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名劍山莊的善後工作也做得十分周到。


    這期間閑來無事,公孫衍帶著張靈風和齊乘風多次去到交易街的陶春申那裏。店麵雖然停止了營業,但這些在奪劍大會期間租用名劍山莊店鋪的商家,可以比其他前來觀戰的江湖人士,多停留兩天。


    這些時間是用來供這些商家清理庫存以及運送財貨的,畢竟利用交易街賺的盆滿缽滿的商家,可不是一個兩個。


    許多來自各地的鏢局早早就在等待這個機會,別以為他們就隻會在鏢局等人上門,這種不愁買賣的場合,他們也不會放過。


    一車車的錢貨隨著來自各地的鏢局的運送,不斷從名劍山莊魚貫而出,每到這個時候,江湖上都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財帛動人心,哪怕如今的江湖以正道為主,也免不得有些鋌而走險的毛賊,畢竟一旦得手,所得的財務就夠他們花用半生了。


    陶春申作為一個鑄劍師,本身也有交好的鏢局,若不是比試結束之後公孫衍就被張靈風拉著去找他,恐怕第一批離開名劍山莊的商家就有他。


    也不知道為什麽,對外人一向沒什麽好臉色的陶春申,在見到齊乘風和張靈風的時候,態度比對待公孫衍的那時候還要親和。這也是陶春申為什麽至今還留在名劍山莊的原因,在對劍的一些理解上,他可算是找到了知音。


    齊乘風在剛開始跟著羽殤學劍的時候,最早接觸的就是劍的結構。雖然那時候他對劍的了解十分有限,但憑借著驚人的記憶力,羽殤的教導他記得是分毫不差。


    隨著劍道修為的進步,這原本看似並沒有多大用處的理論知識,也逐漸顯露出了它的作用。這方麵,修為更加精神的張靈風自然也不在話下,隻是齊乘風的所有認知都是羽殤教授的,張靈風的認知,卻大都是他一招一式感悟出來的,兩者孰優孰劣,還真不好說。


    身為鑄劍師,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出適合劍客使用的劍,所以體會劍客對劍的感悟和要求,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了。這方麵,公孫衍雖然也算懂劍之人,卻與齊乘風和張靈風兩人相差太遠了!


    當然,並不是說修為越高,對劍的感悟也就越高,這其實主要還是在於每個人對劍的親和度。正如後土劍放在張靈風的手上所能發揮出的實力,就遠在後土劍的前主人之上。這其中的區別,正是陶春申這個鑄劍師,所想要了解的寶貴信息。


    當然,和陶春申的交談,也對齊乘風和張靈風大有好處。能打造出陰陽錯這種級別寶劍的鑄造大師,當世有數的幾人,都是宗師級的人物,平常人想要遇到,幾乎是癡人說夢。


    陶春申出於一個鑄造師的敏銳觀感,對齊乘風和張靈風兩人與佩劍的契合度與使用,都給出了不少的意見。


    出乎三人意料之外的是,在齊乘風手中大放異彩的墨曜劍,在陶春申看來,其實和齊乘風的氣質並不相符。原本以為陶春申會對這個說法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然而對方也隻是把他的感覺解釋了個大概,並沒能給出什麽客觀的說法來。


    公孫衍和張靈風對此將信將疑,反倒是齊乘風自己,在陶春申的提醒下,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了那種生疏感。其實對於這一點,齊乘風早有覺察,尤其在領悟驚之劍意之後,他和墨曜劍的溝通就更加的晦澀了。


    墨曜劍是一把有靈性的劍,常年跟隨羽殤的同時,劍上也帶有了強烈的羽殤刻印。遠的不說,光是從拿到劍開始一直到使出與自身契合的劍勢,齊乘風前前後後就花費了幾個月的功夫。


    當然,這和齊乘風的修為有關,若是換作羽殤,這把被齊乘風溫養後改變劍勢的墨曜劍,恐怕不出十天,就會再次刻上羽殤的刻印。


    按理來說,作為羽殤的徒弟,齊乘風所學又都是羽殤所授,兩人的劍路應該相同才是,可問題卻不是這樣算的。


    齊乘風一身劍道修為,全都出自羽殤所授的劍·八千式和青蓮劍歌。而這兩門劍法,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因人而異!


    青蓮劍歌就不用說了,自流傳下來的那一天起,就沒有第二個人能達到祖師爺青蓮劍仙的境界,不同的人修煉之後更是天差地別。這門在青蓮劍宗無人不曉的鎮派劍訣,完全沒有任何牢靠先跡可循,有次差別,也算理所應當了!


    劍·八千式與青蓮劍歌自然有所不同,但這門羽殤所創的劍訣,卻遠遠還談不上徹底成型。這門集羽殤劍法感悟精華於其內的劍訣,可謂一招一式都是羽殤的心血,其前景之大,威力之強,簡直堪稱逆天。


    但這門劍訣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隻為羽殤一人量身而作。說到這裏,可能有人就會疑惑了,既然這樣,齊乘風又是怎麽學會劍·八千式的呢?


    既然提到了,那就不得不說羽殤的教育方式,以及齊乘風的天賦異稟!對於如何將劍·八千式傳授給齊乘風,羽殤其實猶豫了很久。逃亡路上,之所以一直不將劍·八千式傳授於他,不光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也是找不到合適的辦法。


    劍·八千式乃是集眾家所長,取其精華去其覆轍而精煉出的劍法,一招一式都蘊含了羽殤對劍法的理解和運用。這樣一門劍法,對修為淺陋的人來說太過深奧,對修為精深的人,又容易與對方劍道相悖,說起來除了羽殤之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雞肋!


    之所以羽殤最終還是將劍·八千式傳授給了齊乘風,其實還要多虧齊乘風的天賦異稟!無論任何劍招,隻要齊乘風看過一遍,都能在腦海中深深刻印下來,再加上羽殤的指點和糾正,劍·八千式就這樣被齊乘風給生生的背了下來。


    雖說如此,劍道境界尚淺的齊乘風,時至今日也未能發揮出劍·八千式的真正威力,臨敵之時最大的底牌,仍是青蓮劍歌的驚之劍意!


    這並不是說劍·八千式不如青蓮劍歌,隻是目前階段,齊乘風的修為遠遠還不能駕馭劍·八千式罷了。羽殤的教導方式雖然暫時還看不出好壞,但毫無疑問,齊乘風的未來將變得不可預料。


    劍·八千式和青蓮劍歌因人而異的性質,使得這兩門頂尖的劍訣有了更多的可能,但同時也將齊乘風和羽殤的差異,變得更大。


    這一點,在齊乘風和墨曜劍的磨合過程中,曾多次體現。以前齊乘風隻以為是自己對墨曜劍不了解,現在看來,也許墨曜劍是真的不適合自己。


    不過這也沒什麽,奪劍大會的勝出,使得一個獲得稱心寶劍的機會就放在眼前。這種結果的出現,其實正好也給了齊乘風向羽殤歸還墨曜劍的機會。


    陶春申在得知齊乘風是這次奪劍大會勝出者之後,也為他仔細分析了一下適合他的劍。


    作為一把殺伐之器,最重要的就是其殺傷力。劍的殺傷主要就在於劍尖和劍刃,一把劍的好壞,大半就在這兩點上麵!


    除此之外,劍的長度已經分量,也與劍客的體質息息相關。身長、腿長、腰長,這些身體素質,無一不影響著一位頂尖劍客的成就高低。所謂根骨,可不單單是聰明與否,沒有一個適合練劍的身體,學起劍法來,將會事半功倍。


    陶春申對齊乘風十分看重,甚至將自己打造的其餘幾把神兵都拿了出來,供齊乘風挑選。


    隻是可惜,神兵雖好,但在齊乘風一一上手感受之後,卻沒有一把劍和他契合。其中最好的那一把,在契合度上都不如墨曜劍,齊乘風自然不會為了貪墨一把神兵而隨手取之,那樣不光是對不起一腔熱情的陶春申,也同樣會壞了他的劍心。


    和陶春申的交流,三人中除了公孫衍之外都有不小的收獲。


    張靈風對後土劍的用法又有了新的想法,迴來之後就一直在研究,對於兩天後的奪劍儀式一點興趣也欠奉了。原本後土劍作為兵器譜上排名比較靠後的寶劍,略微有些配不上張靈風的身份,讓他也有了在奪劍大會上換一把劍的想法。隨著和陶春申的交流,這個想法早就被他拋到腦後了。


    不過那個勝出的名額,張靈風也沒打算浪費,到時候看著挑一把兵器譜上有名的寶劍也就是了。青蓮劍宗人數眾多,可還沒到嫌棄神兵的地步,再家大業大,神兵也還是屬於可遇不可求的東西,拿來換些貢獻和資源,也是不錯的選擇。


    齊乘風就簡單多了,打好主意要好好挑一把劍的他,甚至腦海裏都幻想出那把劍的模樣了。不能修煉青蓮劍歌,劍·八千式又進入了瓶頸,這兩天齊乘風除了修煉內功,就沒別的事情了,都快把他給鬱悶壞了。


    公孫衍倒是不無聊,可也不知是怎麽的,竟然被張靈風看重,拉去給他當陪練了。


    說是陪練,其實更多的時候,還是張靈風在指點公孫衍。兩人都是修煉相生相克劍意的路數,張靈風在許多地方的指點,都能讓公孫衍茅塞大開。這次奪劍大會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收獲,恐怕也莫過於此了!


    公孫衍知道張靈風是為了答謝他引見陶春申,以後可沒這種好機會了,所以也是把全服心神投入到陪練當中,完全忘記了日子。


    就這樣,在齊乘風的百無聊賴,公孫衍的廢寢忘食中,舉辦奪劍儀式的日子,總算是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舞陽劍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月妖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月妖魔並收藏舞陽劍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