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武當張三豐下場,雖然知道他被重創,但是一想到其威名,阿三不由得嚴陣以待!
武當張三豐見到他這種神情,也是悚然一驚,心想:“此人來曆看來不小啊!也不知我這太極拳是否能夠對付得了?”
於是雙手緩緩舉起,要讓那阿三進招。
忽然俞岱岩身後走出一個蓬頭垢麵的小道童來,然後說道:“太師父,這位施主要見識一下我武當派的拳技,又何必勞動太師父您大駕?讓弟子演幾招給他瞧瞧,也就夠了。”
話說這個滿臉塵垢的小道童不是別人,正是華帝劉浩。白眉鷹王殷天正、韋一笑等人和他分手不久,雖然他此刻衣服形貌全都改變,但一聽其聲音,便立即認了出來。
明教群豪見教主早已在此,盡皆大喜。但武當張三豐和俞岱岩卻如何知道啊?而武當張三豐一時也瞧不清他的麵目,隻是見到他身上衣著,便以為是清風,然後說道:“這位施主身具少林派金剛伏魔的外門神通,想必定是西域少林一支的高手。
你小孩兒一招之間便會被他打得筋折骨裂,豈同兒戲?”華帝劉浩左手牽住張三豐衣角,右手又拉著他左手輕輕搖晃,說道:“太師父,你教我的太極拳法我可從未用過,也不知成是不成啊。難得這位施主是一位外家高手,就讓弟子來試試以柔克剛、運虛禦實的法門,那不是很好麽?”
說話之間,將一股極渾厚、極柔和的九陽神功,從手掌上向武當張三豐體內傳了過去。武當張三豐於刹那之間,隻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是泊泊然、綿綿然,真的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華帝劉浩臉上瞧去,隻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已然達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隻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隻是霎時之間,他心中轉過了無數的疑端,然而這少年的內力沛然而至,顯是在幫助自己療傷,而決無歹意,乃可斷定,於是微笑道:“我衰邁昏庸,能有甚麽好功夫教你?你要領教這位施主的絕頂外家功夫,那也是好的,務須小心在意。”他總道這小道童是哪一派的高手少年趕來赴援,因此言語中極是謙衝客氣。
華帝劉浩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太師父放心,一個小小的外域僧人,也敢來我中原武林猖狂,我叫他知道一下中原武林泰山北鬥的實力!
那阿三見張三豐居然遣一個小道童出戰,看見對自己之輕蔑,真的是藐視到了極處,但是轉念一想,我一拳先將這小道童打死,激得老道心浮氣粗,再和他動手,當更有製勝把握,於是也不多言,隻說:“小孩兒,發招罷!”
華帝劉浩嘲諷一笑道:“我新學的這套拳術,乃我太師父張真人多年心血所創,叫作‘太極拳’。晚輩初學乍練,未必即能領悟拳法中的精要,三十招之內,恐怕不能將你擊倒。但那是我學藝未精,並非這套拳術不行,這一節你須得明白。”
阿三不怒反笑,轉頭向阿大、阿二道:“大哥、二哥,天下竟有這等狂妄的小子。”阿二縱聲大笑。阿大卻已瞧出這小道童不是易與之輩,說道:“三弟,不可輕敵。”話音剛落,阿三踏上一步,隻是唿的一拳,便往華帝劉浩的胸口打去,這一招神速如電,而拳到中途,左手拳更加迅捷的搶上,後發先至,撞擊華帝劉浩的麵門,招術之詭異,實是罕見。
華帝劉浩自從聽張三豐演說“太極拳”之後,在這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中,始終在默想這套拳術的拳理,眼見阿三左拳擊到,當即使出太極拳中一招“攬雀尾”,右腳實,左腳虛,運起“擠”字訣,粘連粘隨,右掌已搭住他左腕,橫勁發出。
這時阿三身不由主的向前一衝,跨出兩步,方始站定。而旁觀眾人見此情景,齊聲驚噫。這一招“攬雀尾”,乃天地間自有太極拳以來首次和人過招動手。
華帝劉浩身具九陽神功,精擅乾坤大挪移之術,突然使出太極拳中的“粘”法,雖然所學時間還不到兩個時辰,但卻已如畢生研習一般。
而阿三給他這麽一擠,自己這一拳中千百斤的力氣猶似打入了汪洋大海,無影無蹤,無聲無息,而自己的身子卻被自己的拳力帶得斜移兩步。
他一驚之下,怒氣填膺,快拳連攻,臂影晃動,便似有數十條手臂、數十個拳頭同時擊出一般。眾人見了他這等狂風驟雨般的攻勢,盡皆心驚:“無怪以空性大師這等高強的武功,也喪身於他手下。”除了趙敏攜來的眾人之外,無不為華帝劉浩擔心。
明教眾人知道華帝劉浩這是有意要顯揚武當派的威名,可以說自己本身武功一概不用,招招都使的是武當張三豐所創太極拳的拳招,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待使到一招,“手揮琵琶”時,右捺左收,刹時間悟到了太極拳旨中的精微奧妙之處,這一招使得猶如行雲流水,瀟灑無比。
而反觀阿三隻覺上盤各路已全處在他雙掌的籠罩之下,既無可閃避,又無可抵禦,隻得運勁於背,硬接他這一掌,同時右拳猛揮,隻盼望兩人各受一招,造成個兩敗俱傷之局。
隻是不知華帝劉浩雙手一圈,如抱太極,一股雄渾無比的力道組成了一個旋渦,隻帶得他在原地急轉七八下,如轉陀螺,如旋紡錘,好容易使出“千斤墜”之力定住身形,卻已滿臉脹得通紅,可以說是狼狽萬分。
眼見於此,明教群豪大聲喝彩。白眉鷹王殷天正叫道:“武當派太極拳功夫竟然如此神妙,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啊。”五散人周顛笑道:“阿三老兄啊,我勸你還是改個名兒,叫做‘阿轉如何’!”殷野王道:“多轉幾個圈兒也不算丟臉,古人不是有雲‘三十六招,轉為上招’麽?”
一旁的布袋和尚說不得也是嘲笑道:“當年梁山泊好漢中好像有個黑旋風,那旋風嘛,本來就是要轉的!”
武當張三豐見到他這種神情,也是悚然一驚,心想:“此人來曆看來不小啊!也不知我這太極拳是否能夠對付得了?”
於是雙手緩緩舉起,要讓那阿三進招。
忽然俞岱岩身後走出一個蓬頭垢麵的小道童來,然後說道:“太師父,這位施主要見識一下我武當派的拳技,又何必勞動太師父您大駕?讓弟子演幾招給他瞧瞧,也就夠了。”
話說這個滿臉塵垢的小道童不是別人,正是華帝劉浩。白眉鷹王殷天正、韋一笑等人和他分手不久,雖然他此刻衣服形貌全都改變,但一聽其聲音,便立即認了出來。
明教群豪見教主早已在此,盡皆大喜。但武當張三豐和俞岱岩卻如何知道啊?而武當張三豐一時也瞧不清他的麵目,隻是見到他身上衣著,便以為是清風,然後說道:“這位施主身具少林派金剛伏魔的外門神通,想必定是西域少林一支的高手。
你小孩兒一招之間便會被他打得筋折骨裂,豈同兒戲?”華帝劉浩左手牽住張三豐衣角,右手又拉著他左手輕輕搖晃,說道:“太師父,你教我的太極拳法我可從未用過,也不知成是不成啊。難得這位施主是一位外家高手,就讓弟子來試試以柔克剛、運虛禦實的法門,那不是很好麽?”
說話之間,將一股極渾厚、極柔和的九陽神功,從手掌上向武當張三豐體內傳了過去。武當張三豐於刹那之間,隻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是泊泊然、綿綿然,真的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華帝劉浩臉上瞧去,隻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已然達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隻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隻是霎時之間,他心中轉過了無數的疑端,然而這少年的內力沛然而至,顯是在幫助自己療傷,而決無歹意,乃可斷定,於是微笑道:“我衰邁昏庸,能有甚麽好功夫教你?你要領教這位施主的絕頂外家功夫,那也是好的,務須小心在意。”他總道這小道童是哪一派的高手少年趕來赴援,因此言語中極是謙衝客氣。
華帝劉浩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太師父放心,一個小小的外域僧人,也敢來我中原武林猖狂,我叫他知道一下中原武林泰山北鬥的實力!
那阿三見張三豐居然遣一個小道童出戰,看見對自己之輕蔑,真的是藐視到了極處,但是轉念一想,我一拳先將這小道童打死,激得老道心浮氣粗,再和他動手,當更有製勝把握,於是也不多言,隻說:“小孩兒,發招罷!”
華帝劉浩嘲諷一笑道:“我新學的這套拳術,乃我太師父張真人多年心血所創,叫作‘太極拳’。晚輩初學乍練,未必即能領悟拳法中的精要,三十招之內,恐怕不能將你擊倒。但那是我學藝未精,並非這套拳術不行,這一節你須得明白。”
阿三不怒反笑,轉頭向阿大、阿二道:“大哥、二哥,天下竟有這等狂妄的小子。”阿二縱聲大笑。阿大卻已瞧出這小道童不是易與之輩,說道:“三弟,不可輕敵。”話音剛落,阿三踏上一步,隻是唿的一拳,便往華帝劉浩的胸口打去,這一招神速如電,而拳到中途,左手拳更加迅捷的搶上,後發先至,撞擊華帝劉浩的麵門,招術之詭異,實是罕見。
華帝劉浩自從聽張三豐演說“太極拳”之後,在這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中,始終在默想這套拳術的拳理,眼見阿三左拳擊到,當即使出太極拳中一招“攬雀尾”,右腳實,左腳虛,運起“擠”字訣,粘連粘隨,右掌已搭住他左腕,橫勁發出。
這時阿三身不由主的向前一衝,跨出兩步,方始站定。而旁觀眾人見此情景,齊聲驚噫。這一招“攬雀尾”,乃天地間自有太極拳以來首次和人過招動手。
華帝劉浩身具九陽神功,精擅乾坤大挪移之術,突然使出太極拳中的“粘”法,雖然所學時間還不到兩個時辰,但卻已如畢生研習一般。
而阿三給他這麽一擠,自己這一拳中千百斤的力氣猶似打入了汪洋大海,無影無蹤,無聲無息,而自己的身子卻被自己的拳力帶得斜移兩步。
他一驚之下,怒氣填膺,快拳連攻,臂影晃動,便似有數十條手臂、數十個拳頭同時擊出一般。眾人見了他這等狂風驟雨般的攻勢,盡皆心驚:“無怪以空性大師這等高強的武功,也喪身於他手下。”除了趙敏攜來的眾人之外,無不為華帝劉浩擔心。
明教眾人知道華帝劉浩這是有意要顯揚武當派的威名,可以說自己本身武功一概不用,招招都使的是武當張三豐所創太極拳的拳招,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待使到一招,“手揮琵琶”時,右捺左收,刹時間悟到了太極拳旨中的精微奧妙之處,這一招使得猶如行雲流水,瀟灑無比。
而反觀阿三隻覺上盤各路已全處在他雙掌的籠罩之下,既無可閃避,又無可抵禦,隻得運勁於背,硬接他這一掌,同時右拳猛揮,隻盼望兩人各受一招,造成個兩敗俱傷之局。
隻是不知華帝劉浩雙手一圈,如抱太極,一股雄渾無比的力道組成了一個旋渦,隻帶得他在原地急轉七八下,如轉陀螺,如旋紡錘,好容易使出“千斤墜”之力定住身形,卻已滿臉脹得通紅,可以說是狼狽萬分。
眼見於此,明教群豪大聲喝彩。白眉鷹王殷天正叫道:“武當派太極拳功夫竟然如此神妙,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啊。”五散人周顛笑道:“阿三老兄啊,我勸你還是改個名兒,叫做‘阿轉如何’!”殷野王道:“多轉幾個圈兒也不算丟臉,古人不是有雲‘三十六招,轉為上招’麽?”
一旁的布袋和尚說不得也是嘲笑道:“當年梁山泊好漢中好像有個黑旋風,那旋風嘛,本來就是要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