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人,你敢攔我?”
寧不悔眼睛眯了起來,直視眼前的薛立人。
“攔就攔了,你能拿我怎麽樣?”
薛立人扭了扭脖子,語露不屑。
“我記得前些日子在紅袖添香,我應該把你打成了豬頭才對啊,看來,薛家果然家大業大,藏有上好丹藥啊。”
寧不悔雙手抱胸,玩味地道。
當日,他在紅袖添香,可是實實在在地打了這些長安世家和來自唐國各地的名門子弟的臉。
這薛立人第一個跳出來要找他麻煩,結果被他的靈魂力一衝擊,就被他打成了豬頭。
那個三皇子李昭明更是不堪,三十歲成為武宮境雖然尚可,但是在寧不悔的帝魂麵前,什麽也不是。
寧不悔靈魂力一衝,那位昭明皇子就嚇得屁滾尿流,被寧不悔暴打了一頓。
他料定那些世家子弟肯定不會把這種醜事外揚,不然的話,不至於到現在連當日的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
至於秋家和蘭家兩家子弟,雖然並沒有參與到當日的事件中,但顯然也知道利弊,不會無故去得罪其他家族。
“住嘴,你個南方豬,除了整天捕魚打獵,你會做什麽!”
薛立人惱羞成怒,眼珠子都紅了起來,身上鏡台境八重的元氣波動擴散開來。
嘩。
隻是,二人的對話落到周圍書院弟子的耳裏,卻是讓一眾書院弟子瞬間嘩然。
“什麽,紅袖添香?我沒有聽錯吧?”
“打成豬頭?臥槽,怎麽可能,薛公子可是鏡台境八重的強者。”
“這些南蠻子,難道就隻會說大話嗎?”
“可是紅袖添香,我記得今年那裏不是昭明皇子召開茶會論武的地方嗎?”
感受到周圍書院弟子們投射過來的,或者驚訝,或者懷疑的目光,薛立人感覺臉上火辣辣地疼。
他怒視著寧不悔,一字一頓地道:“姓寧的,敢不敢,你敢不敢跟我生死鬥?!”
此言一出,周圍一大片的書院弟子皆是麵色震撼。
繼而有人結結巴巴地道:“生死,生死鬥?生死鬥!”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都變得尖細了。
震撼不已的何止是他,在元氣天梯附近的一眾書院弟子聽到薛立人的話,都懵圈了。
“臥槽,生死鬥,薛公子這是發了什麽瘋啊?”
“生死鬥,這是拿命做賭注啊,薛公子是有多恨那個寧不悔啊?”
“這寧不悔才開脈境五脈,堪堪可以嚐試登元氣天梯,他不會傻帽的答應吧?”
“難說難說,我唐國武者,皆是注重名譽之輩,這薛公子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這寧不悔不答應,就是懦夫了。”
“以大欺小,不是君子所為啊。”
“這要是我,肯定就不答應了,小命要緊,去踏馬的名譽。”
這頓時間,寧不悔強闖元氣塔,三劍敗崔宏的事情已經在書院傳開了,大家都認得寧不悔。
隻是,沒有人認為寧不悔會答應,因為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決鬥。
一旦寧不悔同意了生死鬥,寧不悔的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死。
沒有例外。
因為,鏡台境八重和開脈境五脈之間,比差了一個大境界還要多。
相比於周圍書院弟子們的震撼,寧不悔的臉色卻很平靜。
薛立人敢在元氣天梯這種人多的地方發出生死鬥的邀請,無非就是要逼迫自己應戰。
而在生死鬥的過程中,薛立人必然會使用什麽絕殺手段,而且還是那種萬無一失能夠把自己殺死的那種。
寧不悔前世是武帝,一眼就看穿了薛立人藏著的是什麽心思。
這種類似於激將法的手段,在他看來,真的是太沒有水平了,跟過家家一樣。
不過,既然這薛立人主動送上門來,那自然就要接受他的好意了,殺一儆百,殺雞儆猴!
想到這,寧不悔嘴角一翹,淡淡道:“那我就大發善心,滿足薛公子這個小小的心願吧。”
至於薛立人暗地裏為他準備的手段,寧不悔完全沒有放在眼裏。
隻是,寧不悔這句話落在其他書院弟子耳中,卻不亞於一塊巨石打破了平靜的湖麵。
“什麽?什麽?他答應了?”
“他竟然答應了?”
“他是傻的嗎?這明顯就是逼著他答應啊。”
“你懂什麽,我輩武者,一腔熱血,答應了就答應,反正薛公子與他又沒有死仇,肯定會放他一馬。”
一眾書院弟子議論紛紛,臉上皆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商之淩也是傻眼了,胖乎乎的手戳了戳寧不悔的肩膀:“寧兄,寧兄,你真的要跟他進行生死鬥嗎?”
“放心,我既然答應,自然有把握。”
輕輕一笑,寧不悔迴了商之淩一句。
其實也不怪商之淩。
書院弟子,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年輕人有火氣很正常,所以書院不禁止弟子們之間的互相打鬥,不出人命即可。
然而,書院弟子中也會出現彼此有著世仇或者血仇的情況。
因為這一點,書院特意在外院和內院中,分別設置了一座生死台。
生死台上生死鬥,縱死不能怨他人。
在書院的教習見證下,上了生死台的兩人,可分生死,也可以不分生死。
隻不過,基本上上了生死台的,都會分出生死,不分生死的少之又少。
寧不悔來到長安的日子也不短了,自然知道書院這個規矩。
不過,他喜歡這個規矩,因為這代表著他可以光明正大殺了薛立人!
薛立人聽到寧不悔答應了,喜出望外,顯得很是興奮。
“姓寧的,既然你答應了,那便跟我到生死台上。”
薛立人冷哼一聲,在一眾地方盟成員的簇擁下,離開了元氣天梯這邊。
寧不悔神色淡然,徑直跟了過去。
既然這薛立人這麽急著找死,那自己便送他去死,完成他這個渺小的心願,反正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寧兄,你等等我,你等等我。”
看到寧不悔如此自信,商之淩有些口幹舌燥,連忙追了過去。
他隱隱有預感,寧不悔會給他一個大驚喜,這是他作為一個唐國最大拍賣行子弟的直覺。
商人的直覺!
寧不悔眼睛眯了起來,直視眼前的薛立人。
“攔就攔了,你能拿我怎麽樣?”
薛立人扭了扭脖子,語露不屑。
“我記得前些日子在紅袖添香,我應該把你打成了豬頭才對啊,看來,薛家果然家大業大,藏有上好丹藥啊。”
寧不悔雙手抱胸,玩味地道。
當日,他在紅袖添香,可是實實在在地打了這些長安世家和來自唐國各地的名門子弟的臉。
這薛立人第一個跳出來要找他麻煩,結果被他的靈魂力一衝擊,就被他打成了豬頭。
那個三皇子李昭明更是不堪,三十歲成為武宮境雖然尚可,但是在寧不悔的帝魂麵前,什麽也不是。
寧不悔靈魂力一衝,那位昭明皇子就嚇得屁滾尿流,被寧不悔暴打了一頓。
他料定那些世家子弟肯定不會把這種醜事外揚,不然的話,不至於到現在連當日的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
至於秋家和蘭家兩家子弟,雖然並沒有參與到當日的事件中,但顯然也知道利弊,不會無故去得罪其他家族。
“住嘴,你個南方豬,除了整天捕魚打獵,你會做什麽!”
薛立人惱羞成怒,眼珠子都紅了起來,身上鏡台境八重的元氣波動擴散開來。
嘩。
隻是,二人的對話落到周圍書院弟子的耳裏,卻是讓一眾書院弟子瞬間嘩然。
“什麽,紅袖添香?我沒有聽錯吧?”
“打成豬頭?臥槽,怎麽可能,薛公子可是鏡台境八重的強者。”
“這些南蠻子,難道就隻會說大話嗎?”
“可是紅袖添香,我記得今年那裏不是昭明皇子召開茶會論武的地方嗎?”
感受到周圍書院弟子們投射過來的,或者驚訝,或者懷疑的目光,薛立人感覺臉上火辣辣地疼。
他怒視著寧不悔,一字一頓地道:“姓寧的,敢不敢,你敢不敢跟我生死鬥?!”
此言一出,周圍一大片的書院弟子皆是麵色震撼。
繼而有人結結巴巴地道:“生死,生死鬥?生死鬥!”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都變得尖細了。
震撼不已的何止是他,在元氣天梯附近的一眾書院弟子聽到薛立人的話,都懵圈了。
“臥槽,生死鬥,薛公子這是發了什麽瘋啊?”
“生死鬥,這是拿命做賭注啊,薛公子是有多恨那個寧不悔啊?”
“這寧不悔才開脈境五脈,堪堪可以嚐試登元氣天梯,他不會傻帽的答應吧?”
“難說難說,我唐國武者,皆是注重名譽之輩,這薛公子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這寧不悔不答應,就是懦夫了。”
“以大欺小,不是君子所為啊。”
“這要是我,肯定就不答應了,小命要緊,去踏馬的名譽。”
這頓時間,寧不悔強闖元氣塔,三劍敗崔宏的事情已經在書院傳開了,大家都認得寧不悔。
隻是,沒有人認為寧不悔會答應,因為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決鬥。
一旦寧不悔同意了生死鬥,寧不悔的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死。
沒有例外。
因為,鏡台境八重和開脈境五脈之間,比差了一個大境界還要多。
相比於周圍書院弟子們的震撼,寧不悔的臉色卻很平靜。
薛立人敢在元氣天梯這種人多的地方發出生死鬥的邀請,無非就是要逼迫自己應戰。
而在生死鬥的過程中,薛立人必然會使用什麽絕殺手段,而且還是那種萬無一失能夠把自己殺死的那種。
寧不悔前世是武帝,一眼就看穿了薛立人藏著的是什麽心思。
這種類似於激將法的手段,在他看來,真的是太沒有水平了,跟過家家一樣。
不過,既然這薛立人主動送上門來,那自然就要接受他的好意了,殺一儆百,殺雞儆猴!
想到這,寧不悔嘴角一翹,淡淡道:“那我就大發善心,滿足薛公子這個小小的心願吧。”
至於薛立人暗地裏為他準備的手段,寧不悔完全沒有放在眼裏。
隻是,寧不悔這句話落在其他書院弟子耳中,卻不亞於一塊巨石打破了平靜的湖麵。
“什麽?什麽?他答應了?”
“他竟然答應了?”
“他是傻的嗎?這明顯就是逼著他答應啊。”
“你懂什麽,我輩武者,一腔熱血,答應了就答應,反正薛公子與他又沒有死仇,肯定會放他一馬。”
一眾書院弟子議論紛紛,臉上皆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商之淩也是傻眼了,胖乎乎的手戳了戳寧不悔的肩膀:“寧兄,寧兄,你真的要跟他進行生死鬥嗎?”
“放心,我既然答應,自然有把握。”
輕輕一笑,寧不悔迴了商之淩一句。
其實也不怪商之淩。
書院弟子,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年輕人有火氣很正常,所以書院不禁止弟子們之間的互相打鬥,不出人命即可。
然而,書院弟子中也會出現彼此有著世仇或者血仇的情況。
因為這一點,書院特意在外院和內院中,分別設置了一座生死台。
生死台上生死鬥,縱死不能怨他人。
在書院的教習見證下,上了生死台的兩人,可分生死,也可以不分生死。
隻不過,基本上上了生死台的,都會分出生死,不分生死的少之又少。
寧不悔來到長安的日子也不短了,自然知道書院這個規矩。
不過,他喜歡這個規矩,因為這代表著他可以光明正大殺了薛立人!
薛立人聽到寧不悔答應了,喜出望外,顯得很是興奮。
“姓寧的,既然你答應了,那便跟我到生死台上。”
薛立人冷哼一聲,在一眾地方盟成員的簇擁下,離開了元氣天梯這邊。
寧不悔神色淡然,徑直跟了過去。
既然這薛立人這麽急著找死,那自己便送他去死,完成他這個渺小的心願,反正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寧兄,你等等我,你等等我。”
看到寧不悔如此自信,商之淩有些口幹舌燥,連忙追了過去。
他隱隱有預感,寧不悔會給他一個大驚喜,這是他作為一個唐國最大拍賣行子弟的直覺。
商人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