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州外有一孤島,罕無人煙,名為絕島。大楚年間,這兒原本駐紮有一支水師,隻是隨著大鄭實行海禁,裁撤此地駐守水師,島上原本頗有規模的繁華城鎮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裏迅速敗落,如今隻剩下一片無人問津的斷壁殘垣。
一條不算寬的海峽,將小島與那個戰火繽紛的中原大地分割開來,恍若兩個世界,任憑那邊西北軍的馬蹄如何動若雷霆,小島這邊始終是寂然無聲。
今日大雪將歇之際,有兩波人先後橫渡過海來到島上。
第一波來的人不多,隻有四人,著裝打扮各異。為首一人身著錦袍,像是東都城裏的公侯人家,剩下三人則分別是士紳打扮、儒士打扮和道士打扮,年齡更是差異極大,為首的公子瞧著還不到而立之年,而那士紳和儒士卻已經是花甲年紀,再加上一個看上去不惑年紀的道人,如此不倫不類的四人湊在一起,既有點像名士好友之間相約出遊,又有點像白蓮教妖人隱蔽密謀。
第二波來的人就多了,大概有七八個,都是年輕男女,聽口音是東都那邊的富貴子弟,個個錦衣貂裘,趁著這難得的大雪之際,學江南名士的做派,踏雪出遊。
這幫年輕人乘著一艘樓船前來,剛一登岸就看到前麵的四人,個個氣態不俗,尤其是中年道人,溫潤如玉,若不是身披道袍,簡直就是一等一的江南名士氣派。這些年輕人都是出身東都官宦世家,看人富貴與否的眼光幾乎就是打娘胎裏帶出來的本領,氣態這東西,隻能靠長年累月的積攢,裝是裝不出來。
而且還有一點,當今誰不知道那個權勢滔天的西北王尊崇老莊之道,隨著西北王入關,各地道門也悄然興盛起來,隻要不是披著道袍的騙子,一般百姓都要敬畏幾分,通常名士集會,也會邀請本地的道士觀主,如此看來,這一行人八成也是踏雪出遊的同好之人。
畢竟天下興亡,與我等何幹?隻要及時行樂便是。
一眾年輕人中走出一人,錦衣華帶,拱手道:“幾位也是前來賞景的?”
此時大雪落海上,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除樓船外,四周是一片汪洋皆不可見,端的是難得美景。
其他幾人沒有說話,隻有那名麵帶風霜之色的士紳老者開口迴答道:“不賞景,隻等人。”
聲音不起不伏,如同這皚皚白雪,透著一股子淡漠意味。
那問話的公子自覺失了顏麵,臉色已經是有些不大好看,不過未等他開口說話,一陣冷風吹過,夾雜著殘雪,驟然間竟是有了幾分冷殺之色。
那名豐神俊朗的道人忽然朝西邊看了一眼,然後臉上便有了幾分凝重之色,轉頭對這些年輕男女說道:“今日天色不好,還請諸位早些離去,改日再來賞景。”
有個披著白色狐裘的女子陰陽怪氣道:“喲,好大的口氣,這島是你家的不成!?”
身披一身玄黑道袍的道人沒有在說話,反倒是那位須發霜白的儒士老者搖頭歎息道:“如今的年輕人呐。”
說話間,老者大袖一揮,平地起大風。
大風將年輕男女一行人全部卷起,送入他們來時的所乘坐的樓船之中。
不知何時,天空中已經是烏雲密布,前一刻還是溫婉如同大家閨秀的海麵刹那間洶湧起來。
最後更是白浪滔天。
如此洶湧翻滾的滔天大浪,使得樓船如同一葉浮萍,在海麵上打了旋兒。
船上的一眾青年男女還在茫然不知所措之際,隻覺得自己腳下似乎有層層疊疊的大浪升起,船上眾人紛紛舉目四望,隻見樓船隨著海浪不斷飄向陸地方向,與絕島越來越遠。
這僅僅是那老者的一袖之威!?
船上的一眾青年男女在迴神之後,相顧駭然。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仙人手段!?
就在這邊風浪大起之際,絕島西邊方向卻仍舊是風平浪靜。
一名書生打扮的老人來到渡口,花了點散碎銀子,雇了一艘小船,向絕島方向緩緩行來。
船夫是個與老書生差不多年紀的老人,一下一下搖著船槳,道:“這大雪天氣,相公還要去絕島,難道是賞雪?說起來今年的雪真是大啊,相公倒是好雅興。”
老書生搖頭道:“當不起相公二字,不過是一窮酸文人耳。”
船夫笑道:“相公莫要謙虛,老漢年紀大了,見的人也不算少,這點見識還是有的,您身上有一股子勢,瞧著就不像一般人。”
老人笑道:“老丈,你既然不問官職高卑皆口稱相公,可也要知道這相公二字是非公侯將相難以擔當的,你不妨說說看,老夫是個什麽官職?”
船夫化漿,皺紋深深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帶著市井的狡猾和智慧,道:“老漢我約莫著,相公沒有一品,也有二品。”
船夫見老書生笑而不語,還以為說錯了,急忙又加了一句,“三品!三品不能再低了。”
話間剛落,海中波濤在頃刻間如同沸水,一層又一層的波浪推著小船向絕島方向飛快行去。
老漢撐了一輩子船,也沒見過如此陣仗,震撼難言。
原本坐著的老書生從小船上緩緩起身,立於船頭,不動如山。
老人望向遠方絕島,渾身氣勢驟然一凝,使得海麵上的浩大風浪都為之一頓。原本要被海浪掀翻的小舟,在這一刻仿佛有仙佛庇佑,立於潮頭之上,不動分毫。
老書生輕聲道:“老夫本是來此赴約,卻不想那人是要撕破臉皮了。”
話音未落,天空中猛然間有一道道雷電交織,似要將整個天幕撕裂開來。
天雷滾滾炸開,轟鳴之聲不絕於耳,震撼心神。
頭頂的滾滾黑雲中,有二十八顆“星辰”依次亮起。
老書生抬頭望向天空,腳下一踩,身形倏忽而起。小舟連同其上的老船夫,向後急退,劈風破浪。
下一刻,老夫踏足絕島。
似是王侯塚子的年輕人披著大氅,平靜道:“張載,本王親自登門相勸於你,給足了誠意,你卻仍要阻擋本王入主東都,那就別怪本王不講情麵。”
天空中雷霆大作,電蛇亂舞,可他這番話卻卻壓過了天空中的雷聲,字字清晰,字字入耳。
張載臉色平靜,道:“蕭煜,人生在世,總要有所堅持,不是誰都願意做一棵牆頭蘆葦,風往哪邊吹便往哪邊倒。論輩分,老夫與你外祖是同輩人,論年齡,老夫今年八十有四,虛長你將近一甲子光陰,今日便倚老賣老,給你一句忠告,得民心者得天下,縱使你武功鼎盛一時,也終難盛過一世。”
蕭煜放聲而笑,笑聲蓋過雷聲,壓過周圍的海浪,“大鄭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問鹿死誰手,老先生卻言民心二字!殊不知百姓愚昧,民智未開,哪裏有心可言,有意可說!”
隨著蕭煜的話語,天空中垂落道道紫雷,一共二十八道,上連滾滾黑雲中的二十八顆雷珠,下接絕島,森森然仿若天絕禁地。
不管是那一眾青年男女,還是老朽船夫,都看到了這終生難忘的一幕。
煌煌天威。
仙人之威!
張載抬頭望向天空中翻滾不休的雷池大陣,輕輕歎息一聲,“蕭煜,你擋得住老夫?還有什麽幫手,一起叫出來吧。”
張載話音落下,天空中黑雲散開方寸距離,露出其後的三道身影。
一道、一俗、一儒。
道人冷然,“貧道微塵。”
士紳淡然,“徐振之。”
儒士肅然,“天機閣,南謹仁。”
“送橫渠先生上路。”xh:.254.198.194
一條不算寬的海峽,將小島與那個戰火繽紛的中原大地分割開來,恍若兩個世界,任憑那邊西北軍的馬蹄如何動若雷霆,小島這邊始終是寂然無聲。
今日大雪將歇之際,有兩波人先後橫渡過海來到島上。
第一波來的人不多,隻有四人,著裝打扮各異。為首一人身著錦袍,像是東都城裏的公侯人家,剩下三人則分別是士紳打扮、儒士打扮和道士打扮,年齡更是差異極大,為首的公子瞧著還不到而立之年,而那士紳和儒士卻已經是花甲年紀,再加上一個看上去不惑年紀的道人,如此不倫不類的四人湊在一起,既有點像名士好友之間相約出遊,又有點像白蓮教妖人隱蔽密謀。
第二波來的人就多了,大概有七八個,都是年輕男女,聽口音是東都那邊的富貴子弟,個個錦衣貂裘,趁著這難得的大雪之際,學江南名士的做派,踏雪出遊。
這幫年輕人乘著一艘樓船前來,剛一登岸就看到前麵的四人,個個氣態不俗,尤其是中年道人,溫潤如玉,若不是身披道袍,簡直就是一等一的江南名士氣派。這些年輕人都是出身東都官宦世家,看人富貴與否的眼光幾乎就是打娘胎裏帶出來的本領,氣態這東西,隻能靠長年累月的積攢,裝是裝不出來。
而且還有一點,當今誰不知道那個權勢滔天的西北王尊崇老莊之道,隨著西北王入關,各地道門也悄然興盛起來,隻要不是披著道袍的騙子,一般百姓都要敬畏幾分,通常名士集會,也會邀請本地的道士觀主,如此看來,這一行人八成也是踏雪出遊的同好之人。
畢竟天下興亡,與我等何幹?隻要及時行樂便是。
一眾年輕人中走出一人,錦衣華帶,拱手道:“幾位也是前來賞景的?”
此時大雪落海上,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除樓船外,四周是一片汪洋皆不可見,端的是難得美景。
其他幾人沒有說話,隻有那名麵帶風霜之色的士紳老者開口迴答道:“不賞景,隻等人。”
聲音不起不伏,如同這皚皚白雪,透著一股子淡漠意味。
那問話的公子自覺失了顏麵,臉色已經是有些不大好看,不過未等他開口說話,一陣冷風吹過,夾雜著殘雪,驟然間竟是有了幾分冷殺之色。
那名豐神俊朗的道人忽然朝西邊看了一眼,然後臉上便有了幾分凝重之色,轉頭對這些年輕男女說道:“今日天色不好,還請諸位早些離去,改日再來賞景。”
有個披著白色狐裘的女子陰陽怪氣道:“喲,好大的口氣,這島是你家的不成!?”
身披一身玄黑道袍的道人沒有在說話,反倒是那位須發霜白的儒士老者搖頭歎息道:“如今的年輕人呐。”
說話間,老者大袖一揮,平地起大風。
大風將年輕男女一行人全部卷起,送入他們來時的所乘坐的樓船之中。
不知何時,天空中已經是烏雲密布,前一刻還是溫婉如同大家閨秀的海麵刹那間洶湧起來。
最後更是白浪滔天。
如此洶湧翻滾的滔天大浪,使得樓船如同一葉浮萍,在海麵上打了旋兒。
船上的一眾青年男女還在茫然不知所措之際,隻覺得自己腳下似乎有層層疊疊的大浪升起,船上眾人紛紛舉目四望,隻見樓船隨著海浪不斷飄向陸地方向,與絕島越來越遠。
這僅僅是那老者的一袖之威!?
船上的一眾青年男女在迴神之後,相顧駭然。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仙人手段!?
就在這邊風浪大起之際,絕島西邊方向卻仍舊是風平浪靜。
一名書生打扮的老人來到渡口,花了點散碎銀子,雇了一艘小船,向絕島方向緩緩行來。
船夫是個與老書生差不多年紀的老人,一下一下搖著船槳,道:“這大雪天氣,相公還要去絕島,難道是賞雪?說起來今年的雪真是大啊,相公倒是好雅興。”
老書生搖頭道:“當不起相公二字,不過是一窮酸文人耳。”
船夫笑道:“相公莫要謙虛,老漢年紀大了,見的人也不算少,這點見識還是有的,您身上有一股子勢,瞧著就不像一般人。”
老人笑道:“老丈,你既然不問官職高卑皆口稱相公,可也要知道這相公二字是非公侯將相難以擔當的,你不妨說說看,老夫是個什麽官職?”
船夫化漿,皺紋深深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帶著市井的狡猾和智慧,道:“老漢我約莫著,相公沒有一品,也有二品。”
船夫見老書生笑而不語,還以為說錯了,急忙又加了一句,“三品!三品不能再低了。”
話間剛落,海中波濤在頃刻間如同沸水,一層又一層的波浪推著小船向絕島方向飛快行去。
老漢撐了一輩子船,也沒見過如此陣仗,震撼難言。
原本坐著的老書生從小船上緩緩起身,立於船頭,不動如山。
老人望向遠方絕島,渾身氣勢驟然一凝,使得海麵上的浩大風浪都為之一頓。原本要被海浪掀翻的小舟,在這一刻仿佛有仙佛庇佑,立於潮頭之上,不動分毫。
老書生輕聲道:“老夫本是來此赴約,卻不想那人是要撕破臉皮了。”
話音未落,天空中猛然間有一道道雷電交織,似要將整個天幕撕裂開來。
天雷滾滾炸開,轟鳴之聲不絕於耳,震撼心神。
頭頂的滾滾黑雲中,有二十八顆“星辰”依次亮起。
老書生抬頭望向天空,腳下一踩,身形倏忽而起。小舟連同其上的老船夫,向後急退,劈風破浪。
下一刻,老夫踏足絕島。
似是王侯塚子的年輕人披著大氅,平靜道:“張載,本王親自登門相勸於你,給足了誠意,你卻仍要阻擋本王入主東都,那就別怪本王不講情麵。”
天空中雷霆大作,電蛇亂舞,可他這番話卻卻壓過了天空中的雷聲,字字清晰,字字入耳。
張載臉色平靜,道:“蕭煜,人生在世,總要有所堅持,不是誰都願意做一棵牆頭蘆葦,風往哪邊吹便往哪邊倒。論輩分,老夫與你外祖是同輩人,論年齡,老夫今年八十有四,虛長你將近一甲子光陰,今日便倚老賣老,給你一句忠告,得民心者得天下,縱使你武功鼎盛一時,也終難盛過一世。”
蕭煜放聲而笑,笑聲蓋過雷聲,壓過周圍的海浪,“大鄭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問鹿死誰手,老先生卻言民心二字!殊不知百姓愚昧,民智未開,哪裏有心可言,有意可說!”
隨著蕭煜的話語,天空中垂落道道紫雷,一共二十八道,上連滾滾黑雲中的二十八顆雷珠,下接絕島,森森然仿若天絕禁地。
不管是那一眾青年男女,還是老朽船夫,都看到了這終生難忘的一幕。
煌煌天威。
仙人之威!
張載抬頭望向天空中翻滾不休的雷池大陣,輕輕歎息一聲,“蕭煜,你擋得住老夫?還有什麽幫手,一起叫出來吧。”
張載話音落下,天空中黑雲散開方寸距離,露出其後的三道身影。
一道、一俗、一儒。
道人冷然,“貧道微塵。”
士紳淡然,“徐振之。”
儒士肅然,“天機閣,南謹仁。”
“送橫渠先生上路。”xh:.254.19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