵對落敗帶來的強大壓力的時候,齊乘風得到的指示卻是盡可能的贏下每一場比試,即便是輸也要保全自身安危,這其中的差別又豈是言語所能形容。


    這些門道並不算深,沒多少人察覺隻是因為事涉大局,眼界不高的人極難察覺。幾方勢力雖然因為當局者迷而沒能第一時間領會,但在對決場次進行調整的時候卻敏銳的感覺到了不對,進而看出了齊乘風的巨大優勢,也因此對其做出了相應的限製,那就是壓榨恢複時間!


    平均每四場比試上場一次的頻率算不上高,但麵對不同的對手所耗精力也各有不同,相應所需恢複時間也不盡相同。一開始的挑戰次序是眾人一齊商議得出,雖看似雜亂,但對挑戰雙方的實力分析和場次安排,各方勢力背後團隊的運作絕對是極耗心力的。


    趙建章的敗北看似偶然,實則不然,這其中陰葵派的幕後推動居功至偉,否則以趙建章的實力也未必連一位挑戰者都打不過。葉劍心就是陰葵派為其量身定製的針對人選,隻是魔相道底蘊畢竟太淺,這方麵的爭鬥全然不是對手,這才落入局中而不自知。


    同樣的,齊乘風的對戰場次雖不如如今寬鬆,但強弱區別明顯,也是花間派幕後團隊一番苦心孤詣後的產物,為的就是最大化發揮齊乘風的實力。如今這番變化,看似對齊乘風有利,實則反倒是對齊乘風的一種考驗,這其中得失同樣是各方勢力相互角力與互相讓步的結果。


    如此一來,六大派的底蘊,頓時便凸顯出來。每一場的先後時機都在相對公平的氛圍中被定了下來,盡可能的朝對各自有利的方向調整,最大化的利用規則。而唯一還被蒙在鼓裏的沈飛塵,除了滿臉疑竇的聽憑各方爭論不休,就是默默調整自身狀態,力求在麵對挑戰者時發揮最佳實力,不知不覺中就定下了接下來的場次。


    說起來沈飛塵的場次看上去也頗為正常,剩下四場挑戰分別被安排在第八、十二、十六、二十場,同樣是每四場出戰一場。但細心的人便會發現,第一輪的五場比試中齊乘風和沈飛塵各自出場一局,而後續比試齊乘風和沈飛塵雖場數不同,但出場的頻率卻是一模一樣。


    這樣算來,共有七場挑戰的齊乘風和隻有五場挑戰的沈飛塵,從頭到尾的挑戰頻率都完全相同,這其中的貓膩也就可想而知了!殿內各方勢力對此中內情一清二楚,但為了各自利益卻心有靈犀的閉口不言,這一次聖主之位的競選,也從此刻正式拉開了差距,而沈飛塵毫無疑問是眾人眼中第一個出局者。


    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趙建章才是第一個出局者,但這種不堪一擊的對手,實在拿不上台麵。沈飛塵雖略勝一籌,但也到此為止了,沒有深厚的底蘊和技壓群雄的本事,這一次的競選他也就到此為止了!


    夏塵夜的兩場比試分別安排在第九場和第二十一場,都在沈飛塵之後,陰葵派在這方麵的考慮也極其簡單,同為一宗之主,夏塵夜和沈飛塵的表現必定天差地別,有沈飛塵在前麵當墊腳石,夏塵夜的表現也會愈加亮眼。


    安榮鑫則是第七場、第十七場、第二十五場,最大限度爭取恢複時間的同時,避過與夏塵夜相鄰的場次,減少被人拿來與其相比較的可能。在這一點上,安榮鑫也有自知之明,雖同為頂尖高手,但在實力上自己無疑是要弱上一頭的,與其正麵硬碰,不如力求全勝,同時根據夏塵夜的戰績調整狀態。


    至於其他競選者,安榮鑫從始至終都沒有放在眼裏,對他而言最大的敵人隻有夏塵夜一人,其餘各方或多或少都有致命的缺點,唯獨夏塵夜是其勁敵,某些方麵甚至還要勝過自己一籌,屬於無論如何都要放在最高優先級的對手。


    陸修靜的場次是第十一場、第十五場、第二十三場,既考慮了對手的強弱,調整了戰後的恢複時間,同時也盡可能的安排在了明麵上底蘊最差的齊乘風和沈飛塵之間,借以用勝場強調自身實力,同時打壓齊乘風和沈飛塵這兩個不速之客。


    最讓人意外的其實還要數邊承誌,剩下三場分別是第十三場、第十九場、第二十四場。看似內有玄機,實則毫無規律,雖然暗合滅情道狂悖的宗門氣韻,但實在讓人難以想象,在這等重要關頭滅情道上下竟然仍舊冷眼對待,真不知該誇其自信還是該蔑其自負的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舞陽劍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月妖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月妖魔並收藏舞陽劍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