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宣傳局的反擊迅猛而有效,對內引導輿論.激勵百姓的愛國之心,大一統是根植在華夏人骨子裏的基因,也許會被一時蒙蔽,但大家卻很容易清醒。


    對外,宣傳局與內統局強強聯手,向朱偽政權所在的浙直境內派去大量的專員,明廷治下四麵漏風,這些化作客商和流民的專員很容易混進去,繼而收買當地人,在各處散播有利於大夏的言論。


    僅僅幾日後,鬆江府.蘇州府的民間便產生軒然大波,百姓們還沉浸在官軍光複遼東的興奮中,眨眼卻驚聞這消息是假的,遼東是人家大夏打下來的,沈陽是夏軍攻克的,虜酋黃台吉之死亦是如此。


    這訊息是從哪來的無從而知,隻是到處都在傳,待江南百姓頭腦冷靜下來後一細想,方覺得朝廷光複遼東這事還真有蹊蹺,官軍若是這麽犀利,前幾年又怎會被韃子打的節節敗退?清虜甚至都屢次殺到北直。


    除此之外,浙直一帶的交界處還在瘋傳有關於南夏的事情,據說那裏富庶無比,沿海的人僅靠捕魚便能賺的盆滿缽滿,隨便做點小生意就不愁吃喝了,那裏有很多新奇的玩意,比如不用馬拉就能自己跑的車子,像蛇一樣在兩條鐵軌上瘋跑的火車,一趟足能載成千上百的人。


    但讓眾人最驚歎的是,據傳那大夏有著比山嶽還巍峨的鐵船,鐵是怎麽飄在水上的大夥想不通,但此事似乎不像是作假,否則人家南夏為何能接連擊敗海上霸主鄭家,以及那些耀武揚威的西洋人呢。


    當然,最主要的是,據說大夏的官老爺們都很廉潔,是真正為民做主的好官,糧價物價極低,糙米每石僅要六百文,而江南則是三兩還多,足足差了四五倍!


    由於大夏壟斷了南洋的香料貿易,這直接導致內地的香料價格暴漲,一斤胡椒從爪哇運到兩廣後市價隻要五兩銀子,而在蘇杭這邊呢每斤卻達到了恐怖的二十一兩,就這你還別嫌貴.愛買不買,天底下獨此一家。


    江南盡管也算大明比較富庶的地方,但本地百姓的生活成本依舊很高,明後期江南的桑麵種植麵積巨大,絲棉毛織之類的紡織品做工精美.質量上乘,曾遠銷海內外,與瓷器茶葉一同為大明賺取了大量的白銀。


    但如今海貿已完全被大夏控製,西洋海商要進購東方特產便隻能與大夏做生意,江南的紡織業頓時遭到重創,堆積如山的絲綢棉布根本賣不出去,也無人問津,因為大夏本身的紡織業也很發達,況工業化生產的成本極低,反應到市麵上就是江南絲綢根本競爭不過人家。


    當然了,就算江南織物更勝一籌,大夏也不會買的,一方麵是為了扶持本土紡織業,另一方麵則是打擊明廷的經濟收入。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而今的江南織戶和布商紛紛破產,人們對朝廷的怨氣越來越深,楊嗣昌來到浙直後發現了這個嚴峻的問題,於是隻能製定了一個官價,來不斷收購這些民間積壓的綢布,目的是安撫民怨,同時推行退桑還稻政策,欲將江南再次變迴產糧基地。


    總而言之,明廷內部的矛盾其實非常之大,底層百姓的不滿日漸發酵,這也是崇禎皇帝為何默認誇大遼東戰果的原因,這個時間,唯有一場偉大的勝利才能轉移百姓的視線。


    “陛下,兵部尚書張鏡心發來急報,是索餉和要糧的,此人根據江西夏軍的動靜,推測他們會在一個月之內攻擊浙江。”


    南京皇宮內,戶部尚書史可法看了眼斜臥在龍榻上.萎靡不振的崇禎皇帝,接著說道:“近來,民間亦有些不太平。”


    “朕知道了,就按張鏡心的意思辦吧,所缺的糧餉盡快給運過去,囑咐他務必要擋住夏軍。”


    朱由檢發出一陣咳嗽,他雖然已經能說話吃飯了,但身體狀況還比較差無法上朝,近期的政事都是由楊.史.錢這三人團代處理,隻有大事才需要他親自定奪。


    “民間不太平...莫非是江南子民對這場戰事的恐慌?”


    “陛下,此事恐怕沒那麽簡單。”楊嗣昌皺了皺眉道:“蘇州府.鬆江一帶出現了大量暴民作亂,搶砸店鋪甚至聚眾衝擊大戶的庭院,聽說有好幾個士紳都被暴民用繩索吊在樹上,家裏的財物也被搶掠一空,就連宅子都被燒了。”


    “更有許多浙直士紳擔心被暴民襲擊,故而欲帶著金銀細軟逃離本地,似是要投奔南夏而去,此外,臣認為這場動亂的背後定有人指使,便已派兵前去鎮壓。”


    “不用想,這肯定是偽夏幹的。”錢謙溢陰陽怪氣的說道,“江南士紳為何要出走,還不是多虧了楊大人。”


    “閉嘴。”


    朱由檢瞪了一眼錢謙溢,沉默半晌後緩緩開口,“下毒的事調查清楚了沒有,究竟是何人害朕。”


    楊嗣昌冷哼一聲後表示,雖然事情還沒完全調查清楚,但根據現有的一些蛛絲馬跡來推測,毒害陛下的主謀一定跟浙直官紳脫不了幹係,這些家夥對新政恨之入骨,是最希望陛下出事的。


    “可笑!”錢謙溢哈哈大笑起來:“倘若江南士紳要反抗,首先要殺的難道不是你楊某人嗎,嗬嗬我怎麽覺得,陛下若是中毒身亡,對某些手握兵權的權臣卻有天大的好處呢...”


    “你!”楊嗣昌被這席話氣的胡須劇烈抖動起來,崇禎皇帝看著這兩人的鬥嘴默不作聲,沉默間目光閃爍不知在想些什麽,關鍵時候,幸好史可法做起了和事佬:


    “錢大人,你就少說兩句吧,楊大人督辦新政本就樹敵無數,多少人想致他餘死地呢,楊大人對大明的忠誠蒼天可鑒,倘若有何異心怕是等不到今日。”


    “若陛下真有個好歹,朝廷瞬間便會大亂,再也無力對抗偽夏,這對楊大人又有什麽好處呢。”


    朱由檢聽得暗暗點頭,其實他也不相信楊嗣昌會害自己,隻是方才的話令其犯了一絲疑心病,想到這裏,他不禁狠狠地剮了一眼錢謙溢:


    “住嘴!再胡言亂語就自個滾去領板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餘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餘暉並收藏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