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痛飲
插翅難逃,權臣國舅太難纏 作者:鑫思睿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請降書的落款處,那清晰的九皇子三個字,二人皆愣了一下。
所以,六皇子背後的那張催命符,竟然是他!!!
顯然,他們安插在薑國的探子,竟然都同時把這位九皇子給忽略了。
確切的說不是忽略,而是都調查了九皇子好幾年,卻一無所獲。
隻看到他終日像個藥罐子一樣,鬱鬱不得誌,窩在深山老林裏常年的不見人的頹廢樣子。
他們的探子便就放棄了對他的監視。
沒錯,衛韶和禹王也都想過驍勇善戰的二皇子,想過母族昌盛的大皇子和五皇子,更加考慮過有攝政王保駕護航的六皇子……
反正,其他所有的皇子,他們都考慮了個遍。
任何一個,都可能成為薑國奪嫡的熱門人選。
隻除了這位隨時會一命嗚唿的九皇子。
所以,他們對探子沒有繼續監視九皇子的事,也沒有說什麽。
“哎……馬有失蹄啊!”
禹王無奈苦笑,搖了搖頭。
這麽多年征戰沙場,還是被這病秧子一樣的九皇子給擺了一道啊。
衛韶的臉色也不太好看,他心道,真是半生自詡算無遺策,卻最後看走了眼。
他再一次感慨,果然,後輩不可小覷啊!
六皇子和九皇子都是十八歲,一個野心昭昭,瘋狂至極。
一個竟是隱忍蟄伏,腹黑難測。
突然,他覺得自己那個小皇帝外甥和他們一比,竟然有點單純可愛了。
禹王,自然也有同感。
策馬走向空地之側,倆人沉默對望。
“怎樣?主帥當真要收下這封請和降書了!?”
“禹王殿下,這還是第一次稱唿本將軍為主帥啊!”
衛韶調侃意味明顯,嚴肅的臉上浮現出笑意。
禹王抬手摸了摸鼻尖,沒迴話。
俊朗的臉上也閃過一抹不自然的尬笑。
衛韶知道,禹王對他之前一直心存芥蒂。
他更知道,禹王之所以肯出兵相助,不過是不想大雁的百姓被人欺辱。
而不是因為他。
可這一聲主帥,倒是清晰的表明了他現在的立場和對他的關心。
衛韶心道,禹王好像,對他的印象應該是好了不少吧。
要說之前,禹王真當衛韶是個為了攬權不擇手段的大權臣。
他打從心裏不喜歡他。
不過是念在他曾經為守護大雁邊境多次浴血奮戰過,才對他有那麽一絲絲的客氣。
可是,這一場仗打下來,兩人接觸一番,他對衛韶徹底改觀了。
排兵布陣,言談舉止,最是能看透一人的品質了。
禹王看出,衛韶的心,最是純淨。
他心裏裝著的都是大雁的百姓。
根本就不是為了爭權奪利才如此拚命。
可他還是被那些文官帶頭汙蔑,給罵了那麽久,還罵的那麽髒。
不難想象,今日他將這請和書一收,等大軍迴朝後,一定又會被那些臭不要臉隻會舞弄筆杆子的文官好好諷刺、謾罵一番。
估計,說得多難聽的都有。
其中,保不齊就得有說,衛韶早就和薑國九皇子暗中勾結,故意興師動眾、勞民傷財的出征,就是為了讓百姓對他感恩戴德,提高威望。
實則,他早已和九皇子做好了利益交換。
又或者,幹脆罵他們沒用、無能,竟然不能乘勝追擊,打得薑國人落花流水,占了他們的皇宮……
反正,這封求和書,他一旦做主收下,就會背負更多的罵名。
老百姓不懂內情啊,文官的風往哪吹,他們就往哪湊。
禹王多少有點不忍心了。
衛韶懂他的心思,卻也沒辦法。
這請和降書,他隻能收下。
“迴去告訴你們九皇子,這降書本將軍收下了!
待明日,我們擬好了受降條件,再命人送於你們九皇子過目!”
文官俯身:“是,下官定會將衛將軍的話悉數帶迴給九皇子。”
當晚,衛韶他們就在哈克城中安營紮寨。
不管如何,目前,這座城池還算是大雁的戰利品。
那八萬多還活著的俘虜被他們安置在城郊,吃喝都和大雁軍隊一樣的待遇。
衛韶和禹王在一起商量受降條件。
最後定下,可將所有俘虜全部交還給薑國。
條件是,讓他們賠付大雁白銀二百萬兩,作為此次他們薑國發起戰爭的賠償款。
有了這筆銀子,大軍出征的軍餉就能填充迴去一大半。
剩下的則可以留給伊城郡的百姓,作為這一年的停耕補償和留作春耕之時采買種子的銀子。
還有,哈克城以後要留下大雁的駐軍,從此這座冰河對岸的城池,要納入大雁的版圖。
一杯烈酒下肚,衛韶和禹王都感覺有一團火要從嗓子眼裏冒出。
他們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
“哈哈……”
“想不到,我們這常年玩鷹的,竟然也會被那小雛鷹給啄了眼!
本王這心裏,真是堵得慌!”
“嗬……禹王殿下這是仗沒打過癮?出發時候,是不是想著這迴能一舉攻入薑國的皇宮了?”
禹王嗤笑:”難道,衛大將軍你就沒想過?”
衛韶又喝了一杯烈酒,垂眸看著捏在指間的酒杯,搖頭道:
“這個,還真沒想過!”
他出征,本就不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自保。
沒有一個國家的百姓,是生來就要死在敵人的刀劍之下的。
隻是因為沒有攤上好的君主,才會落得那樣的下場。
他早就想好,若是真的將薑國大軍打敗,他的軍隊,定然也不會入薑國的皇城去殺掠屠城,更不會縱容手下傷害那些無辜的百姓。
因為,他做不出那樣的事來。
禹王的眸色變幻,他唇邊揚動點頭道:
“嗯!你衛韶說這樣的話,本王信!”
明明生了一副菩薩心腸,卻偏偏做了一把殺人的刀。
看來,他當年選擇離開永都城,離開她,是正確的選擇。
不然,他怕也是沒辦法置身之外吧!
“誒!這場仗,真是本王打過的最離譜,最不解氣的仗了!
不過,結局贏了,也就行了!
讓薑國割讓城池,賠償銀兩,若是盟約達成,總算不虛此行!
罵名嘛,都是虛的!
衛國舅你就能者多擔吧!”
禹王說完,舉杯衝著衛韶敬酒。
衛韶抬手和他碰了下杯,勾唇道:
“是!韶謝過禹王殿下的開導了!”
“哈哈哈……”
兩個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男人,惺惺相惜的痛飲。
所以,六皇子背後的那張催命符,竟然是他!!!
顯然,他們安插在薑國的探子,竟然都同時把這位九皇子給忽略了。
確切的說不是忽略,而是都調查了九皇子好幾年,卻一無所獲。
隻看到他終日像個藥罐子一樣,鬱鬱不得誌,窩在深山老林裏常年的不見人的頹廢樣子。
他們的探子便就放棄了對他的監視。
沒錯,衛韶和禹王也都想過驍勇善戰的二皇子,想過母族昌盛的大皇子和五皇子,更加考慮過有攝政王保駕護航的六皇子……
反正,其他所有的皇子,他們都考慮了個遍。
任何一個,都可能成為薑國奪嫡的熱門人選。
隻除了這位隨時會一命嗚唿的九皇子。
所以,他們對探子沒有繼續監視九皇子的事,也沒有說什麽。
“哎……馬有失蹄啊!”
禹王無奈苦笑,搖了搖頭。
這麽多年征戰沙場,還是被這病秧子一樣的九皇子給擺了一道啊。
衛韶的臉色也不太好看,他心道,真是半生自詡算無遺策,卻最後看走了眼。
他再一次感慨,果然,後輩不可小覷啊!
六皇子和九皇子都是十八歲,一個野心昭昭,瘋狂至極。
一個竟是隱忍蟄伏,腹黑難測。
突然,他覺得自己那個小皇帝外甥和他們一比,竟然有點單純可愛了。
禹王,自然也有同感。
策馬走向空地之側,倆人沉默對望。
“怎樣?主帥當真要收下這封請和降書了!?”
“禹王殿下,這還是第一次稱唿本將軍為主帥啊!”
衛韶調侃意味明顯,嚴肅的臉上浮現出笑意。
禹王抬手摸了摸鼻尖,沒迴話。
俊朗的臉上也閃過一抹不自然的尬笑。
衛韶知道,禹王對他之前一直心存芥蒂。
他更知道,禹王之所以肯出兵相助,不過是不想大雁的百姓被人欺辱。
而不是因為他。
可這一聲主帥,倒是清晰的表明了他現在的立場和對他的關心。
衛韶心道,禹王好像,對他的印象應該是好了不少吧。
要說之前,禹王真當衛韶是個為了攬權不擇手段的大權臣。
他打從心裏不喜歡他。
不過是念在他曾經為守護大雁邊境多次浴血奮戰過,才對他有那麽一絲絲的客氣。
可是,這一場仗打下來,兩人接觸一番,他對衛韶徹底改觀了。
排兵布陣,言談舉止,最是能看透一人的品質了。
禹王看出,衛韶的心,最是純淨。
他心裏裝著的都是大雁的百姓。
根本就不是為了爭權奪利才如此拚命。
可他還是被那些文官帶頭汙蔑,給罵了那麽久,還罵的那麽髒。
不難想象,今日他將這請和書一收,等大軍迴朝後,一定又會被那些臭不要臉隻會舞弄筆杆子的文官好好諷刺、謾罵一番。
估計,說得多難聽的都有。
其中,保不齊就得有說,衛韶早就和薑國九皇子暗中勾結,故意興師動眾、勞民傷財的出征,就是為了讓百姓對他感恩戴德,提高威望。
實則,他早已和九皇子做好了利益交換。
又或者,幹脆罵他們沒用、無能,竟然不能乘勝追擊,打得薑國人落花流水,占了他們的皇宮……
反正,這封求和書,他一旦做主收下,就會背負更多的罵名。
老百姓不懂內情啊,文官的風往哪吹,他們就往哪湊。
禹王多少有點不忍心了。
衛韶懂他的心思,卻也沒辦法。
這請和降書,他隻能收下。
“迴去告訴你們九皇子,這降書本將軍收下了!
待明日,我們擬好了受降條件,再命人送於你們九皇子過目!”
文官俯身:“是,下官定會將衛將軍的話悉數帶迴給九皇子。”
當晚,衛韶他們就在哈克城中安營紮寨。
不管如何,目前,這座城池還算是大雁的戰利品。
那八萬多還活著的俘虜被他們安置在城郊,吃喝都和大雁軍隊一樣的待遇。
衛韶和禹王在一起商量受降條件。
最後定下,可將所有俘虜全部交還給薑國。
條件是,讓他們賠付大雁白銀二百萬兩,作為此次他們薑國發起戰爭的賠償款。
有了這筆銀子,大軍出征的軍餉就能填充迴去一大半。
剩下的則可以留給伊城郡的百姓,作為這一年的停耕補償和留作春耕之時采買種子的銀子。
還有,哈克城以後要留下大雁的駐軍,從此這座冰河對岸的城池,要納入大雁的版圖。
一杯烈酒下肚,衛韶和禹王都感覺有一團火要從嗓子眼裏冒出。
他們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
“哈哈……”
“想不到,我們這常年玩鷹的,竟然也會被那小雛鷹給啄了眼!
本王這心裏,真是堵得慌!”
“嗬……禹王殿下這是仗沒打過癮?出發時候,是不是想著這迴能一舉攻入薑國的皇宮了?”
禹王嗤笑:”難道,衛大將軍你就沒想過?”
衛韶又喝了一杯烈酒,垂眸看著捏在指間的酒杯,搖頭道:
“這個,還真沒想過!”
他出征,本就不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自保。
沒有一個國家的百姓,是生來就要死在敵人的刀劍之下的。
隻是因為沒有攤上好的君主,才會落得那樣的下場。
他早就想好,若是真的將薑國大軍打敗,他的軍隊,定然也不會入薑國的皇城去殺掠屠城,更不會縱容手下傷害那些無辜的百姓。
因為,他做不出那樣的事來。
禹王的眸色變幻,他唇邊揚動點頭道:
“嗯!你衛韶說這樣的話,本王信!”
明明生了一副菩薩心腸,卻偏偏做了一把殺人的刀。
看來,他當年選擇離開永都城,離開她,是正確的選擇。
不然,他怕也是沒辦法置身之外吧!
“誒!這場仗,真是本王打過的最離譜,最不解氣的仗了!
不過,結局贏了,也就行了!
讓薑國割讓城池,賠償銀兩,若是盟約達成,總算不虛此行!
罵名嘛,都是虛的!
衛國舅你就能者多擔吧!”
禹王說完,舉杯衝著衛韶敬酒。
衛韶抬手和他碰了下杯,勾唇道:
“是!韶謝過禹王殿下的開導了!”
“哈哈哈……”
兩個在馬背上成長起來的男人,惺惺相惜的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