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德靜靜地站在原地,目送著大客車緩緩駛離。在大客車離去之後,他又轉身開始安排鏟車繼續進行場地的平整工作。
盡管剛才於工已經提過,這些器材可以直接卸到山坡上,但他覺得還是把場地平整一下會更好,這樣會更為方便一些。
然而,就在這時,於工突然拉住了王有德,並且將他輕輕地拉到了一旁,壓低聲音向他詢問道:“王經理,對於咱們這個基樁立柱,你打算如何將其固定在地裏呢?是直接用土埋實,還是采用水泥灌注的方式呢?”
王有德聽後,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不解地問道:“這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區別呢?哪一種方式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呢?”
於工則認真地迴答道:“當然是用水泥灌注的效果更好啦!這樣做會非常堅固,能夠保證它不會出現塌陷或者變形之類的情況,不過就是成本高一些。”
王有德稍加思索後,果斷地說道:“那咱們就用水泥澆灌吧!”
於工又壓低聲音提醒道:“王經理,我記得上次你在我們公司的時候,曾經提到過,你希望在這個工程完成後,把這些東西都拆走。如果采用水泥灌注的話,恐怕就很難拆走了。在那種情況下,最多隻能拆走軌道,而這些基樁立柱就沒辦法拆了。”
王有德聽到這裏,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意識到這確實是自己以前沒有考慮到的問題。現在仔細想想,當時的想法確實有些可笑,即便隻是用土將這些基樁立柱埋實,迴頭想要挖出來也並非易事,而且會相當費勁。
王有德實在是不甘心將自己的這單軌車的軌道就這麽白白地留在巨石村,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著,這條軌道能賣給村裏的這些老百姓嗎?
但他隨即又轉念一想,老百姓買這個軌道能有什麽用呢?山上什麽都沒有,隻有自己的兩個基站,頂多也就是在維護基站的時候用一用,平時也沒什麽人會上去啊。
王有德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問於工道:“如果我們用土將它埋實了,那能不能保證往山上運送三噸的貨物呢?”
於工篤定地說道:“沒問題的,放心吧!你看我們所有的立柱都安裝了止沉盤,承載三噸的重量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我們在其他地方安裝立柱時都是這樣做的,從來不用水泥灌注,甚至連止沉盤都不用安裝。”
王有德一邊思索著,一邊琢磨著,既然這山地軌道搬不走了,那要怎樣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賣給村裏,那要找一個什麽樣的角度才能說動這幫村幹部,讓他們買下這個山地軌道車呢?
王有德對於工說道:“那就先按照你的辦法來,直接用土把它埋好,然後夯實了,一定要保證不出問題。”
於工也表示:“這樣太好了,如果要用水泥灌注的話,我們還需要購買水泥、沙子進行攪拌,這也挺麻煩的。”
就在這時,王有德的對講機突然響了起來,傳來工頭老丁的聲音:“王經理,山上全是大石頭,我們怎麽打洞啊?這個地鑽打不動了。”
王有德直接對著對講機喊道:“打不動就不用打了,咱們的立柱直接固定到石頭上,效果比打洞還要好。”
於工在一旁聽了,也連連點頭稱是:“沒錯,能直接固定到石頭上,比在地上打洞埋樁效果要好得多。”
說話間,一輛大貨車慢慢的開了過來。
於工連忙迎上去,指揮著大貨車停靠到了山邊一側,掉轉頭之後又安排所有的工人開始卸車。
由於現場的人非常多,他們就分了幾個小組,有的負責從車上往下遞裝備,有的人在下麵接著,還有的人就開始往山上一點一點的放裝備器材,而富餘的人員則開始了立樁固軌工作,一切是井井有序,看來他們在來之前都已經做好了分工。
王有德看到山腳這邊已然開始著手安裝軌道,便立刻通過對講機唿叫老丁,催促他們加快速度,若是不具備打洞條件的就無需再打,而具備打洞條件的則要抓緊進行,並告知老丁山腳下已經開始安裝軌道,且安裝速度極快。在材料充足的情況下,基本上能夠以每分鍾五米的速度進行安裝。
當第一輛貨車上的器具卸完之時,軌道的安裝進度已經達到了500多米。此時,往山上運送軌道和立柱的工人們都顯得有些吃力,因為每次往返的距離相對較遠,而且是上坡路。
於工注意到這種情況後,趕忙招唿工人將牽引車抬下來,直接安裝到軌道上,並抬來一個車鬥掛了上去,隨後招唿工人將器材放置到車鬥中,打算用單軌車往山上運輸。
於工隨即聯係了在山上安裝軌道的工人,讓他們在軌道上安裝一個停車限位器。當山上那邊喊出停車限位器安裝好以後,這邊便啟動了牽引車。
山地單軌車在巨石村老百姓那驚奇的目光中,緩緩地移動起來,並向山上爬行。當爬行到停車限位器的位置時,單軌車自動停住了車,並穩穩地刹在了那裏。於是,山地單軌車安裝工人開始進行分組,一部分人留在山下,另一部分人則直接爬到山上開始卸車。
於工看到山地單軌車已經能夠正常行駛並停止,那麽下一步緊接著就是讓單軌車倒行迴起點。然而,這裏尚未安裝限位器,所以他趕忙在這裏也安裝了限位器。
僅僅幾分鍾的時間,山上就將單軌車上的器材全部卸了下來。隨後,再次啟動機器,並掛上倒擋,讓單軌車倒車到山腳下。當單軌車到達山腳下觸發限位器後,便自動熄火,再次停了下來。
山腳下的工人開始再次裝車往山上配送器材。
如此往複地運送了五趟之後,山上便停止了機器的運作,不再往山下發送單軌車,這意味著山上的軌道已經積累得較多,且安裝進度跟不上了。此刻,應該往山上增派人手,增加安裝組的工作人員數量。
正當於工計劃將山腳下的工人派往山上安裝軌道時,第二輛大貨車緩緩地駛了過來。此時,山腳下的工人相對較少,杜順義看到這種情況,便指揮著所有的村民一同幫忙卸車。村民們雖然不懂得如何安裝軌道車,但像卸車這種工作,他們卻頗為熟練。僅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將第二輛車上的器材全部卸了下來。
此時,王有德看了看手表,發現已經是中午一點了,於是便用對講機唿叫所有的人停止施工,返迴巨石村小學準備吃飯。
盡管剛才於工已經提過,這些器材可以直接卸到山坡上,但他覺得還是把場地平整一下會更好,這樣會更為方便一些。
然而,就在這時,於工突然拉住了王有德,並且將他輕輕地拉到了一旁,壓低聲音向他詢問道:“王經理,對於咱們這個基樁立柱,你打算如何將其固定在地裏呢?是直接用土埋實,還是采用水泥灌注的方式呢?”
王有德聽後,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不解地問道:“這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區別呢?哪一種方式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呢?”
於工則認真地迴答道:“當然是用水泥灌注的效果更好啦!這樣做會非常堅固,能夠保證它不會出現塌陷或者變形之類的情況,不過就是成本高一些。”
王有德稍加思索後,果斷地說道:“那咱們就用水泥澆灌吧!”
於工又壓低聲音提醒道:“王經理,我記得上次你在我們公司的時候,曾經提到過,你希望在這個工程完成後,把這些東西都拆走。如果采用水泥灌注的話,恐怕就很難拆走了。在那種情況下,最多隻能拆走軌道,而這些基樁立柱就沒辦法拆了。”
王有德聽到這裏,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意識到這確實是自己以前沒有考慮到的問題。現在仔細想想,當時的想法確實有些可笑,即便隻是用土將這些基樁立柱埋實,迴頭想要挖出來也並非易事,而且會相當費勁。
王有德實在是不甘心將自己的這單軌車的軌道就這麽白白地留在巨石村,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著,這條軌道能賣給村裏的這些老百姓嗎?
但他隨即又轉念一想,老百姓買這個軌道能有什麽用呢?山上什麽都沒有,隻有自己的兩個基站,頂多也就是在維護基站的時候用一用,平時也沒什麽人會上去啊。
王有德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問於工道:“如果我們用土將它埋實了,那能不能保證往山上運送三噸的貨物呢?”
於工篤定地說道:“沒問題的,放心吧!你看我們所有的立柱都安裝了止沉盤,承載三噸的重量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我們在其他地方安裝立柱時都是這樣做的,從來不用水泥灌注,甚至連止沉盤都不用安裝。”
王有德一邊思索著,一邊琢磨著,既然這山地軌道搬不走了,那要怎樣才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賣給村裏,那要找一個什麽樣的角度才能說動這幫村幹部,讓他們買下這個山地軌道車呢?
王有德對於工說道:“那就先按照你的辦法來,直接用土把它埋好,然後夯實了,一定要保證不出問題。”
於工也表示:“這樣太好了,如果要用水泥灌注的話,我們還需要購買水泥、沙子進行攪拌,這也挺麻煩的。”
就在這時,王有德的對講機突然響了起來,傳來工頭老丁的聲音:“王經理,山上全是大石頭,我們怎麽打洞啊?這個地鑽打不動了。”
王有德直接對著對講機喊道:“打不動就不用打了,咱們的立柱直接固定到石頭上,效果比打洞還要好。”
於工在一旁聽了,也連連點頭稱是:“沒錯,能直接固定到石頭上,比在地上打洞埋樁效果要好得多。”
說話間,一輛大貨車慢慢的開了過來。
於工連忙迎上去,指揮著大貨車停靠到了山邊一側,掉轉頭之後又安排所有的工人開始卸車。
由於現場的人非常多,他們就分了幾個小組,有的負責從車上往下遞裝備,有的人在下麵接著,還有的人就開始往山上一點一點的放裝備器材,而富餘的人員則開始了立樁固軌工作,一切是井井有序,看來他們在來之前都已經做好了分工。
王有德看到山腳這邊已然開始著手安裝軌道,便立刻通過對講機唿叫老丁,催促他們加快速度,若是不具備打洞條件的就無需再打,而具備打洞條件的則要抓緊進行,並告知老丁山腳下已經開始安裝軌道,且安裝速度極快。在材料充足的情況下,基本上能夠以每分鍾五米的速度進行安裝。
當第一輛貨車上的器具卸完之時,軌道的安裝進度已經達到了500多米。此時,往山上運送軌道和立柱的工人們都顯得有些吃力,因為每次往返的距離相對較遠,而且是上坡路。
於工注意到這種情況後,趕忙招唿工人將牽引車抬下來,直接安裝到軌道上,並抬來一個車鬥掛了上去,隨後招唿工人將器材放置到車鬥中,打算用單軌車往山上運輸。
於工隨即聯係了在山上安裝軌道的工人,讓他們在軌道上安裝一個停車限位器。當山上那邊喊出停車限位器安裝好以後,這邊便啟動了牽引車。
山地單軌車在巨石村老百姓那驚奇的目光中,緩緩地移動起來,並向山上爬行。當爬行到停車限位器的位置時,單軌車自動停住了車,並穩穩地刹在了那裏。於是,山地單軌車安裝工人開始進行分組,一部分人留在山下,另一部分人則直接爬到山上開始卸車。
於工看到山地單軌車已經能夠正常行駛並停止,那麽下一步緊接著就是讓單軌車倒行迴起點。然而,這裏尚未安裝限位器,所以他趕忙在這裏也安裝了限位器。
僅僅幾分鍾的時間,山上就將單軌車上的器材全部卸了下來。隨後,再次啟動機器,並掛上倒擋,讓單軌車倒車到山腳下。當單軌車到達山腳下觸發限位器後,便自動熄火,再次停了下來。
山腳下的工人開始再次裝車往山上配送器材。
如此往複地運送了五趟之後,山上便停止了機器的運作,不再往山下發送單軌車,這意味著山上的軌道已經積累得較多,且安裝進度跟不上了。此刻,應該往山上增派人手,增加安裝組的工作人員數量。
正當於工計劃將山腳下的工人派往山上安裝軌道時,第二輛大貨車緩緩地駛了過來。此時,山腳下的工人相對較少,杜順義看到這種情況,便指揮著所有的村民一同幫忙卸車。村民們雖然不懂得如何安裝軌道車,但像卸車這種工作,他們卻頗為熟練。僅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將第二輛車上的器材全部卸了下來。
此時,王有德看了看手表,發現已經是中午一點了,於是便用對講機唿叫所有的人停止施工,返迴巨石村小學準備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