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些粗製濫造的大炮被撥到軍中之後,上了戰場別說殺敵了,不炸膛傷到自己都算走運,尤其是重炮,由於膛壓高.質量有問題的話更容易出事故,炸膛了就得報銷一群人,誰他媽敢用啊。


    而從沿海夷人那進口的西洋炮雖然品質好,但畢竟數量有限緊俏的很,撥給各處城池都不夠用呢,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明軍隻能放棄重炮,轉而大規模裝備碗口炮.虎蹲炮之類的小玩意。


    最起碼這東西再怎麽粗製濫造也沒那麽容易炸膛,即使炸了殺傷力也小一些不是。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清軍的盾車才能大顯神威,這玩意也是用牛皮等複合材料製成,抵擋銃子以及明軍的垃圾小炮不成問題,但如果遇見夏軍的野戰炮,卻跟紙糊的差不多。


    代善精心準備的這些盾車根本沒起多大作用,在夏軍炮兵的打擊下,這些慢吞吞的玩意一個接一個的報廢,炮彈往往在打穿盾牌後依舊餘勢不減,還能順便再殺幾個人。


    此刻的戰場上,雙方的距離仍在快速逼近,夏軍的線列步兵們依舊踩著鼓點,邁著堅定的步伐,基層軍官則隨麾下的士兵站在一起,而清軍也發起了衝鋒,尤其是那數量龐大的騎兵,逐漸加快速度向對方的側翼包抄而去。


    夏軍雖然依舊延續傳統的線列隊形,但實際上比起往日卻有一些改變,比如第一排士兵中有不少重火槍手,在每條橫隊的兩翼則部署著散兵部隊,是由霰彈槍手和少量獵兵組成,專門負責防守薄弱點,也有一些重甲兵擲彈兵在此處。


    散兵部隊中有許多高鼻深目的夷人,正是大夏的外籍軍團,這些家夥雖然不能勝任線列步兵的角色,但也有自己的任務。


    七十步...


    五十步...


    三十步...


    交戰雙方的距離頃刻間已近在咫尺,甚至相互都能看清對方的樣貌,這時,一陣急促的鼓點響起,第一條線列隊的軍官紛紛神情肅穆的舉起佩刀,這正是準備射擊的指揮動作,身旁的士兵們都不用看,在這個距離他們知道該幹什麽,眾人紛紛熟練舉槍朝前瞄準。


    “放!”


    戰場上突然升起一條硝煙組成的牆壁,劈裏啪啦的爆竹聲中,清軍最前排的輔兵瞬間如遭雷擊,齊刷刷倒下一大片,地上到處都是翻滾扭曲的傷兵,不過這時,那些黑營步甲兵也已經開始反擊,無數道重矢和銃子向那道煙牆中射去。


    而這會,韃子的騎兵部隊卻沒有輕舉妄動,因為他們察覺到夏軍部署在兩翼的散兵具有很大威脅,而且其後方不遠處還有一大片胸甲騎兵虎視眈眈,因此還是得繼續等機會。


    清兵的反擊亦給夏軍造成不小傷亡,在這個距離上,弓箭和火槍在威力方麵差別不大,都是中者立斃,但雙方的射速卻不一樣。


    在一排線列步兵射擊完蹲下裝填之際,身後的第二排火槍兵立刻扣動扳機,雖然有硝煙阻擋,但好在韃子的數量極多,基本上隻需往正前方瞄準即可,怎麽著也能打到人。


    麵對這第二輪排槍,清兵的前軍已經傷亡極為慘重,那些輔兵被這血腥而冷酷的場麵嚇得雙腿發軟,周圍盡是哀嚎呻吟的同袍,這對射的慘烈程度令人發指,敵方的火力更是恐怖至極,這使得那些輔兵中的朝鮮銃手都不禁打起了哆嗦。


    眼見再這麽玩下去,前軍的士氣遲早要被人家打崩潰,繼而影響到整個戰局,在後方觀戰的代善心中大急,隨即令人敲響大鼓,而片刻後,隻見清軍朝兩旁分散,從中驟然衝出一大隊騎著戰馬的紅甲兵,將許多躲避不及的輔兵直接撞翻在地。


    這些紅巴牙喇本來在黑營步甲兵的後頭,與白巴牙喇一同待命,方才那陣鼓聲正是代善令前者來打破僵局的,紅甲兵都是八旗中的精銳,雖然平時也騎著馬但卻更擅步戰,屬於是重步兵和尖刀部隊,因此這些家夥衝到前頭之後,又立刻飛速跳下馬鞍。


    這些紅甲兵的左腰上掛著一個皮囊,那張縮小版的步弓便插在其中,弓囊與佩刀交叉呈x狀,而右腰則配有箭囊,裏麵是九根重箭,紅甲兵下馬之後便嫻熟的摘弓取箭,這弓看上去要比尋常的步弓短,但實則拉力極大.威力也相當強。後金紅巴牙喇兵  紅巴牙喇都是旗丁中的勇武過人者,力氣方麵自然不用說,隨著無數道弓鉉被拉動,頓時響起了令人抓狂的“嘎吱...嘎吱”聲,這是弓身發出的震顫,代表著拉力已達到了極限!


    接著,隨著那名紅甲兵頭領用女真語喊出拗口的音節,密密麻麻的重箭頓時狠狠射進硝煙之中,那裏頓時傳來許多聲慘叫,顯然有不少夏軍火槍兵被箭矢擊中,射完這一輪後,那些紅甲兵便紛紛拔刀,向野獸般嚎叫著發動了衝鋒。


    在其鼓舞下,清兵方才有些低沉的士氣又迅速振作起來,像洪流一般跟著紅甲兵身後,而這時,夏軍的第三排銃依然打響,最前麵的紅甲兵頓時被放翻一片,不過卻沒有被減緩多少速度。


    突然。


    那道已快凝結成實質的硝煙牆中驟然殺出一群身披玄甲.手持精鋼長刀的大夏重甲兵,這些家夥皆戴著鐵麵罩,僅露出那對殺氣騰騰的眸子,一言不發的朝麵前的紅甲韃子迎去,雙方頓時衝撞在一起人仰馬翻,接著又一個個快速爬起來,與麵前之敵進行廝殺。


    這時,衝鋒號響起,早已掛好刺刀的夏軍火槍兵們肩並肩的從硝煙中衝出,組成一道人肉城牆,迅速加入了戰團,見此情形,那些一直在伺機尋找機會的清軍馬甲兵也終於發動了攻勢,朝對方薄弱的兩翼殺去,接著又與部署在此處的散兵部隊戰作一團。


    霰彈槍近距離殺傷力十足,往往一發下去鐵砂能將人連馬打成篩子,盡管這些韃子大多穿棉甲,但臉確實裸露的,隻需瞄準對方的胸膛,散射度極大的霰彈便能將其變成“麻子”,造此劇痛便是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當即便會摔下馬來。


    這些隸屬於大夏外籍兵團的兩牙士兵也很英勇,作為雇傭軍,唯有打勝仗才能拿到高額“提成”,因此這些家夥一個個都鉚足了勁,勢要好好表現一番,一發霰彈將麵前的騎甲兵擊落在地後,便抽出佩刀趁勢將其捅死。


    而稍遠處的百十號獵兵,則專門用那對鷹眼搜尋軍官之類的人物,隻要看見那種甲胄較為精良者,抬手便是一槍,獵兵們都是各部隊選拔出來的神槍手,配上手中這杆鑽了膛線的獵槍更是如虎添翼,數十步之外擊中人的腦袋對他們來說並非難事。


    不過,效果最好的還是擲彈兵手中的炸彈,這玩意射出的破片雖然很難擊穿棉鐵甲,但卻能將韃子胯下的戰馬炸的痛不欲生,直接將騎乘的人甩翻在地,即使破片沒炸到,那爆炸發出的巨響也會使附近的馬兒受驚,根本控製不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鋼鐵餘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鋼鐵餘暉並收藏明末:從土匪到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