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力如潮水一般奔湧而出,齊乘風已經不打算再有任何留手。以淩誌冠所表現出的實力來看,如果不像這樣全力以赴製造勝機,想要取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掰手腕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小遊戲,但這裏麵的門道卻也不見得就少了。在力量上除非擁有碾壓性的優勢,否則想要贏過對方靠的最多的還是發力技巧和耐力!
判定掰手腕最終勝負的是一方的手背碰到圓台為之,而在這個過程中哪怕取得再大的優勢,一旦被對方突然發力一舉扭轉,也隻能說是遺憾敗北。從這一點上來說,掰手腕真可以算的上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之前齊乘風不小心大意之下被淩誌冠一開局就找到機會便是如此,但因為雙方都沒有使出全力,所以在淩誌冠的力量並不能形成碾壓的情況下,齊乘風很快就挽迴了這個劣勢。
而接下來,雙方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僵持的局勢,因為力量的爆發並不是持續性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比武較技一樣,無論招式多麽精巧或是威力巨大,在一招未果之後想要再出一招必然要有一個收招的過程。
這個收招的過程有長有短有快有慢,就好比一劍刺出收迴之後再刺一劍的過程叫做收招,一劍刺出之後緊接著就立刻上挑的那一瞬間其實也叫做收招。除非刺出之時就沒打算指望起到什麽作用直接以上挑作為主攻,那樣的話倒是沒有什麽收招的說法,不過也隨之變成了以先前的一刺作為佯攻而已上挑作為主攻的組合劍招,實際上來說隻不過是一招罷了!
齊乘風和淩誌冠的僵持自然不是互相謙讓,而是在掰手腕的過程中,先發製人的其實反而不利。無論那個收招的間隙再短再快,總歸還是要有的。而在出招之後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的話,這個收招的間隙就成了一個反擊的絕好機會。
齊乘風原本對這一點並不怎麽了解,但之前他已經連續應對過九個人的挑戰,雖然始終沒有使出全力,但這些發力的技巧他卻是了解了個八九不離十。這些技巧對他這個劍客來說本來就是觸類旁通,所以理解起來也並不怎麽難,但在沒有提前做好心裏準備的情況下,一開始的這個機會他也並沒有抓住。
機會本來就是相互的,隻不過從結果上來看,開局因為互相對彼此的輕視使得雙方都錯失了這個機會。而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雙方隻會比一開始變得更加謹慎,再想遇到那種雙方都不經意的狀態,就是癡心妄想了。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齊乘風才決定先發製人!雖然這裏麵的弊病一目了然,而且這樣沒什麽花樣的正麵爆發也很難輕易取勝,但齊乘風也沒打算靠著一次爆發就贏下這局。長生訣的諸多好處齊乘風早已經利用上了,但對手的實力擺在那裏,在齊乘風始終沒有遇到一個能讓他使出七成以上實力的敵人時,長生訣的一個最大的優勢他始終都沒有利用上!
這樣說或許有些不準確,應該說齊乘風始終都沒有將這個優勢完全利用上。而這個優勢就是齊乘風的內力儲量,或者說是內功的續航能力!一般情況下來說,以齊乘風的年紀內力怎麽也不可能成為多大的優勢,但長生訣和青蓮心經的存在,卻讓這個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遠超常人的內力質量和數量讓齊乘風的續航能力何止強出一般人數倍,一個能長時間保持最大化內力輸出的敵人有多可怕,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內力輸出能力和其內力修為是成正比的,這是因為內力的輸出能力和經脈的強度有著直接關係,而內力修為的提升正是提升經脈強度最直接的方法。
這樣一來,在兩者同時提升的情況下,保持內力最大輸出的同時,續航能力是不會隨著內力修為的提升而提高的!但這一點在齊乘風的身上卻得不到體現,因為他的內力質量早已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界定範圍!
先是靜氣的藥效,然後又是長生訣的先天真氣,齊乘風的內力之精純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樣一來,不斷提升的經脈強度和內力修為使得齊乘風的內力輸出能力不斷的提高,而遠超尋常的內力質量,則讓這個內力輸出的續航能力,顯得有些太過變態了!
基於這個前提,齊乘風看似有些不明智的先發製人,實則已經是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的。一擊落空之後的收招間隙對方絕不會輕易放過,而隻要盡量縮短那個出招間隙,哪怕被對方占據一些優勢,隻要不被對方一擊必殺,他的第二波攻勢就能接踵而至。
這樣的局麵一旦出現,齊乘風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上自己的這個優勢。因為對他而言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十次亦或是第一百次,每一波攻勢的威力都是一樣的。而對方隻要無法打敗他,就必然陷入到和他互拚消耗的地步,那樣一來勝負隻不過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心念電轉,實際上這一切也隻是發生在一瞬之間。在雙方僵持了沒多久之後,齊乘風的攻勢就果斷的使了出來!淩誌冠對掰手腕裏麵的門道自然也是門兒清,畢竟是在西崖州出生的,暑寒節上的這些小遊戲他想陌生都不可能。此時齊乘風的攻勢一起,他下意識的就做好了防守反擊的準備。
收招間隙這個製勝的存在淩誌冠幾乎不用思考就能本能性的做出應對,而齊乘風的實力雖然超出了他的想象,但比他目前所展現出來的實力也高不了多少。
略微有些吃力的通過些微退讓來接下齊乘風的這一波攻勢之後,淩誌冠十分精準的抓住了對方那個收招的間隙,隨即毫不猶豫的用最強烈的反擊準備好好給對方一個教訓。勝負隨著對方略微占優後飛退的手腕似乎馬上就要見分曉了,連淩誌冠這個沉穩冷靜的魔門天才也不禁嘴角微微上翹。
然而這個剛剛勾起的笑容很快就戛然而止了,齊乘風的出招間隙比他想象的還要短還要快!不等那雙緊握在一起的手朝著齊乘風那邊偏轉多少,又一股沛然巨力再一次的從齊乘風的手上傳來。這股力道十分熟悉,和之前那波攻勢幾乎一般無二,正衝在淩誌冠的這波反擊之上。
淩誌冠的反擊並不比齊乘風的攻勢弱上多少,但在反擊的過程中卻免不了因為齊乘風的退後而有所消耗。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偏轉向齊乘風那邊的雙手又一次的朝著淩誌冠這邊壓來。這一波仍然沒能讓齊乘風畢其功於一役,但那個偏轉的幅度卻已經比第一波攻勢時要大上一分!
這一分肉眼難見,但身處居中的兩人卻都已經清晰的感覺到了。這一次淩誌冠的準備更加充分,防守反擊的也更加堅決,但他卻遇到了齊乘風的第三波攻勢!同樣的來迴拉扯局麵再一次的出現,但旁人看不到的是,這一次淩誌冠的防守反擊,所取得的偏轉優勢也比上一次小上一分!
第四波攻勢,第五波攻勢,第六波攻勢......
轉眼間已經是第十次的拉迴拉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激烈競爭畫麵讓圍觀眾人完全移不開視線。這是一場看似勢均力敵的較量,至少從表麵上來看兩人完全是不相上下。但隻有身處其中的齊乘風和淩誌冠才知道,局麵已經開始朝著齊乘風這邊傾瀉了。
淩誌冠有些不甘,甚至是有些不忿!齊乘風的打算並不難猜,尤其是在他第一時間發現了那不斷堆積起來的一分優勢之後。而之所以來迴拉扯十次,都沒有除他們兩個之外的人發現這一分優勢,正是因為淩誌冠也保持了最大限度的防守反擊力度。
不過這一切也就到此為止了,齊乘風的底線到底在哪裏淩誌冠看不出來,但他的底線在哪裏他自己卻是再清楚不過了。用不了多久,隻要他防守反擊的力道一弱,這隻存在於兩人之間的一分優勢就會迅速擴大,而所有人也會立刻看出兩人之間的高低。
淩誌冠不得不承認齊乘風在內力上已經勝過了他,但這卻並不代表他就對此束手無策了!心念一動,一絲精純的魔力已經悄然流轉而出,首當其衝的齊乘風立刻就感覺到了不對。那由一分積攢成十分的優勢在淩誌冠的這一次反擊下瞬間瓦解,連帶著那雙握在一起的手也朝著齊乘風那邊偏移的幅度明顯一變。
此時的齊乘風內心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但這份震驚卻不是淩誌冠這猛然變強的反擊,而是那灌輸在對方右手上的一絲魔力!這一絲魔力十分微弱,但卻異常精純,齊乘風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樣清晰的感受到這一絲魔力。
不過這種對魔力的運用齊乘風也並不陌生,畢竟進出夢魘空間靠的就是魔力。這種對魔力的運用十分粗糙,完全比不上淩誌冠此時的精妙運用,這讓齊乘風看得眼饞不已。雖然他也能利用魔力增加招式的威力,但那種靠數量堆積出來的運用,和淩誌冠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聯想到自己先前在夢魘空間中被魔念控製大開殺戒的情景,齊乘風對魔力的看法再一次的發生了變化。從未如此渴望展現魔力真正力量的齊乘風不再刻意壓製體內的驚之劍意魔力,而是嚐試著將其灌注到自己的右手之上。
曾經也這般嚐試過的齊乘風這一次感覺到了明顯的不同,原本有些生疏叛逆的魔力這一次竟然異常的順從,這讓齊乘風有一種運用內力時的如臂使指的感覺。而當這一股魔力出現在齊乘風的右手上之後,局麵立刻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掰手腕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小遊戲,但這裏麵的門道卻也不見得就少了。在力量上除非擁有碾壓性的優勢,否則想要贏過對方靠的最多的還是發力技巧和耐力!
判定掰手腕最終勝負的是一方的手背碰到圓台為之,而在這個過程中哪怕取得再大的優勢,一旦被對方突然發力一舉扭轉,也隻能說是遺憾敗北。從這一點上來說,掰手腕真可以算的上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之前齊乘風不小心大意之下被淩誌冠一開局就找到機會便是如此,但因為雙方都沒有使出全力,所以在淩誌冠的力量並不能形成碾壓的情況下,齊乘風很快就挽迴了這個劣勢。
而接下來,雙方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僵持的局勢,因為力量的爆發並不是持續性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比武較技一樣,無論招式多麽精巧或是威力巨大,在一招未果之後想要再出一招必然要有一個收招的過程。
這個收招的過程有長有短有快有慢,就好比一劍刺出收迴之後再刺一劍的過程叫做收招,一劍刺出之後緊接著就立刻上挑的那一瞬間其實也叫做收招。除非刺出之時就沒打算指望起到什麽作用直接以上挑作為主攻,那樣的話倒是沒有什麽收招的說法,不過也隨之變成了以先前的一刺作為佯攻而已上挑作為主攻的組合劍招,實際上來說隻不過是一招罷了!
齊乘風和淩誌冠的僵持自然不是互相謙讓,而是在掰手腕的過程中,先發製人的其實反而不利。無論那個收招的間隙再短再快,總歸還是要有的。而在出招之後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的話,這個收招的間隙就成了一個反擊的絕好機會。
齊乘風原本對這一點並不怎麽了解,但之前他已經連續應對過九個人的挑戰,雖然始終沒有使出全力,但這些發力的技巧他卻是了解了個八九不離十。這些技巧對他這個劍客來說本來就是觸類旁通,所以理解起來也並不怎麽難,但在沒有提前做好心裏準備的情況下,一開始的這個機會他也並沒有抓住。
機會本來就是相互的,隻不過從結果上來看,開局因為互相對彼此的輕視使得雙方都錯失了這個機會。而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雙方隻會比一開始變得更加謹慎,再想遇到那種雙方都不經意的狀態,就是癡心妄想了。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齊乘風才決定先發製人!雖然這裏麵的弊病一目了然,而且這樣沒什麽花樣的正麵爆發也很難輕易取勝,但齊乘風也沒打算靠著一次爆發就贏下這局。長生訣的諸多好處齊乘風早已經利用上了,但對手的實力擺在那裏,在齊乘風始終沒有遇到一個能讓他使出七成以上實力的敵人時,長生訣的一個最大的優勢他始終都沒有利用上!
這樣說或許有些不準確,應該說齊乘風始終都沒有將這個優勢完全利用上。而這個優勢就是齊乘風的內力儲量,或者說是內功的續航能力!一般情況下來說,以齊乘風的年紀內力怎麽也不可能成為多大的優勢,但長生訣和青蓮心經的存在,卻讓這個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遠超常人的內力質量和數量讓齊乘風的續航能力何止強出一般人數倍,一個能長時間保持最大化內力輸出的敵人有多可怕,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內力輸出能力和其內力修為是成正比的,這是因為內力的輸出能力和經脈的強度有著直接關係,而內力修為的提升正是提升經脈強度最直接的方法。
這樣一來,在兩者同時提升的情況下,保持內力最大輸出的同時,續航能力是不會隨著內力修為的提升而提高的!但這一點在齊乘風的身上卻得不到體現,因為他的內力質量早已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界定範圍!
先是靜氣的藥效,然後又是長生訣的先天真氣,齊乘風的內力之精純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樣一來,不斷提升的經脈強度和內力修為使得齊乘風的內力輸出能力不斷的提高,而遠超尋常的內力質量,則讓這個內力輸出的續航能力,顯得有些太過變態了!
基於這個前提,齊乘風看似有些不明智的先發製人,實則已經是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的。一擊落空之後的收招間隙對方絕不會輕易放過,而隻要盡量縮短那個出招間隙,哪怕被對方占據一些優勢,隻要不被對方一擊必殺,他的第二波攻勢就能接踵而至。
這樣的局麵一旦出現,齊乘風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上自己的這個優勢。因為對他而言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十次亦或是第一百次,每一波攻勢的威力都是一樣的。而對方隻要無法打敗他,就必然陷入到和他互拚消耗的地步,那樣一來勝負隻不過就是時間問題罷了!
心念電轉,實際上這一切也隻是發生在一瞬之間。在雙方僵持了沒多久之後,齊乘風的攻勢就果斷的使了出來!淩誌冠對掰手腕裏麵的門道自然也是門兒清,畢竟是在西崖州出生的,暑寒節上的這些小遊戲他想陌生都不可能。此時齊乘風的攻勢一起,他下意識的就做好了防守反擊的準備。
收招間隙這個製勝的存在淩誌冠幾乎不用思考就能本能性的做出應對,而齊乘風的實力雖然超出了他的想象,但比他目前所展現出來的實力也高不了多少。
略微有些吃力的通過些微退讓來接下齊乘風的這一波攻勢之後,淩誌冠十分精準的抓住了對方那個收招的間隙,隨即毫不猶豫的用最強烈的反擊準備好好給對方一個教訓。勝負隨著對方略微占優後飛退的手腕似乎馬上就要見分曉了,連淩誌冠這個沉穩冷靜的魔門天才也不禁嘴角微微上翹。
然而這個剛剛勾起的笑容很快就戛然而止了,齊乘風的出招間隙比他想象的還要短還要快!不等那雙緊握在一起的手朝著齊乘風那邊偏轉多少,又一股沛然巨力再一次的從齊乘風的手上傳來。這股力道十分熟悉,和之前那波攻勢幾乎一般無二,正衝在淩誌冠的這波反擊之上。
淩誌冠的反擊並不比齊乘風的攻勢弱上多少,但在反擊的過程中卻免不了因為齊乘風的退後而有所消耗。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偏轉向齊乘風那邊的雙手又一次的朝著淩誌冠這邊壓來。這一波仍然沒能讓齊乘風畢其功於一役,但那個偏轉的幅度卻已經比第一波攻勢時要大上一分!
這一分肉眼難見,但身處居中的兩人卻都已經清晰的感覺到了。這一次淩誌冠的準備更加充分,防守反擊的也更加堅決,但他卻遇到了齊乘風的第三波攻勢!同樣的來迴拉扯局麵再一次的出現,但旁人看不到的是,這一次淩誌冠的防守反擊,所取得的偏轉優勢也比上一次小上一分!
第四波攻勢,第五波攻勢,第六波攻勢......
轉眼間已經是第十次的拉迴拉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激烈競爭畫麵讓圍觀眾人完全移不開視線。這是一場看似勢均力敵的較量,至少從表麵上來看兩人完全是不相上下。但隻有身處其中的齊乘風和淩誌冠才知道,局麵已經開始朝著齊乘風這邊傾瀉了。
淩誌冠有些不甘,甚至是有些不忿!齊乘風的打算並不難猜,尤其是在他第一時間發現了那不斷堆積起來的一分優勢之後。而之所以來迴拉扯十次,都沒有除他們兩個之外的人發現這一分優勢,正是因為淩誌冠也保持了最大限度的防守反擊力度。
不過這一切也就到此為止了,齊乘風的底線到底在哪裏淩誌冠看不出來,但他的底線在哪裏他自己卻是再清楚不過了。用不了多久,隻要他防守反擊的力道一弱,這隻存在於兩人之間的一分優勢就會迅速擴大,而所有人也會立刻看出兩人之間的高低。
淩誌冠不得不承認齊乘風在內力上已經勝過了他,但這卻並不代表他就對此束手無策了!心念一動,一絲精純的魔力已經悄然流轉而出,首當其衝的齊乘風立刻就感覺到了不對。那由一分積攢成十分的優勢在淩誌冠的這一次反擊下瞬間瓦解,連帶著那雙握在一起的手也朝著齊乘風那邊偏移的幅度明顯一變。
此時的齊乘風內心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但這份震驚卻不是淩誌冠這猛然變強的反擊,而是那灌輸在對方右手上的一絲魔力!這一絲魔力十分微弱,但卻異常精純,齊乘風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樣清晰的感受到這一絲魔力。
不過這種對魔力的運用齊乘風也並不陌生,畢竟進出夢魘空間靠的就是魔力。這種對魔力的運用十分粗糙,完全比不上淩誌冠此時的精妙運用,這讓齊乘風看得眼饞不已。雖然他也能利用魔力增加招式的威力,但那種靠數量堆積出來的運用,和淩誌冠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
聯想到自己先前在夢魘空間中被魔念控製大開殺戒的情景,齊乘風對魔力的看法再一次的發生了變化。從未如此渴望展現魔力真正力量的齊乘風不再刻意壓製體內的驚之劍意魔力,而是嚐試著將其灌注到自己的右手之上。
曾經也這般嚐試過的齊乘風這一次感覺到了明顯的不同,原本有些生疏叛逆的魔力這一次竟然異常的順從,這讓齊乘風有一種運用內力時的如臂使指的感覺。而當這一股魔力出現在齊乘風的右手上之後,局麵立刻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