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入黃風嶺,這裏還是與以前一樣,不時地會括起一陣陣旋風,卷起地上的黃沙。
風起之時,看上去到處都是黃茫茫的一片。
不過渡過風劫之後,現在這種黃色旋風再也不會跟著他走了。
這次不必在像上次那樣躲躲藏藏了,他大搖大擺地走在上山的路上。
還沒走一會,就被兩個尋山的小妖攔下,為首的正是上次那個與他搭擋的兔妖。
由於上次與他搭檔的鼠妖被長生給殺了,如今他的新搭檔是一隻桀驁的貓妖。
兩妖經常為了爭老大位置大打出手。
兔妖手裏拿著一把長槍,兇狠地對長生說道:“呔!小道士,竟敢闖我黃風嶺。”
然後他又對著身邊的貓妖說道:“快去將他拿下,送給大王,今夜我們就將他洗拔幹淨,蒸一晚上,明日就有人肉吃嘍!”
他身邊的貓妖聽到有人肉吃,舔了舔嘴唇,大聲說道:“喵!大王從不讓我們吃人肉。”
本想嚇唬對方,結果被自己的搭檔拆台,兔妖氣壞了,一巴掌向他抽去,說道:“我當然知道!我隻是想嚇唬嚇唬這個小道士!”
貓妖動作靈活,一個側身就讓開了這一巴掌,道:“喵!你嚇唬他為何要騙我?”
這兔妖氣得眼都紅了,喝道:“我不是在騙你,我是想騙他!”
貓妖一點也不害怕,道:“喵!你騙他就騙他,為何又要說出來?
你都當他麵說出來了,還怎麽騙得到他?
真笨,喵!”
這兔妖嘴笨,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長生看得好笑,說道:“我是你家大王的朋友,快點去通報你家大王,就說有老友找他,讓他速來見我。”
兔妖將信將疑,惡狠狠地瞪著這道人,眼睛都瞪紅了,也不見他露出害怕之色,便相信了他的話。
他轉身命令貓妖道:“你速去洞中去通報大王。”
貓妖道:“喵!你為何不去!要去一起去,要麽都不去。”
“……”
兩個小妖吵著吵著就打起來了,看他們打得熱鬧,長生沒再管他們,自行前往黃風洞。
來到了黃風洞口,守門大將黃風怪一見到長生,心中有些忌憚,這個狠人怎麽又來了。
“你這道人,又來這裏做甚?”
“我找你家大王有事呢,快去幫我通報一下。”
黃風怪不敢怠慢,跑進洞中。
站在內洞門口,黃風怪大聲叫道:“稟報大王,上次那個小道人又來了。”
過了一會,內洞門打開了,羅刹麵無表情地走了出來,說道:“聲音輕點,大王正在修煉,驚擾到他你擔待得起嗎?
你下去吧,我出去見他便是。”
黃風怪不敢得罪普賢身邊的紅人,反正自己通報到了,就退出去了。
羅刹來到洞口,看到站在那裏的,果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長生。
她強壓住自己的激動情緒,左右看看,見周圍沒人,上前將長生拉到洞口一旁的大石後麵,小聲問道:“怎麽又迴來了?
說了我在這裏很好,你不必掛念,快些迴去吧?”
上次在流沙河裏發生過的事情,普賢當然不會告訴她。
所以羅刹並不知道長生與普賢之間的關係。
長生一把將她抱起,故做深情地說道:“我想你了呀,所以就來見你了。”
羅刹輕輕將他推開,神色有些著急地說道:“普……大王正在修煉,很快就會醒的,你快點離開。
放心,她待我很好,不會為難我的。
等此間事了,我就迴去找你。”
長生才不放手,故意拉著她的手,逗她道:“我來帶你一起逃的。那妖怪肯定找不到我們的。”
羅刹都快急死了,剛才黃風怪的聲音那麽大,都不知道普賢菩薩有沒有聽到。
逃,能逃到哪裏去?
與普賢菩薩呆得越久,就越明白她有多強大,想在她手中逃掉,無異於癡心妄想。
她推著長生,小聲催促道:“不能逃的。你快些走,快些走,惹惱了大王,她會責罰我的。”
長生正準備再逗逗她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響起普賢的聲音:“去黃沙河邊等我!”
他隻得又抱了抱羅刹,說道:“那好吧,我下次再來接你吧。”
兩人許久未見,羅刹心裏也非常舍不得這個壞人,伸手緊抱著他,小聲訴說著相思之情。
直到兩個鼻青臉腫的小妖,一路吵吵嚷嚷地巡山迴來,兩人才分開。
告別羅刹後,長生駕起雲飛到流沙河邊,上次與普賢分開的地方。
剛剛落地,就聽到身後傳來一個聲音:“羅刹乃是大力牛魔王之妻,你與她又是一段孽緣,你還嫌自己身上的孽緣不夠多,以後死得不夠快嗎?”
長生轉看,看見普賢化身年輕女子模樣,俏生生地站在那裏,臉上帶著一絲譏誚。
長生道:“什麽孽緣不孽緣的,我們那是兩情相悅好吧。
你們這些神仙佛陀,定下了這麽多規矩,違背了你們定的規矩,就是孽緣了?
這些規矩,難道你們就完全遵守了?”
普賢冷聲道:“若是沒有這些規矩,三界早就大亂了,又豈會有如今的太平?”
“太平?妖魔橫行,這是太平?
百姓食不裹腹,這是太平?
西海大亂,這是太平嗎?”
“沒有這些規矩,這些隻會更加嚴重!”
“是啊,可是有了這些數萬年不變規矩,所以現在這個世界也數萬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就是你們想要的太平?
嗬嗬。”
普賢若有所思,問道:“你笑什麽?
難道你覺得沒了這些規矩,這個世界還可以變得更好嗎?”
長生道:“當然會更好。
所有的規矩,都是製定規矩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所定下的。
有了這些規矩,就能保證他們利益,使他們越來越強大,就能保證他們地位牢不可破。
就像凡間的朝代更替,一樣,打破前朝的舊規矩,建立起新的規矩後,國家才能變得更加強盛。
等到這些新規矩又變成了不合實宜的舊規矩,說明它們又該被打破了。”
聽了他的言論,普賢開始思考起來。
風起之時,看上去到處都是黃茫茫的一片。
不過渡過風劫之後,現在這種黃色旋風再也不會跟著他走了。
這次不必在像上次那樣躲躲藏藏了,他大搖大擺地走在上山的路上。
還沒走一會,就被兩個尋山的小妖攔下,為首的正是上次那個與他搭擋的兔妖。
由於上次與他搭檔的鼠妖被長生給殺了,如今他的新搭檔是一隻桀驁的貓妖。
兩妖經常為了爭老大位置大打出手。
兔妖手裏拿著一把長槍,兇狠地對長生說道:“呔!小道士,竟敢闖我黃風嶺。”
然後他又對著身邊的貓妖說道:“快去將他拿下,送給大王,今夜我們就將他洗拔幹淨,蒸一晚上,明日就有人肉吃嘍!”
他身邊的貓妖聽到有人肉吃,舔了舔嘴唇,大聲說道:“喵!大王從不讓我們吃人肉。”
本想嚇唬對方,結果被自己的搭檔拆台,兔妖氣壞了,一巴掌向他抽去,說道:“我當然知道!我隻是想嚇唬嚇唬這個小道士!”
貓妖動作靈活,一個側身就讓開了這一巴掌,道:“喵!你嚇唬他為何要騙我?”
這兔妖氣得眼都紅了,喝道:“我不是在騙你,我是想騙他!”
貓妖一點也不害怕,道:“喵!你騙他就騙他,為何又要說出來?
你都當他麵說出來了,還怎麽騙得到他?
真笨,喵!”
這兔妖嘴笨,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長生看得好笑,說道:“我是你家大王的朋友,快點去通報你家大王,就說有老友找他,讓他速來見我。”
兔妖將信將疑,惡狠狠地瞪著這道人,眼睛都瞪紅了,也不見他露出害怕之色,便相信了他的話。
他轉身命令貓妖道:“你速去洞中去通報大王。”
貓妖道:“喵!你為何不去!要去一起去,要麽都不去。”
“……”
兩個小妖吵著吵著就打起來了,看他們打得熱鬧,長生沒再管他們,自行前往黃風洞。
來到了黃風洞口,守門大將黃風怪一見到長生,心中有些忌憚,這個狠人怎麽又來了。
“你這道人,又來這裏做甚?”
“我找你家大王有事呢,快去幫我通報一下。”
黃風怪不敢怠慢,跑進洞中。
站在內洞門口,黃風怪大聲叫道:“稟報大王,上次那個小道人又來了。”
過了一會,內洞門打開了,羅刹麵無表情地走了出來,說道:“聲音輕點,大王正在修煉,驚擾到他你擔待得起嗎?
你下去吧,我出去見他便是。”
黃風怪不敢得罪普賢身邊的紅人,反正自己通報到了,就退出去了。
羅刹來到洞口,看到站在那裏的,果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長生。
她強壓住自己的激動情緒,左右看看,見周圍沒人,上前將長生拉到洞口一旁的大石後麵,小聲問道:“怎麽又迴來了?
說了我在這裏很好,你不必掛念,快些迴去吧?”
上次在流沙河裏發生過的事情,普賢當然不會告訴她。
所以羅刹並不知道長生與普賢之間的關係。
長生一把將她抱起,故做深情地說道:“我想你了呀,所以就來見你了。”
羅刹輕輕將他推開,神色有些著急地說道:“普……大王正在修煉,很快就會醒的,你快點離開。
放心,她待我很好,不會為難我的。
等此間事了,我就迴去找你。”
長生才不放手,故意拉著她的手,逗她道:“我來帶你一起逃的。那妖怪肯定找不到我們的。”
羅刹都快急死了,剛才黃風怪的聲音那麽大,都不知道普賢菩薩有沒有聽到。
逃,能逃到哪裏去?
與普賢菩薩呆得越久,就越明白她有多強大,想在她手中逃掉,無異於癡心妄想。
她推著長生,小聲催促道:“不能逃的。你快些走,快些走,惹惱了大王,她會責罰我的。”
長生正準備再逗逗她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響起普賢的聲音:“去黃沙河邊等我!”
他隻得又抱了抱羅刹,說道:“那好吧,我下次再來接你吧。”
兩人許久未見,羅刹心裏也非常舍不得這個壞人,伸手緊抱著他,小聲訴說著相思之情。
直到兩個鼻青臉腫的小妖,一路吵吵嚷嚷地巡山迴來,兩人才分開。
告別羅刹後,長生駕起雲飛到流沙河邊,上次與普賢分開的地方。
剛剛落地,就聽到身後傳來一個聲音:“羅刹乃是大力牛魔王之妻,你與她又是一段孽緣,你還嫌自己身上的孽緣不夠多,以後死得不夠快嗎?”
長生轉看,看見普賢化身年輕女子模樣,俏生生地站在那裏,臉上帶著一絲譏誚。
長生道:“什麽孽緣不孽緣的,我們那是兩情相悅好吧。
你們這些神仙佛陀,定下了這麽多規矩,違背了你們定的規矩,就是孽緣了?
這些規矩,難道你們就完全遵守了?”
普賢冷聲道:“若是沒有這些規矩,三界早就大亂了,又豈會有如今的太平?”
“太平?妖魔橫行,這是太平?
百姓食不裹腹,這是太平?
西海大亂,這是太平嗎?”
“沒有這些規矩,這些隻會更加嚴重!”
“是啊,可是有了這些數萬年不變規矩,所以現在這個世界也數萬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就是你們想要的太平?
嗬嗬。”
普賢若有所思,問道:“你笑什麽?
難道你覺得沒了這些規矩,這個世界還可以變得更好嗎?”
長生道:“當然會更好。
所有的規矩,都是製定規矩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所定下的。
有了這些規矩,就能保證他們利益,使他們越來越強大,就能保證他們地位牢不可破。
就像凡間的朝代更替,一樣,打破前朝的舊規矩,建立起新的規矩後,國家才能變得更加強盛。
等到這些新規矩又變成了不合實宜的舊規矩,說明它們又該被打破了。”
聽了他的言論,普賢開始思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