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又逢江南梅雨季節,整日介的陰雨綿綿,使得道路之上行人寥寥無幾。而南京城北的洋子江渡口之處,卻依舊是一副繁忙景象,停靠在渡口的大船正伸出兩塊船板搭在渡口人貨兩處,正上下著各色遠行之人及各種貨物。


    這是一艘非常巨大的客船,運人載物航行千裏,人可乘二百餘,物可載十大車,各種車輛馬匹亦是可供運載,是洋子江上最常見的大型客船,是沿江兩岸客商運貨的必選。


    龍虎鏢局一眾人,今日上午便趕到了此處渡口,一眾二十餘人及車輛馬匹盡皆上船,準備乘船沿江而上一段,這樣既可以保證安全,又可以緩解路途勞累,算是一舉兩得之事。


    此時,距離龍虎鏢局舊縣遇襲已過五日,那日早上被允許離開之後,龍虎鏢局一眾,便向著位於舊縣南方二百餘裏的鳳陽滁州南京一線官道而去,經四日夜快速前行,終於在昨日晚間安全到達南京城西北洋子江對岸的渡口小鎮之內,找了處客棧休息一夜之後,今日終於是坐上了這客船。


    這一路之上,徐貴亦簡單對馬氏母女及鏢局眾人說明了情況,終於清楚那泗州縣令可能與此案有關。通過徐貴及龐青青簡單的分析,大家得知這可能是那楊縣,令起初準備把血殺案幸存者馬氏母女這燙手山芋趕緊送走,就如同那舊縣縣令一聽說對自己重要的證人,是馬氏母女之後,也不需要她們留下來作證,恨不得她們立刻離開舊縣一般,那血殺案犯對於任何官府或江湖之人均是不願有所關聯。


    之後,可能是因馬氏決心離開泗州,令那楊縣令因愛生恨,且隨後又找那楊縣令尋人賤賣大量值錢之物,使得那楊縣令見財起意,這才臨時找到與自己相熟的通緝犯楊四娃,隻等她們一離開泗州縣境內,便下手搶奪。


    因此,徐貴便決定,盡快離開陸路遠離泗州縣,以最短時間趕到南京的江邊乘船,這樣就會更加安全。這才有了原本計劃六日趕到的路程,五日之內便已走完,卻也是將一眾人等累了個夠嗆,隻是,上得船來,便頓感心安不少,且往後一段時間,皆是在船上渡過,不再有趕路的辛苦,這也讓一眾人覺得,這五日的緊趕慢趕,也算是值得。


    在龍虎鏢局一眾人心中愉快地隻等開船之際,卻不知道有兩件事在悄悄發生著。


    其一是整個鳳陽府官場正在暗流湧動。當舊縣縣令將泗州這一大縣一縣縣令,勾結通緝十年的案犯楊四娃謀劃搶劫民財殺人害命之事,上報於鳳陽府衙之時,那鳳陽府知府亦是發現這是一個機會,便將舊縣縣令秘密急招鳳陽,當麵向他詢問此事前後經過,隨後兩人共同商議之下,將此案斷實為朝廷官員秘密勾結江洋大盜欲行不軌,後逐級上報陳述案情,甚至一直捅到了中央刑部。


    那些刑部官員自然不是吃素的,一番內部審議又上下互通之後,再次逐級下令,甚至派出了一位刑部專員專理此案。到達鳳陽府之後,那位官員便在鳳陽知府的一番陳情之下,甚至在牢內見到了那位形貌特意的楊四娃及泗州縣師爺之後,便即刻下令,讓鳳陽府直接將那泗州縣令抓捕到案,並直接搜查縣令府。


    這一下,讓原本就因等不到師爺迴府而焦急異常的楊縣令,直接被知府來人戴上鐐銬關了起來,且搜查一番之下,自然是搜出大量金銀,更是坐實楊縣令勾結江洋大盜以謀取錢財的罪名。而這其中,便有楊縣令私下留下的馬氏交由他處理的各種珍玩及換得的上千兩白銀。


    此後,那楊縣令正式獲罪入獄,且多地官員亦有牽連,均是被朝中那些大員把持著,將投身自己一方的官員換上,而泗州縣令一職卻是落到了那舊縣縣令身上,這也不是上麵有人喜歡他,雖然任命書上寫的是因為他抓捕通緝犯並查獲官員之罪有功。不過倒是讓那費縣令自得非常,覺得自己抓住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拚了一把,終於得償所願。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朝中之人皆不願接手泗州之地,是因為那裏出了血殺命案,而出了此案的地方,在朝中被認為是不詳之地,因為這百餘年來,不管是哪一地發生了血殺命案,當地的官員便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此時的楊縣令,不就正好是個好例子嗎,這就好像血殺魔咒一般,是朝中大員唯恐避之不及之地,自然不會安排自己人了,這才讓最初上報的費縣令撿了個便宜,不然以費縣令這樣一個舊縣小縣之縣令,又在朝中沒有大員相保之人,何時能當上如泗州這般大縣的縣令呢。


    這些自然是發生於夜襲之後的幾個月之內的事情,自然不是此時的龍虎鏢局之人所能知道的,且也不是與他們有直接關聯之事,當然也不會在他們的思考範圍之內。


    而另一件事情的發生,卻是與龍虎鏢局有著密切關聯。那便是自那日之後,江湖上慢慢流傳起了玉麵雙刀修羅的故事,且越傳越大越傳越離譜。從開始的一位麵貌白皙俊美使用雙刀的年輕人,一人獨對十餘江洋大盜而全勝,手中雙刀翻飛之間刀刀見血,等到擊敗十餘人之時,那現場鮮血飛濺殷紅滿地猶如修羅場一般,到了後來的,一白麵殺神雙手皆刀,一人單挑一群江洋大盜,刀刀見血,見血必取一人性命,最後的場麵是滿地的殘肢斷臂,那流出來的血簡直是鋪了厚厚一層,好似那有錢人家最厚的猩紅波斯毯一般。


    這些自然是說的當時在二樓,一夫當關的龐娟之事。是由當時同住二樓的住客,以及當時整理現場的官差傳出,卻在江湖上越傳越是離譜了起來。但有一件事卻是所傳非虛,那便是龍虎鏢局遇到大批賊人搶奪,卻最終將所有人製服,己方卻是毫無損傷。


    這就讓龍虎鏢局之名,伴隨著玉麵雙刀修羅之名共同在江湖上流傳了開來,到後來,龍虎鏢局玉修羅,已是江湖上流傳最廣的一個名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風俠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仁為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仁為本並收藏赤風俠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