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烏拉泊的路上,焦修傑找齊乘風單獨交談的次數日漸增加。一開始是為了用這種方式加強齊乘風成為魔門聖主的決心,後來達成默契之後,焦修傑就再也沒有提及類似的話題,甚至為了讓齊乘風在其他人麵前保持體麵,還裝作威逼齊乘風就範的模樣,在幾人麵前冷眼嗬斥過幾次。
每當這個時候,齊乘風都會沉默不語。不是他不想開口解釋,實在是焦修傑這種討好的做法,讓他有些沉浸在謊言中不願清醒的感覺!野心就像一顆種子,深埋在幹旱貧瘠的土壤中無法生長時還能甘於平淡,一旦受到雨水的滋養生根發芽,再想靜立不動卻已經不可能了!
齊乘風不知道該怎麽對公孫衍和言希遙解釋,難不成告訴他們自己為了報仇,心甘情願的想要成為魔門聖主,如今這一切都隻是焦修傑在配合他演一場戲嗎?這種話讓齊乘風如何開得了口,更何況是在兩人還在為自己拖累了齊乘風而自責的情形之下!
倒是百裏遙,豐富的閱曆讓他明顯察覺到了不對,可出身魔門的他,也從焦修傑那裏得到了一些暗示,對自己的發現閉口不談。在這樣的情況下,焦修傑對與齊乘風單獨交談的事情也沒了顧忌,抓緊時間在到達烏拉泊之前將魔門的情況一一分析給齊乘風聽。
這方麵的事情,齊乘風倒沒有對公孫衍和言希遙有所隱瞞。雖然也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他們有成為敵人的可能,但齊乘風心中卻隱隱存著一個希望,一個讓兩人永遠留在魔門的希望!
言希遙出身的慈航靜齋本就是當初的魔門八大派之一,雖然通過焦修傑那邊齊乘風也確定了言希遙身上並無魔力,但相對而言言希遙成為魔門中人的難度並不是很大。作為魔門四大奇書的劍典,本身就是魔門功法,隨著修煉繼續下去,言希遙早晚會觸摸到那個入魔的門檻。
以焦修傑的眼力,在經曆與言希遙的短暫交手,以及親眼看到對方阻擋齊乘風的表現時,就已經察覺到了一些問題。言希遙所修煉的劍典並不完全,或者說被人為的刪減改變了一些部分,這也許就是導致言希遙的身上並沒有魔力的原因。
刪改過後的劍典暫時看不出好壞,畢竟言希遙的修為放在這裏,就算修煉完整版的劍典,在焦修傑眼裏也仍是不堪一擊。不過據焦修傑所言,劍典本身就是集魔門高手參考典籍遺跡所成,想要在此基礎上有所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
慈航靜齋在背叛魔門之後的處境並不算好,一些對其知根知底的門派都不願意與其有所往來。想想也清楚,一個連魔門都能狠心背叛的門派,難保哪天不會因為利益背叛自己,與其擦亮眼睛時刻提防,倒不如一開始就保持距離。
在這樣的情況下,慈航靜齋對劍典的修改隻可能出自本門之手。從這個角度來看,焦修傑不相信慈航靜齋修改過後的劍典能有原版精妙,更大的可能性還是為了摒除魔力,以使慈航靜齋徹底融入正道武林!
從這個角度來講,慈航靜齋做得確實不錯,至少如今的武林上極少流傳正魔大戰以前的事情。慈航靜齋出身魔門的事情,更是鮮有人提,連不少本門小輩弟子都對這一點並不知情,其決心之堅決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正因如此,身為劍道門派,慈航靜齋卻沒有什麽能夠當得上武林中頂尖劍客的高手存在。早些年或許是出於忌憚和拿不準正道武林的態度,可如今都過了三十餘年,慈航靜齋也始終未能站上巔峰,這其中存在的問題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齊乘風已經打定主意,要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將完整版的劍典教給言希遙。這樣做或許有些自私,但言希遙在慈航靜齋的際遇卻讓齊乘風打從心底對這個門派沒什麽好感!尤其是在言希遙的師傅蘇以寒失蹤之後,言希遙身邊一個肯伸出援手的人都沒有,這一點更是讓人寒心。
言希遙雖然沒有對齊乘風提及過她對師門的看法,但齊乘風也看得出來,除了對師傅蘇以寒感情深厚以外,慈航靜齋在言希遙心中的地位並不深。而若是蘇以寒的身份真如齊乘風心裏猜測的那樣,那麽言希遙和她一起留在魔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這樣一來他成為魔門聖主的事情也沒那麽難以接受了!
公孫衍這邊要麻煩一些,齊乘風也隻好走一步看一步。與言希遙不同,公孫衍對藥王穀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尤其是藥王穀的二長老公孫苑還是他的父親,這份情感也是無法割舍的!其實對齊乘風而言這一點也始終是一個問題,公孫衍對藥王穀有感情,他對青蓮劍宗又何嚐不是?
不過事已至此,再想這些也沒有意義。青蓮劍宗有張靈風在,未來的掌門非他莫屬,齊乘風日後最多也就成為一位實權長老!而且青蓮劍宗和魔門性質不同,想要借助門派力量為他自己報父母之仇,難度實在不小。況且以青蓮劍宗的實力,齊乘風也不敢確信是否真有能力與殺害他父母的幕後黑手為敵。
弄得不好,不單父母的仇報不了,還會將青蓮劍宗拖下水。這兩點無論是哪一點,都是齊乘風不想看到的,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借助師門的力量。正是因為對青蓮劍宗有感情,齊乘風才不想給青蓮劍宗帶來任何威脅,這一點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
至於自己成為魔門聖主後,會不會對青蓮劍宗有什麽不利,這一點齊乘風倒沒有擔心過。青蓮劍宗並未參與過正魔大戰,立派宗旨也是抵禦外敵,主動與魔門為敵的可能性實在不大!而且若齊乘風真成了魔門聖主,自然也不會坐視魔門和青蓮劍宗有所衝突,所以齊乘風在這方麵倒真沒有什麽好顧慮的。
師傅羽殤不是一個注重名頭的人,就算齊乘風成為魔門聖主這件事情傳揚開去,對羽殤的影響想來也不會太大。魔門誕生以來,與魔門中人有關係的正道人士也不在少數,也沒見這些人有什麽,齊乘風便下意識的忽略了這一點。
一圈細數下來,也就公孫衍這個好兄弟有些棘手,齊乘風也隻好暫且放下不談。其實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隻是他的想法未免有些太過驚世駭俗,所以除了他自己以外,誰也不曾得知!在齊乘風心裏,魔門的存在本就不是什麽異類,正魔之間的仇怨由來更是無稽。
正魔大戰發生之前,魔門之主引領魔門全麵壓製正道武林,並獲得了與正道武林談判的主導權。可以說,若不是慈航靜齋臨陣投敵,以當時魔門的威勢,興許已經和正道武林達成共識和平共處了!這當然不是妄想,從慈航靜齋的處境來看就可見一斑,正道武林也未必沒有容忍魔門存在的基礎,說到底也隻是條件不夠罷了!
魔門之主能做到的,齊乘風日後未必就不能做到!而到了那個時候,或許他就不用再想自己和公孫衍的身份立場問題了,正魔兩道和諧相處,這便是齊乘風隱於心底深處誰也不曾說過的願景。隻是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齊乘風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成為魔門聖主!
別以為這件事有多容易,即便有舞陽劍和魔門之主的臨終遺言,齊乘風也未必就能順理成章的繼承魔門聖主之位。當年魔門之主剛剛身隕時這點或許有用,可時過境遷還認同魔門之主的人未必就有那麽多!
雖然當年魔門之主意氣風發無人可及,引得魔門中人對其敬服不已!但在最後一戰中,魔門之主因為兒女情長和優柔寡斷,最終重傷不敵正道高手,致使魔門鬥誌大減,在慈航靜齋的臨陣倒戈中徹底敗下陣來。這件事在事後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論,甚至險些讓瀕臨崩潰的魔門殘部發生內訌!
慈航靜齋本就全權負責與正道武林的交涉,可最後卻因為魔門之主的放權,鬧得這麽個下場,魔門之主與慈航靜齋聖女的事情就被翻了出來。一個被美色蒙蔽了心智的形象就在這種輿論中誕生,也讓魔門之主英明神武的形象徹底崩塌,這種情況下的托孤到底能有多大效用,焦修傑也不敢打包票。
在他的印象中,魔門之主的形象一直都是無比高大的。就算慈航靜齋辜負他的信任,臨陣倒戈甚至暗算於他,那也都是因為對方利用了他的信任!換作任何人在那種情形下,也不會相信親如手足的魔門同道,會為了一己之私舍棄魔門大好未來,這種瘋狂行徑就連被稱為魔的魔道中人也難以想象。
正因如此,當年歸屬於慈航靜齋統領的魔道門派,在大戰爆發後的第一時間就被孤立了起來。沒有人敢放心將自己的後背交給這些往日的同道,甚至連他們自己彼此之間都因為不知道其他人的狀況而不得不加緊戒備。
慈航靜齋的臨陣倒戈不光是一個門派的倒戈,同樣也將魔門八分之一的力量衰減到了極致!全軍覆沒的結果,讓魔門中人明白這些往日的好兄弟對慈航靜齋反叛的事情並不知情,但在當時卻沒人敢對這個可能付出自己的信任。
每當這個時候,齊乘風都會沉默不語。不是他不想開口解釋,實在是焦修傑這種討好的做法,讓他有些沉浸在謊言中不願清醒的感覺!野心就像一顆種子,深埋在幹旱貧瘠的土壤中無法生長時還能甘於平淡,一旦受到雨水的滋養生根發芽,再想靜立不動卻已經不可能了!
齊乘風不知道該怎麽對公孫衍和言希遙解釋,難不成告訴他們自己為了報仇,心甘情願的想要成為魔門聖主,如今這一切都隻是焦修傑在配合他演一場戲嗎?這種話讓齊乘風如何開得了口,更何況是在兩人還在為自己拖累了齊乘風而自責的情形之下!
倒是百裏遙,豐富的閱曆讓他明顯察覺到了不對,可出身魔門的他,也從焦修傑那裏得到了一些暗示,對自己的發現閉口不談。在這樣的情況下,焦修傑對與齊乘風單獨交談的事情也沒了顧忌,抓緊時間在到達烏拉泊之前將魔門的情況一一分析給齊乘風聽。
這方麵的事情,齊乘風倒沒有對公孫衍和言希遙有所隱瞞。雖然也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他們有成為敵人的可能,但齊乘風心中卻隱隱存著一個希望,一個讓兩人永遠留在魔門的希望!
言希遙出身的慈航靜齋本就是當初的魔門八大派之一,雖然通過焦修傑那邊齊乘風也確定了言希遙身上並無魔力,但相對而言言希遙成為魔門中人的難度並不是很大。作為魔門四大奇書的劍典,本身就是魔門功法,隨著修煉繼續下去,言希遙早晚會觸摸到那個入魔的門檻。
以焦修傑的眼力,在經曆與言希遙的短暫交手,以及親眼看到對方阻擋齊乘風的表現時,就已經察覺到了一些問題。言希遙所修煉的劍典並不完全,或者說被人為的刪減改變了一些部分,這也許就是導致言希遙的身上並沒有魔力的原因。
刪改過後的劍典暫時看不出好壞,畢竟言希遙的修為放在這裏,就算修煉完整版的劍典,在焦修傑眼裏也仍是不堪一擊。不過據焦修傑所言,劍典本身就是集魔門高手參考典籍遺跡所成,想要在此基礎上有所超越幾乎是不可能的!
慈航靜齋在背叛魔門之後的處境並不算好,一些對其知根知底的門派都不願意與其有所往來。想想也清楚,一個連魔門都能狠心背叛的門派,難保哪天不會因為利益背叛自己,與其擦亮眼睛時刻提防,倒不如一開始就保持距離。
在這樣的情況下,慈航靜齋對劍典的修改隻可能出自本門之手。從這個角度來看,焦修傑不相信慈航靜齋修改過後的劍典能有原版精妙,更大的可能性還是為了摒除魔力,以使慈航靜齋徹底融入正道武林!
從這個角度來講,慈航靜齋做得確實不錯,至少如今的武林上極少流傳正魔大戰以前的事情。慈航靜齋出身魔門的事情,更是鮮有人提,連不少本門小輩弟子都對這一點並不知情,其決心之堅決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正因如此,身為劍道門派,慈航靜齋卻沒有什麽能夠當得上武林中頂尖劍客的高手存在。早些年或許是出於忌憚和拿不準正道武林的態度,可如今都過了三十餘年,慈航靜齋也始終未能站上巔峰,這其中存在的問題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齊乘風已經打定主意,要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將完整版的劍典教給言希遙。這樣做或許有些自私,但言希遙在慈航靜齋的際遇卻讓齊乘風打從心底對這個門派沒什麽好感!尤其是在言希遙的師傅蘇以寒失蹤之後,言希遙身邊一個肯伸出援手的人都沒有,這一點更是讓人寒心。
言希遙雖然沒有對齊乘風提及過她對師門的看法,但齊乘風也看得出來,除了對師傅蘇以寒感情深厚以外,慈航靜齋在言希遙心中的地位並不深。而若是蘇以寒的身份真如齊乘風心裏猜測的那樣,那麽言希遙和她一起留在魔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這樣一來他成為魔門聖主的事情也沒那麽難以接受了!
公孫衍這邊要麻煩一些,齊乘風也隻好走一步看一步。與言希遙不同,公孫衍對藥王穀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尤其是藥王穀的二長老公孫苑還是他的父親,這份情感也是無法割舍的!其實對齊乘風而言這一點也始終是一個問題,公孫衍對藥王穀有感情,他對青蓮劍宗又何嚐不是?
不過事已至此,再想這些也沒有意義。青蓮劍宗有張靈風在,未來的掌門非他莫屬,齊乘風日後最多也就成為一位實權長老!而且青蓮劍宗和魔門性質不同,想要借助門派力量為他自己報父母之仇,難度實在不小。況且以青蓮劍宗的實力,齊乘風也不敢確信是否真有能力與殺害他父母的幕後黑手為敵。
弄得不好,不單父母的仇報不了,還會將青蓮劍宗拖下水。這兩點無論是哪一點,都是齊乘風不想看到的,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借助師門的力量。正是因為對青蓮劍宗有感情,齊乘風才不想給青蓮劍宗帶來任何威脅,這一點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
至於自己成為魔門聖主後,會不會對青蓮劍宗有什麽不利,這一點齊乘風倒沒有擔心過。青蓮劍宗並未參與過正魔大戰,立派宗旨也是抵禦外敵,主動與魔門為敵的可能性實在不大!而且若齊乘風真成了魔門聖主,自然也不會坐視魔門和青蓮劍宗有所衝突,所以齊乘風在這方麵倒真沒有什麽好顧慮的。
師傅羽殤不是一個注重名頭的人,就算齊乘風成為魔門聖主這件事情傳揚開去,對羽殤的影響想來也不會太大。魔門誕生以來,與魔門中人有關係的正道人士也不在少數,也沒見這些人有什麽,齊乘風便下意識的忽略了這一點。
一圈細數下來,也就公孫衍這個好兄弟有些棘手,齊乘風也隻好暫且放下不談。其實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隻是他的想法未免有些太過驚世駭俗,所以除了他自己以外,誰也不曾得知!在齊乘風心裏,魔門的存在本就不是什麽異類,正魔之間的仇怨由來更是無稽。
正魔大戰發生之前,魔門之主引領魔門全麵壓製正道武林,並獲得了與正道武林談判的主導權。可以說,若不是慈航靜齋臨陣投敵,以當時魔門的威勢,興許已經和正道武林達成共識和平共處了!這當然不是妄想,從慈航靜齋的處境來看就可見一斑,正道武林也未必沒有容忍魔門存在的基礎,說到底也隻是條件不夠罷了!
魔門之主能做到的,齊乘風日後未必就不能做到!而到了那個時候,或許他就不用再想自己和公孫衍的身份立場問題了,正魔兩道和諧相處,這便是齊乘風隱於心底深處誰也不曾說過的願景。隻是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齊乘風的當務之急,還是如何成為魔門聖主!
別以為這件事有多容易,即便有舞陽劍和魔門之主的臨終遺言,齊乘風也未必就能順理成章的繼承魔門聖主之位。當年魔門之主剛剛身隕時這點或許有用,可時過境遷還認同魔門之主的人未必就有那麽多!
雖然當年魔門之主意氣風發無人可及,引得魔門中人對其敬服不已!但在最後一戰中,魔門之主因為兒女情長和優柔寡斷,最終重傷不敵正道高手,致使魔門鬥誌大減,在慈航靜齋的臨陣倒戈中徹底敗下陣來。這件事在事後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論,甚至險些讓瀕臨崩潰的魔門殘部發生內訌!
慈航靜齋本就全權負責與正道武林的交涉,可最後卻因為魔門之主的放權,鬧得這麽個下場,魔門之主與慈航靜齋聖女的事情就被翻了出來。一個被美色蒙蔽了心智的形象就在這種輿論中誕生,也讓魔門之主英明神武的形象徹底崩塌,這種情況下的托孤到底能有多大效用,焦修傑也不敢打包票。
在他的印象中,魔門之主的形象一直都是無比高大的。就算慈航靜齋辜負他的信任,臨陣倒戈甚至暗算於他,那也都是因為對方利用了他的信任!換作任何人在那種情形下,也不會相信親如手足的魔門同道,會為了一己之私舍棄魔門大好未來,這種瘋狂行徑就連被稱為魔的魔道中人也難以想象。
正因如此,當年歸屬於慈航靜齋統領的魔道門派,在大戰爆發後的第一時間就被孤立了起來。沒有人敢放心將自己的後背交給這些往日的同道,甚至連他們自己彼此之間都因為不知道其他人的狀況而不得不加緊戒備。
慈航靜齋的臨陣倒戈不光是一個門派的倒戈,同樣也將魔門八分之一的力量衰減到了極致!全軍覆沒的結果,讓魔門中人明白這些往日的好兄弟對慈航靜齋反叛的事情並不知情,但在當時卻沒人敢對這個可能付出自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