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原本還想拉著我繼續往前走出幾步探個究竟,但卻被我一把給拉了迴來,因為畢竟我是之前有著在大霧中完全迷路的經驗所在的,知道若是真走進了那霧之中,就隻怕是到了連自己手指都看不清楚的狀況,所以去了也是白去,反而會有不可知的危險。
朔風聽聞,便也是慢下來腳步,準備與我在原處等待,先摸清楚狀況再說。卻說此時到了這個位置,再轉身去看時,就果然見數米遠的地方,正是那道萬丈深淵橫在那裏,站在這深淵上往對麵望去,果不其然,依稀可見的便正是我之前待過地兒,當然了,你說我這麽肯定是因為對它已經很熟悉了麽?當然沒有,還是那句話啊,感覺而已。依著感覺判斷,自然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搞清楚這些狀況之後,便才有空開始迴憶其餘,這一迴憶吧,我就突然想起,對啊,當時我在對岸,也是被迷霧給包裹的六神無措,沒辦法隻好就地躺下來睡了一覺,然後等睡醒後一看,正是半夜,那霧居然已經盡數散去,而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卻突然發現,對麵多出了三指白綾,正在那裏隨風擺動...此時再結合著眼前的狀況,突然間有點恍然大悟,原來那霧,居然是後半夜就聚集到了這裏來了嗎?正是因為這些霧氣繚繞,才會使人產生錯覺,站在對麵觀望時,視覺內猶如三道白帶正在那裏蕩漾,因此也就有了這三指綾的來曆。這麽一想通吧,頓時就興奮的告訴了朔風,朔風自然也覺得很有道理,伸手來刮了刮我的鼻子:“小笨丫頭變聰明了啊!”
“你才笨呢!我可是一直都聰明著呢。”
我很是不服氣的白了他一眼,腦子裏卻又再次想起了什麽,於是立馬開口講給他聽,那便是,依著我當日的觀察,這白帶子出現的時間不就是半夜嘛,等到天亮卻就消失了,一眼望去,唯獨剩下連綿不絕的山峰,各個都鬱鬱蔥蔥的,簡直讓人分不出哪個是哪個。
“哦!這樣說來,咱們倒是盡可以不用再多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什麽,隻在此處觀望等待到天亮再說吧。”
於是當下做了決定,找了個合適地兒就地一坐,眼睛直盯著不遠處那巨大的迷霧,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就這麽著,後半夜很快就過去了。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周邊氣溫明顯又迴溫了起來,而此時奇異的事情卻又發生了,因為隻見那巨大的霧團居然開始慢慢往前移動,慢慢的一直往前,再過了片刻便已盡數順著深淵而去,那感覺,倒又像是一條飄逸的白綾一般,一直朝著山穀間飛舞而去...此情此景再結合著之前的經曆,於是免不了又得出來結論,這便是了,原來這霧不過是來迴移動,前半場在對麵,後半宿在這裏了。難怪我當日一睜開眼睛時也如同此時這樣,先是發現周邊濃霧已盡數不在,不久之後就看到對麵飄蕩著三道巨大的白綾呢。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的糾結呢,就打住止此。反正無論怎樣,這個也算是把前麵的話題給圓上了,不至於留下漏洞。(此處吐舌吐舌再吐舌:因為小說嘛,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套一個故事的,難免會有前麵設一個懸念啥的,後麵再惦記著圓上來這種邏輯,所以說也不奇怪。隻是我其實寫到此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口啊,說實在寫的好費力,很可能因為前麵完全沒拿到稿費而停了一段時間的緣由,所以說,用了這麽多文字終於圓迴來了,也是不容易啊,大家都不容易,就將心比心講究著過吧。)
那麽此時,眼見得天已大亮,待那白霧散盡之後,一眼可見的,便就是前麵那三道矗立在連綿不絕的綠色之中猶如擎天柱一般的巨大山峰,就此時看上去,除了覺得它們較其餘山峰更為高大險峻一些,其實表麵上也看不出有什麽其餘不同,也不知為何,怎麽一到夜晚就可以將這方圓百裏山穀見間的濃霧全部吸收了來,倒也真是一樁想不通的稀奇事。但稀奇歸稀奇,咱原本就為著解開這許多的稀奇而來的,所以說,還能有什麽好囉嗦的呢,這不,二話不說,我倆便做好決定,先就往這第一道白綾上去探個究竟再說。於是很快就飛奔到了那道綾底下,往上一看,我的天哪,不往近走還真看不出來,這裏直接是怪樹林立啊!那各種叫不出來名字的怪滕錯綜複雜、盤根交措在一起,幾乎根本就沒間隙可行,還哪裏來的什麽路途可走呢。但事到如今,就這麽放棄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那蝶闕一開始騙了我,這眼看都到了傳說中目的地之下,不上去探個究竟心也終究是不安的,所以無論再怎麽行不通,我也是覺得隻能一股腦兒往上衝了。於是拽了朔風,挑了一處看起來稍微好一些的,直接祭出墨清劍,驅動它在前麵好一陣飛舞來飛舞去的劈裏啪啦,再隨著一陣綠葉斷枝亂飛,很快,眼下倒是被硬生生砍出一道小道來,於是趕忙和朔風一起順著這小道走,隻是沒走出幾米,就免不了又得大動幹戈一陣,再驅動長劍一陣亂舞,然後再走,再砍...好在本人天生毅力夠堅強,所以就憑著這樣的方式,硬生生還是走出了數米之遠,反正無論如何,此時好歹算是終於開始進入這峰底部真正在攀登這座峰了,還有什麽不令人為之精神一震的。
“你莫不是就打算一直這麽堅持到峰頂吧?”
再走出一段後,眼見得我已累的夠嗆,朔風一臉哭笑不得的表情看著我,搞的我簡直有點惱羞成怒,真想下一步驅動墨清劍對著他一陣劈裏啪啦的揮舞。
但想一想他也本沒什麽惡意,於是隻好忍了,隻沒好氣的嘟囔一句:“那還能怎麽著?你倒是想個更好的法子出來給我聽聽啊!”
朔風聽聞,便也是慢下來腳步,準備與我在原處等待,先摸清楚狀況再說。卻說此時到了這個位置,再轉身去看時,就果然見數米遠的地方,正是那道萬丈深淵橫在那裏,站在這深淵上往對麵望去,果不其然,依稀可見的便正是我之前待過地兒,當然了,你說我這麽肯定是因為對它已經很熟悉了麽?當然沒有,還是那句話啊,感覺而已。依著感覺判斷,自然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搞清楚這些狀況之後,便才有空開始迴憶其餘,這一迴憶吧,我就突然想起,對啊,當時我在對岸,也是被迷霧給包裹的六神無措,沒辦法隻好就地躺下來睡了一覺,然後等睡醒後一看,正是半夜,那霧居然已經盡數散去,而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卻突然發現,對麵多出了三指白綾,正在那裏隨風擺動...此時再結合著眼前的狀況,突然間有點恍然大悟,原來那霧,居然是後半夜就聚集到了這裏來了嗎?正是因為這些霧氣繚繞,才會使人產生錯覺,站在對麵觀望時,視覺內猶如三道白帶正在那裏蕩漾,因此也就有了這三指綾的來曆。這麽一想通吧,頓時就興奮的告訴了朔風,朔風自然也覺得很有道理,伸手來刮了刮我的鼻子:“小笨丫頭變聰明了啊!”
“你才笨呢!我可是一直都聰明著呢。”
我很是不服氣的白了他一眼,腦子裏卻又再次想起了什麽,於是立馬開口講給他聽,那便是,依著我當日的觀察,這白帶子出現的時間不就是半夜嘛,等到天亮卻就消失了,一眼望去,唯獨剩下連綿不絕的山峰,各個都鬱鬱蔥蔥的,簡直讓人分不出哪個是哪個。
“哦!這樣說來,咱們倒是盡可以不用再多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什麽,隻在此處觀望等待到天亮再說吧。”
於是當下做了決定,找了個合適地兒就地一坐,眼睛直盯著不遠處那巨大的迷霧,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就這麽著,後半夜很快就過去了。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周邊氣溫明顯又迴溫了起來,而此時奇異的事情卻又發生了,因為隻見那巨大的霧團居然開始慢慢往前移動,慢慢的一直往前,再過了片刻便已盡數順著深淵而去,那感覺,倒又像是一條飄逸的白綾一般,一直朝著山穀間飛舞而去...此情此景再結合著之前的經曆,於是免不了又得出來結論,這便是了,原來這霧不過是來迴移動,前半場在對麵,後半宿在這裏了。難怪我當日一睜開眼睛時也如同此時這樣,先是發現周邊濃霧已盡數不在,不久之後就看到對麵飄蕩著三道巨大的白綾呢。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的糾結呢,就打住止此。反正無論怎樣,這個也算是把前麵的話題給圓上了,不至於留下漏洞。(此處吐舌吐舌再吐舌:因為小說嘛,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套一個故事的,難免會有前麵設一個懸念啥的,後麵再惦記著圓上來這種邏輯,所以說也不奇怪。隻是我其實寫到此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口啊,說實在寫的好費力,很可能因為前麵完全沒拿到稿費而停了一段時間的緣由,所以說,用了這麽多文字終於圓迴來了,也是不容易啊,大家都不容易,就將心比心講究著過吧。)
那麽此時,眼見得天已大亮,待那白霧散盡之後,一眼可見的,便就是前麵那三道矗立在連綿不絕的綠色之中猶如擎天柱一般的巨大山峰,就此時看上去,除了覺得它們較其餘山峰更為高大險峻一些,其實表麵上也看不出有什麽其餘不同,也不知為何,怎麽一到夜晚就可以將這方圓百裏山穀見間的濃霧全部吸收了來,倒也真是一樁想不通的稀奇事。但稀奇歸稀奇,咱原本就為著解開這許多的稀奇而來的,所以說,還能有什麽好囉嗦的呢,這不,二話不說,我倆便做好決定,先就往這第一道白綾上去探個究竟再說。於是很快就飛奔到了那道綾底下,往上一看,我的天哪,不往近走還真看不出來,這裏直接是怪樹林立啊!那各種叫不出來名字的怪滕錯綜複雜、盤根交措在一起,幾乎根本就沒間隙可行,還哪裏來的什麽路途可走呢。但事到如今,就這麽放棄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那蝶闕一開始騙了我,這眼看都到了傳說中目的地之下,不上去探個究竟心也終究是不安的,所以無論再怎麽行不通,我也是覺得隻能一股腦兒往上衝了。於是拽了朔風,挑了一處看起來稍微好一些的,直接祭出墨清劍,驅動它在前麵好一陣飛舞來飛舞去的劈裏啪啦,再隨著一陣綠葉斷枝亂飛,很快,眼下倒是被硬生生砍出一道小道來,於是趕忙和朔風一起順著這小道走,隻是沒走出幾米,就免不了又得大動幹戈一陣,再驅動長劍一陣亂舞,然後再走,再砍...好在本人天生毅力夠堅強,所以就憑著這樣的方式,硬生生還是走出了數米之遠,反正無論如何,此時好歹算是終於開始進入這峰底部真正在攀登這座峰了,還有什麽不令人為之精神一震的。
“你莫不是就打算一直這麽堅持到峰頂吧?”
再走出一段後,眼見得我已累的夠嗆,朔風一臉哭笑不得的表情看著我,搞的我簡直有點惱羞成怒,真想下一步驅動墨清劍對著他一陣劈裏啪啦的揮舞。
但想一想他也本沒什麽惡意,於是隻好忍了,隻沒好氣的嘟囔一句:“那還能怎麽著?你倒是想個更好的法子出來給我聽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