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上古時期便有人居住於此,因其占據水路要衝之地,曆來便為兵家必爭,自春秋時期便為楚國戰略重地,曆數千年而至今,早已變成當朝南方最重要的城鎮之一。
而龜山,至明前百年之前一直被叫作魯山,乃因三國時期東吳名臣魯肅之衣冠塚便在此山。後明庭崇道尊玄武,一位天順年間的湖廣巡撫王儉便投皇帝所好,將此山為大禹治水時期的靈龜所化之事上奏朝廷,建議命名龜山,即得皇帝批準。自此,此山便名龜山。
而這龜山雄踞漢陽之地數千載,山上多有千年廟宇宮觀,時而發生因戰火焚毀,再被後人重修之事。
海清要帶趙小龍去的便是一處百年古刹,一座名為羅漢寺的不大的和尚廟。據海清一路上所言,此次少林亦是派人去為武當新落成之宮觀道賀,少林雖為禪宗佛教之一,但向來與武當交好,因此此次落成大典,少林亦派人表達祝賀之意。而此處羅漢寺,便是少林眾人於漢陽掛單的寺廟,自己四位年輕人第一次來到漢陽之地,便被執法長老特許可在此山中遊覽,而幾位師叔伯則是在羅漢寺內靜修。
羅漢寺位於龜山南麓,由海清引領之下,一眾人沿著小道前行,而這一眾人除了四位少林年輕和尚及趙小龍之外,便是執意要與趙小龍同去的劉二虎。原本鏢局之人盡皆要陪同趙小龍一同去羅漢寺的,但均被龐青青勸了迴去,卻是始終無法動搖劉二虎。最後,龐青青便也隨了劉二虎同去,畢竟有個人能照應一下也是好,但卻不宜去太多人,免得少林之人誤會他們好似不信任少林派一般。
而身為女性的峨眉弟子,則是不便相隨同去羅漢寺裏,雖說嚴格來講峨眉弟子盡皆道姑,亦算世俗之外的人,但畢竟有著普通衣著的女人出入和尚寺,這也不是太好的事。況且,峨眉眾人皆是認識海清和尚,自然不會懷疑他們會對趙小龍不利,而且她們此時,更加著急迴去向絕塵師太稟報,少林終於找到了他們失蹤的和尚,而且居然還是她們早已見過的趙小龍。
龐青青所想亦是如此,趙小龍居然是少林失蹤的和尚,這件事需要盡快讓徐貴知曉,因為她知道,徐貴一直對趙小龍照護有加,更是曾為了尋找趙小龍而曆時數月踏遍數省,可說他們師徒三人之間,已經是不分彼此了。從這鏢局以龍虎二字便能看出,徐貴是如何愛戴他這兩位徒弟的,因此在這趙小龍與少林之人相認,更有可能跟著他們返迴少林繼續當和尚之際,她覺得應該盡快告知徐貴,想出對策才好。
自然,龐青青的心中還有一份私心,那便是她不願趙小龍重新當迴和尚,畢竟她。。。不論如何,龐青青加快了趕迴客棧的腳步。
先不說鏢局和峨眉兩方人馬迴到客棧各自稟報之後,客棧之內發生了何種變化,單說在羅漢寺之內,當海清跑入內堂稟報,引出四位少林高僧,看到趙小龍有些呆愣地站在廳內之時,那四位年歲加起來快有二百歲的高僧,亦是表現出了一副驚喜萬分之狀。
這四位中,年紀最小的便是少林方丈靜空和尚的關門弟子真悔,亦是趙小龍在少林的直屬師兄,彼時對趙小龍亦是多有關照。而另兩位年近五旬的和尚,則是少林三代大弟子如空以及二弟子如相,其中如相和尚當初還為自己的大弟子海清偷偷傳授趙小龍武功一事,而責罰過他,也算是與趙小龍頗有淵源的和尚之一,而一直不收徒專心於武學與佛法的如空和尚,雖說與趙小龍少有接觸,卻是被少林高僧多為重視的弟子之一,自然是對少林寺內有些特異的真悟師叔多有關注。因此,這兩位也算是對趙小龍失蹤一事較為關切之人。
而那位年紀六旬有餘的老和尚,僅僅是在最初見到趙小龍之時,露出過一絲喜色,隨後便一直保持著嚴肅冷硬的臉色之人,便是此次同來的少林眾人之中輩分最高的戒律院長老靜虛和尚。這靜虛和尚便是趙小龍在少林寺之時,時常訓誡於他的那位,在少林寺內是出了名的怒目金剛,向來對寺內和尚少有笑臉,一直是所有寺內小輩懼怕之人。
此時,他便在幾位臉現喜色的高僧身後拄杖而立,見趙小龍呆愣地站在廳中,便一頓那百斤銅杖,高聲冷喝道。
“真悟,你擅自離寺兩年,如今見到寺內同門,居然毫無愧色,我以少林戒律院長老之名,罰你迴到少林麵壁思過四年!”
這句話,一下子便將廳中所有人驚到,剛剛還陷於找到失蹤了兩年之久的真悟而感到驚喜的幾位,沒想到這執法長老師叔一見麵的第一句話,便是要罰真悟去麵壁思過,這可如何不叫人驚訝。
“靜虛師叔,真悟師弟失蹤兩年未迴少林,這其中必有情由,絕不是故意擅離少林,請師叔容真悟師弟分說一二,之後視其情由再作懲戒也不遲,您說呢。”
隨著那位年紀最小卻輩分排在第二的真悔和尚替趙小龍求情,其他兩位年紀大些的和尚也是開口為趙小龍求情。隻是,那位素來嚴厲的靜虛和尚,卻是絲毫不為所動。
“你們無需多言,無論真悟有何情由,離寺兩年確是事情,而少林弟子擅自離寺,乃犯戒之事,絕無寬恕之理。”
聽到靜虛和尚所言,一眾人皆是無法再說什麽,畢竟趙小龍確實是離開少林兩年之久,不僅讓闔寺僧人苦苦尋找,還特意托武當峨眉兩派相助,驚動近千人,這也算是少林數百年未有之事,實在不是能輕易揭過之事。
“等等,你們在說什麽啊,憑什麽一見麵就要責罰小龍,小龍是不是你們少林的人,還沒有定論呢,更何況,他兩年前就記不起之前的事情,更不知道自己是誰,就算是你們少林的人,他自己卻是不記得,那你們怎麽可以就這樣隨便就要責罰小龍呢?”
一直在聽著趙小龍和劉二虎兩人,見這四位和尚一見趙小龍就露出一副相識之色,便暗自覺得趙小龍是少林弟子一事可說蓋棺定論了。趙小龍清楚,這麽多人認定自己就是少林弟子,那自己就是少林和尚無疑了。雖然此時的自己蓄養了頭發,兩年間身形外貌亦有了些變化,但他知道,如與人相處的時日久了,不管他變成什麽樣子,也是能被一眼認出的。
隻是,聽到那位神色嚴厲的老和尚要責罰趙小龍之時,趙小龍倒是沒想到該如何辯駁,或說沒想起應該辯駁一句,畢竟他也覺得那位老和尚所言正確,如自己是少林和尚,確實又是離開了兩年,肯定是沒經過任何人同意,因此受到責罰那是應該的。
而劉二虎則不是這般想法,自然便站出來為趙小龍分辨,第一句便否定了自己先前就已認定之事,將趙小龍是否是少林弟子一事說得好像還不是事實一般。隻是沒想到,一屋子的和尚居然是有些發愣,盡皆皺著眉頭看向自己,倒是讓劉二虎感到有些肝顫,畢竟生於離少林不遠的劉二虎,對少林武功那是如雷貫耳,如今一群少林和尚都看著自己,那如何不讓他感到懼怕。
而龜山,至明前百年之前一直被叫作魯山,乃因三國時期東吳名臣魯肅之衣冠塚便在此山。後明庭崇道尊玄武,一位天順年間的湖廣巡撫王儉便投皇帝所好,將此山為大禹治水時期的靈龜所化之事上奏朝廷,建議命名龜山,即得皇帝批準。自此,此山便名龜山。
而這龜山雄踞漢陽之地數千載,山上多有千年廟宇宮觀,時而發生因戰火焚毀,再被後人重修之事。
海清要帶趙小龍去的便是一處百年古刹,一座名為羅漢寺的不大的和尚廟。據海清一路上所言,此次少林亦是派人去為武當新落成之宮觀道賀,少林雖為禪宗佛教之一,但向來與武當交好,因此此次落成大典,少林亦派人表達祝賀之意。而此處羅漢寺,便是少林眾人於漢陽掛單的寺廟,自己四位年輕人第一次來到漢陽之地,便被執法長老特許可在此山中遊覽,而幾位師叔伯則是在羅漢寺內靜修。
羅漢寺位於龜山南麓,由海清引領之下,一眾人沿著小道前行,而這一眾人除了四位少林年輕和尚及趙小龍之外,便是執意要與趙小龍同去的劉二虎。原本鏢局之人盡皆要陪同趙小龍一同去羅漢寺的,但均被龐青青勸了迴去,卻是始終無法動搖劉二虎。最後,龐青青便也隨了劉二虎同去,畢竟有個人能照應一下也是好,但卻不宜去太多人,免得少林之人誤會他們好似不信任少林派一般。
而身為女性的峨眉弟子,則是不便相隨同去羅漢寺裏,雖說嚴格來講峨眉弟子盡皆道姑,亦算世俗之外的人,但畢竟有著普通衣著的女人出入和尚寺,這也不是太好的事。況且,峨眉眾人皆是認識海清和尚,自然不會懷疑他們會對趙小龍不利,而且她們此時,更加著急迴去向絕塵師太稟報,少林終於找到了他們失蹤的和尚,而且居然還是她們早已見過的趙小龍。
龐青青所想亦是如此,趙小龍居然是少林失蹤的和尚,這件事需要盡快讓徐貴知曉,因為她知道,徐貴一直對趙小龍照護有加,更是曾為了尋找趙小龍而曆時數月踏遍數省,可說他們師徒三人之間,已經是不分彼此了。從這鏢局以龍虎二字便能看出,徐貴是如何愛戴他這兩位徒弟的,因此在這趙小龍與少林之人相認,更有可能跟著他們返迴少林繼續當和尚之際,她覺得應該盡快告知徐貴,想出對策才好。
自然,龐青青的心中還有一份私心,那便是她不願趙小龍重新當迴和尚,畢竟她。。。不論如何,龐青青加快了趕迴客棧的腳步。
先不說鏢局和峨眉兩方人馬迴到客棧各自稟報之後,客棧之內發生了何種變化,單說在羅漢寺之內,當海清跑入內堂稟報,引出四位少林高僧,看到趙小龍有些呆愣地站在廳內之時,那四位年歲加起來快有二百歲的高僧,亦是表現出了一副驚喜萬分之狀。
這四位中,年紀最小的便是少林方丈靜空和尚的關門弟子真悔,亦是趙小龍在少林的直屬師兄,彼時對趙小龍亦是多有關照。而另兩位年近五旬的和尚,則是少林三代大弟子如空以及二弟子如相,其中如相和尚當初還為自己的大弟子海清偷偷傳授趙小龍武功一事,而責罰過他,也算是與趙小龍頗有淵源的和尚之一,而一直不收徒專心於武學與佛法的如空和尚,雖說與趙小龍少有接觸,卻是被少林高僧多為重視的弟子之一,自然是對少林寺內有些特異的真悟師叔多有關注。因此,這兩位也算是對趙小龍失蹤一事較為關切之人。
而那位年紀六旬有餘的老和尚,僅僅是在最初見到趙小龍之時,露出過一絲喜色,隨後便一直保持著嚴肅冷硬的臉色之人,便是此次同來的少林眾人之中輩分最高的戒律院長老靜虛和尚。這靜虛和尚便是趙小龍在少林寺之時,時常訓誡於他的那位,在少林寺內是出了名的怒目金剛,向來對寺內和尚少有笑臉,一直是所有寺內小輩懼怕之人。
此時,他便在幾位臉現喜色的高僧身後拄杖而立,見趙小龍呆愣地站在廳中,便一頓那百斤銅杖,高聲冷喝道。
“真悟,你擅自離寺兩年,如今見到寺內同門,居然毫無愧色,我以少林戒律院長老之名,罰你迴到少林麵壁思過四年!”
這句話,一下子便將廳中所有人驚到,剛剛還陷於找到失蹤了兩年之久的真悟而感到驚喜的幾位,沒想到這執法長老師叔一見麵的第一句話,便是要罰真悟去麵壁思過,這可如何不叫人驚訝。
“靜虛師叔,真悟師弟失蹤兩年未迴少林,這其中必有情由,絕不是故意擅離少林,請師叔容真悟師弟分說一二,之後視其情由再作懲戒也不遲,您說呢。”
隨著那位年紀最小卻輩分排在第二的真悔和尚替趙小龍求情,其他兩位年紀大些的和尚也是開口為趙小龍求情。隻是,那位素來嚴厲的靜虛和尚,卻是絲毫不為所動。
“你們無需多言,無論真悟有何情由,離寺兩年確是事情,而少林弟子擅自離寺,乃犯戒之事,絕無寬恕之理。”
聽到靜虛和尚所言,一眾人皆是無法再說什麽,畢竟趙小龍確實是離開少林兩年之久,不僅讓闔寺僧人苦苦尋找,還特意托武當峨眉兩派相助,驚動近千人,這也算是少林數百年未有之事,實在不是能輕易揭過之事。
“等等,你們在說什麽啊,憑什麽一見麵就要責罰小龍,小龍是不是你們少林的人,還沒有定論呢,更何況,他兩年前就記不起之前的事情,更不知道自己是誰,就算是你們少林的人,他自己卻是不記得,那你們怎麽可以就這樣隨便就要責罰小龍呢?”
一直在聽著趙小龍和劉二虎兩人,見這四位和尚一見趙小龍就露出一副相識之色,便暗自覺得趙小龍是少林弟子一事可說蓋棺定論了。趙小龍清楚,這麽多人認定自己就是少林弟子,那自己就是少林和尚無疑了。雖然此時的自己蓄養了頭發,兩年間身形外貌亦有了些變化,但他知道,如與人相處的時日久了,不管他變成什麽樣子,也是能被一眼認出的。
隻是,聽到那位神色嚴厲的老和尚要責罰趙小龍之時,趙小龍倒是沒想到該如何辯駁,或說沒想起應該辯駁一句,畢竟他也覺得那位老和尚所言正確,如自己是少林和尚,確實又是離開了兩年,肯定是沒經過任何人同意,因此受到責罰那是應該的。
而劉二虎則不是這般想法,自然便站出來為趙小龍分辨,第一句便否定了自己先前就已認定之事,將趙小龍是否是少林弟子一事說得好像還不是事實一般。隻是沒想到,一屋子的和尚居然是有些發愣,盡皆皺著眉頭看向自己,倒是讓劉二虎感到有些肝顫,畢竟生於離少林不遠的劉二虎,對少林武功那是如雷貫耳,如今一群少林和尚都看著自己,那如何不讓他感到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