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父母是將我們撫育成人的人,他們將剛剛出生的我們培養成為能說會道的人,當我們能夠自立,能夠為他們分憂,為他們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p


    不給別人(包括父母)添麻煩,這是情商生活化中關鍵的一步,禮貌、獨立、堅忍、同理心等優秀的品格皆源於此。/p


    有些事情不能太過依賴自己的父母,畢竟我們不能夠永遠的倚靠他們,總有一天,我們不能給父母添麻煩,還要負起照顧他們的責任,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不給父母增加麻煩。能夠自己解決的事情絕對不要去煩爸媽。/p


    這可能因為我們家受天朝文化習慣的影響,加上我們主觀上期望給孩子樹立這麽一個觀念:孝為善之先。但是我們卻常常溺愛孩子,讓這話變得矛盾起來,是我們要溺愛孩子,還是要讓孩子學會孝敬老人之類的。/p


    記得,有一次,去書店,看見一個老人為自己的孫女背書包,還要幫助她去櫃台問什麽書在哪兒,看的我心裏很不是滋味兒,一個已經年邁的老人,現在所能夠依靠的人隻有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或者是自己的孫女,可是這個孫女去不斷的指示他做這做那。/p


    比如,很多家長迴到家一般都是先問候小孩:“寶貝,今天怎麽樣啊?”但我從小我們家裏卻有這麽一個習慣,小孩,當然也包括我,迴到家裏的時候是要先問候自己的父母的。/p


    我們家的吃的要先僅長輩吃,然後再到晚輩吃,我從小父母就告訴我要照顧爺爺,從來沒有誰是這樣說的:“爺爺你要照顧好孫子。”/p


    但是這個城市裏卻是相反的,在城市裏的孩子都是被長輩們溺愛著,沒有人告訴孩子要孝敬長輩來著,而長輩覺得這個家裏最重要的人是孩子,而不是老人,其實有時候我們不覺得,孩子跌倒摔著爬起來,過幾天就沒事了,因為孩子們恢複得快。/p


    但是長輩們卻不像孩子們,他們一旦跌倒就可以爬不起來,很可能就臥病不起了,所以呢我們城市裏的人有時候卻由於過分的溺愛孩子,而忽略了老人的重要,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是嗎,不要當我們失去了誰的時候,才後悔當初沒有善待自己的父母就不好了。/p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一種覺悟,使我們懂得珍惜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全社會必備的美德,喪失這個美德就會遭社會的唾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是要你去利用這個寶,而是要你去珍愛這個寶,尊重這個寶,保護這個寶,這才稱得起是個起碼的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不如說“家有一老勝過一寶”!這既是對老人的一種尊重,也算是與更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輕人共勉。/p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經過了上千年錘煉的說法自然是值得信任的。家裏有老人,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家務,看管孩子,管理我們的生活起居。試想,每天在夜幕降臨時跨入小區,抬眼看到自家的屋子燈火通明,那是多麽溫暖。父母們在家兢兢業業得付出,讓我們可以安心過自己的日子,對家庭穩定和諧的貢獻決不比年輕人小。/p


    老年人上了年紀之後,身體狀況都大不如前,有些長者甚至行動不便,需要輪椅、拐杖等輔助工具才能行動,所以我們如果在地鐵車廂或公車上,看到有老人家沒有座位可坐,就該起身讓座。/p


    我常常看見許多年輕人占著博愛座,即使看到老人家,都還假裝在睡覺或是假裝沒看到,真是令人生氣,我們應該尊老、敬老,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的。/p


    因為老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他們吃苦耐勞、任勞任怨。他們為的是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但是,現在他們早已人老珠黃、白發蒼蒼了。額頭布滿皺紋,雙手也變得粗糙,再也不是往日的芊芊玉手,臉上也變得暗淡,再也煥發不出光澤。他們為我們做的太多了……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p


    他們已經為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太多,他們養育了我們的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我們的家庭,他們太累了,我們不能再讓他們繼續累了,他們年紀大了做不動了,到了該享受的年齡,就應該好好的享受一下,而不是為了我們這群後輩繼續操心,我們也不能如此不孝了,我們要學會贍養老人,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是嗎?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為老人做些已所能及的事。/p


    雖然老人們身體不方便,沒有辦法像年輕人一樣靈活,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卻是很豐富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裏有個長輩,就好像有個寶一樣,他們能夠給我們忠告,讓我們不會重蹈覆轍,也讓我們知道他們以前生活的辛苦,更知道感恩。/p


    很幸運的,我家的四個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和我們住的很近。奶奶不但知道許多生活妙方,也敎我怎樣打毛線、織圍巾,她不僅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幹的職業婦女,真是令我佩服。我的外婆,雖然連小學都沒讀過,她卻可以完成一本她的自傳,她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她用漢語字典的次數比我還多!她常教我們很多生活上的小智慧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外婆跟妹妹學英文,跟我學下五子棋,外婆則教我下象棋,我們總是玩得很開心。/p


    看他們擁有那麽多生活智慧,卻因為年紀大而有那麽多不方便的地方,我們更應該要好好的照顧他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你我有責,如果大家都能把身旁的老人家當成自己的爺爺奶奶去照顧,那麽社會就會充滿愛和溫暖,我們也不怕會變老了啊!/p


    其實,我們能為老人做的有很多很多。我們可以為老人擦玻璃、收拾房間。為老人們表演節目唱歌、跳舞。教他們講英語、為他們掃地、灑水、澆花。/p


    在平時,和自己的爺爺奶奶講講笑話,讓他們喜笑顏開;陪他們散散步,讓他們體會到幸福。過馬路時,攙扶著爺爺奶奶過馬路;在坐公交車時,為爺爺奶奶讓個位;下雨時,給爺爺奶奶撐一把傘……/p


    為什麽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都沒有發生過,難道,做這些事很難嗎?家中有老的大人,你們雖然不會把“愛老人”之類的話掛在嘴邊,但是你們可以為老人做一頓可口的晚餐;/p


    在外工作的遊子,你們雖然不能隨時隨地都在家裏,但是你們的一條短信、一通電話都能讓老人露出笑容……為什麽在我們的社會上,這樣的事沒有發生過,難道,做這些事情很難嗎?/p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盡皆知曉。然而,放眼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去珍惜這些“寶”,去認真對待這些“寶”呢?/p


    所以,來家裏的客人要走了,我小時候就養成了這樣的一個好習慣,就是不管當時我是在幹什麽事,都會走到別人麵前相送,還給鞠個躬真誠地說“叔叔再見”“阿姨再見”。我的那些朋友都一致這麽認為,這孩子真是對任何人都很有禮貌,甭說他是不是個天才,成績好不好,就從禮儀這塊來講,就已經給他未來的成功打下了一個基礎。/p


    能夠想象的出這個孩子會給自己的父母帶去多大的麻煩,會是多麽的依賴自己的父母。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僅僅要不給自己的父母添麻煩,最主要的是不能夠給自己的家人,關心自己的所有人增添麻煩。能夠做到真正的自立才是最好的。/p


    其實孩子並不是我們城市人唯一重要的親人,父母一樣是我們最重要的親人,我隻是不想大家把自己的父母給忽略了。/p


    我們這群年青人的眼中,常常是隻看見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覺得自己被父母照顧是理所應當的,而孫子孫女被爺爺奶奶照顧也是理所應當的,漸漸的我們把這種理所當然當作是一輩子應當。/p


    而不想父母也會老去,他們也有需要我們照顧的一天,天朝社會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與老人相處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一大問題。/p


    1、常迴家看看/p


    現代社會由於計劃生育等原因,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常年在外工作,家中老人就很孤單。與老人相處的第一步就是常迴家看看,多陪伴在他們的身邊。若是因為地理距離的原因無法經常迴家,就要多以電話短信或者視頻的形式多與家中聯係,讓老人們有被關心的感覺。/p


    2、多聊聊家長裏短/p


    老人很多都很“嘮叨”,而現在的年輕一代最不喜歡的就是老人的嘮叨,但老人們也希望能夠與孩子說說話,多加交流。在家的時候,不要嫌老人“嘮叨”,把那些嘮叨當作是關心,耐下性子來聽,總是能夠感受到其中濃濃的愛意的,而且,那些所謂的嘮叨裏麵也有著老人們總結的一生經驗。/p


    3、多“撒嬌”/p


    老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又希望孩子們永遠長不大。適當的撒嬌是增進與老人關係的一個好方法,男孩子不撒嬌的話也可以多問問父母一些事情的處理方法,並主動表示謝意,盡量用比較軟和一些的方式。/p


    4、老小孩/p


    都說老小孩老小孩,和老人可以像和孩子一樣的相處,很多時候不涉及原則問題就多讓著些,多寵著些。我們被老人們寵著前半輩子,那麽在他們的後半輩子就由我們來寵著吧!/p


    5、糖衣炮彈/p


    這裏說的糖衣炮彈指的是一些小零食,其實我們從小就認為爸媽不喜歡那些小零食是錯誤的,他們隻是想留更多的給我們。平時給老人買東西不一定非要那些昂貴的營養品,偶爾買一些小零食也是非常好的。當然,要在平時多關注老人的喜好,買到他們的心裏去。/p


    6、孩子是最好的禮物/p


    一些年輕人基於多方麵的考慮遲遲沒有成家,古語有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適當的時間成家立業,然後帶著可愛的孩子迴去看望父母,這應該是老人們最想要的禮物了,也最能讓他們開心。/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人生苦短,怎麽活得開心就怎麽過吧!以後很長的路。都得我們自己一人走。/p


    我小時候總是說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根草沒媽疼沒爹愛啊,人生很無耐,洗碗很無耐,人家有保姆啊,我家有童工啊,童工無耐啊,打工不給錢啊,沒錢買零食啊,還得做家務啊,別人家的孩子,那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家的孩子呢,好可憐啊,那是天天做家務啊學習下降快啊!我是邊洗我邊唱啊!哈哈!/p


    很多事情遠不能盡如人意。生活就是一種磨練。相信苦盡甘來的日子不遠了。(好了休息一下,五十萬了,哈哈終於有了,這也太辛苦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帝指使自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帝指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帝指使並收藏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