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葉星河剛把白衣女子泡到手,長安城的攻城戰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楊元帥還是長安城的最高指揮官,守北門的是楊大郎和楊二郎,此門攻擊最猛,楊元帥自然也把這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不過大郎和二郎也有那本事,他們都是守城多年的老將,從小就在跟在楊元帥身邊,言傳身教也傳得了父親的一身守城本領。


    東門就交給了楊三郎,東門的攻擊肯定比較保守,所以由三郎來守最合適不過。


    西門則交給了楊元帥麾下的一名老將,這老將跟著楊元帥幾十年了,一身本領楊元帥自然知曉。


    南門則交給了公孫南父子,南門是正門,空間大漏洞就大,隻能有當過真正的大將軍才能守住,這裏由他們父子負責最合適不過。


    公孫千裏自從跟在葉星河邊上,對於攻城和守城已經學了大半,這樣一來南門總算沒了後顧之憂。


    四門圍攻最激烈的肯定是北門跟南門,但是南門目標大容易分兵,所以開始的幾次肯定猛攻北門。


    直到攻不下北門,他們才會打南門的主意,這些都是幾位將軍共同商討的結果。


    午後第一波攻擊正式到來,長安城被六十萬大軍包圍,外麵那黑壓壓的人頭和旗幟。


    給長安城內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楊大郎看著長安城外的異族連營。


    那已經是不能拿震撼來形容了,六十萬不到的大軍營地,除了帳篷還是帳篷,除了人頭還是人頭,除了馬匹還是戰馬。


    可想而知他們帶給守城將士帶來多大的震撼,幸好守城士兵都是老兵帶著新兵。


    長安城比塑方城的麵積大了一倍不止,所以在城牆上四門的守軍也達到了將近十萬。


    八萬守軍加幾萬的弓箭手和醫護兵,可想而知長安城有多大,這還不包括在城內後方待命的五萬預備軍。


    每個戰士在城牆上都是精神飽滿,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也使得大軍減輕了不少對於,下麵螞蟻般的攻城軍的精神壓力和恐懼。


    楊大郎想著異族的第一次攻城戰,不是試探就會全力以赴。


    他們自然不敢輕敵而且看這架勢,很可能對方想一戰拿下長安城。


    隨著號角聲和戰鼓聲響起,很快四麵的異族大軍就開始緩緩的向前推進,他們的步伐堅定,整齊有力。


    雖然異族大軍並沒有太好的攻城器械,但隻看他們的陣型,就知道他們的戰力很強。


    他們的前幾排戰士手拿雲梯和木板,那是準備過護城河用的。


    先是雲梯架在護城河上方,再用木板墊上那就可以輕易的跨過護城河。


    隨著異族大軍進入二百步內,對方的大軍中已經很多士卒倒在了羽箭和弩箭之下。


    場中嘈雜聲一片,最多的還是躺在地上哀嚎的慘叫聲,但是每組的領隊或將軍卻是視若無睹。


    不停的催促著自己的部下向前推進,在大麵積的傷亡中,他們終於來到護城河邊上。


    他們先是把雲梯架在護城河上麵,然後後麵的士卒不停的把木板鋪在雲梯之上。


    很快他們就順利的過了護城河,來到城牆腳下他們又讓後麵拿雲梯的戰士,把雲梯架在城牆上。


    這時候領隊或者將軍,就會不停的讓士卒們爬上雲梯。


    這是最古老的攻城戰,沒有精致的器械,沒有太多的計劃,就是用人命不停的堆起攻城的階梯。


    匈奴人雖然每年都會入侵中原,但他們卻並沒有加強攻城的器械,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根本就沒有那技術。


    而羅刹國在歐洲攻城略地的時候,更是用的最原始的方式,就是用雲梯。


    器械專長是中原人的特點,那都是華夏文明所遺留的文化瑰寶,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被倭國人竊取了。


    但是隨著倭國大軍的覆滅,自然他們的聯軍再也沒有了更好的攻城裝備。


    城牆下方的雲梯越架越多,雲梯上麵的異族戰士也密密麻麻的爬在上麵。


    但是頂端的士兵上不去城牆,後麵跟著的異族戰士自然也上不去。


    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所以雖然攻城的士兵很多都在雲梯上,但是作用其實並不大。


    上麵守城的中原將士不停的揮著自己手中的武器,收割著想要上城牆的異族士兵的生命。


    戰場中的戰鼓聲不停,那鼓聲也同時激勵著雙方的戰士,到了此刻根本就沒了怕死一說。


    不管是守城的還是攻城的,他們都是機械般的不停的爬上雲梯,守城一方則不停的把對方砍下城牆。


    隨著越來越多的異族士兵掉下雲梯,城牆腳下的屍體也是越積越多。


    但是異族士兵並沒有放棄的想法,還在不停的往上而來。


    突然一支弩箭射中了雲梯上的異族戰士,穿過對方身體的同時,還射進了雲梯中。


    很快隨著那個戰士的死亡開始掉下雲梯,但是弩箭射在雲梯上,那屍體掛在雲梯上不停的顫動,慢慢的隨著顫動的弧度越來越大。


    終於那雲梯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力度,隻見雲梯從中斷裂開來。


    雲梯上的異族戰士也都掉了下去,但是他們掉下去的同時,並沒有全都摔死。


    下麵的積累的屍體讓他們逃過了死神的魔掌,但領隊卻又再次催促他們換個雲梯繼續往上爬。


    戰鬥行中午一直打到太陽西斜,終於異族的將軍們看不到攻城的機會,於是敲響了鳴金。


    鳴金的聲音讓雙方的戰士好像有如仙悅,他們知道今天的戰鬥終於結束了。


    活著的感到慶幸的同時,也在為躺在地上的同胞感到悲哀,他們今天雖然沒死,但明天呢?後天呢?


    戰爭隻要不結束,那躺在地上就是他們的將來,在這裏他們沒有任何退出的權利。


    將軍讓他們上去送死,他們連反抗的聲音都不敢發出,隻能乖乖的為他們作戰。


    城牆上方的守軍看著如潮水般退去的異族大軍,開始了不停的歡唿和呐喊。


    他們也在慶幸著今天大戰的結束,自己還能站在這裏,很多同胞也已經倒下,被人抬下了城樓。


    不過那些倒下的將士中很多還能恢複過來,一般他們都是被下麵的匈奴弓箭手所傷,隻要不在要害,那拔出箭支用酒精消毒,包紮以後基本就不會有性命之危。


    但被攻城的羅刹國士兵所傷的守城戰士,卻很多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對方的力量真是驚人,就現在中原士兵的裝備,還是很難抵擋他們武器所帶來的傷害。


    楊大郎跟一些將軍們看著對方退走之後,整齊有序的迴到他們的連營。


    心中也感到了無比的震驚,他已經算是羅刹國士兵的老對手了。


    沒人比他更了解羅刹國的士兵,但是每次交手,對方都會不停的給他帶來震驚。


    他想著如果是換裝之前,中原戰士根本就沒有對方的一戰之力。


    他也在慶幸中原出了一個葉星河,不但給了他們最強有力裝備的同時,而且還讓對方的高手不敢輕易的出手。


    這次攻城結束以後,對方的高手也將要出戰,經過上次的交手之後,他也在深深的為葉星河擔憂。


    雖然葉星河武學精湛但對方的高手實在太多,那樣的戰鬥他自然沒資格參加。


    他除了守好自己的城池,隻能在心中默默的為他加油助威,希望中原也能出現更多的巔峰人物,幫葉星河一起抵擋對方的攻擊。


    看著對方的大軍退走,他開始讓將士們出城打掃戰場,除了有用的東西,其實的將隨著屍體一起拉到城外燒毀。


    這次對方留下了將近兩萬多屍首,但對方的士兵卻根本上不了城牆,這也是最好的守城方式,隻要對方登不了城樓,那長安城將固若金湯。


    四門的將軍和士兵全都做完自己的工作,天色早就已經黑了下來。


    長安城內卻是一片平靜,並沒有因為白天的戰鬥影響到他們,老百姓還是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除了朝廷和軍營一片忙碌,伴隨著城外的不停傳入城中的刺鼻氣味,好像長安城今天還是一往如昔。


    不過很多人在用完晚膳後,就再也不出門了,這時候城內的巡邏兵明顯比以前更加頻繁。


    葉星河帶著吳家兩姐妹剛用完晚膳走在大街上,大街上還有很多店鋪沒有關門。


    但是生意明顯不如以前,這種時候還在大街上的人,基本都是家中有急事或者不是普通老百姓。


    大街上葉星河三人就在其中,他們當然也看了白天的整個戰鬥場麵,眼見著自己的同胞死在城牆上。


    他們自然不能出手幫忙,但戰場形勢卻是很清晰,明顯對方的士卒上不去城牆。


    這也讓葉星河為自己同胞感到憐惜的同時,也有著不少的安慰。


    今天的攻城並不激烈,對方好像也是在試探,他們的時間很緊張,自然想找到一戰而下的機會。


    可長安城實在牆高河深,想要一戰而入那怎麽可能,所以他們的希望也寄托在接下來的高手角逐中。


    隻要自己的高手滅了對手,那攻城也就易如反掌,隻要他們的隨便一擊,長安城就不攻自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有小棉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有小棉襖並收藏沙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