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色正好,有月光悄悄鑽進窗欞,眼見這般和美的一家,也是羨慕的沉醉了。


    京都作為大元的中心,一直最是忙碌又熱鬧的。


    這一日一早,皇宮北麵的宮門居然難得在早晚進出采買馬車的時候打開了。


    一隊宮女,還有一隊太監,分別挽著包裹被放了出來。


    其中有年老,也有年少的,神色裏說不上是歡喜還是悲傷。


    有人家裏得了消息,早早趕來接人,自然免不得一番哭泣。有人則迅速轉入小巷,消失的無影無蹤,也有一些無家可歸的,被等待的小吏引著去了慈濟局,以後幫忙照料孤兒老弱,雖然工錢不多,但也吃穿不缺,是個好的安身養老之處。


    消息傳到各大酒樓,茶館,或者街頭巷尾,免不得又引來一番議論。


    「算起來,這是皇後娘娘第四次放人了。宮裏人手夠用嗎,還是要選新人進宮?」


    一個人中年商賈端了茶碗,說話聲音算不得低,他卻沒什麽惶恐之色。


    本來京都就是天子腳下,天子家事就是國事,人人說起來,就如同議論一下鄰居是不是又收了小妾一般平常。更何況這話裏對皇後奶娘也沒什麽詆毀之意,最重要的是,宏德帝在位六年,皇後娘娘進宮也是六年,這兩位可從來沒因為誰說了幾句閑話兒就雷霆震怒的。


    同他一起喝茶的友人也是應道,「對啊,如今宮裏的主子,加一起也不過是皇上皇後加四個皇子公主,恐怕也不需要多少人手伺候。」


    旁人也是點頭,這麽多年,他們也習慣皇帝專寵皇後一人的事實了。


    若是先前許是還覺得,一個帝王隻有一個女人,實在不可想象。畢竟曆朝曆代也沒這樣的先例,就是承德帝時候,還有一個貴妃呢,雖然最後反叛,意圖篡位,但也生了一子呢。


    但這幾年下來,皇帝一家過得和樂,從來沒聽說後宮鬥的烏煙瘴氣,倒也幹幹淨淨。


    而且上行下效,帝王如此以身作則,臣子和百姓多有效仿,納妾之風頓止。多少人家後宅裏平平安安不說,更多的心思用在讀書或者做生意,或者哪怕多伺弄幾遍田地,還多打了幾鬥苞穀呢。


    男人們興許多少還有些怨言,但女人們可是對皇後娘娘感激之極。


    沒有哪個女人不希望夫君陪在身邊,獨守空房,還要聽著隔壁院落鶯聲燕語的滋味,沒有體會過的人,絕對不會知道是如何絕望和心涼。


    如今,就算不能家家戶戶都隻娶妻不納妾,但是給男人們一萬個膽子,也沒有膽敢寵妾滅妻了。


    若說宏德帝是整個大元的主宰,那皇後娘娘就是所有女人的夢想和後盾。


    喜洋洋酒樓裏,這會兒同樣也是熱鬧之極。夏日裏,吃一把烤肉串,來一壺冰鎮的好酒,也是一個絕好的消暑辦法啊。


    但也有人,就是喜歡涮菜涮肉的爽快,於是五年前,喜洋洋盤下了旁邊的酒樓,把燒烤挪了過去。


    一樓吃火鍋,一樓吃肉串,倒也和諧。


    中午十分,忙碌了半日的人們,結伴而來,推杯換盞之時,也存了打探幾句消息的心思。


    畢竟喜洋洋酒樓的背後東家是國公府,皇後娘娘是國公府的姑娘,如今又突然把宮人放出來,國公府多少也能知道些內情吧。


    果然,太陽升到頭頂的時候,一身錦緞長衫,穿戴的越來越像讀書人的陳信大管事就從後邊走了出來。


    免不得,眾人要起身寒暄兩句。


    國公府的生意,甚至皇後娘娘的一些生意,如今都是陳信在打理。


    就是這幾年紅得發紫的箱包鋪子,也是陳信的妻子在掌管。這夫妻倆可以說,掌管了國公府的錢袋子和皇後娘娘的私房。


    不說人人巴結,起碼也不敢得罪分毫。


    陳信比之幾年前可是成熟穩重很多,上唇也留起了胡子,乍看很有些富貴員外的架勢。


    他也是笑著同眾人寒暄,並不曾冷落任何一個人。


    末了才站在大堂中央,拱手做了一個羅圈揖,笑道,「各位,恐怕也是聽說宮裏的皇後娘娘又放了一批宮人出來吧?」


    「自然聽說了,皇後娘娘賢德,必定是不忍心那些宮人老死宮廷,這才行此善事。」


    「就是,皇後娘娘最是心慈。」


    陳信卻是擺手,神色裏也帶了三分鄭重,「其實各位都猜測錯了,皇後娘娘此舉自然是考量了宮人們渴望一家團聚或者安然歸老,但更多的是為了縮減宮裏的花銷用度。各位也知道,南邊幾州受災了,若不是皇上同朝中各位大愛人禪精竭慮,調撥糧食,救災得力,怕是災民這會兒都到了咱們京都城外了。」


    「啊,原來是這般,娘娘賢德,如此憂國憂民,實在是大元之幸啊。」


    一個老書生第一個開口讚道,話語裏到沒了客套,添了幾分真心。


    其餘人等不管如何,也是連連點頭。


    陳信見此,這才說道,「不隻如此,娘娘聽說災民們家園盡毀,甚至今冬都沒有棉衣,沒有鋪蓋,特意下了懿旨,取宮中三月用度的一半,連同喜洋洋酒樓三月的進項,供給三萬兩,盡皆買了棉花布匹,捐給災民。」


    「啊?」眾人聽得忍不住驚唿,「三萬兩,一半用度,這裁減的也太多了。這般豈不是要委屈皇上和皇子公主們了。」


    「就是啊,南邊幾州的百姓,也是我等的兄弟姐妹,怎麽能讓皇後娘娘如此苛待自己?不成,算我一個,我也要盡幾分綿薄之力。我捐銀二百兩!」


    世上從來不缺聰明人,幾乎是陳信的話音剛落,就有人猜出了他今日這番話的用意,於是第一個嚷了出來。


    陳信得了梯子,自然趕緊往上爬。


    「這位貴客如此大義,實在是我大元楷模,不知貴客可願留下姓名,我必定稟報給皇後娘娘。」


    眾人聽得都是眼睛發亮,就是腦子再遲鈍,這會兒也徹底明白過來了。


    不過是捐些銀子,就能在皇後娘娘跟前露個臉,興許運氣好了,還能入了皇上的耳朵,真是太劃算的一個買賣了。


    於是,不等陳信讓人取出早就準備好的紙墨筆硯,眾人都是嚷了起來,「我也要捐銀,一百兩!」


    「我捐二百兩。」


    「我捐銀一百兩,外加棉布三十匹,棉花二百斤。」


    很快,就有夥計抬了桌子出來,陳信請了眾人裏年歲最大的老書生執筆,分別記錄下眾人的姓名和捐獻之物。


    那老書生激動壞了,別人隻是留了個名字,他可是留了滿紙的字啊。到時候送上去,就是皇上和皇後沒有留意,將來說起來,在親朋好友中間,在後代子孫麵前,都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譬如大元宏德七年,江南水災,帝後憂心,京都善心人士慷慨解囊,為大元鄉親援手,為帝後解憂,特獻銀獻物。記錄於冊,某某紙筆。


    若是有史官參一腳,興許都要青史留名呢。


    眾人也是羨慕眼睛都要紅了,但陳信沒有依照眾人身份擇選,隻請了年歲最大之人,這不得不說,實在是高明,誰也挑不出毛病,反倒落了一個敬老的名頭。


    很快,就記錄完成了,但是不等眾人再說幾句話,外麵又有人得了消息趕來了。


    一個來自北地的富商,直接砸了一萬兩的巨款,得了眾人的稱讚不說,直接被另外開了一冊寫在了第一名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稻香甜妻 卷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幽蘭並收藏稻香甜妻 卷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