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滅大師說:“既然如今皆大歡喜,那麽我們便可以離開了吧?”
易江修說:“不,好不容易進來了,我還想找找有沒有關於那幫人的線索。”
元庶說:“既然需要三位掌門級的高手作為入門條件,還需要特定的招式作為牽引的情況下,我並不認為他們會有這個條件。”
穎王元齊也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易江修說,“這幾年隻有我們進來過一次,如果有其他人前來那麽一定會留下痕跡。你們可以在入口的地方等我,我再看看。”
寂滅大師行了個佛禮,“阿彌陀佛,那我就先去那兒等待了,一把老骨頭可經不起這般折騰誒。”
作為六扇門的人,怎麽能不跟著武部一楠呢,不管會不會找到什麽東西,元庶和穎王元齊隻能跟上。
重新迴到廢墟中,易江修站在僅有的幾個製高點上眺望著,穎王元齊則繼續在下麵遊走,試圖發現什麽痕跡。元庶四處望了望,雨化派的地方很大,既然這個門派是依附在曹家身上存活的,那麽曹家的基底一定建立在一個比較尊貴的地方。
曹家經商出身,定是重風水的人家,民非道祖,盤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異東南。元庶試著找到了雨化派的中心,站在那裏便大致定斷了位置,大戶人家大多想要多子多孫,坎位肯定突出;又想有錢那麽冀位也一定會突出。既要占據生氣、伏位、延年、天醫四吉星位;又要規避禍害、五鬼、六煞、絕命。
“應該是那裏吧。”元庶依著自己以前翻閱的幾本劣質的風水書籍,大致上斷定了一處呈為“玉母抱太子”的風水寶地。
來到那裏,站在廢墟之上基本已經分辨不出哪個地方是幹什麽用的了,隻知道大致的輪廓。“破壞的真是夠徹底的。”
按道理來說,書房應該放在文昌星的位置上,‘一四宮,主科甲之名’,正北、東南位之間,房子朝南,便是在東北方。書房應布下仁智之局,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背靠大山前流水,書房同大門朝向相同。元庶還發現了一個大坑,看起來隻應該是個水池。
確定好書房的位置之後,元庶翻找了一陣子,終於在廢墟的底部發現了幾本散落在地上的書籍,元庶拿起來一看,大多是曹家的族譜以及尋常的家用開支賬目。元庶翻開族譜粗略的掃了一眼,發現在靈難的時候,曹家還沒有誕下子嗣,年輕一代中竟有一位大小姐和一位二小姐,看上麵的記載,好像也到了要結婚的年紀了。“幸好沒有倒黴蛋入贅,不然就要跟曹家一起灰飛煙滅咯。”
元庶將其扔在一邊,翻開了另一本家用的開支賬目,上麵記錄的基本都是一些生活必須的用品以及消耗品,多是些大米麵粉、雞鴨魚肉之類的,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小東西。元庶又翻了翻,發現曹家每個月的賬目裏都存在購買生石膏的記錄,而且用量十分巨大。“奇怪,曹家人買那麽多生石膏作甚?這玩意兒能吃?”
此時,穎王元齊從外麵走來,“元庶,你在這兒找什麽?”
“元齊你來的正好,你想想這裏是不是曹家本家人住的地方?”
穎王元齊不假思索的迴答道:“是啊,你站的地方正是書房。”
元庶振奮的不少,“那正好,我們一起翻翻看看還有什麽殘留的線索。”
穎王元齊搖了搖頭說:“這裏是大小姐管理曹家的地方,除了研究其他的東西基本都在其他地方。”
“研究?”
“嗯,大小姐失蹤前特別喜歡在書房研究上古文字和陣法。”
元庶想了想,說:“那大小姐是什麽時候失蹤的?”
“大概是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元庶有些緩不過勁來,“既然你這都知道,元齊,你現在多大了?”
穎王元齊想了想,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概是早已過了四十不惑的年紀,約莫四十又二吧。”
“哇。”元庶發出了一陣驚歎,“你看起來還是挺年輕的啊,居然比大叔還要老。”
“易江修還沒我年紀大呢。”穎王元齊說道。
“那你有妻子和孩子嗎?”
穎王元齊歎了口氣,“一個跑馬夫,哪來的錢娶妻生子啊。最多勉強過活。”
“那你這身功夫是怎麽迴事?”
穎王元齊湊了過來輕聲說道:“小聲點,迴頭再告訴你。”
元庶點了點頭。腦中已經對此作出了無數的遐想。
隨後,穎王元齊和元庶兩人還是對這個書房遺址翻找了一遍。
“咦,這是什麽?”元庶用手捏起一小段白色的圓柱體說道。
穎王元齊湊了過來,看了看,用鼻子嗅了嗅。“好像是生石膏的樣子。”
元庶有些疑惑,“這個生石膏是拿來幹嘛的?”
穎王元齊搖了搖頭,“曹家本家人,特別是大小姐和二小姐的東西下人們根本不敢多嘴的,一來問了也沒用,咱又不懂,二來太多嘴也會出事。”
元庶想起了之前賬目上數量驚人的生石膏。雖然不知道幹什麽用,元庶還是將其用手帕包好,放在懷中。
隨後又翻找了好久,一無所獲。
易江修從別處走來,說:“如何,有沒有發現什麽異樣?”
元庶說:“這裏底下的東西灰塵不少,應該沒有被人翻找過。”
“好吧。”易江修長袍一揮,“也罷,我們走吧。”
“嗯。”
來到入口處,寂滅大師站在那個黑色的空洞處等待著。
“阿彌陀佛,各位是不是要走了?”
易江修點了點頭說,“是的,我們這就離去吧。”
元庶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其實我有點想不明白,既然這裏麵的人都死光了,那麽維持這個陣法所用的東西是什麽呢?”
寂滅大師和易江修同時停住了,好像被點醒了什麽。
易江修說:“不,好不容易進來了,我還想找找有沒有關於那幫人的線索。”
元庶說:“既然需要三位掌門級的高手作為入門條件,還需要特定的招式作為牽引的情況下,我並不認為他們會有這個條件。”
穎王元齊也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易江修說,“這幾年隻有我們進來過一次,如果有其他人前來那麽一定會留下痕跡。你們可以在入口的地方等我,我再看看。”
寂滅大師行了個佛禮,“阿彌陀佛,那我就先去那兒等待了,一把老骨頭可經不起這般折騰誒。”
作為六扇門的人,怎麽能不跟著武部一楠呢,不管會不會找到什麽東西,元庶和穎王元齊隻能跟上。
重新迴到廢墟中,易江修站在僅有的幾個製高點上眺望著,穎王元齊則繼續在下麵遊走,試圖發現什麽痕跡。元庶四處望了望,雨化派的地方很大,既然這個門派是依附在曹家身上存活的,那麽曹家的基底一定建立在一個比較尊貴的地方。
曹家經商出身,定是重風水的人家,民非道祖,盤後天八卦。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異東南。元庶試著找到了雨化派的中心,站在那裏便大致定斷了位置,大戶人家大多想要多子多孫,坎位肯定突出;又想有錢那麽冀位也一定會突出。既要占據生氣、伏位、延年、天醫四吉星位;又要規避禍害、五鬼、六煞、絕命。
“應該是那裏吧。”元庶依著自己以前翻閱的幾本劣質的風水書籍,大致上斷定了一處呈為“玉母抱太子”的風水寶地。
來到那裏,站在廢墟之上基本已經分辨不出哪個地方是幹什麽用的了,隻知道大致的輪廓。“破壞的真是夠徹底的。”
按道理來說,書房應該放在文昌星的位置上,‘一四宮,主科甲之名’,正北、東南位之間,房子朝南,便是在東北方。書房應布下仁智之局,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背靠大山前流水,書房同大門朝向相同。元庶還發現了一個大坑,看起來隻應該是個水池。
確定好書房的位置之後,元庶翻找了一陣子,終於在廢墟的底部發現了幾本散落在地上的書籍,元庶拿起來一看,大多是曹家的族譜以及尋常的家用開支賬目。元庶翻開族譜粗略的掃了一眼,發現在靈難的時候,曹家還沒有誕下子嗣,年輕一代中竟有一位大小姐和一位二小姐,看上麵的記載,好像也到了要結婚的年紀了。“幸好沒有倒黴蛋入贅,不然就要跟曹家一起灰飛煙滅咯。”
元庶將其扔在一邊,翻開了另一本家用的開支賬目,上麵記錄的基本都是一些生活必須的用品以及消耗品,多是些大米麵粉、雞鴨魚肉之類的,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小東西。元庶又翻了翻,發現曹家每個月的賬目裏都存在購買生石膏的記錄,而且用量十分巨大。“奇怪,曹家人買那麽多生石膏作甚?這玩意兒能吃?”
此時,穎王元齊從外麵走來,“元庶,你在這兒找什麽?”
“元齊你來的正好,你想想這裏是不是曹家本家人住的地方?”
穎王元齊不假思索的迴答道:“是啊,你站的地方正是書房。”
元庶振奮的不少,“那正好,我們一起翻翻看看還有什麽殘留的線索。”
穎王元齊搖了搖頭說:“這裏是大小姐管理曹家的地方,除了研究其他的東西基本都在其他地方。”
“研究?”
“嗯,大小姐失蹤前特別喜歡在書房研究上古文字和陣法。”
元庶想了想,說:“那大小姐是什麽時候失蹤的?”
“大概是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元庶有些緩不過勁來,“既然你這都知道,元齊,你現在多大了?”
穎王元齊想了想,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概是早已過了四十不惑的年紀,約莫四十又二吧。”
“哇。”元庶發出了一陣驚歎,“你看起來還是挺年輕的啊,居然比大叔還要老。”
“易江修還沒我年紀大呢。”穎王元齊說道。
“那你有妻子和孩子嗎?”
穎王元齊歎了口氣,“一個跑馬夫,哪來的錢娶妻生子啊。最多勉強過活。”
“那你這身功夫是怎麽迴事?”
穎王元齊湊了過來輕聲說道:“小聲點,迴頭再告訴你。”
元庶點了點頭。腦中已經對此作出了無數的遐想。
隨後,穎王元齊和元庶兩人還是對這個書房遺址翻找了一遍。
“咦,這是什麽?”元庶用手捏起一小段白色的圓柱體說道。
穎王元齊湊了過來,看了看,用鼻子嗅了嗅。“好像是生石膏的樣子。”
元庶有些疑惑,“這個生石膏是拿來幹嘛的?”
穎王元齊搖了搖頭,“曹家本家人,特別是大小姐和二小姐的東西下人們根本不敢多嘴的,一來問了也沒用,咱又不懂,二來太多嘴也會出事。”
元庶想起了之前賬目上數量驚人的生石膏。雖然不知道幹什麽用,元庶還是將其用手帕包好,放在懷中。
隨後又翻找了好久,一無所獲。
易江修從別處走來,說:“如何,有沒有發現什麽異樣?”
元庶說:“這裏底下的東西灰塵不少,應該沒有被人翻找過。”
“好吧。”易江修長袍一揮,“也罷,我們走吧。”
“嗯。”
來到入口處,寂滅大師站在那個黑色的空洞處等待著。
“阿彌陀佛,各位是不是要走了?”
易江修點了點頭說,“是的,我們這就離去吧。”
元庶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其實我有點想不明白,既然這裏麵的人都死光了,那麽維持這個陣法所用的東西是什麽呢?”
寂滅大師和易江修同時停住了,好像被點醒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