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覆雲亂煜》更多支持!
今日又到大鄭的大朝會,身著朝服的文武百官魚貫進入東都皇城,環佩叮當。
如今東都城中的暗流在蕭烈的酷烈手段下,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至於少了幾位尚書,又少了幾位侍郎,在這個自身難保的時候,誰還會去管?蕭烈今天出現在朝會上,顯得格外醒目,由於東主立朝後,並未設立丞相官職的緣故,故而蕭烈的丞相官袍是取自大楚的樣式,然後又將顏色換成黑色,最後再在細節上稍作修改,又因為蕭烈有劍履上殿殊榮,他也在腰間懸了一把早年所用的長劍,劍鞘古拙,與這一身頗具古風的丞相官袍恰好是相得益彰。
除了蕭烈這位大丞相以外,朝堂上還有一人,同樣讓人側目。是一張生麵孔,不過東都諸公在這段時間裏早就聽聞了風聲,被天機榜點評為天下第八的儒門大宗師,世稱橫渠先生,應安平郡王之遙,由東海之濱的隱居之地來到東都,拜為太師。
小皇帝秦顯高坐龍椅,這皇極殿中看似一切照舊,不過在原本李嚴和張清所站的地方多出兩把檀木大椅。
蕭烈和張載分坐左右。
眾人都是心知肚明,現在看起來雖然是小皇帝坐得最高,可真正掌權的還是那位坐在左首的丞相大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時下已經有消息在東都城中流傳開來,說在先帝龍禦歸天之前,最後一個走進太廟的人其實是西平郡王蕭煜,而在多年前的那場太子謀反案中,那位西平郡王的母族,包括他的生母,可是被咱們先帝給屠戮一空啊,如今西平郡王靠著妻族在西北起家,割據自立,卻又涉險入東都。為何?蕭煜之心,還用多言?早已是路人皆知!
這當兒子去了一趟太廟,先帝就歸天了,再此之後,當時還是安國公的蕭烈順勢發動兵變,一舉成為實質上的東都之主,若說這裏麵沒有半點貓膩,誰信!?
權臣勳貴們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這局勢可就有些微妙了,若是安平郡王和西平郡王聯手,這天下是否就要改姓了?
至於誰來做皇帝,反正都是一家人,總是姓蕭的。
大朝會並未有多少實質內容,隻是兵部尚書按律上奏了最近和“秦政叛軍”的戰況,刑部尚書又上奏了追捕“叛賊”秦權的近況,最後由暗衛大都督孫立功上奏了遠在西北的草原戰事。在聽到這兒的時候,一些仍舊是心係鄭室的官員都暗自慶幸,最好是草原叛軍一路攻破中都,和那個西北叛逆來一個兩敗俱傷,如此,那秦政大都督便可後顧無憂,光複鄭室,指日可待。
下朝之後,許多懷有別樣心思的權貴都無一例外地想要與那位橫渠先生說上一句話,可惜讓人大失所望,未有一人能夠如願。
東都城內一座荒廢多年的親王府邸,在跟秦功爭奪皇位失敗後,那位親王先被奪去親王爵位,一年後賜死,其餘人等均被流放嶺南,故而這座府邸就一直閑置了下來,幾乎變成一座廢宅。很難相信在二十五年前,這裏還是門庭若市的八王爺府,當時就有滿朝上下盡是八王黨的說法,而那位在兄弟中位列的第八的王爺更是被尊稱為八賢王。
可惜,最後還是一步之遙,黨羽遍朝野的八王爺還是敗給了先是依附太子,後又做一名孤臣而得到首輔張江陵支持的四王爺秦功。
在鄭帝登基後,要將八王黨一掃而空,就不得不進一步借助首輔張江陵的手腕,這也造成後來張江陵尾大不掉之勢。
正明十年六月十日,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太傅張江陵被鄭帝加封為太師,成為有鄭以來,第一位在生前被加封為太師之人,十日後,正明十年六月二十,張江陵暴斃家中,鄭帝贈上柱國,諡號文忠。
在蕭烈自任丞相之位後,便將張江陵的府邸改為自己的丞相府,而八王府則是贈給了那位名列天下第八的橫渠先生。
這一天,八王府後院花園中,有兩人坐而對弈。
落子過半,張載撚子不定。
蕭烈也不催促,而是從袖中拿出一道卷軸,展開後輕聲道:“前些日子,犬子蕭瑾寫了一些不成韻的句子,還想請先生指點一二。”
張載聞言放下手中棋子,接過長卷,大概掃視了一眼。
隻見長卷上寫道:“弱冠係虜請長纓,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昂然含笑赴沙場,大旗招展日無光,氣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長矢射天狼。”
張載看完之後,沉默許久後才開口道:“豈讓儒冠誤此生?好一個豈讓儒冠誤此生!”
蕭烈輕輕笑罵道:“蕭瑾自小素有早慧之名,能知常人不知之事,恃才傲物,是年輕人的通病,比起他那個被我雪藏了五年的兄長蕭煜,張揚有餘,內斂不足,說出如此狂言妄語,倒是讓先生見笑了。”
橫渠先生仍舊是盯著這寥寥七十言,沒有說話。
蕭烈繼續說道:“我想讓蕭瑾編練一支新軍,先生以為如何?”
已經是太師的張載說道:“你這是要為了十年後做打算?編練新軍雖好,但見效太慢,如今形勢,風雲動蕩,等不了那麽久的。”
蕭烈點頭道:“我知道。”
張載合起手中的書卷,笑道:“不急於一時,不如等你謀劃周全了再定,若是你覺得蕭瑾日後可以掣肘蕭煜,那大可以讓他去皇帝身邊做一個儒林將,先從禦林軍著手,循次漸進,日後就是做一個大都督也無不可。”
蕭烈看了眼縱橫交錯的棋盤,笑道:“真不見一見那些急著來給你錦上添花的東都權貴?這可是當年傅先生都沒有的待遇。”
張載語氣平靜道:“傅先生不是不能,隻是不想而已,再者說,我剛到東都,立足未穩,他們就急著來我這兒求菩薩拜佛,為時尚早。”
短暫的寂然無言。
蕭烈站起身,說道:“慕容燕去了草原,不知這次道宗會去哪位大真人?”
張載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蕭烈笑了笑,望了一眼頭上天空,輕聲道:“算算時日,那兩位也快要出世了。”
說完之後,蕭烈告辭離去。
張載並未起身相送,隻是抬頭望著頭頂那一放碧藍天空,久久沒有說話。(我的小說《覆雲亂煜》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今日又到大鄭的大朝會,身著朝服的文武百官魚貫進入東都皇城,環佩叮當。
如今東都城中的暗流在蕭烈的酷烈手段下,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至於少了幾位尚書,又少了幾位侍郎,在這個自身難保的時候,誰還會去管?蕭烈今天出現在朝會上,顯得格外醒目,由於東主立朝後,並未設立丞相官職的緣故,故而蕭烈的丞相官袍是取自大楚的樣式,然後又將顏色換成黑色,最後再在細節上稍作修改,又因為蕭烈有劍履上殿殊榮,他也在腰間懸了一把早年所用的長劍,劍鞘古拙,與這一身頗具古風的丞相官袍恰好是相得益彰。
除了蕭烈這位大丞相以外,朝堂上還有一人,同樣讓人側目。是一張生麵孔,不過東都諸公在這段時間裏早就聽聞了風聲,被天機榜點評為天下第八的儒門大宗師,世稱橫渠先生,應安平郡王之遙,由東海之濱的隱居之地來到東都,拜為太師。
小皇帝秦顯高坐龍椅,這皇極殿中看似一切照舊,不過在原本李嚴和張清所站的地方多出兩把檀木大椅。
蕭烈和張載分坐左右。
眾人都是心知肚明,現在看起來雖然是小皇帝坐得最高,可真正掌權的還是那位坐在左首的丞相大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時下已經有消息在東都城中流傳開來,說在先帝龍禦歸天之前,最後一個走進太廟的人其實是西平郡王蕭煜,而在多年前的那場太子謀反案中,那位西平郡王的母族,包括他的生母,可是被咱們先帝給屠戮一空啊,如今西平郡王靠著妻族在西北起家,割據自立,卻又涉險入東都。為何?蕭煜之心,還用多言?早已是路人皆知!
這當兒子去了一趟太廟,先帝就歸天了,再此之後,當時還是安國公的蕭烈順勢發動兵變,一舉成為實質上的東都之主,若說這裏麵沒有半點貓膩,誰信!?
權臣勳貴們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這局勢可就有些微妙了,若是安平郡王和西平郡王聯手,這天下是否就要改姓了?
至於誰來做皇帝,反正都是一家人,總是姓蕭的。
大朝會並未有多少實質內容,隻是兵部尚書按律上奏了最近和“秦政叛軍”的戰況,刑部尚書又上奏了追捕“叛賊”秦權的近況,最後由暗衛大都督孫立功上奏了遠在西北的草原戰事。在聽到這兒的時候,一些仍舊是心係鄭室的官員都暗自慶幸,最好是草原叛軍一路攻破中都,和那個西北叛逆來一個兩敗俱傷,如此,那秦政大都督便可後顧無憂,光複鄭室,指日可待。
下朝之後,許多懷有別樣心思的權貴都無一例外地想要與那位橫渠先生說上一句話,可惜讓人大失所望,未有一人能夠如願。
東都城內一座荒廢多年的親王府邸,在跟秦功爭奪皇位失敗後,那位親王先被奪去親王爵位,一年後賜死,其餘人等均被流放嶺南,故而這座府邸就一直閑置了下來,幾乎變成一座廢宅。很難相信在二十五年前,這裏還是門庭若市的八王爺府,當時就有滿朝上下盡是八王黨的說法,而那位在兄弟中位列的第八的王爺更是被尊稱為八賢王。
可惜,最後還是一步之遙,黨羽遍朝野的八王爺還是敗給了先是依附太子,後又做一名孤臣而得到首輔張江陵支持的四王爺秦功。
在鄭帝登基後,要將八王黨一掃而空,就不得不進一步借助首輔張江陵的手腕,這也造成後來張江陵尾大不掉之勢。
正明十年六月十日,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太傅張江陵被鄭帝加封為太師,成為有鄭以來,第一位在生前被加封為太師之人,十日後,正明十年六月二十,張江陵暴斃家中,鄭帝贈上柱國,諡號文忠。
在蕭烈自任丞相之位後,便將張江陵的府邸改為自己的丞相府,而八王府則是贈給了那位名列天下第八的橫渠先生。
這一天,八王府後院花園中,有兩人坐而對弈。
落子過半,張載撚子不定。
蕭烈也不催促,而是從袖中拿出一道卷軸,展開後輕聲道:“前些日子,犬子蕭瑾寫了一些不成韻的句子,還想請先生指點一二。”
張載聞言放下手中棋子,接過長卷,大概掃視了一眼。
隻見長卷上寫道:“弱冠係虜請長纓,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昂然含笑赴沙場,大旗招展日無光,氣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長矢射天狼。”
張載看完之後,沉默許久後才開口道:“豈讓儒冠誤此生?好一個豈讓儒冠誤此生!”
蕭烈輕輕笑罵道:“蕭瑾自小素有早慧之名,能知常人不知之事,恃才傲物,是年輕人的通病,比起他那個被我雪藏了五年的兄長蕭煜,張揚有餘,內斂不足,說出如此狂言妄語,倒是讓先生見笑了。”
橫渠先生仍舊是盯著這寥寥七十言,沒有說話。
蕭烈繼續說道:“我想讓蕭瑾編練一支新軍,先生以為如何?”
已經是太師的張載說道:“你這是要為了十年後做打算?編練新軍雖好,但見效太慢,如今形勢,風雲動蕩,等不了那麽久的。”
蕭烈點頭道:“我知道。”
張載合起手中的書卷,笑道:“不急於一時,不如等你謀劃周全了再定,若是你覺得蕭瑾日後可以掣肘蕭煜,那大可以讓他去皇帝身邊做一個儒林將,先從禦林軍著手,循次漸進,日後就是做一個大都督也無不可。”
蕭烈看了眼縱橫交錯的棋盤,笑道:“真不見一見那些急著來給你錦上添花的東都權貴?這可是當年傅先生都沒有的待遇。”
張載語氣平靜道:“傅先生不是不能,隻是不想而已,再者說,我剛到東都,立足未穩,他們就急著來我這兒求菩薩拜佛,為時尚早。”
短暫的寂然無言。
蕭烈站起身,說道:“慕容燕去了草原,不知這次道宗會去哪位大真人?”
張載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蕭烈笑了笑,望了一眼頭上天空,輕聲道:“算算時日,那兩位也快要出世了。”
說完之後,蕭烈告辭離去。
張載並未起身相送,隻是抬頭望著頭頂那一放碧藍天空,久久沒有說話。(我的小說《覆雲亂煜》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