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華帝劉浩心中早有意識,但是等到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震驚不已!
而武當三俠俞岱岩、明月二人驀地見此變故,也都驚得呆了。武當三俠俞岱岩苦在身子殘廢,不能上前相助師父一臂之力。
而華帝劉浩雖然知道,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在這一刹那間,還沒領會到空相大師竟是意欲立斃太師父於掌底。
隨後兩人隻驚唿了一聲,便隻見張三豐左掌揮出,拍的一聲輕響,擊在空相大師的天靈蓋之上。這一掌看其軟軟如綿,但其堅勝鐵,空相大師登時腦骨粉碎,如一堆濕泥般癱了下來,一聲也沒有哼出,便斃命於此。
武當三俠俞岱岩連忙說道:“師父,你……”隻說了一個“你”,便即住口。因為他看見張三豐閉目坐下,而片刻之間,頭頂便升出絲絲白氣,隨後猛地裏口一張,噴出了幾口鮮血。
華帝劉浩看著這一幕心下大驚,他知道武當張真人受傷著實不輕,因為倘若他吐出的是紫黑瘀血,憑他深厚無比的內功,三數日即可平複,但他所吐的卻是鮮血,又是狂噴而出,那麽髒腑已受重傷。
在這霎時之間,他心中遲疑難決:“是否立即表明身分,相救武當張真人?還是怎地?”
就在華帝劉浩猶豫不決的時候,隻聽得腳步聲響,有人到了門外,聽他步聲急促,顯是十分慌亂,但卻也不敢貿然進來,也不敢出聲。
武當三俠俞岱岩問道:“是靈虛麽?什麽事?”
那知客道人靈虛道:“稟報三師叔,魔教大隊到了宮外,要見祖師爺爺,而且其口出汙言穢語,說要踏平武當派……”
武當三俠俞岱岩大聲喝道:“住口!”
他現在生怕張三豐分心,激動傷勢。這時隻見張三豐緩緩睜開眼來,說道:“少林派金剛般若掌的威力果真是非同小可,看來非得靜養三月,才能傷勢難愈。”
華帝劉浩一聽,心想:“原來武當張真人所受之傷,看來比我所料的更重啊。”這時隻聽張三豐又道:“明教大舉上山。唉,不知遠橋、蓮舟他們平安否?
隨後又看著武當三俠俞岱岩說道:“岱岩,你說該當如何?”
武當三俠俞岱岩默然不答,心知山上除了師父和自己之外,其餘三四代弟子的武功都不足道,出而禦敵,隻有徒然送死,今日之事,惟有自己舍卻一命,和敵人敷衍周旋,讓師父避地養傷,日後再複大仇,於是朗聲道:“靈虛,你去跟那些人說,我便出來相見,讓他們在三清殿上等著。”
聽著三師叔的話,靈虛答應著去了。張三豐和俞岱岩師徒相處日久,心意相通,聽他這麽說,已知其意,說道:“岱岩,生死勝負,無足介懷,武當派的絕學卻不可因此中斷。我坐關十八月,得悟武學精要,一套太極拳和太極劍,此刻便傳了你罷。”
武當三俠俞岱岩一呆,心想自己殘廢已久,哪還能學甚麽拳法劍術?
何況此時強敵已經入觀,怎有餘暇傳習武功,隻叫了聲:“師父!”便說不下去了。
武當張三豐淡淡一笑,說道:“我武當開派以來,行俠江湖,多行仁義之事,以大數而言,決不該自此而絕。我這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跟自來武學之道全然不同,講究以靜製動、後發製人。你師父年過百齡,縱使不遇強敵,又能有幾年好活?
所喜者能於垂暮之年,創製這套武功出來。遠橋、蓮舟、鬆溪、梨亭、聲穀都不在身邊,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書外並無傑出人材,何況他也不在山上。
然後看著武當三俠俞岱岩說道:岱岩,你身負傳我生平絕藝的重任。武當派一日的榮辱,有何足道?
隻須這套太極拳能傳至後代,我武當派大名必能垂之千古。”說到這裏,神采飛揚,豪氣彌增,竟似渾沒將壓境的強敵放在心上。
武當三俠俞岱岩看著自己的師傅唯唯答應,已明白師父要自己忍辱負重,以接傳本派絕技為第一要義。
這時武當張三豐緩緩站起身來,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麵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說道:“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跟著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叫出招式的名稱: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華帝劉浩目不轉睛的凝神觀看,初時還當武當張真人是故意將姿式演得特別緩慢,使俞岱岩可以看得清楚,但看到第七招“手揮琵琶”之時,隻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
眼見於此,華帝劉浩突然之間省悟過來:“這是以慢打快、以靜製動的上乘武學,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高明的功夫。”他武功本就極高,一經領會,越看越是入神,但見張三豐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是開辟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約莫一頓飯時分,張三豐使到上步高探馬,上步攬雀尾,單鞭而合太極,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雖在重傷之後,但一套拳法練完,精神反見健旺。他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鬆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當下細細的解釋了一遍。
武當三俠俞岱岩一言不發的傾聽,知道時勢緊迫,無暇發問,雖然中間不明白之處極多,但隻有硬生生的記住,倘若師父有何不測,這些口訣招式總是由自己傳承下去,日後找時間再由聰明才智之士去推究其中精奧。
而華帝劉浩所領略的可就多了,張三豐的每一句口訣、每一記招式,都令他有初聞大道、喜不自勝之感。但張三豐見俞岱岩臉有迷惘之色,問道:“你懂了幾成?”俞岱岩道:“弟子愚魯,隻懂得三四成,但招式和口訣都記住了。”
聽著武當三俠俞岱岩的話,武當張三豐道:“那也難為你了。倘若蓮舟在此,當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師弟悟性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當可傳我這門絕技。”
隨後張三豐道:“這拳勁首要在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正要往下繼續解說的時候,隻聽得前麵三清殿上遠遠傳來一個蒼老悠長的聲音:“張三豐老道既然縮頭不出,咱們把他徒子徒孫先行宰了。”
同時另一個粗豪的聲音道:“好啊!先一把火燒了這道觀再說。”
隨後又有一個尖銳的聲音道:“燒死老道,那是便宜了他。咱們擒住了他,綁到各處門派中遊行示眾,讓大家瞧瞧這武學泰鬥老而不死的模樣。”
而武當三俠俞岱岩、明月二人驀地見此變故,也都驚得呆了。武當三俠俞岱岩苦在身子殘廢,不能上前相助師父一臂之力。
而華帝劉浩雖然知道,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在這一刹那間,還沒領會到空相大師竟是意欲立斃太師父於掌底。
隨後兩人隻驚唿了一聲,便隻見張三豐左掌揮出,拍的一聲輕響,擊在空相大師的天靈蓋之上。這一掌看其軟軟如綿,但其堅勝鐵,空相大師登時腦骨粉碎,如一堆濕泥般癱了下來,一聲也沒有哼出,便斃命於此。
武當三俠俞岱岩連忙說道:“師父,你……”隻說了一個“你”,便即住口。因為他看見張三豐閉目坐下,而片刻之間,頭頂便升出絲絲白氣,隨後猛地裏口一張,噴出了幾口鮮血。
華帝劉浩看著這一幕心下大驚,他知道武當張真人受傷著實不輕,因為倘若他吐出的是紫黑瘀血,憑他深厚無比的內功,三數日即可平複,但他所吐的卻是鮮血,又是狂噴而出,那麽髒腑已受重傷。
在這霎時之間,他心中遲疑難決:“是否立即表明身分,相救武當張真人?還是怎地?”
就在華帝劉浩猶豫不決的時候,隻聽得腳步聲響,有人到了門外,聽他步聲急促,顯是十分慌亂,但卻也不敢貿然進來,也不敢出聲。
武當三俠俞岱岩問道:“是靈虛麽?什麽事?”
那知客道人靈虛道:“稟報三師叔,魔教大隊到了宮外,要見祖師爺爺,而且其口出汙言穢語,說要踏平武當派……”
武當三俠俞岱岩大聲喝道:“住口!”
他現在生怕張三豐分心,激動傷勢。這時隻見張三豐緩緩睜開眼來,說道:“少林派金剛般若掌的威力果真是非同小可,看來非得靜養三月,才能傷勢難愈。”
華帝劉浩一聽,心想:“原來武當張真人所受之傷,看來比我所料的更重啊。”這時隻聽張三豐又道:“明教大舉上山。唉,不知遠橋、蓮舟他們平安否?
隨後又看著武當三俠俞岱岩說道:“岱岩,你說該當如何?”
武當三俠俞岱岩默然不答,心知山上除了師父和自己之外,其餘三四代弟子的武功都不足道,出而禦敵,隻有徒然送死,今日之事,惟有自己舍卻一命,和敵人敷衍周旋,讓師父避地養傷,日後再複大仇,於是朗聲道:“靈虛,你去跟那些人說,我便出來相見,讓他們在三清殿上等著。”
聽著三師叔的話,靈虛答應著去了。張三豐和俞岱岩師徒相處日久,心意相通,聽他這麽說,已知其意,說道:“岱岩,生死勝負,無足介懷,武當派的絕學卻不可因此中斷。我坐關十八月,得悟武學精要,一套太極拳和太極劍,此刻便傳了你罷。”
武當三俠俞岱岩一呆,心想自己殘廢已久,哪還能學甚麽拳法劍術?
何況此時強敵已經入觀,怎有餘暇傳習武功,隻叫了聲:“師父!”便說不下去了。
武當張三豐淡淡一笑,說道:“我武當開派以來,行俠江湖,多行仁義之事,以大數而言,決不該自此而絕。我這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跟自來武學之道全然不同,講究以靜製動、後發製人。你師父年過百齡,縱使不遇強敵,又能有幾年好活?
所喜者能於垂暮之年,創製這套武功出來。遠橋、蓮舟、鬆溪、梨亭、聲穀都不在身邊,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書外並無傑出人材,何況他也不在山上。
然後看著武當三俠俞岱岩說道:岱岩,你身負傳我生平絕藝的重任。武當派一日的榮辱,有何足道?
隻須這套太極拳能傳至後代,我武當派大名必能垂之千古。”說到這裏,神采飛揚,豪氣彌增,竟似渾沒將壓境的強敵放在心上。
武當三俠俞岱岩看著自己的師傅唯唯答應,已明白師父要自己忍辱負重,以接傳本派絕技為第一要義。
這時武當張三豐緩緩站起身來,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麵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說道:“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跟著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叫出招式的名稱: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華帝劉浩目不轉睛的凝神觀看,初時還當武當張真人是故意將姿式演得特別緩慢,使俞岱岩可以看得清楚,但看到第七招“手揮琵琶”之時,隻見他左掌陽、右掌陰,目光凝視左手手臂,雙掌慢慢合攏,竟是凝重如山,卻又輕靈似羽。
眼見於此,華帝劉浩突然之間省悟過來:“這是以慢打快、以靜製動的上乘武學,想不到世間竟會有如此高明的功夫。”他武功本就極高,一經領會,越看越是入神,但見張三豐雙手圓轉,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是開辟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約莫一頓飯時分,張三豐使到上步高探馬,上步攬雀尾,單鞭而合太極,神定氣閑的站在當地,雖在重傷之後,但一套拳法練完,精神反見健旺。他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鬆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當下細細的解釋了一遍。
武當三俠俞岱岩一言不發的傾聽,知道時勢緊迫,無暇發問,雖然中間不明白之處極多,但隻有硬生生的記住,倘若師父有何不測,這些口訣招式總是由自己傳承下去,日後找時間再由聰明才智之士去推究其中精奧。
而華帝劉浩所領略的可就多了,張三豐的每一句口訣、每一記招式,都令他有初聞大道、喜不自勝之感。但張三豐見俞岱岩臉有迷惘之色,問道:“你懂了幾成?”俞岱岩道:“弟子愚魯,隻懂得三四成,但招式和口訣都記住了。”
聽著武當三俠俞岱岩的話,武當張三豐道:“那也難為你了。倘若蓮舟在此,當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師弟悟性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當可傳我這門絕技。”
隨後張三豐道:“這拳勁首要在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正要往下繼續解說的時候,隻聽得前麵三清殿上遠遠傳來一個蒼老悠長的聲音:“張三豐老道既然縮頭不出,咱們把他徒子徒孫先行宰了。”
同時另一個粗豪的聲音道:“好啊!先一把火燒了這道觀再說。”
隨後又有一個尖銳的聲音道:“燒死老道,那是便宜了他。咱們擒住了他,綁到各處門派中遊行示眾,讓大家瞧瞧這武學泰鬥老而不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