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演完了,百裏遙也算是正式加入到了眾人的合作之中。不管之前加入的過程如何無奈,如今木已成舟,再想反悔已是遲了。見識過齊乘風等人身後的力量之後,百裏遙可不敢有半點輕慢的態度,麵子和台階對方都給了,這個時候不見好就收他這些年下來的眼力見就白長了。


    “既然大家目前都有相同的目標,關於飛賊事件的後續調查如何開展,本王覺得有必要一起來商討一番!先前從那幾個被生擒的飛賊那裏也得到過一些幕後黑手的底細,不過本王還是想聽聽百裏兄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齊廷昭沒說從那幾個飛賊口中到底得知了什麽,這也是一份試探。雖然百裏遙已經被納入了這個團體之中,但對方的角色歸根打底也和其餘人有些差別。這話問出來與其說是詢問,不如說是給百裏遙一個遞出投名狀的機會。


    百裏遙聞言也沒有推辭,公孫衍之前花費大力氣對他下毒,目的就在於此。而且為了之後的安全,他也確實有必要把眾人即將要麵對的是什麽給說道清楚。


    “我不知道你們之前查到了什麽東西,在這裏我隻說說我自己的發現和看法!這裏麵有一些東西隻是我個人的推測,不過我希望你們能認真聽進去,也好和你們知道的事情一一對應。”


    百裏遙的話裏再沒客套,有的隻有滿滿的嚴肅。眾人的心態也隨之緊繃,都應著這話沉著的點了點頭。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複,百裏遙同樣滿意的點了點頭。低頭略微迴憶了一下,這才語氣平緩的敘述道:“這件事發生之前,其實京城裏的一些勢力就發現了端倪,隻是誰也沒有想到對方的胃口會這樣大!這裏麵的問題其實不難想象,想要發動當晚那樣規模的動亂,前期的準備自然不會小,而朝廷內部卻沒有一點反應,這一點難道沒人覺得奇怪嗎?”


    百裏遙的這些話看似平凡,但眾人之前卻都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除了齊廷昭的臉色有些陰沉之外,其餘人都沒有明白過來這裏麵的涵義。


    “沒錯,朝廷裏麵確實有對方的內應,而且地位不低。事情發生之後,這些人也被揪了出來,隻是為了朝廷顏麵,這些人都是秘密處死的,從他們的口中也沒能問出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這番話,眾人是頭一次從齊廷昭的口中說出,聽完了之後都是一臉驚訝的樣子。而見到眾人這幅模樣,齊廷昭又搖頭苦笑道:“不是本王之前不跟你們交底,隻是這件事情算是朝廷的機密,實在不宜有太多人知曉。而且這方麵的線索其實早就斷了,所以本王才沒有提起!”


    百裏遙點了點頭,不過卻沒有對此發表意見。這裏麵的勾心鬥角他實在懶得理睬,若不是為了引出自己後麵的話,他也懶得說出這些隱秘。正如齊廷昭所說,事關朝廷顏麵,知道的人越少越少,而知道的越多的人,往往也死的更快。


    “說這些的目的,不是為了從這裏找出什麽線索,而是想從側麵告訴你們對手的手眼是如何通天!據我所知,那些被收買的人,不光包括工部、戶部、吏部,甚至還有錦衣衛參與其中。照我的猜想,朝廷這次之所以征召武林各大門派來處理此事,未嚐沒有避嫌的原因在這裏麵,所以你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繼續追查下去的話,可能不光是那些飛賊在前麵等著我們!”


    百裏遙的話說得屋裏的情緒有些低沉,任誰知道這裏麵蘊含的深意也不可能當做等閑視之。不過沒過多久,齊廷昭就斬釘截鐵的保證道:“之前這件事情朝廷內有多少人參與,未必全都查了個清楚,但本王敢打包票,任何人在事情發生之後,隻要敢包庇飛賊,就絕不會有好下場,盛元王朝的顏麵可也沒有那麽不值錢!”


    百裏遙對齊廷昭的話不置可否,他早就料想到這一點小打擊阻攔不了麵前這些人,先說這件事情,也不過是由淺入深罷了!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我們這種見不得光的下九流行當,自古以來就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而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關於那些幕後黑手的來曆的大概推測了!之前我也提到過,這件事情的背後不止用一夥人,而具體的細節,則要從三個月前開始。”


    “紫荊城的物價別人不清楚,但九王爺您應該知道,絕不是一些不成氣候的小賊能待得下來的!在這地界若是沒有個正經行當,坐吃山空之下就是有座金山銀山也會一幹二淨。在下不才,也算是盜賊這個行當裏的佼佼者了,眼珠子成天都盯在那些可以不勞而獲的人身上,自然也更容易發現問題。”


    “從三個月前開始,京城裏就多出了不少整日裏遊手好閑,卻又行蹤隱秘舉止謹慎的人。一開始我以為這些人是朝廷的密探,是為了抓捕什麽重要人物撒下的網,可後來我才發現,這些人似乎都來自三個地方!”


    說到這裏,百裏遙猶豫了一下,這才繼續說道:“我所學的諸般門道中有一門叫做諦聽術的本事,可以隔著門窗或是更加厚實的東西聽到一定距離內的動靜,所以也讓我聽到了許多驚世駭俗的東西!”


    “根據那些對話和一些細節,我才能推斷出對方是來自三個不同的勢力,而且這次行事的目標是一致的!這三個勢力的人雖然沒有挑明過各自的身份,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們一定和西崖州魔門、北地三十六巨盜和三秦州章家脫不了幹係!”


    先前齊乘風等人就從那些飛賊那裏審問出了兩家勢力的大概消息,不過卻也沒有百裏遙這麽肯定,此時見到對方竟然言之鑿鑿的說出了這三股勢力的具體身份,都不由的有些驚訝。


    “這三股勢力我之前都有過接觸,沒有一個是好惹的,如果沒有必要,我自然不想和他們為敵。不過沒辦法,這次你們如果想要繼續深入調查下去的話,這三家就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檻了!”


    “北地三十六巨盜我是通過他們的言行和一些下意識的習慣判斷出的,那地界的人身上都有一股特殊的氣質,如果是熟悉他們的人,是不可能認錯的。除此之外,事發當晚那些強闖富戶屋宅的飛賊們,也大都是一副強盜做派,這一點明顯有悖於盜門的規矩,除了那群北方的蠻子,我實在不知道還有哪裏會有這麽多強人聚集!”


    百裏遙說的北地三十六巨盜,嚴格來說並不是單純的一股勢力,而是北地所有上了規模的盜匪的統稱。盛元王朝的各大州郡,並不是完全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至少在一些地方,王法的存在幾乎等同於一個笑話。這裏所說的北地,不光包括蒙遼州一州之地,同樣也包括和蒙遼州接壤的冀晉州北部和魯豫州北部。


    由於一些曆史遺留問題,蒙遼州雖然被盛元王朝納入了本朝疆土,但卻始終遺留了一些隱患。當年戰敗的康國,在破國之後竟然一夜沒了蹤影,那些亡國之人在原本的王室拜月氏的帶領下完全躲入了暗處,密謀著複國的大計。


    然後到了後來,這些一直隱藏蹤影的康國餘孽由於得不到豐富的物資,竟然落草為寇,還不斷從外界收納對盛元王朝不滿,或是犯了事兒逃逸的案犯,成為了盤踞北地的大盜。


    在最鼎盛時期,這些大盜足足組成了三十六股盜團,在整個蒙遼州肆虐,逼的朝廷焦頭爛額的。然而盜匪終歸是盜匪,連康國的軍隊都不是盛元王朝的對手,大軍兵鋒所過之處,這些盜匪自然也不能幸免。


    不過康國人多年來的隱藏本事也不是蓋的,加上很多蒙遼州的本地人也都是康國的後裔。在後來朝廷大軍擊散盜團之後,零星的搜捕就遇到了巨大的阻礙。往往一有小股軍士落單,就會遭到埋伏,即便偶有被引蛇出洞誘導出來的賊寇,和那些軍士的損失比起來,也完全不值一提。


    大戰盜團的時候,傷亡也不過五千人,可後來一個月的搜捕,竟然就傷亡了三千人!而且和這三千人的傷亡相比,那不到千餘的賊寇,以及越到後麵就越難以設計埋伏的狀況,不得不讓朝廷黯然退兵。


    這之後,盛元王朝的數位君主都想過徹底消滅那些康國餘孽,隻可惜每一次都是铩羽而歸。再到後來,朝廷就有人提議減少對康國的壓迫,反而加強對本朝民眾的保護,使得對方不得不將襲擾的對象放在蒙遼州。這樣一來,時間久了,康國的那些盜匪不得人心,再想去處理他們,就簡單了。


    這個計策被朝廷采納了,不過想要做到如計策中所想的那樣,卻不是一朝一夕的。時間一長,康國餘孽們確實如之前料定的那樣,再難從盛元王朝的民眾身上下手了,但卻沒有如朝廷想的那樣自毀長城,而是開始組織人手頻繁犯境。不光是蒙遼州,冀晉州的北方邊境,魯豫州的北方邊境,都成了這些三十六巨盜後人的侵犯目標。


    由於這些巨盜都是馬賊,而且輕車簡從都是單人匹馬,朝廷的大軍根本就抓不住他們。而一旦調派大軍圍捕,他們又化整為零,完全就成了遊擊戰。久而久之,除了派駐大軍駐守一些重要關卡,對這些北地巨盜朝廷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舞陽劍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月妖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月妖魔並收藏舞陽劍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