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發生的事情,在場眾人或是在場或是收到師門信件,大致也都了解,自然不用再一起分說。不過分析總結完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也該拿出個章程來了,到底該追查哪個方向。
百裏遙的揭露,使得三家的陰謀幾乎顯露了十之八九,但對眾人所麵臨的實際情況卻並沒有什麽直接的幫助。朝廷的目的是追剿飛賊,好洗刷之前對方對朝廷顏麵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找不出什麽真憑實據來,朝廷的大軍也沒辦法隨意出動。
北地三十六巨盜盤踞已久,影響極其深遠,朝廷卻始終沒辦法將其根除。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在於沒辦法做到,而是想要做到這一點,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精力將極其龐大,可所能獲得的收獲卻幾近於無。這一次的事件也是一樣,即便能夠證明北地三十六巨盜參與其中,朝廷也未必願意就此出兵,否則也不會征召武林中的各大門派參與了。
三秦州章家的情況和北地三十六巨盜類似,都屬於尾大不掉的曆史遺留問題。不說非一時一日之功可以滅除,就是盛元王朝的數代君主都沒有大動幹戈,就是害怕對方狗急跳牆,從而引起更大的損失。
誰都知道三秦州的三大家族是禍根,可這個禍根卻是實實在在長在肉上的。想要把這個根深蒂固的毒瘤祛除,除了把刀尖對準自己,再狠狠的刺下去,別無他法。不過就算要剔骨切肉,也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不斷的削弱毒瘤的大小,也未嚐不是盛元王朝曆代君主的一個正確選擇。
最後就是西崖州魔門了!和前麵兩家的情況不一樣,魔門真正鼎盛的時期其實隻有短短幾十年,而且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魔門都是以一盤散沙的形勢存在。歸其根結,這個世上原本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魔門,若不是正道相逼和對走火入魔的諱莫如深,也未必會有所謂的魔門存在!
一開始那些魔門門派,其實都是一些走火入魔後情況類似的武林中人,為求自保而下意識的拉幫結派。人在江湖,僅憑個人力量能做到的事情實在太少,而正是因為正道門派的步步緊逼,這些沒辦法獨自活下去的人,才不得不團結起來奮起反擊。
有了第一個,就有了第二個!這些所謂的魔門中人,大多數都是原本的名門正派出身,被拋棄的經曆,使得他們對原來的師門大多都隻剩下怨念。基於此種緣故,所謂的本門武功不可外傳的說法,自然也沒辦法再去限製這些棄徒。經過不斷的交流演練,魔門之中自然也不乏天資極高之輩,通過總結和改良之後,這才有了更加適合魔門的修煉之法。
這種兼收並蓄棄蕪存精的作法,反倒是實現了包容和借鑒,短短十餘年就使得魔門中的頂尖功法層出不窮。不過這種改良自然也不可能都是成功的,其中一些隻注重招法威力和內力積蓄的功法,因為貪功冒進,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魔功。
這些魔功正道之人幾乎無法修煉,因為隻要修煉就必然會走火入魔。而沒有魔門靠著無數人的鮮血和性命總結出來的魔力控製法門,修煉的越是深入,離死期也就越近!
是人就會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會有爭鬥。除了最開始同心協力對抗正道壓迫的那段時間以外,魔門的諸多門派也在年深日久之下出現了諸多矛盾。為了在應對這些矛盾時占據上風,保證各自功法的唯一性自然也成了必要的防範,於是魔門門派鼎立且涇渭分明的局麵也隨之出現。
這個時期的魔門,可以說是沒有一天的安生。正道武林打上門來,就聯手禦敵共求生路,而一旦局麵穩定又開始因為各自的矛盾大打出手。在這樣的不斷交手和吸取經驗之下,魔門的實力開始遠超正道,就連從前需要聯手才能對抗的強敵,現在也不是魔門的一合之敵了。
麵對這種局麵,正道武林采取了暫避鋒芒伺機而動的決策,想要利用魔門自身的內耗尋求一個將對方一舉殲滅的機會。多年的交手,雙方之間早已從一開始的逐亡之仇變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正道武林的決心之大,遠遠超出魔門的預料。
在潛意識中,不少的魔門中人,雖然對拋棄自己的師門心懷怨恨,但卻從沒有想過要覆滅養育自己的師門。這種念頭在正道武林欺上門來的時候會被拋諸腦後,但一旦安定下來,魔門反倒是沒了主動進攻的心思。
正道武林的手段算不上高明,但卻是個陽謀。就算魔門大舉行動打上門去,以正道武林的根基,即便正麵交戰不是對手,但保留己身卻沒有多大問題。拖遝下去,魔門的內亂仍會再起。
魔門之主就是魔門之中的一個有識之才,他深知魔門的優勢就在於團結和共通。如今因為各個魔門門派之間的矛盾已經導致共通這個優勢蕩然無存,若是團結這個優勢也丟掉了,他不敢想象一旦魔門內戰不休,正道武林伺機而動的雷霆一擊,究竟能有多少人能存活下來。
為此,魔門之主糾集了一群誌同道合的同道,不以門派之私藏拙,四處尋訪先人遺寶,並開放共通,允許任何人前來借鑒,條件隻是留下對方的一絲感悟。這番舉動足足耗時十餘年,而這段時間中,魔門之主的實力增長之快,也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除此之外,借助天下魔門高手之力,集前輩高人之遺珠,魔門之主集結眾人之力整理出了四本魔門奇書,長生訣、劍典、戰神圖錄、天魔策!其中高深之處常人絕難企及,就連整理奇書的魔門之主自己,也隻能窺得其中一二。
而正在這時候,正道蓄謀已久的時機也到了,四本魔門奇書的出世,幾乎引起了所有魔門的覬覦。動亂隨之到來,魔門各派之間的矛盾也日趨愈烈,正道的全麵進攻也正是在此時發動!
突然的襲擊,讓魔門各派的陣腳大亂,被襲擊的門派惶惶不可終日,而沒有被戰火波及的門派,卻在顧慮昔日矛盾不知該當如何。
這時候,魔門之主出現了,帶著那群早已預測到這一天的有誌之士橫空出世,一邊遊說魔門各派參戰,一邊主動在交戰最激烈處浴血廝殺。憑借著四大奇書帶來的驚天實力和不斷加入戰局的魔門各派,這一場幾乎快要崩盤的大戰,最終還是由魔門之主帶領的諸多魔門,取得了勝利。
這一戰奠定了魔門之主的地位,同時也將八個在正魔大戰中表現最為出色的魔門,送上了魔門八大派的地位!為了減少矛盾,所有的魔門必須依附於這八大門派,而魔門之主本身卻不得是任何一派的人。
正魔之戰並沒有因此落幕,反倒是因為魔門之主和四大奇書的出現,變得越加激烈和殘忍。不過總歸由於人心不足,慈航靜齋的叛離徹底的葬送了魔門的輝煌,也使得魔門之主身隕之後,魔門也隨之一蹶不振,從此銷聲匿跡。
誰都知道魔門不可能就此滅絕,如今的局麵比之魔門初生時可要強得多,所以正道一直也在暗地提防魔門的再次崛起。而從百裏遙的所知中,一個嚴肅的問題擺在了眾人的麵前,如今的魔門,到底還剩巔峰時期的幾層實力!
和那些勢力不同,魔門是以門派形勢出現的。盛元王朝的祖訓裏明令禁止朝廷以強製手段幹預江湖勢力,而且除了謀逆之外,不許用任何手段覆滅江湖門派。說起來,上一次針對魔門的陰謀背後,就存在朝廷的影子,而這已經是最大程度的幹預,就連這一點,先帝都不敢有半分泄露。
所以指望借助朝廷力量覆滅魔門,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能找到剩餘魔門全員參與謀逆的證據。否則充其量也隻能隻誅首惡,發布一些通緝令罷了,對局麵的影響微乎其微。
這三方勢力的分析,眾人心裏也大多都有個數了,其中的一些辛秘讓原先不知道這許多的幾人都大為感慨。紫荊城裏的調查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查無可查了,繼續留下去也隻是無謂的浪費時間,但下一步的追查目標到底要放在哪一方,就成了必須要談論的事情了。
“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說,我覺得最好還是先追查北地三十六巨盜的下落!西崖州山高水遠,一去一來舟車勞頓不說,魔門中參與此次事件的人也未必就迴了西崖州。至於三秦州的章家,影響實在太大,而且深入調查之下無異於深入虎穴,一旦涉及到一些危急對方家族存亡的舉動,以我們的實力也未必能夠全身而退!”
齊乘風作為公孫衍等人的領頭人,自然要在這個時候發表意見的。而且打從心底裏,他就不想參與到和魔門有關的事情中。至於三秦州章家,在他心中卻和北地三十六巨盜沒什麽區別,這麽說也隻是表明一下態度而已。而且為了公孫衍、顏凡和言希遙的安全著想,調查北地三十六巨盜也是最為穩妥的。
齊乘風說完之後,公孫衍和顏凡都不置可否,不過這兩位的態度本來就是查多少算多少,並不是太過在意結果。言希遙似乎有些想法,不過齊乘風開口在前,她也沒有多說什麽。
齊廷昭聞言卻是沉吟了片刻,隨後才斟酌語句道:“調查北地三十六巨盜確實風險最小,不過這樣一來會不會延誤其他兩方的調查?現在已經有不少武林門派在向北方行動,相反身處西方的三秦州和西崖州卻是人數不多,是不是應該再考慮一下?”
百裏遙的揭露,使得三家的陰謀幾乎顯露了十之八九,但對眾人所麵臨的實際情況卻並沒有什麽直接的幫助。朝廷的目的是追剿飛賊,好洗刷之前對方對朝廷顏麵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找不出什麽真憑實據來,朝廷的大軍也沒辦法隨意出動。
北地三十六巨盜盤踞已久,影響極其深遠,朝廷卻始終沒辦法將其根除。問題的關鍵其實並不在於沒辦法做到,而是想要做到這一點,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精力將極其龐大,可所能獲得的收獲卻幾近於無。這一次的事件也是一樣,即便能夠證明北地三十六巨盜參與其中,朝廷也未必願意就此出兵,否則也不會征召武林中的各大門派參與了。
三秦州章家的情況和北地三十六巨盜類似,都屬於尾大不掉的曆史遺留問題。不說非一時一日之功可以滅除,就是盛元王朝的數代君主都沒有大動幹戈,就是害怕對方狗急跳牆,從而引起更大的損失。
誰都知道三秦州的三大家族是禍根,可這個禍根卻是實實在在長在肉上的。想要把這個根深蒂固的毒瘤祛除,除了把刀尖對準自己,再狠狠的刺下去,別無他法。不過就算要剔骨切肉,也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不斷的削弱毒瘤的大小,也未嚐不是盛元王朝曆代君主的一個正確選擇。
最後就是西崖州魔門了!和前麵兩家的情況不一樣,魔門真正鼎盛的時期其實隻有短短幾十年,而且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魔門都是以一盤散沙的形勢存在。歸其根結,這個世上原本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魔門,若不是正道相逼和對走火入魔的諱莫如深,也未必會有所謂的魔門存在!
一開始那些魔門門派,其實都是一些走火入魔後情況類似的武林中人,為求自保而下意識的拉幫結派。人在江湖,僅憑個人力量能做到的事情實在太少,而正是因為正道門派的步步緊逼,這些沒辦法獨自活下去的人,才不得不團結起來奮起反擊。
有了第一個,就有了第二個!這些所謂的魔門中人,大多數都是原本的名門正派出身,被拋棄的經曆,使得他們對原來的師門大多都隻剩下怨念。基於此種緣故,所謂的本門武功不可外傳的說法,自然也沒辦法再去限製這些棄徒。經過不斷的交流演練,魔門之中自然也不乏天資極高之輩,通過總結和改良之後,這才有了更加適合魔門的修煉之法。
這種兼收並蓄棄蕪存精的作法,反倒是實現了包容和借鑒,短短十餘年就使得魔門中的頂尖功法層出不窮。不過這種改良自然也不可能都是成功的,其中一些隻注重招法威力和內力積蓄的功法,因為貪功冒進,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魔功。
這些魔功正道之人幾乎無法修煉,因為隻要修煉就必然會走火入魔。而沒有魔門靠著無數人的鮮血和性命總結出來的魔力控製法門,修煉的越是深入,離死期也就越近!
是人就會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會有爭鬥。除了最開始同心協力對抗正道壓迫的那段時間以外,魔門的諸多門派也在年深日久之下出現了諸多矛盾。為了在應對這些矛盾時占據上風,保證各自功法的唯一性自然也成了必要的防範,於是魔門門派鼎立且涇渭分明的局麵也隨之出現。
這個時期的魔門,可以說是沒有一天的安生。正道武林打上門來,就聯手禦敵共求生路,而一旦局麵穩定又開始因為各自的矛盾大打出手。在這樣的不斷交手和吸取經驗之下,魔門的實力開始遠超正道,就連從前需要聯手才能對抗的強敵,現在也不是魔門的一合之敵了。
麵對這種局麵,正道武林采取了暫避鋒芒伺機而動的決策,想要利用魔門自身的內耗尋求一個將對方一舉殲滅的機會。多年的交手,雙方之間早已從一開始的逐亡之仇變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正道武林的決心之大,遠遠超出魔門的預料。
在潛意識中,不少的魔門中人,雖然對拋棄自己的師門心懷怨恨,但卻從沒有想過要覆滅養育自己的師門。這種念頭在正道武林欺上門來的時候會被拋諸腦後,但一旦安定下來,魔門反倒是沒了主動進攻的心思。
正道武林的手段算不上高明,但卻是個陽謀。就算魔門大舉行動打上門去,以正道武林的根基,即便正麵交戰不是對手,但保留己身卻沒有多大問題。拖遝下去,魔門的內亂仍會再起。
魔門之主就是魔門之中的一個有識之才,他深知魔門的優勢就在於團結和共通。如今因為各個魔門門派之間的矛盾已經導致共通這個優勢蕩然無存,若是團結這個優勢也丟掉了,他不敢想象一旦魔門內戰不休,正道武林伺機而動的雷霆一擊,究竟能有多少人能存活下來。
為此,魔門之主糾集了一群誌同道合的同道,不以門派之私藏拙,四處尋訪先人遺寶,並開放共通,允許任何人前來借鑒,條件隻是留下對方的一絲感悟。這番舉動足足耗時十餘年,而這段時間中,魔門之主的實力增長之快,也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除此之外,借助天下魔門高手之力,集前輩高人之遺珠,魔門之主集結眾人之力整理出了四本魔門奇書,長生訣、劍典、戰神圖錄、天魔策!其中高深之處常人絕難企及,就連整理奇書的魔門之主自己,也隻能窺得其中一二。
而正在這時候,正道蓄謀已久的時機也到了,四本魔門奇書的出世,幾乎引起了所有魔門的覬覦。動亂隨之到來,魔門各派之間的矛盾也日趨愈烈,正道的全麵進攻也正是在此時發動!
突然的襲擊,讓魔門各派的陣腳大亂,被襲擊的門派惶惶不可終日,而沒有被戰火波及的門派,卻在顧慮昔日矛盾不知該當如何。
這時候,魔門之主出現了,帶著那群早已預測到這一天的有誌之士橫空出世,一邊遊說魔門各派參戰,一邊主動在交戰最激烈處浴血廝殺。憑借著四大奇書帶來的驚天實力和不斷加入戰局的魔門各派,這一場幾乎快要崩盤的大戰,最終還是由魔門之主帶領的諸多魔門,取得了勝利。
這一戰奠定了魔門之主的地位,同時也將八個在正魔大戰中表現最為出色的魔門,送上了魔門八大派的地位!為了減少矛盾,所有的魔門必須依附於這八大門派,而魔門之主本身卻不得是任何一派的人。
正魔之戰並沒有因此落幕,反倒是因為魔門之主和四大奇書的出現,變得越加激烈和殘忍。不過總歸由於人心不足,慈航靜齋的叛離徹底的葬送了魔門的輝煌,也使得魔門之主身隕之後,魔門也隨之一蹶不振,從此銷聲匿跡。
誰都知道魔門不可能就此滅絕,如今的局麵比之魔門初生時可要強得多,所以正道一直也在暗地提防魔門的再次崛起。而從百裏遙的所知中,一個嚴肅的問題擺在了眾人的麵前,如今的魔門,到底還剩巔峰時期的幾層實力!
和那些勢力不同,魔門是以門派形勢出現的。盛元王朝的祖訓裏明令禁止朝廷以強製手段幹預江湖勢力,而且除了謀逆之外,不許用任何手段覆滅江湖門派。說起來,上一次針對魔門的陰謀背後,就存在朝廷的影子,而這已經是最大程度的幹預,就連這一點,先帝都不敢有半分泄露。
所以指望借助朝廷力量覆滅魔門,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能找到剩餘魔門全員參與謀逆的證據。否則充其量也隻能隻誅首惡,發布一些通緝令罷了,對局麵的影響微乎其微。
這三方勢力的分析,眾人心裏也大多都有個數了,其中的一些辛秘讓原先不知道這許多的幾人都大為感慨。紫荊城裏的調查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查無可查了,繼續留下去也隻是無謂的浪費時間,但下一步的追查目標到底要放在哪一方,就成了必須要談論的事情了。
“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說,我覺得最好還是先追查北地三十六巨盜的下落!西崖州山高水遠,一去一來舟車勞頓不說,魔門中參與此次事件的人也未必就迴了西崖州。至於三秦州的章家,影響實在太大,而且深入調查之下無異於深入虎穴,一旦涉及到一些危急對方家族存亡的舉動,以我們的實力也未必能夠全身而退!”
齊乘風作為公孫衍等人的領頭人,自然要在這個時候發表意見的。而且打從心底裏,他就不想參與到和魔門有關的事情中。至於三秦州章家,在他心中卻和北地三十六巨盜沒什麽區別,這麽說也隻是表明一下態度而已。而且為了公孫衍、顏凡和言希遙的安全著想,調查北地三十六巨盜也是最為穩妥的。
齊乘風說完之後,公孫衍和顏凡都不置可否,不過這兩位的態度本來就是查多少算多少,並不是太過在意結果。言希遙似乎有些想法,不過齊乘風開口在前,她也沒有多說什麽。
齊廷昭聞言卻是沉吟了片刻,隨後才斟酌語句道:“調查北地三十六巨盜確實風險最小,不過這樣一來會不會延誤其他兩方的調查?現在已經有不少武林門派在向北方行動,相反身處西方的三秦州和西崖州卻是人數不多,是不是應該再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