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應該沉默的,自來便是一個無用的人,是如何而來的,便也將如何而去,一捧金銀帶不來,一把黃土帶不走。我不想去看什麽美景,也不想拿多少銀錢,我想要的,隻是坐著,站著,走著,在吵鬧的環境裏我會安靜,在安靜的環境裏我會在心裏說話,並不是我多麽不讓人討喜——當然,你若這樣認為,我也不會否認——隻是喜歡這樣。
我喜歡看書,隻是一個人的時候。我憧憬古人,他們住的是木房子,吃的是土菜蔬,口中會念叨詩詞歌賦。但是這樣,我也沒想過要穿越過去。古人也自有古人的愁,家國情懷,紅顏知己,能得到的不多。那個時候,無論君王有多麽的賢明,也還是會被其他的毀滅。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書中寫的那樣,書言君主明,天下興,可“乞丐”這兩個字還是傳下來了。
我記憶力很不好,雖然有說法叫選擇性失憶,不過我並沒有刻意去省略掉什麽,一有安靜之時,就覺得腦袋空空的。大概我也是不甘寂寞的人,每這個時候,我腦中就會有天馬行空的想象。想著看過的書,覺得不太好的地方,我自己在腦中重新編著,有時想著自己的內容,都會情不自禁地笑。小時候拿著兩個玩具,想成兩個人,模仿著對話,然後打架,再然後有一方會贏,自己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小孩子的想法單一,隻會想著如何不無聊,看著電視機裏播著的動畫片,總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拉著走不動了。而上一輩的人就不知怎麽說了,他們小時候沒有那些能玩的東西,會不會無聊。我家大人常掛在嘴邊的是那時候真想好好讀書,就是沒機會的,卻從來沒有說自己開不開心。應該是現實代的生活太安逸,也想娛樂了吧。
我在學校的成績很不好,就如同千千萬萬的吊車尾一樣,在家會被大人說道,我的老師倒是不怎麽說我,但也不太高興。我不知何時開始懶散,變得不想動手,盡量避免一些麻煩。值得說一說的是,我從小就“害羞”,不敢見人,親戚的名字叫法一個記不住,他們說是人小,長大就不這樣,可我如今十六,快十七了,仍是記不得幾個,很似沒禮貌。我很少說話,可以的話想不說話,但顯然不可能,這樣孤僻的性格一直到現在。
我還是和無數男孩子一樣,對武俠有著很大的受吸引力,又著風靡的玄幻。分明是一個個的文字,在我腦中卻補著畫麵,龐碩的山獸,絕美的女子,瀟灑的飛劍,就像看電影,隻不過就自己看得到。小說的人物是虛構的,可要構出一個人的一生,這應該也不簡單吧。大作家們是親身體驗過了,看到過了,又或者僅憑想象?
故事是講給人聽的——或者動物們也可以哦——而書是拿來看的,我們不必去把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拆出來,作者想給大家的是那樣的情感,不是讓句是句,字是字。我也幻想著成為書中的人物,而且一定要是主角,主角總是最耀眼的。但現實裏,人人都想做主角,人人都不想讓別人做主角,才明白真的不真。可第一位大師又是為何寫下名為“文”的東西呢,我想是心中有要說的東西。
我望著水裏的小魚兒,她們不吵不鬧,想著帶一隻,又知道終是養不活,便幹脆放棄了。
……
桃林樹下,樓庭院中,白須冉冉的老者正低頭逗弄著池中小魚。
池中魚皆為紅白,池子尚寬廣。老者看著看著,如孩童般笑了,手中魚食數數投著。
“吱呀”一聲響,院門打開,老者似乎沒發現,仍全神貫注地看魚。
來者是一位白衣少年,跨進院內,恭敬一禮:“先生。”
老者仍笑著,沒搭理少年。
少年皺一皺眉,但也沒說出口:“先生喚我來,所為何事?”
老者指了指桌子:“上次你說的棋盤,我複原了,想看看你的理解。”
少年臉上露出明顯的得意:“即是如此,先生莫要手下留情。”說罷坐下,率先一子,接看正坐,等著。
老者瞥了一眼:“還不錯。”屈指一彈,白子落入盤中。
少年隻看一眼,便又布下一子。
老者笑,不緊不慢,從容落子。
池中小魚繞著邊轉圈圈,好像沒有魚食後有些急躁。
有幾條小魚兒也想看看,努力地躍起。
“堂!”隨著少年有力的一子下落,老者有些沉吟。而看著老者表情,少年便更得意:“先生覺得如何?”
老者瞥眼望望,有些笑,不慌不忙地摸出酒壺喝一口。
少年惱,可也隻能繼續走下去。不多時,又一聲脆響。少年笑:“先生,已無處安放了。”
老者眨眨眼,於是喝一口酒,沒有咽下,眼珠子轉了轉,一口吐在池子裏。
池中小魚們一聽到動靜,便立刻圍上來,張嘴一口一口飲著酒水。
而隨著小魚兒的移動,桌上的棋盤也開始變化。
少年臉色一變,抬頭:“先生!”
老者別過頭:“誰說下棋一定有棋盤的,這天下也不是個棋盤嗎……”
少年起身,握著一子投入池中,雙手負在身後,一副浩然正氣。
老者笑:“怎麽?”
少年看著魚池,眼睛開始變化:“我與先生對弈。”
一直笑意的老者愣了愣,苦笑:“何來對弈,魚戲罷了。”
少年不語,隻管下棋,似乎自己一定要贏下來。
不一會兒,少年沉默了。
老者喝酒,笑:“怎麽了?”
少年吸一口氣:“先生當初為何執意要我,為何又這般對待?”
老者憨憨笑:“我就是看你順心,沒想到沒人和我搶罷了。”
少年道:“他們叫先生為仙。”
老者:“什麽仙?我隻是養魚的老頭子。”
少年挽起袖子,彎腰從池子裏一個一個的撈上棋子。甩了甩手上的水,對老者抱拳道禮:“學生不精,讓先生笑話了。”
老者慢慢言語:“別人說人生像盤棋,你可千萬別信啊。這人生路謾謾,豈會如棋盤一般小格子。”
少年不禁問:“他們都叫先生,愚仙?”
老者大笑:“我自己都快忘了的啊,好像最初叫我魚仙來著。我那些老友們說我傻,我自己都這樣覺得,幹脆叫愚仙了。”
少年自覺無趣,便低一低頭,就要離開。
少年眼睛一眯,望著不遠處的院門,甚是奇怪。抬腳走了幾步,卻怎麽也走不出去,少年迴頭:“先生……”
下一刻,眼中場景變幻,少年分明在院門外。
少年抬頭,又念了一遍牆上的五句話,便離開。
遙遙仙境便是如此,可世人之上又怎觀世人之下?諸位莫急,聽小生細細道來。
我喜歡看書,隻是一個人的時候。我憧憬古人,他們住的是木房子,吃的是土菜蔬,口中會念叨詩詞歌賦。但是這樣,我也沒想過要穿越過去。古人也自有古人的愁,家國情懷,紅顏知己,能得到的不多。那個時候,無論君王有多麽的賢明,也還是會被其他的毀滅。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書中寫的那樣,書言君主明,天下興,可“乞丐”這兩個字還是傳下來了。
我記憶力很不好,雖然有說法叫選擇性失憶,不過我並沒有刻意去省略掉什麽,一有安靜之時,就覺得腦袋空空的。大概我也是不甘寂寞的人,每這個時候,我腦中就會有天馬行空的想象。想著看過的書,覺得不太好的地方,我自己在腦中重新編著,有時想著自己的內容,都會情不自禁地笑。小時候拿著兩個玩具,想成兩個人,模仿著對話,然後打架,再然後有一方會贏,自己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小孩子的想法單一,隻會想著如何不無聊,看著電視機裏播著的動畫片,總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拉著走不動了。而上一輩的人就不知怎麽說了,他們小時候沒有那些能玩的東西,會不會無聊。我家大人常掛在嘴邊的是那時候真想好好讀書,就是沒機會的,卻從來沒有說自己開不開心。應該是現實代的生活太安逸,也想娛樂了吧。
我在學校的成績很不好,就如同千千萬萬的吊車尾一樣,在家會被大人說道,我的老師倒是不怎麽說我,但也不太高興。我不知何時開始懶散,變得不想動手,盡量避免一些麻煩。值得說一說的是,我從小就“害羞”,不敢見人,親戚的名字叫法一個記不住,他們說是人小,長大就不這樣,可我如今十六,快十七了,仍是記不得幾個,很似沒禮貌。我很少說話,可以的話想不說話,但顯然不可能,這樣孤僻的性格一直到現在。
我還是和無數男孩子一樣,對武俠有著很大的受吸引力,又著風靡的玄幻。分明是一個個的文字,在我腦中卻補著畫麵,龐碩的山獸,絕美的女子,瀟灑的飛劍,就像看電影,隻不過就自己看得到。小說的人物是虛構的,可要構出一個人的一生,這應該也不簡單吧。大作家們是親身體驗過了,看到過了,又或者僅憑想象?
故事是講給人聽的——或者動物們也可以哦——而書是拿來看的,我們不必去把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拆出來,作者想給大家的是那樣的情感,不是讓句是句,字是字。我也幻想著成為書中的人物,而且一定要是主角,主角總是最耀眼的。但現實裏,人人都想做主角,人人都不想讓別人做主角,才明白真的不真。可第一位大師又是為何寫下名為“文”的東西呢,我想是心中有要說的東西。
我望著水裏的小魚兒,她們不吵不鬧,想著帶一隻,又知道終是養不活,便幹脆放棄了。
……
桃林樹下,樓庭院中,白須冉冉的老者正低頭逗弄著池中小魚。
池中魚皆為紅白,池子尚寬廣。老者看著看著,如孩童般笑了,手中魚食數數投著。
“吱呀”一聲響,院門打開,老者似乎沒發現,仍全神貫注地看魚。
來者是一位白衣少年,跨進院內,恭敬一禮:“先生。”
老者仍笑著,沒搭理少年。
少年皺一皺眉,但也沒說出口:“先生喚我來,所為何事?”
老者指了指桌子:“上次你說的棋盤,我複原了,想看看你的理解。”
少年臉上露出明顯的得意:“即是如此,先生莫要手下留情。”說罷坐下,率先一子,接看正坐,等著。
老者瞥了一眼:“還不錯。”屈指一彈,白子落入盤中。
少年隻看一眼,便又布下一子。
老者笑,不緊不慢,從容落子。
池中小魚繞著邊轉圈圈,好像沒有魚食後有些急躁。
有幾條小魚兒也想看看,努力地躍起。
“堂!”隨著少年有力的一子下落,老者有些沉吟。而看著老者表情,少年便更得意:“先生覺得如何?”
老者瞥眼望望,有些笑,不慌不忙地摸出酒壺喝一口。
少年惱,可也隻能繼續走下去。不多時,又一聲脆響。少年笑:“先生,已無處安放了。”
老者眨眨眼,於是喝一口酒,沒有咽下,眼珠子轉了轉,一口吐在池子裏。
池中小魚們一聽到動靜,便立刻圍上來,張嘴一口一口飲著酒水。
而隨著小魚兒的移動,桌上的棋盤也開始變化。
少年臉色一變,抬頭:“先生!”
老者別過頭:“誰說下棋一定有棋盤的,這天下也不是個棋盤嗎……”
少年起身,握著一子投入池中,雙手負在身後,一副浩然正氣。
老者笑:“怎麽?”
少年看著魚池,眼睛開始變化:“我與先生對弈。”
一直笑意的老者愣了愣,苦笑:“何來對弈,魚戲罷了。”
少年不語,隻管下棋,似乎自己一定要贏下來。
不一會兒,少年沉默了。
老者喝酒,笑:“怎麽了?”
少年吸一口氣:“先生當初為何執意要我,為何又這般對待?”
老者憨憨笑:“我就是看你順心,沒想到沒人和我搶罷了。”
少年道:“他們叫先生為仙。”
老者:“什麽仙?我隻是養魚的老頭子。”
少年挽起袖子,彎腰從池子裏一個一個的撈上棋子。甩了甩手上的水,對老者抱拳道禮:“學生不精,讓先生笑話了。”
老者慢慢言語:“別人說人生像盤棋,你可千萬別信啊。這人生路謾謾,豈會如棋盤一般小格子。”
少年不禁問:“他們都叫先生,愚仙?”
老者大笑:“我自己都快忘了的啊,好像最初叫我魚仙來著。我那些老友們說我傻,我自己都這樣覺得,幹脆叫愚仙了。”
少年自覺無趣,便低一低頭,就要離開。
少年眼睛一眯,望著不遠處的院門,甚是奇怪。抬腳走了幾步,卻怎麽也走不出去,少年迴頭:“先生……”
下一刻,眼中場景變幻,少年分明在院門外。
少年抬頭,又念了一遍牆上的五句話,便離開。
遙遙仙境便是如此,可世人之上又怎觀世人之下?諸位莫急,聽小生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