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雍傑與張直和曹公公三人一陣商議,確定了方才的戰鬥,一定是倭寇想趁機向我方插入臥底,所使用的招數。


    而這次的臥底,必然是會說漢語的二寇。張雍傑當即從帥帳中拿出尖刀軍花名冊,交於張直,讓他連夜去軍營點名,將這一批臥底給清查出來。


    張直當即帶來一批軍士,去營中清點人數。由於尖刀軍幾場戰鬥下來,已經有人傷亡,而張直也不可能認識每一名將領。


    張直的辦法是,由各位把總辨認大隊長,由大隊長辨認小隊長,再由小隊長辨認隊員。


    這一晚上的折騰,果然查出三十多人,他們來曆不明,很有可能是二寇派來的臥底。


    曹公公知道張雍傑心比較軟,所以本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私自做主,將這三十多名疑似二寇人員,給以清繳。


    張雍傑想了一下,這張直的辦法雖然可行,也不一定能夠真正清除所有二寇。因為兩軍交戰,萬一這尖刀軍裏麵,也有內奸,很容易隱藏更多的人。


    所以張雍傑再三叮囑張直,一定要小心行事,把所有的臥底人員給找幹淨。


    當年唐門圓埡口之戰,華山,李家,唐門,蜀山四派的戰鬥,打的就是諜戰,很顯然用間也是軍隊當中常有的事情,這給了張雍傑很深的印象。


    次日,張雍傑從尖刀軍各部,挑選了腿力甚強,輕功甚好的人員,共計八百餘人,組成了先鋒大隊,由自己親自擔任先鋒大隊隊長。


    先鋒部隊講究速度,所以不設炊事班,每次出戰,隻帶短時間口糧,不背黑鍋等造飯工具。


    又過了兩天,特務把總尤金達,帶來了一個特別重大的消息。


    二寇徐海,點齊兵馬五萬,在東北七百餘力的南平城集結,將於近日攻擊龍台的尖刀軍,倭寇先鋒部隊已然到達五明城。


    這五萬人馬還是倭寇從浙江戰場上,跳出胡部堂的大軍包圍圈,抽調出來,欲要一舉消滅尖刀軍。


    尖刀軍全部家底才七千人,七千對五萬,已然是頭疼之極。更何況,尖刀軍此時已然四處駐防,兵力更是分散,在龍台的尖刀軍不過三千人。


    張雍傑感到事態嚴重,當即封鎖消息,以免引起士兵恐慌,隻是召集一些骨幹人員在軍營議事。


    浙江,福建一路都是倭寇,尖刀軍根本無法及時的與胡部堂取得聯係,而周邊也沒有友軍,無法協防。


    眾人商議一陣,還是決定召李耿來到龍台,讓他指揮大局。


    盡管李耿已經先聲奪人打了數場勝仗,但是在劉永貴等地方官員看來,這場還是有點虛火,畢竟倭寇是五萬。


    尖刀軍雖然有七千人,但幾場戰鬥下來,畢竟也有減員,實際人數可能在六千左右。


    以少勝多的戰役,曆史上也不乏少數,但是戰前肯定是人心惶惶的,而且戰場形勢千變萬化,總不能總是寄托希望於‘以少勝多’的奇跡上麵。


    劉永貴建議張雍傑以尖刀軍的名義,向附近州縣發函,要求他們抽調部分衙役等公職人員,協防軍隊作戰。


    但張雍傑考慮到,福建是倭寇的重災區,各地衙役等公職人員,本就人手不夠,若抽調過來加入軍隊,那更容易被倭寇趁火打動,甚至有些壞人趁機發國難財,老百姓就更不好生存了。


    所以張雍傑拒絕了劉永貴的建議,與其抽調各地衙役,還不如就地征兵。


    但是說到征兵,曹公公卻犯難了。因為尖刀軍雖然有巨額軍費,可以不依靠胡部堂大人的供給,但是進一步增加尖刀軍的人數,曹公公感覺有點不好交差。


    畢竟尖刀軍的編製隻有八百人,最終招募到七千人,曹公公感覺憑借自己在朝中的關係,還能勉強應付。


    如果繼續征兵,招募幾萬大軍,極容易引起朝廷猜疑。所以事情超出了曹公公的控製範圍內,曹公公便不敢做這個決定了。


    張雍傑一拍桌子,喝道:“活人還能被尿憋死?這個決定我張雍傑拍板了,天塌下來我頂著。”


    既然張雍傑肯擔責任,曹公公肯定樂於其成,畢竟倭寇的五萬大軍,就像一把利劍,隨時可以摧毀七千人的尖刀軍。


    劉永貴見此情況,心情方才好了一點,當即通知龍台府下屬各縣,下令征兵。張雍傑並沒有說募集多少人員,所以劉永貴等地方官員巴不得越多越好。


    張直保管著尖刀軍的軍費,看著銀子嘩啦啦的往外流,心情當真是不好受。但為了尖刀軍的勝利,也隻能舍去這些錢財了。


    李耿還沒有返迴龍台,張雍傑反複查看地圖,很快,便發現了一處戰機。


    根據特務把總帶來的消息,倭寇的先鋒部隊已經到達五明,人數有三千。


    但那先鋒部隊已然在五明徘徊了兩三天,顯然領隊人物是個草包,缺乏大戰勇氣,不敢離大軍太遠。


    而且五明到龍台方向,不到三十裏便有一條小河,過了這條河,便再無險可守。


    所以五明的倭寇,一直不敢度過這最後一條河,不敢孤軍深入。


    而龍台到五明雖然有五百裏路,但中間隻有一條小河。而倭寇大軍所在地南平城,距離五明雖然隻有兩百裏路,但是中間卻有三條大河,外加一條小河。


    根據常識,大軍過河是個困難的事情,需要提前準備竹排等渡河工具,破費時日。


    看起來龍台到五明,比南平到五明遠了三百裏路,但是張雍傑判斷,自己親率八百先鋒,完全可以趕在南平的倭寇之前,到達五明。


    如果能夠先消滅五明的倭寇,那麽就實現了首戰必勝的目標,很容易提高尖刀軍的士氣。


    畢竟也是讀了十幾天《孟德新書》的人物,張雍傑也學會了判斷。七千對五萬,雖然毫無勝算,但是不管怎麽樣,先打一兩個勝仗總是好的。


    張雍傑當即召張直,曹公公兩人在帥帳議事,吩咐他兩人在龍台等待李耿,並且吩咐李耿繼續招募軍隊,稍後向前線挺進。


    安排已畢,張雍傑便騎上追風馬,手拿金月槍。帶著八百人的先鋒大隊,每人隻帶三天口糧,趁著夜色,極速向五明前進。


    恰好張雍傑率領的這八百人,是前幾天剛剛挑選的輕功出眾的士兵,所以行軍速度甚快。


    隻花二十個時辰,張雍傑的先頭部隊,便長途奔襲四百七十餘裏,與第二天黃昏,便達到了距離五明三十裏的那條小河前麵。


    縱觀整個軍事陣戰曆史,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一隻軍隊能夠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奔襲這麽長的距離。


    其行軍速度,已經達到了空前的地步。隻有四百餘年之後,有一隻鐵軍,能夠達到這個速度。從安順場,沿著大渡河北上,搶奪瀘定橋的戰役中,行軍速度超過了張雍傑的先頭部隊。


    張雍傑率領八百人馬,到達了那條小河的時候,倭寇的斥候人員,才得知張雍傑的到來。五明城的三千倭寇,當即前往河邊布陣。


    張雍傑怎麽可能給敵軍布防的時間?長途奔襲,講究的就是出其不意。


    本來判斷對方先頭部隊的頭領,是一個草包。但是張雍傑也沒有料到對方會有這麽草包,竟然事先不在河邊布防。


    由於是一條小河,水流並不湍急,張雍傑當即下令,直接趟水,越過這條小河,攻擊敵方人馬。


    兩軍先頭部隊,率先開戰,從黃昏開始戰鬥,打的昏天暗地,一直打到黑夜,張雍傑隻用了很少的代價,便將這三千人馬擊潰。


    這三千人馬大部分是二寇,隻有少部分是倭寇。二寇漢語流利,衣服一脫,混入江湖之中,搖身一變,也能變成大明男兒。


    所以二寇並不死戰,他們萬萬沒有料到張雍傑來的這麽快,所以剛一接觸,戰鬥不久,便紛紛潰散。


    而真正的倭寇連忙向後方逃竄,企圖盡快與南平城內的倭寇匯合。


    徐海得知先鋒部隊已被尖刀軍擊潰,心中大吃一驚,沒想到尖刀軍來的這麽快。而且徐海派出的斥候人員,大部分已經被尖刀軍處決,所以徐海消息特別封閉,他甚至不知道尖刀軍來了多少人。


    但尖刀軍總數也才七千多人,又有何懼?徐海當即出場,點齊兵馬,欲要去五明,與尖刀軍血戰。


    徐海剛剛出城,隊伍還沒有開拔,張雍傑便已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衝到南平城下。


    原來張雍傑擊潰五明的倭寇之後,一刻鍾也沒有耽誤,當即率領人馬,直奔南平。


    南平城外的倭寇大軍,剛剛拔營,任何陣列都沒有展開,哪裏能夠想的到尖刀軍的突然出現?而且昨天才接到的消息,今天尖刀軍的來了?而且中間還有三條大河,一條小河,尖刀軍飛過來的?


    不錯,尖刀軍正是飛過來的,除了在一條湍急的大河中,被卷走三十多名精銳,幾百匹駿馬以外,其他人馬說的飛躍這幾條河也不為過。


    由於尖刀軍的突然出現,倭寇的陣營出現騷動,異常混亂。徐海更是嚇破了膽子,因為徐海武力低微,根本不足與江湖人士一戰。


    徐海,是四大寇之一,他講究排場,貪圖享受,所以他穿的很氣派,很多倭寇小頭目都是披著紅色的披風,而他非要披著白色的披風,以顯示他和一般的人不同。


    所以特務大隊的兄弟,很容易的便將徐海的位置辨別出來,並且給張雍傑指出來。


    張雍傑考慮到自己此刻手中人馬已經不足七百人,而倭寇此刻在此地有將近五萬人馬。


    此刻隻是倭寇沒有料到自己會這麽快感到,所以他們有點慌張。待他們這股慌張的勁兒過了,恢複了鎮定,那自己這七百人,孤軍深入到這種地步,完全是找死。


    張雍傑大喝:“其他人不要管,直接掩殺徐海。前麵穿白袍的頭子,就是徐海,大夥兒衝過去。”


    由於徐海此刻並不知道尖刀軍來了多少人,所以他顯得特別慌亂。


    徐海欲要返迴城內,但入城同道被慌亂的倭寇擠死,徐海隻好帶著一小股人馬,猖狂向北邊逃去。


    徐海這一逃跑,張雍傑大感高興,隻要他孫子離開此地,必然萬劫不複。


    徐海逃跑前,還裝模作樣的留了幾隻隊伍在此地斷後,企圖阻擋尖刀軍。


    這種方式其實還是有作用的,張雍傑率領人馬,一陣血戰,損失了一百多名高手。而且那徐海也跑不見了。顯然已經向北好幾十裏了。


    但張雍傑也有豐厚的戰果,渡河的時候,丟掉了戰馬,此刻又從倭寇手中搶奪迴來了,不但如此,還多搶了一些馬匹,基本達到了人手兩到三馬的地步。


    牽著馬兒換著騎,追擊速度能夠更快。張雍傑率領六百多人,不管身後倭寇大軍,直接向北追去。張雍傑挑選了幾名輕功特別出眾的人馬,前後打探消息。


    不多少,後方人馬來報,南平城的倭寇並未追擊而來,他們現在已經群龍無首,愣在當場。


    張雍傑心中甚為滿意,他們既然沒有追擊,就是好的,若他們真的派人追擊,那自己手上這六百人馬,可能要為國捐軀了。


    前方人馬來報,徐海帶著五千人,扔掉了所有輜重,一路倉皇向北逃竄。


    不多時,路上果然見到許多輜重,吃的喝的,甚至還有一些白銀。尖刀軍先鋒部隊,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去撿那些物品。


    張雍傑想起曹操,袁紹官渡大戰的時候,曹操就是丟棄輜重,引袁兵去撿,待袁兵陣型混亂之時,再突然衝出來掩殺,取得勝利。


    而今天徐海居然也用這一套,丟點物品,企圖讓尖刀軍去撿,自己豈能上他的當?


    張雍傑當即大喝道:“所以人馬,不準去撿東西。東西重要還是命重要?咱們直接衝過去,抓了四大寇之一的徐海,部堂大人勢必重重有賞,他日表奏朝廷,封侯賞錢,不再話下。”


    尖刀軍先鋒部隊,這才沒有去撿那些物品,當即往前追擊而去。不出五裏路,便碰上了已被尖刀軍斥候人員處決的倭寇斥候人員的屍體。


    尖刀軍的人馬,都是武林高手,斥候人員解決對方的斥候人員,顯然不費吹灰之力。


    有斥候人員當即稟報:“徐海方才派人埋伏在這邊,被咱們嚇退,想必徐海本人就在前方十幾裏不遠,咱們加把勁,就可以追上他了。”


    張雍傑心想這徐海果然設了埋伏,企圖阻擋尖刀軍,與尖刀軍脫離接觸。


    張雍傑喝道:“徐海那邊此刻大約有多少人?”


    那斥候人員迴複道:“路上有些人逃跑,徐海本隊大約還有四千多人馬。”


    張雍傑尋思,這一路追擊,徐海的隊伍才潰散了一千多人,潰散速度太慢,想必這四千人馬是他的死忠黨,自己這六百多人追上去,無異於找死。


    張雍傑一方麵加派斥候人員,繼續尾隨,處決對方斥候,並且一定不能跟掉徐海的隊伍。另一方麵,放慢了本部的追擊速度。


    此刻最好的方式,便是遠遠尾隨,但又不追上。因為追上幹不過,自找苦吃。而遠遠尾隨,卻能給徐海的隊伍以最大的心靈衝擊,讓他們繼續逃跑。


    東晉,前秦的淝水大戰,不正是這樣做的嗎?東晉隻有八萬人,前秦軍隊有八十萬人,打的就是信息戰。


    前秦軍隊兵敗如山倒,根本不知道東晉的追擊人馬有多少。如果前秦早知道東晉隻有幾萬人追兵,那苻堅絕對不可能達到草木皆兵的地步。


    而此刻,張雍傑知道,絕對不能讓徐海判斷自己的追擊人馬有多少。如果他們知道自己此刻隻有六百人,可能他們馬上就要轉頭迴來打阻擊了。


    如果那樣,攻守之勢易也,尖刀軍先頭部隊,將陷入絕境。畢竟天堂到地獄,就在一念之間。


    張雍傑率領人馬,緊跟徐海本部,緊追不舍,但又始終故意不追上。而那徐海一直在逃跑,根本沒有半點思考時間,他派出的斥候部隊,始終有去無迴。


    而徐海每當下令休息的時候,不多時後方又出現幾千戰馬狂奔的馬蹄聲音,鋪天蓋地。


    所以,徐海根本搞不清楚後方到底有多少人馬,也根本沒有時間冷靜下來思考。


    徐海隻顧逃跑,而張雍傑的追兵,分成兩批次,兩班倒,一路追擊,反正張雍傑的部隊都是武林高手,練家子,行軍速度很快。


    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張雍傑決定殺馬充饑。反正這些馬兒還多,將來又去倭寇那裏搶奪就是了。


    由此,又一路追擊了七八來天,也不知道追擊到什麽地方來了,找個老鄉打聽,才知道已經追擊到浙江來了,再往北邊追擊兩天,便可到達台城。


    那個老鄉告訴張雍傑,台城已經淪陷,是倭寇的大本營,別過去。


    張雍傑想了想,徐海的四千人馬,自己都不敢追上,更別說進入倭寇的大本營,那必然是找死。眼下局麵,不如退軍。


    反正徐海已經逃跑,南平的倭寇群龍無首,形勢大為有利。這十來天李耿想必也聚齊了部隊,與南平的倭寇大戰。


    但是倒黴的是,張雍傑一路追擊十來天,徐海隻顧逃跑。而此刻張雍傑率軍返迴,那徐海居然又率領人馬,想要打個迴馬槍。


    雪上加霜的是,後方斥候人員來報,已有三股倭寇,從幾個方向而來,切斷了張雍傑的退路。


    這時候樹上一人微微冷笑,張雍傑舉目望去,這人正是那天將自己調虎離山的那人。


    這人輕功特別好,所以膽敢出現在張雍傑的視線之內。


    那人冷笑道:“自古打仗,隻有敗者潰不成軍。張少俠率領六百多人也敢追擊幾千裏,從福建追擊到浙江。真是不可思議。”


    張雍傑喝道:“你到底是誰?”


    那人並不迴答,悠悠道:“四天前,你部隻有六百人的消息,我已經告訴過徐將軍了。徐將軍之所以要繼續逃跑,為的就是將你部勾引到大口袋裏。”


    張雍傑疑問道:“大口袋?”


    那人冷笑道:“對,大口袋。現在四麵人馬已經合圍,不正像一個大口袋嗎?”


    張雍傑這才知道,由於自己追擊時間太長,又追擊到浙江來了,這裏四麵八方都是倭寇,設一個大口袋的埋伏,是輕而易舉的,很顯然自己中埋伏了。


    張雍傑對這人的身份甚為好奇,當下喝道:“大夥兒全部放暗器,射殺這人。”


    張雍傑這一聲令下,當即各種暗器,有飛鏢,有飛箭,毒菱甚至小石子等各種暗器,五花八門,全部射向那人。


    那人雖然時刻防備著張雍傑的暗算,但萬萬沒有料到幾百人同時向他射殺暗器。當即大驚,一個翻身,欲要躲過這些暗器。


    但好幾百枚暗器一起射殺,幾乎封死了周圍很大一部分空間,那人完全躲閃不過,當即身中數枚暗器,飄搖墜地。


    那人落地之時,已然斷氣,張雍傑呸了一聲,喝道:“裝摸捉怪,我倒要來看看你到底是何人!”


    張雍傑揭開麵具,那人竟然是魯東鐵槍李玉堂。李玉堂身材高大,長相俊美,用小白臉稱唿恰如其分。


    但是在張雍傑的印象裏,這李玉堂萬萬不可能會有這麽高的輕功造詣。而且他那一晚上,拿著‘龍鳳玉環’在自己麵前炫耀,他怎麽知道‘龍鳳玉環’能將自己勾引走?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李玉堂早就投靠了白龍會,他如今跟倭寇廝混在一起,難道趙千裏投靠倭寇了?


    趙千裏武功甚高,有錢又人,他會投靠倭寇?沒道理啊?


    如果趙千裏要投靠倭寇,這事情麻煩了,必然能夠給大明帶來重創。


    在張雍傑心裏,隻有那些活不下去的人,才可能投靠倭寇。所以他根本不敢想趙千裏是否勾結倭寇。


    好在這都是自己的猜測,趙千裏是否勾結倭寇,隻有將來再派人調查,暫時不用著急。


    而此刻的問題是,要想辦法衝出重圍,跳出倭寇的包圍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雍傑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徒少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徒少雄並收藏雍傑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