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因得到縣領導的肯定而滿心歡喜,抑製不住內心的得意。他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順手點上一支煙,美滋滋地深吸一口。隨後,他迅速拿出電話,撥通了韓雙成的號碼。在電話中,王建國嚴肅地要求韓雙成全力配合李曉陽的工作。他指示韓雙成要馬上將駐村工作組準備公示調查結果的事情在全村進行廣播,讓群眾仔細核對自家的入戶調查表,同時也監督其他人家的入戶調查表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
韓雙成心裏自然是極不情願的,因為他非常清楚,這一次的入戶調查結果,在質量上其實存在著不少問題,並沒有那麽完美。
王建國皺起眉頭,心中滿是不悅,他嚴肅地說道:“這次縣領導特別點名了,要到我們巨石村進行觀摩,我們必須確保做到萬無一失,無論有什麽困難,都要馬上進行公示!”
韓雙成聽聞縣領導真的要來巨石村,頓時臉色變得煞白,他暗自思忖,好在距離全民公投還有一段時間,那隻能趕緊抓緊時間修改檔案了。於是,韓雙成心急火燎地騎著自己的小三輪,風馳電掣般地衝向村委會。他迅速打開大喇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村廣播起來。廣播完之後,他轉頭對李曉陽說:“我有事需要到鎮裏一趟。”說完,便騎著三輪匆匆離去。
瞬間整個村熱鬧了,就像點燃了的火藥桶一般。
李曉陽的想法確實很不錯,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個決定就像是捅了螞蜂窩一樣,整個巨石村一下子就炸開了鍋,所有的農戶都不再下地幹活了,紛紛湧到巨石村小學的院內。他們一邊仔細查看自己的入戶調查表,一邊對別人家的表格挑三揀四。他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有的還情緒激動地咒罵著,更有一部分人直接衝向了李曉陽的辦公室,想要討個說法。
李曉陽是個職場新人,這種場麵他還是頭一次遇到,他被嚇得臉色蒼白,呆若木雞。他怎麽也想不明白,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讓他感到無比震驚和惶恐!
李曉陽麵對眼前無法處理的複雜狀況,無奈之下隻好給村支書韓雙成打電話求助。然而,韓雙成卻表示自己在鄉鎮正跟書記匯報工作,短時間內迴不來,讓他自己想辦法先穩住局麵。李曉陽又給王建國打電話,王建國則說縣裏麵正在開會,讓他不要衝動,要心平氣和地跟村民講道理。此時,李曉陽算是徹底明白了,為什麽大家都在開會或者有事,大概是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都躲出去了。看來在這種關鍵時刻,隻能靠自己了。
李曉陽聲嘶力竭地喊道:“大家聽著,安靜一下!大家靜一靜,聽我講!第一,我們公示的這個調查結果並非是最終的結果,也不是確定的貧困戶名單。把它公布出來,就是讓大家表達意見的。有意見的,我們一個一個說,不要都一擁而上,你們這樣亂哄哄的,我根本沒辦法分辨你們說的是什麽。第二,我必須講清楚,上麵的內容都是前兩天發福利時你們親口告訴幹部的,現在又說內容不對,那你們前兩天是不是對組織說了假話呢?”
老百姓其實並不清楚成為貧困戶具體能帶來什麽好處,但他們覺得肯定是有好事的,於是都想成為貧困戶。當他們看到自家的資料上有很多內容與評定貧困戶的條件不相符時,也就是發現自家的條件達不到貧困戶的標準後,就想著去掉一些內容,說自己沒有這沒有那,還想把自己的情況描述得更慘一些,這樣才更容易被評為貧困戶。
李曉陽一眼就看穿了他們的心思,他明白他們產生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調查表與事實嚴重偏離,那自己不但也很難向組織作出合理的解釋和交代,而且自己的良心也過不去。
於是,李曉陽站起身來,他本來個子就高,足有一米八五,在人群中猶如鶴立雞群。接著,他走到教室門口,站在高台上,對著一眾群眾說道:“各位鄉親們,聽我講一句。你們今天先別急著找我修改資料,今天好好看看自己的表格,仔細想想上麵的內容是否與你們家的實際情況相符?有哪一點是錯的?你們稍等我一下,我把我的檔案拿出來,我們就在這兒,我現場給你們改。但是,每修改一條都需要經過全體村民的同意。就比如韓老四,你剛才說你家沒有五畝地,這我沒去你家地裏量過,我也不清楚。你的表是咱們村幹部幫你填的,你家有多少地,現場的群眾都知道。那你說你家有幾畝地?我給你改,但得在咱們全體村民麵前改你的資料,大家都清楚你家有幾畝地。還有杜緒書,你說你家沒有汽車,可村民們都知道你家有汽車,而且都開了四五年了。那你的汽車是從哪兒來的?那輛車是誰的?你說你的汽車是借的,你一借就借了四五年,這能是借的嗎?”
“好,大家都讓一下,我現在去把檔案拿過來,咱們現場進行修改。”
說完,李曉陽便迴到自己的宿舍,取出了檔案,還拿了一個筆記本,隨後又迴到教室門口。他在教室的高台上搬出一張課桌,坐在旁邊大聲喊道:“第一個,何翠花。你家的資料要不要修改?要改的話,具體是改哪一項?你家的果樹數量對不對?你家的春地是不是半畝地,對不對?”
何翠花聽到自己被喊到名字,心裏不由得一陣緊張,想要往人群裏躲。但轉念一想,自家的條件確實符合貧困戶的標準,肯定沒問題,於是又變得理直氣壯起來。她說道:“我不需要改,我說的都是事實,請全村的父老鄉親們監督。”緊接著,李曉陽朝著下麵喊道:“我把何翠花的資產情況念一下,大家都聽一聽,看看大家同不同意,同意的請舉手。”
於是,李曉陽開始向大家詳細宣讀何翠花家的資產情況。宣讀完畢後,他又對全體群眾說道:“何翠花的情況已經念完了,認為這是事實的請舉手。”院子裏的群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任何動作,沒有人舉手。李曉陽接著說:“要是覺得這樣不行,覺得有問題的請舉手。”然而,群眾們依然沒有人舉手。李曉陽便說道:“既然都沒有舉手,那說明何翠花家的情況屬實,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
現在開始查看第二位,是杜小平。隨後,李曉陽將杜小平的資產情況詳細地宣讀了一遍。讀完後,他問杜小平:“你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嗎?你覺得有哪裏不對嗎?”
杜小平說:“我家沒有車。”
李曉陽又問:“你家有沒有車?你家院子裏停的那輛麵包車是誰的呀?”
杜小平迴應說:“我家是有車,但我的車都快成一堆廢鐵了,這還能算車嗎?”
李曉陽說:“這事兒可不能我一個人說了算,得讓群眾來評判,大家說說他家有沒有車,這個車算不算車呢?”
於是,這個問題就被推到了現場群眾那裏。現場的群眾你瞧瞧我,我看看你,杜家的人自然是站在杜小平這邊的,他們說那輛車太破舊了,能不能開還不一定呢,本來就是以廢鐵價買的,應該還是按廢鐵價算吧,那就是一堆廢鐵,怎麽能算個車呢?而韓家的人卻不這麽認為,他們覺得那就是一輛車,而且確實能開,杜小平還每周都開著車去縣裏看病呢。就這樣,雙方產生了爭議。很快,現場的群眾就分成了杜姓和韓姓兩派,矛盾逐漸凸顯,人們的情緒也越來越激動,很容易就擦槍走火。
李曉陽看到這種情況,趕緊大聲喊道:“杜小平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他雖然有車,房子也很新,但那是人家以前的勞動成果。現在情況不同了,他妻子得了尿毒症,家庭生活確實困難,這是事實啊。我們今天隻看調查表上的是不是事實,而不是確定他家是不是貧困戶,所以大家還是要憑良心說話。”
杜小平聽了李曉陽的話,說道:“李組長說的對,我家的表填的都是事實,不需要修改了。”
......
“韓三平,你瞧瞧你家的情況,你想改哪一項?剛才就屬你叫得最起勁。”韓三平一看,在這麽多人麵前,要自己說出想修改哪一項,還得堵住在場所有人的嘴,他覺得自己做不到啊。恐怕自己說任何一項,杜家的人都不會同意,況且他自己的表本來也沒有問題。於是他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呃,李組長,我那個,我有些字不認識,也看不清楚啊,我我我我剛才說錯了,說錯了,我不改了,我的都是對的。”
......
“杜愛書,你家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你認為你家需要進行修改嗎?”
杜愛書聽到喊自己的名字,又瞧了瞧自己身邊的群眾,再看看對麵姓韓的百姓,他心裏明白,就算自己想改,對方姓韓的也不會同意。於是他無奈地說道:“啊,我啊,我跟韓三平一樣,有些字我也看不明白,我我我我不改了,我的都是沒錯的。”
......
就這樣,李曉陽連續念了二十多份調查表,詢問他們是否需要修改。結果,沒有一個人有勇氣當著所有人的麵故意造假,都表示沒有問題,不用修改。
李曉陽這時心裏清楚了,便不再繼續往下念,大聲說道:“我們剛才已經念了這麽多戶了,沒有一家提出修改,那我也就不再念了。如果你們誰想修改自家的調查表,現在就舉手吧。”
現場的群眾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沒有一個人舉手。
李曉陽又喊道:“我給你們十分鍾時間,誰要修改就站出來,如果不站出來,就不再改了。”
大家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一言我一語地私下議論著,確實沒有人站出來。
李曉陽於是再次向大家喊道:“你們看,既然沒有人想修改你們的檔案,那你們迴去後再仔細看看。這份表要公示半個月,在此期間,如果有人發現有瞞報漏報的情況,或者是填寫錯誤的,都可以來找我修改。但每修改一項,我們還是會公示的。今天就先這樣吧,大家都散了吧,想看表的還可以在這裏繼續看,現在也是農忙時節,都別在這兒耽擱了,都去忙自己的吧。”
說完,他便整理好檔案材料,迴到了自己的宿舍,並且關上了門。
院子裏的群眾看到李曉陽走了,也逐漸散去,還有幾個不甘心的人在那盯著自己的表,試圖從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錯誤之處。
迴到宿舍的李曉陽終於鬆了一口氣,暗自感歎道:“哎呀,真是嚇死了,總算是把這件事給應付過去了,沒有引發群體性事件啊。要是處理不當被群眾打了,那可真是白挨了。”
韓雙成心裏自然是極不情願的,因為他非常清楚,這一次的入戶調查結果,在質量上其實存在著不少問題,並沒有那麽完美。
王建國皺起眉頭,心中滿是不悅,他嚴肅地說道:“這次縣領導特別點名了,要到我們巨石村進行觀摩,我們必須確保做到萬無一失,無論有什麽困難,都要馬上進行公示!”
韓雙成聽聞縣領導真的要來巨石村,頓時臉色變得煞白,他暗自思忖,好在距離全民公投還有一段時間,那隻能趕緊抓緊時間修改檔案了。於是,韓雙成心急火燎地騎著自己的小三輪,風馳電掣般地衝向村委會。他迅速打開大喇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村廣播起來。廣播完之後,他轉頭對李曉陽說:“我有事需要到鎮裏一趟。”說完,便騎著三輪匆匆離去。
瞬間整個村熱鬧了,就像點燃了的火藥桶一般。
李曉陽的想法確實很不錯,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個決定就像是捅了螞蜂窩一樣,整個巨石村一下子就炸開了鍋,所有的農戶都不再下地幹活了,紛紛湧到巨石村小學的院內。他們一邊仔細查看自己的入戶調查表,一邊對別人家的表格挑三揀四。他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有的還情緒激動地咒罵著,更有一部分人直接衝向了李曉陽的辦公室,想要討個說法。
李曉陽是個職場新人,這種場麵他還是頭一次遇到,他被嚇得臉色蒼白,呆若木雞。他怎麽也想不明白,怎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讓他感到無比震驚和惶恐!
李曉陽麵對眼前無法處理的複雜狀況,無奈之下隻好給村支書韓雙成打電話求助。然而,韓雙成卻表示自己在鄉鎮正跟書記匯報工作,短時間內迴不來,讓他自己想辦法先穩住局麵。李曉陽又給王建國打電話,王建國則說縣裏麵正在開會,讓他不要衝動,要心平氣和地跟村民講道理。此時,李曉陽算是徹底明白了,為什麽大家都在開會或者有事,大概是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都躲出去了。看來在這種關鍵時刻,隻能靠自己了。
李曉陽聲嘶力竭地喊道:“大家聽著,安靜一下!大家靜一靜,聽我講!第一,我們公示的這個調查結果並非是最終的結果,也不是確定的貧困戶名單。把它公布出來,就是讓大家表達意見的。有意見的,我們一個一個說,不要都一擁而上,你們這樣亂哄哄的,我根本沒辦法分辨你們說的是什麽。第二,我必須講清楚,上麵的內容都是前兩天發福利時你們親口告訴幹部的,現在又說內容不對,那你們前兩天是不是對組織說了假話呢?”
老百姓其實並不清楚成為貧困戶具體能帶來什麽好處,但他們覺得肯定是有好事的,於是都想成為貧困戶。當他們看到自家的資料上有很多內容與評定貧困戶的條件不相符時,也就是發現自家的條件達不到貧困戶的標準後,就想著去掉一些內容,說自己沒有這沒有那,還想把自己的情況描述得更慘一些,這樣才更容易被評為貧困戶。
李曉陽一眼就看穿了他們的心思,他明白他們產生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調查表與事實嚴重偏離,那自己不但也很難向組織作出合理的解釋和交代,而且自己的良心也過不去。
於是,李曉陽站起身來,他本來個子就高,足有一米八五,在人群中猶如鶴立雞群。接著,他走到教室門口,站在高台上,對著一眾群眾說道:“各位鄉親們,聽我講一句。你們今天先別急著找我修改資料,今天好好看看自己的表格,仔細想想上麵的內容是否與你們家的實際情況相符?有哪一點是錯的?你們稍等我一下,我把我的檔案拿出來,我們就在這兒,我現場給你們改。但是,每修改一條都需要經過全體村民的同意。就比如韓老四,你剛才說你家沒有五畝地,這我沒去你家地裏量過,我也不清楚。你的表是咱們村幹部幫你填的,你家有多少地,現場的群眾都知道。那你說你家有幾畝地?我給你改,但得在咱們全體村民麵前改你的資料,大家都清楚你家有幾畝地。還有杜緒書,你說你家沒有汽車,可村民們都知道你家有汽車,而且都開了四五年了。那你的汽車是從哪兒來的?那輛車是誰的?你說你的汽車是借的,你一借就借了四五年,這能是借的嗎?”
“好,大家都讓一下,我現在去把檔案拿過來,咱們現場進行修改。”
說完,李曉陽便迴到自己的宿舍,取出了檔案,還拿了一個筆記本,隨後又迴到教室門口。他在教室的高台上搬出一張課桌,坐在旁邊大聲喊道:“第一個,何翠花。你家的資料要不要修改?要改的話,具體是改哪一項?你家的果樹數量對不對?你家的春地是不是半畝地,對不對?”
何翠花聽到自己被喊到名字,心裏不由得一陣緊張,想要往人群裏躲。但轉念一想,自家的條件確實符合貧困戶的標準,肯定沒問題,於是又變得理直氣壯起來。她說道:“我不需要改,我說的都是事實,請全村的父老鄉親們監督。”緊接著,李曉陽朝著下麵喊道:“我把何翠花的資產情況念一下,大家都聽一聽,看看大家同不同意,同意的請舉手。”
於是,李曉陽開始向大家詳細宣讀何翠花家的資產情況。宣讀完畢後,他又對全體群眾說道:“何翠花的情況已經念完了,認為這是事實的請舉手。”院子裏的群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任何動作,沒有人舉手。李曉陽接著說:“要是覺得這樣不行,覺得有問題的請舉手。”然而,群眾們依然沒有人舉手。李曉陽便說道:“既然都沒有舉手,那說明何翠花家的情況屬實,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
現在開始查看第二位,是杜小平。隨後,李曉陽將杜小平的資產情況詳細地宣讀了一遍。讀完後,他問杜小平:“你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嗎?你覺得有哪裏不對嗎?”
杜小平說:“我家沒有車。”
李曉陽又問:“你家有沒有車?你家院子裏停的那輛麵包車是誰的呀?”
杜小平迴應說:“我家是有車,但我的車都快成一堆廢鐵了,這還能算車嗎?”
李曉陽說:“這事兒可不能我一個人說了算,得讓群眾來評判,大家說說他家有沒有車,這個車算不算車呢?”
於是,這個問題就被推到了現場群眾那裏。現場的群眾你瞧瞧我,我看看你,杜家的人自然是站在杜小平這邊的,他們說那輛車太破舊了,能不能開還不一定呢,本來就是以廢鐵價買的,應該還是按廢鐵價算吧,那就是一堆廢鐵,怎麽能算個車呢?而韓家的人卻不這麽認為,他們覺得那就是一輛車,而且確實能開,杜小平還每周都開著車去縣裏看病呢。就這樣,雙方產生了爭議。很快,現場的群眾就分成了杜姓和韓姓兩派,矛盾逐漸凸顯,人們的情緒也越來越激動,很容易就擦槍走火。
李曉陽看到這種情況,趕緊大聲喊道:“杜小平家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他雖然有車,房子也很新,但那是人家以前的勞動成果。現在情況不同了,他妻子得了尿毒症,家庭生活確實困難,這是事實啊。我們今天隻看調查表上的是不是事實,而不是確定他家是不是貧困戶,所以大家還是要憑良心說話。”
杜小平聽了李曉陽的話,說道:“李組長說的對,我家的表填的都是事實,不需要修改了。”
......
“韓三平,你瞧瞧你家的情況,你想改哪一項?剛才就屬你叫得最起勁。”韓三平一看,在這麽多人麵前,要自己說出想修改哪一項,還得堵住在場所有人的嘴,他覺得自己做不到啊。恐怕自己說任何一項,杜家的人都不會同意,況且他自己的表本來也沒有問題。於是他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呃,李組長,我那個,我有些字不認識,也看不清楚啊,我我我我剛才說錯了,說錯了,我不改了,我的都是對的。”
......
“杜愛書,你家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你認為你家需要進行修改嗎?”
杜愛書聽到喊自己的名字,又瞧了瞧自己身邊的群眾,再看看對麵姓韓的百姓,他心裏明白,就算自己想改,對方姓韓的也不會同意。於是他無奈地說道:“啊,我啊,我跟韓三平一樣,有些字我也看不明白,我我我我不改了,我的都是沒錯的。”
......
就這樣,李曉陽連續念了二十多份調查表,詢問他們是否需要修改。結果,沒有一個人有勇氣當著所有人的麵故意造假,都表示沒有問題,不用修改。
李曉陽這時心裏清楚了,便不再繼續往下念,大聲說道:“我們剛才已經念了這麽多戶了,沒有一家提出修改,那我也就不再念了。如果你們誰想修改自家的調查表,現在就舉手吧。”
現場的群眾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沒有一個人舉手。
李曉陽又喊道:“我給你們十分鍾時間,誰要修改就站出來,如果不站出來,就不再改了。”
大家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一言我一語地私下議論著,確實沒有人站出來。
李曉陽於是再次向大家喊道:“你們看,既然沒有人想修改你們的檔案,那你們迴去後再仔細看看。這份表要公示半個月,在此期間,如果有人發現有瞞報漏報的情況,或者是填寫錯誤的,都可以來找我修改。但每修改一項,我們還是會公示的。今天就先這樣吧,大家都散了吧,想看表的還可以在這裏繼續看,現在也是農忙時節,都別在這兒耽擱了,都去忙自己的吧。”
說完,他便整理好檔案材料,迴到了自己的宿舍,並且關上了門。
院子裏的群眾看到李曉陽走了,也逐漸散去,還有幾個不甘心的人在那盯著自己的表,試圖從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錯誤之處。
迴到宿舍的李曉陽終於鬆了一口氣,暗自感歎道:“哎呀,真是嚇死了,總算是把這件事給應付過去了,沒有引發群體性事件啊。要是處理不當被群眾打了,那可真是白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