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隸屬荊州,因為出了一位首輔大人張江陵,而被世人廣為所知。
此時兩湖總督的行轅就暫時駐紮在江陵城中,而城外則是由張定國統領的三萬紅巾軍。
大風唿嘯,旌旗獵獵。
麵無表情的張定國坐於馬上,抬頭看了眼高高飄揚的張字大旗,然後看向遠處的將領城頭。
張定國沉聲道:“攻城。”
有頭戴紅巾的騎士飛快傳遞軍令,而江陵城頭,兩廣總督的正兵營已經嚴陣以待。
一聲聲沉悶鼓聲開始響起。
紅巾軍先是驅使著一隊隊百姓背著土包朝護城河衝來,這樣一來,既可以用人命去填護城河而不消耗自己實力,又能消耗守城一方的箭矢,可謂是一舉兩得,這也是當年後建鐵騎南下中原時慣用的手段。而在這些百姓後麵則是一隊隊紅巾軍藏在簡陋的盾車之後,徐徐前行。
亂世人命賤如草。
張定國將牛角大弓橫在自己身前,輕輕撫著這把陪伴了自己多時的老夥計,輕聲自語道:“魏獻計,雖然說你小子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平時又總說一些能酸倒牙的話,可有句話說得不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說完之後,張定國狠狠一揮手,以他為中心的紅巾軍精銳開始前壓,那杆張字大旗同樣開始向前。
他張定國身為紅巾軍元老,自然知道紅巾軍在短短兩月內就席卷十三府之地,絕非是老天爺垂青,而是他們在這之前已經謀劃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等到了如今這個天賜良機,才會有不舉兵則以,一舉兵便讓天下震動的浩大聲勢。
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兩湖本就是大鄭產糧重地,所以能否打下兩湖便成重中之重。
三年的心血,能否打下兩湖,都在這一戰之中,所以他不能輸,務必要攻下江陵,生擒兩湖總督。
此時江陵城中的兩湖總督曹庭已經是接近山窮水盡,此前從湖州城陷落開始,紅巾軍連下十三府,他便是逃了一路,隨著軍中糧草將盡,他正兵營中的士卒,不是搶掠更甚,就是陸續逃散。即便是到了江陵城中,城中的存糧也不過還能堅持十日而已。
驅使饑民攻城,自古便是起義軍的常用手段,不管名麵上的口號喊得多麽光明正大,到了該用的時候,不管是那路起義軍統領,皆是不以為意,故而張定國雖然有不忍之意,可他也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所以此時攻城,還是按照慣例,先驅使一波饑民前去消耗城中守兵的實力,然後再用自己的嫡係人馬攻城。
箭矢如雨般從城頭上落下,根本沒有上過戰場的饑民根本來不及反應,就如風過麥田一般,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可無奈饑民數量實在太多,雖然箭雨不弱,可比起密密麻麻的饑民大軍,仍舊是殺之不盡,被他們定著箭雨衝到了護城河前。運氣好些的饑民還能扔下身上的土包,向後跑去留下一條小命,運氣不好的,就直接與土包一起跌落護城河中。
而在饑民之後的紅巾軍,除了偶爾斬殺幾名逃跑的饑民,則根本不理會腳下的屍體和傷患,徑直前衝。
張定國拉弓如滿月,一箭將一名正在城頭上大聲督戰的校尉射穿喉嚨。
這名校尉的屍體被城上守軍胡亂拉開,然後由另一名校尉補上位置。
連續拉弓對於手臂的傷害極大,即便是以張定國的天生神力,在連續拉弓射殺了十幾人後,也不得不暫時放下牛角大弓。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更何況這江南之地不是西北塞外草原,三萬紅巾軍在城上收兵看來,已經是黑壓壓一片看不到盡頭,而紅巾軍又是以紅色頭巾包裹,望之更如紅雲蔽野。
在饑民退去之後,留下一地屍體,而在這些屍體之上,一架架雲梯豎起,一股股紅巾軍開始爬上城頭。
張定國聽著不斷有輕騎傳信而來,是一隊又一隊的潰散和傷亡數字。
此時不算饑民,已經傷亡了兩千之數,這還是沒有完全占領城頭,若是再這樣下去,隻要再死上個兩千人,士氣就會完全潰散。
不過他也深知,城中的守軍此時也不會好到哪裏,就像一張被拉成滿月的大弓,隻要再多拉一分,弓弦隨時有被繃斷的可能。
就看誰能撐到最後。
想到這兒,張定國心中有著淡淡的惋惜,若是此時他領著的不是這些烏合之眾紅巾軍,而是東北軍、是西北軍,甚至是秦政的二十萬天子親軍或者蕭烈的三大營,不用三萬人,隻要一萬人,他就十成把握打下這座江陵城。
張定國舉目遠眺江陵城,又想著若是城中的五千守軍若不是兩湖的地方兵,而是那幾人的大軍,接過又該如何?
張定國自嘲一笑,那就沒得打了,尤其是西北軍,中都鐵騎甲大鄭,哪怕隻有五千人,隻消幾輪衝鋒就能將自己這三萬大軍打得潰不成軍。
還有那號稱“人數不過萬,過萬不能敵。”的後建鐵浮屠。
一萬鐵浮屠,該用多少人才能打得過?哪怕如今的鐵浮屠已經遠不如當年,可瘦死的駱駝總比馬大不是?
慕容燕、徐林、牧人起、秦政,這些人才是當世名將。
大丈夫當躍馬揚鞭,馬踏燕然。
張定國輕輕歎了口氣,拿起一柄鋼槍,身先士卒。
幾乎同時,一聲尖銳尖銳號角嗚咽響起。
看到主將竟然身先士卒,紅巾軍頓時士氣大振,如潮水一般再次朝城頭湧來,城頭上的士兵則是麵露惶恐神色。
張定國沒有穿太過鮮亮的鎧甲,而是如尋常士卒一般,以紅巾包頭,又身穿紅袍,此時江陵城守軍的箭矢已經被消耗的七七八八,而城牆下也已經堆滿了屍體。張定國便不起眼地混在人群中,順著一架雲梯攀上城頭。
張定國剛一登城,便有幾把長槍朝他刺來,他一槍將這柄長槍掃開,然後又是一槍將五名守城士兵掃下城頭,他身後的紅巾軍趁著這個機會開始不斷跳上城頭,張定國接著又是一槍將一名校尉模樣的士卒刺死,然後猛地一甩長槍,長槍上的屍體順勢飛出,將一名舉著長刀朝張定國奔來的兵卒給撞下城牆。
張定國麵無表情,一槍死一人,持槍前行,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黃昏中,殘陽如血。
城頭上的喊殺聲漸漸弱下去。
隨著總督標營參將被張定國一槍崩碎了腦袋,守城兵卒終於完全潰散。
一股股紅巾軍爬上城頭,然後再由城內打開城門。
城破了。
這一日,江陵失守,兩湖總督曹庭僅僅帶了十幾名心腹,倉皇而逃。
這一戰不但讓荊州成為一座孤城,更讓兩湖局勢完全糜爛,再無半點挽迴可能。
先是遠在東都的蕭烈發下均旨,令暗衛將逃到江都的兩湖總督曹庭押迴東都,同時嚴令江南各地總兵嚴守城池,靜待朝廷平賊大軍。
然後便是張定國和魏獻計兩人開始嶄露頭角,被暗衛大都督孫立功列為暗衛必殺之人,與陸林、張福等人齊名。
當事人卻沒有想那麽多,他在處理完善後事宜後,就立刻馬不停蹄的率軍前往荊州,與已經到達荊州城外的陸林等人會和。
雖然兩廣總督逃走,可在荊州城中,還有一位大鄭宗室郡王。
此時兩湖總督的行轅就暫時駐紮在江陵城中,而城外則是由張定國統領的三萬紅巾軍。
大風唿嘯,旌旗獵獵。
麵無表情的張定國坐於馬上,抬頭看了眼高高飄揚的張字大旗,然後看向遠處的將領城頭。
張定國沉聲道:“攻城。”
有頭戴紅巾的騎士飛快傳遞軍令,而江陵城頭,兩廣總督的正兵營已經嚴陣以待。
一聲聲沉悶鼓聲開始響起。
紅巾軍先是驅使著一隊隊百姓背著土包朝護城河衝來,這樣一來,既可以用人命去填護城河而不消耗自己實力,又能消耗守城一方的箭矢,可謂是一舉兩得,這也是當年後建鐵騎南下中原時慣用的手段。而在這些百姓後麵則是一隊隊紅巾軍藏在簡陋的盾車之後,徐徐前行。
亂世人命賤如草。
張定國將牛角大弓橫在自己身前,輕輕撫著這把陪伴了自己多時的老夥計,輕聲自語道:“魏獻計,雖然說你小子狗嘴裏吐不出象牙,平時又總說一些能酸倒牙的話,可有句話說得不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說完之後,張定國狠狠一揮手,以他為中心的紅巾軍精銳開始前壓,那杆張字大旗同樣開始向前。
他張定國身為紅巾軍元老,自然知道紅巾軍在短短兩月內就席卷十三府之地,絕非是老天爺垂青,而是他們在這之前已經謀劃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等到了如今這個天賜良機,才會有不舉兵則以,一舉兵便讓天下震動的浩大聲勢。
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兩湖本就是大鄭產糧重地,所以能否打下兩湖便成重中之重。
三年的心血,能否打下兩湖,都在這一戰之中,所以他不能輸,務必要攻下江陵,生擒兩湖總督。
此時江陵城中的兩湖總督曹庭已經是接近山窮水盡,此前從湖州城陷落開始,紅巾軍連下十三府,他便是逃了一路,隨著軍中糧草將盡,他正兵營中的士卒,不是搶掠更甚,就是陸續逃散。即便是到了江陵城中,城中的存糧也不過還能堅持十日而已。
驅使饑民攻城,自古便是起義軍的常用手段,不管名麵上的口號喊得多麽光明正大,到了該用的時候,不管是那路起義軍統領,皆是不以為意,故而張定國雖然有不忍之意,可他也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所以此時攻城,還是按照慣例,先驅使一波饑民前去消耗城中守兵的實力,然後再用自己的嫡係人馬攻城。
箭矢如雨般從城頭上落下,根本沒有上過戰場的饑民根本來不及反應,就如風過麥田一般,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可無奈饑民數量實在太多,雖然箭雨不弱,可比起密密麻麻的饑民大軍,仍舊是殺之不盡,被他們定著箭雨衝到了護城河前。運氣好些的饑民還能扔下身上的土包,向後跑去留下一條小命,運氣不好的,就直接與土包一起跌落護城河中。
而在饑民之後的紅巾軍,除了偶爾斬殺幾名逃跑的饑民,則根本不理會腳下的屍體和傷患,徑直前衝。
張定國拉弓如滿月,一箭將一名正在城頭上大聲督戰的校尉射穿喉嚨。
這名校尉的屍體被城上守軍胡亂拉開,然後由另一名校尉補上位置。
連續拉弓對於手臂的傷害極大,即便是以張定國的天生神力,在連續拉弓射殺了十幾人後,也不得不暫時放下牛角大弓。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更何況這江南之地不是西北塞外草原,三萬紅巾軍在城上收兵看來,已經是黑壓壓一片看不到盡頭,而紅巾軍又是以紅色頭巾包裹,望之更如紅雲蔽野。
在饑民退去之後,留下一地屍體,而在這些屍體之上,一架架雲梯豎起,一股股紅巾軍開始爬上城頭。
張定國聽著不斷有輕騎傳信而來,是一隊又一隊的潰散和傷亡數字。
此時不算饑民,已經傷亡了兩千之數,這還是沒有完全占領城頭,若是再這樣下去,隻要再死上個兩千人,士氣就會完全潰散。
不過他也深知,城中的守軍此時也不會好到哪裏,就像一張被拉成滿月的大弓,隻要再多拉一分,弓弦隨時有被繃斷的可能。
就看誰能撐到最後。
想到這兒,張定國心中有著淡淡的惋惜,若是此時他領著的不是這些烏合之眾紅巾軍,而是東北軍、是西北軍,甚至是秦政的二十萬天子親軍或者蕭烈的三大營,不用三萬人,隻要一萬人,他就十成把握打下這座江陵城。
張定國舉目遠眺江陵城,又想著若是城中的五千守軍若不是兩湖的地方兵,而是那幾人的大軍,接過又該如何?
張定國自嘲一笑,那就沒得打了,尤其是西北軍,中都鐵騎甲大鄭,哪怕隻有五千人,隻消幾輪衝鋒就能將自己這三萬大軍打得潰不成軍。
還有那號稱“人數不過萬,過萬不能敵。”的後建鐵浮屠。
一萬鐵浮屠,該用多少人才能打得過?哪怕如今的鐵浮屠已經遠不如當年,可瘦死的駱駝總比馬大不是?
慕容燕、徐林、牧人起、秦政,這些人才是當世名將。
大丈夫當躍馬揚鞭,馬踏燕然。
張定國輕輕歎了口氣,拿起一柄鋼槍,身先士卒。
幾乎同時,一聲尖銳尖銳號角嗚咽響起。
看到主將竟然身先士卒,紅巾軍頓時士氣大振,如潮水一般再次朝城頭湧來,城頭上的士兵則是麵露惶恐神色。
張定國沒有穿太過鮮亮的鎧甲,而是如尋常士卒一般,以紅巾包頭,又身穿紅袍,此時江陵城守軍的箭矢已經被消耗的七七八八,而城牆下也已經堆滿了屍體。張定國便不起眼地混在人群中,順著一架雲梯攀上城頭。
張定國剛一登城,便有幾把長槍朝他刺來,他一槍將這柄長槍掃開,然後又是一槍將五名守城士兵掃下城頭,他身後的紅巾軍趁著這個機會開始不斷跳上城頭,張定國接著又是一槍將一名校尉模樣的士卒刺死,然後猛地一甩長槍,長槍上的屍體順勢飛出,將一名舉著長刀朝張定國奔來的兵卒給撞下城牆。
張定國麵無表情,一槍死一人,持槍前行,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黃昏中,殘陽如血。
城頭上的喊殺聲漸漸弱下去。
隨著總督標營參將被張定國一槍崩碎了腦袋,守城兵卒終於完全潰散。
一股股紅巾軍爬上城頭,然後再由城內打開城門。
城破了。
這一日,江陵失守,兩湖總督曹庭僅僅帶了十幾名心腹,倉皇而逃。
這一戰不但讓荊州成為一座孤城,更讓兩湖局勢完全糜爛,再無半點挽迴可能。
先是遠在東都的蕭烈發下均旨,令暗衛將逃到江都的兩湖總督曹庭押迴東都,同時嚴令江南各地總兵嚴守城池,靜待朝廷平賊大軍。
然後便是張定國和魏獻計兩人開始嶄露頭角,被暗衛大都督孫立功列為暗衛必殺之人,與陸林、張福等人齊名。
當事人卻沒有想那麽多,他在處理完善後事宜後,就立刻馬不停蹄的率軍前往荊州,與已經到達荊州城外的陸林等人會和。
雖然兩廣總督逃走,可在荊州城中,還有一位大鄭宗室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