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破軍的擔憂確實沒錯,這件事情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齊乘風和公孫衍的預料。這不單單隻是一起飛賊事件,同時也是一場有預謀的試探和行刺!
盛元王朝開國至今隻有三百餘年,其中大半的時間更是戰火不斷。索性曆朝曆代的君王都勵精圖治,個個也都稱得上明君,不但戰事頗順,就連民生也一年強過一年,所以硬是在烽火連天的亂世,打下了鐵桶一般的江山!
不過久戰之後必有久治,從幾十年前開始,盛元王朝境內就已平定,剩下的隻有對外的擴土之戰。戰事少了,其他方麵自然餘力就多了,這也使得治國的重心,逐漸放在了民生之上。
上一任的君主對開疆擴土並不熱衷,醉心於國家治理之上,幾十年下來天下歸心,就連一些殘餘的頑固叛黨,也一一歸心。國家安泰的同時,對於王朝下一代的繼承人,老皇帝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太子殿下聰敏過人,不單文治了得,就連武功也是一等一的人才。這樣一位文武雙全的繼承人,幾乎就是完美的皇位接班人,所有人對此都樂見其成。
雖然老皇帝的身體仍然不錯,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太子的身上。對此,太子也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所有人的眼光都是正確的!
然而天意弄人,正當所有人都認為盛元王朝將會越來越興盛的時候,戰事發生了。席卷三州的叛軍,讓天下人都為之側目,這股原本一直蟄伏的極深的力量,在有為帝王的壓力麵前,不得不被迫展開了行動。
他們擔心再過幾十年,那些仍然保有同樣野心複國的前朝舊故會在這樣安逸的生活中放棄!他們害怕再過幾十年,那些最強壯的軍士也難以對友鄰拿起刀戈!所以他們隻能一鼓作氣,也隻能破釜沉舟!
這場叛亂不同以往,訓練有素的叛軍遠不是尋常草寇可比,突發的起義也使得戰亂一開始,就朝著對盛元王朝不利的方向而去。
值此危機,太子殿下當仁不讓,親率大軍前往討逆!大軍一出戰,所到之處無一合之敵,除了戰力強橫所向披靡之外,民心之利也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差距。
不到三個月,席卷三州的叛軍,就被逼到了一角,除了苦苦支撐,再無一點反抗餘地。事情到了這裏,原本就該結束,可叛軍對於毀了這一切的太子,又如何能夠不恨之入骨!
狗急跳牆之下,叛軍集結所有軍中高手,再加上各處重金買來的死士,一同進行了自殺式夜襲!那一夜,剩餘叛軍盡數出動,發起自殺式衝陣,而那些夜襲的死士,則在夜色掩護下,不斷的接近太子殿下。
十萬大軍的中軍,自然不是那麽容易闖的,最終能活著來到太子殿下身邊的,也隻剩不到二十人!不過能走到這一步,這些人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刺殺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太子殿下臨危不亂,帶著身邊親衛浴血奮戰,一直堅持到中軍將士援助,才算是徹底結束了戰事。不過這最後一夜,雖然全殲了逆賊,卻也讓太子殿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攜大勝之勢班師迴朝的大軍一路接受了百姓的歡唿,但卻沒有多少人還能帶著笑臉。這是一場大勝,但同時也是一場大敗,太子殿下的癱瘓,使得這場大勝再也沒了原本的完美,甚至可以說是兩敗俱傷!
老皇帝老淚縱橫,原本懷著雄心大誌的太子,如今已經憔悴的沒了人樣。
這場大戰之後,原本英明神武的太子,變成了一個消極易怒的暴徒,除了那張英俊的臉,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原來的影子。
老皇帝得知情況,怒火中燒的同時也愧疚不已,竟然立時得了重患。身體抱恙,卻又後繼無人,無奈之下,隻能廢太子,再去另擇明君!然而這時候,老皇帝才發現,自己的二公子,竟然愛上了一個江湖女子,甚至全幅心思都投入到了江湖之上!
盛怒之下,他又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竟然派人將那位江湖女子軟禁,強逼著二公子迴宮受禮。迫於無奈,二公子隻能接受所有的安排,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和心愛的女子重逢。
天賦使然,二公子無論文治武功都和原來的太子殿下不相上下,很快就得了老皇帝的寵愛。就這樣,老皇帝對二公子的防備逐漸放低,也覺得對方已經認命。殊不知,二公子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趁著老皇帝放鬆警惕,竟然帶著心上人逃出了皇宮,從此下落不明。
這一逃就是三年,直到老皇帝歸天,二公子也沒有再迴來,皇位也隻能傳給了老皇帝最不待見的三公子。倒不是三公子有什麽不是,隻是和自己的兩位哥哥比起來,三公子就有些文不成武不就了,若非如此,老皇帝也不用強逼二公子了。
這些陳年舊事,老一輩的臣子無人不知,白破軍也是從他父親那裏聽來的。而之所以說這些,正和當今天子的皇位有關!
換作一般人,白破軍是絕對不會說這些的,但在齊乘風和公孫衍發誓絕不外傳之後,白破軍就輕易的相信了他們。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有時候信任真的就是這麽簡單。
先前也提到了,老皇帝一心想讓二公子繼位,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三年間雖然一直沒有找到二公子,但他心裏明白,二公子也知道自己在找他。無論之前的嫌隙再大,得知自己即將去世的消息,自己的兒子也不會絕情到不來見自己一麵。所以就有傳言說,老皇帝臨終前其實留下了詔書,仍舊讓二公子繼承皇位!
二公子終究沒有迴來,不論到底是什麽原因,國不可一日無君,三公子也還是登上了皇位。不過這個皇位三公子始終是名不正言不順,若有一日二公子拿著詔書迴來,就注定又是一個糊塗賬。
這次的皇宮飛賊鬧得很大,但和傳言不同的是,盛元王朝的當今聖上,當晚過得其實並不是那麽安穩。傳言中有重重包圍的聖上並沒有成為飛賊的目標,可實際上,當晚為了保護聖上而喪命的皇宮禁衛,足有上百人!
這些人的行為和當初行刺太子的時候十分相似,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其中的關聯。更可怕的是,根據可靠消息,皇宮中有兩樣極其重要的寶物被飛賊盜走,其中一個極有可能是玉璽,而另一個能和玉璽相提並論的東西,自然被聯想到了那個傳說中的詔書身上!
露了行跡,又被抓了活口,那些飛賊的出身自然也被問出了一些。除了北地大盜之外,一些來曆不明的鼠輩,也被找到了當年那些叛賊的影子,這才是這件事情之所以會鬧大的原因。
如今全天下人都知道皇宮失竊的事情,但具體丟了些什麽,卻隻有極少人知道。身為武安侯的白破軍,於軍中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事發之後知道這些並不是什麽難事。而隨後要求討賊的奏折被拒,也似乎變相證明了這些,不為別的,白破軍的父親,當年就是教導二公子武藝的其中一位師傅!
白破軍的實力和心機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便利顯而易見,但偏偏這件事上卻沒有動用任何朝廷的人手,這本身就是件極不正常的事情。雖說江湖事江湖了,讓那些名門大派出力也無可厚非,但這樣堅決的態度,還是讓白破軍聯想到了事情的真相。
這些話白破軍隻和他的父親說過,得到的卻是最嚴厲的警告。說起來白破軍下令禁止再提及飛賊事件,也未必沒有這方麵考慮,隻不過他的心裏其實也並沒有太把這件事放在心裏罷了!
當今聖上其實有些太過多慮了,當年的詔書即便是在,恐怕當迴事兒的人也不會多。不說如今的盛元王朝在當今聖上的治理下還算不錯,就說二公子已經十多年未曾出現,就早已對他沒了威脅。
皇位的事情又豈是兒戲,先皇的一紙詔書,就算再有威力,也動搖不了一個十幾年前的決定。要知道這個決定可不是一個人的,滿朝文武中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同意了這件事,真說起來,誰也見不得二公子出現。
至於玉璽,那更是個笑話,沒有天子的權柄,那也隻不過是一枚比較華美的印章罷了。除了好看,這枚印章甚至都換不來半兩錢糧,隻要想要,當今聖上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其他的損失倒也沒什麽,估計在和那些名門談條件的時候也沒有提及那些損失財物的處理。如果可以的話,隻要能讓那些賊人盡數伏誅,就算了了他的一樁心事,至於玉璽和詔書,最好的結果就是和賊人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聽完這其中的內情,齊乘風和公孫衍這才明白為什麽白破軍會再三勸誡,實在是這裏麵的水太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任何與這件事情有所關係的人,恐怕都討不了好,當今聖上隻借助江湖上名門大派的力量,恐怕也未必安了好心。
別人不知道,齊乘風和公孫衍卻很清楚,越是他們這些名門,受到朝廷的節製越多。有了這層關係,即便找到玉璽或是那個傳說中的詔書,也沒有人敢起任何心思,否則的話,那些飛賊的下場,恐怕就是他們這些名門的下場了!
盛元王朝開國至今隻有三百餘年,其中大半的時間更是戰火不斷。索性曆朝曆代的君王都勵精圖治,個個也都稱得上明君,不但戰事頗順,就連民生也一年強過一年,所以硬是在烽火連天的亂世,打下了鐵桶一般的江山!
不過久戰之後必有久治,從幾十年前開始,盛元王朝境內就已平定,剩下的隻有對外的擴土之戰。戰事少了,其他方麵自然餘力就多了,這也使得治國的重心,逐漸放在了民生之上。
上一任的君主對開疆擴土並不熱衷,醉心於國家治理之上,幾十年下來天下歸心,就連一些殘餘的頑固叛黨,也一一歸心。國家安泰的同時,對於王朝下一代的繼承人,老皇帝也下了不少的功夫。
太子殿下聰敏過人,不單文治了得,就連武功也是一等一的人才。這樣一位文武雙全的繼承人,幾乎就是完美的皇位接班人,所有人對此都樂見其成。
雖然老皇帝的身體仍然不錯,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太子的身上。對此,太子也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所有人的眼光都是正確的!
然而天意弄人,正當所有人都認為盛元王朝將會越來越興盛的時候,戰事發生了。席卷三州的叛軍,讓天下人都為之側目,這股原本一直蟄伏的極深的力量,在有為帝王的壓力麵前,不得不被迫展開了行動。
他們擔心再過幾十年,那些仍然保有同樣野心複國的前朝舊故會在這樣安逸的生活中放棄!他們害怕再過幾十年,那些最強壯的軍士也難以對友鄰拿起刀戈!所以他們隻能一鼓作氣,也隻能破釜沉舟!
這場叛亂不同以往,訓練有素的叛軍遠不是尋常草寇可比,突發的起義也使得戰亂一開始,就朝著對盛元王朝不利的方向而去。
值此危機,太子殿下當仁不讓,親率大軍前往討逆!大軍一出戰,所到之處無一合之敵,除了戰力強橫所向披靡之外,民心之利也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差距。
不到三個月,席卷三州的叛軍,就被逼到了一角,除了苦苦支撐,再無一點反抗餘地。事情到了這裏,原本就該結束,可叛軍對於毀了這一切的太子,又如何能夠不恨之入骨!
狗急跳牆之下,叛軍集結所有軍中高手,再加上各處重金買來的死士,一同進行了自殺式夜襲!那一夜,剩餘叛軍盡數出動,發起自殺式衝陣,而那些夜襲的死士,則在夜色掩護下,不斷的接近太子殿下。
十萬大軍的中軍,自然不是那麽容易闖的,最終能活著來到太子殿下身邊的,也隻剩不到二十人!不過能走到這一步,這些人的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刺殺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太子殿下臨危不亂,帶著身邊親衛浴血奮戰,一直堅持到中軍將士援助,才算是徹底結束了戰事。不過這最後一夜,雖然全殲了逆賊,卻也讓太子殿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攜大勝之勢班師迴朝的大軍一路接受了百姓的歡唿,但卻沒有多少人還能帶著笑臉。這是一場大勝,但同時也是一場大敗,太子殿下的癱瘓,使得這場大勝再也沒了原本的完美,甚至可以說是兩敗俱傷!
老皇帝老淚縱橫,原本懷著雄心大誌的太子,如今已經憔悴的沒了人樣。
這場大戰之後,原本英明神武的太子,變成了一個消極易怒的暴徒,除了那張英俊的臉,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原來的影子。
老皇帝得知情況,怒火中燒的同時也愧疚不已,竟然立時得了重患。身體抱恙,卻又後繼無人,無奈之下,隻能廢太子,再去另擇明君!然而這時候,老皇帝才發現,自己的二公子,竟然愛上了一個江湖女子,甚至全幅心思都投入到了江湖之上!
盛怒之下,他又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竟然派人將那位江湖女子軟禁,強逼著二公子迴宮受禮。迫於無奈,二公子隻能接受所有的安排,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和心愛的女子重逢。
天賦使然,二公子無論文治武功都和原來的太子殿下不相上下,很快就得了老皇帝的寵愛。就這樣,老皇帝對二公子的防備逐漸放低,也覺得對方已經認命。殊不知,二公子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趁著老皇帝放鬆警惕,竟然帶著心上人逃出了皇宮,從此下落不明。
這一逃就是三年,直到老皇帝歸天,二公子也沒有再迴來,皇位也隻能傳給了老皇帝最不待見的三公子。倒不是三公子有什麽不是,隻是和自己的兩位哥哥比起來,三公子就有些文不成武不就了,若非如此,老皇帝也不用強逼二公子了。
這些陳年舊事,老一輩的臣子無人不知,白破軍也是從他父親那裏聽來的。而之所以說這些,正和當今天子的皇位有關!
換作一般人,白破軍是絕對不會說這些的,但在齊乘風和公孫衍發誓絕不外傳之後,白破軍就輕易的相信了他們。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有時候信任真的就是這麽簡單。
先前也提到了,老皇帝一心想讓二公子繼位,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三年間雖然一直沒有找到二公子,但他心裏明白,二公子也知道自己在找他。無論之前的嫌隙再大,得知自己即將去世的消息,自己的兒子也不會絕情到不來見自己一麵。所以就有傳言說,老皇帝臨終前其實留下了詔書,仍舊讓二公子繼承皇位!
二公子終究沒有迴來,不論到底是什麽原因,國不可一日無君,三公子也還是登上了皇位。不過這個皇位三公子始終是名不正言不順,若有一日二公子拿著詔書迴來,就注定又是一個糊塗賬。
這次的皇宮飛賊鬧得很大,但和傳言不同的是,盛元王朝的當今聖上,當晚過得其實並不是那麽安穩。傳言中有重重包圍的聖上並沒有成為飛賊的目標,可實際上,當晚為了保護聖上而喪命的皇宮禁衛,足有上百人!
這些人的行為和當初行刺太子的時候十分相似,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其中的關聯。更可怕的是,根據可靠消息,皇宮中有兩樣極其重要的寶物被飛賊盜走,其中一個極有可能是玉璽,而另一個能和玉璽相提並論的東西,自然被聯想到了那個傳說中的詔書身上!
露了行跡,又被抓了活口,那些飛賊的出身自然也被問出了一些。除了北地大盜之外,一些來曆不明的鼠輩,也被找到了當年那些叛賊的影子,這才是這件事情之所以會鬧大的原因。
如今全天下人都知道皇宮失竊的事情,但具體丟了些什麽,卻隻有極少人知道。身為武安侯的白破軍,於軍中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事發之後知道這些並不是什麽難事。而隨後要求討賊的奏折被拒,也似乎變相證明了這些,不為別的,白破軍的父親,當年就是教導二公子武藝的其中一位師傅!
白破軍的實力和心機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便利顯而易見,但偏偏這件事上卻沒有動用任何朝廷的人手,這本身就是件極不正常的事情。雖說江湖事江湖了,讓那些名門大派出力也無可厚非,但這樣堅決的態度,還是讓白破軍聯想到了事情的真相。
這些話白破軍隻和他的父親說過,得到的卻是最嚴厲的警告。說起來白破軍下令禁止再提及飛賊事件,也未必沒有這方麵考慮,隻不過他的心裏其實也並沒有太把這件事放在心裏罷了!
當今聖上其實有些太過多慮了,當年的詔書即便是在,恐怕當迴事兒的人也不會多。不說如今的盛元王朝在當今聖上的治理下還算不錯,就說二公子已經十多年未曾出現,就早已對他沒了威脅。
皇位的事情又豈是兒戲,先皇的一紙詔書,就算再有威力,也動搖不了一個十幾年前的決定。要知道這個決定可不是一個人的,滿朝文武中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同意了這件事,真說起來,誰也見不得二公子出現。
至於玉璽,那更是個笑話,沒有天子的權柄,那也隻不過是一枚比較華美的印章罷了。除了好看,這枚印章甚至都換不來半兩錢糧,隻要想要,當今聖上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其他的損失倒也沒什麽,估計在和那些名門談條件的時候也沒有提及那些損失財物的處理。如果可以的話,隻要能讓那些賊人盡數伏誅,就算了了他的一樁心事,至於玉璽和詔書,最好的結果就是和賊人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聽完這其中的內情,齊乘風和公孫衍這才明白為什麽白破軍會再三勸誡,實在是這裏麵的水太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任何與這件事情有所關係的人,恐怕都討不了好,當今聖上隻借助江湖上名門大派的力量,恐怕也未必安了好心。
別人不知道,齊乘風和公孫衍卻很清楚,越是他們這些名門,受到朝廷的節製越多。有了這層關係,即便找到玉璽或是那個傳說中的詔書,也沒有人敢起任何心思,否則的話,那些飛賊的下場,恐怕就是他們這些名門的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