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宇端起茶杯又飲了一口,然後緩緩講述起了一段唐國的曆史……


    七百多年前,唐國之主——當時的唐王為了強行突破境界走火入魔,落了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趁著唐王突然隕落,未立儲君之際,唐國中一些不安分之人起兵謀反。


    不久,唐國境內一片混亂,從皇城到地方,都有反唐勢力的誕生。


    當時唐王有兩位皇子,麵對唐國突如其來的暴亂,二人立馬分工協作:大皇子領兵外出征戰四方,二皇子把持朝政穩定朝堂。


    數年之後,反對勢力就被二人聯手殲滅大半,唐國又基本恢複到了和平狀態。


    戰亂基本平定之後,大皇子凱旋而歸,兄弟兩人見麵喜極而泣。


    戰亂平定,這本是天大的好事,但隨著大皇子的歸來,朝堂之上慢慢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味道。


    二皇子在皇城執政多年,朝中老臣都看到了他能力出眾,確是君王之才,想立二皇子為唐國新王。


    二皇子對此卻是極力反對,認為唐國沒有廢長立幼之先例,死活不同意。


    倒是大皇子也認為自己弟弟確有才能,而且多年下來已對朝政熟悉,強於自己,於是也勸他登基為新王。


    誰知二皇子竟然拔劍架於自己脖子之上,說誰再敢陷自己於不義,必自刎當場。


    瞧瞧,別國都是為了爭權奪利大打出手,唐國兩位皇子為了禮讓皇位居然都要自裁。


    兩位皇子的手足之情讓人動容,一眾老臣也不再多言,誰當新王都是他們唐家之事。本來大家都是擔心朝廷不穩,但看這兩位皇子行事風格,誰當新王,另一人必定鼎力相助,也不會出現什麽意外,就都由他二人商議去吧。


    數日之後,二皇子終於被大皇子說服,登基為新王。


    大皇子官拜兵馬大元帥,帶著四名貼身護衛統領大軍繼續外出剿滅剩餘反唐勢力。


    又過數月,唐國境內反動勢力被消滅殆盡,唐國終於又恢複平靜。


    遭遇兵亂之地慢慢恢複,一些沒有兵亂的地方,隱隱有了一些太平盛世的味道。


    大皇子得勝帶兵歸來,二皇子出皇城十裏迎接,兄弟兩人一同乘坐鑾駕迴城。


    朝堂文武百官和皇城百姓夾道歡迎,大家仿佛都看到兩位皇子即將開啟的大唐盛世。


    二皇子也打算封大皇子為一字並肩王,想兩人一起開創“國有二君”之盛世。


    可誰知第二天,大皇子居然提出辭官,打算交出兵馬大元帥官印和能調動天下所有兵馬的虎符,並且執意要離開皇城。


    二皇子明白大皇子這是怕他們兄弟二人有所隔閡,畢竟天下兵馬都在大皇子手中,擁兵自重這種事屢見不鮮。


    但二皇子堅決不許,執意挽留,曾在朝堂之上痛哭說道:“皇兄辭官離開皇城,我心不忍,且天下百姓也會認為我乃不仁不義之人。皇兄為何陷我於此,辭官離開之語,皇兄休要再提。”


    但大皇子去意已決,經過兩天兩夜相勸,大皇子答應了二皇子兩件事後,二皇子才鬆口同意,大皇子便領著曾經一同浴血奮戰的舊部,飄然遠去……


    講到這裏,白景博插口問道:“不知大皇子答應了二皇子兩件何事。”


    白浩宇又飲了一口茶,說道:“第一:大皇子有保國的義務,無論何時何地,隻要唐國有難、皇室相招,大皇子及後人必定迴援,共赴國難;第二:大皇子有監國的權利,將來二皇子或者二皇子後人如有禍國殃民之人出現,大皇子及大皇子一脈後人有權廢除,另立新主或幹脆取而代之。”


    大家聽到這裏,不禁對兩位皇子肅然起敬,兩人的氣度與胸襟,讓在座眾人甚是欽佩。


    性急的白景騰見自己父親講了半天也沒講到重點,又看眾人都陷入沉默,急忙開口問道:“兩位皇子確是讓人佩服,可不知這與我們四家淵源有何關係?”


    白浩宇微微一笑,繼續講起了這段曆史……


    大皇子離開皇城,當初身邊四名貼身護衛一人戰死,另外三人同他一起來到唐國東北邊疆武安郡落戶,這樣也算是為唐國鎮守邊疆。


    後來一些受過大皇子恩惠之人以及一些戰爭中失去家園之人,都來到這裏,大家一起築起城池一座,取名“太平”,也是希望唐國從此天下太平。


    二皇子知道大皇子落戶武安郡,就明白大皇子是為了唐國鎮守邊疆,便有意封大皇子為武安郡郡守,但被大皇子拒絕。


    於是二皇子便在武安郡治下加了一鎮,名為“太平鎮”,封大皇子為鎮守,讓大皇子管理。


    大皇子也因為自己住在這裏,就沒有再推脫,應下了這個鎮守之位。


    名義上太平鎮歸武安郡管理,大皇子這個鎮守也該歸武安郡郡守管轄,但武安郡郡守也知道大皇子的身份,從來也沒有對太平鎮的政務、軍務有任何幹涉。


    幾百年來,太平鎮也就一直自給自足,仿佛一片真正的世外桃源。


    大皇子為了更好的對唐國邊疆有所管理,命人在太平城南方修建官道可通武安郡,進而連接唐國其他官道。


    之後又在太平城西北、正北、東北方向建城三座,取名“永和”、“永昌”、“永平”,由大皇子的三名貼身護衛擔任城守,共同協作保衛邊疆。


    眾人聽到這裏,才明白太平鎮及治下四座城池的由來,同時也對大皇子及三名貼身護衛的身份有所猜測。


    白浩宇看了眾人表情,點頭說道:“你們所猜不錯,現在太平鎮鎮守、太平城的唐家就是當初大皇子的後人。當初大皇子身邊的三名貼身護衛,姓歐陽的那位,在東北方向的永平城做了城守,依靠東方的千裏恆河,做著河運、海鮮的買賣;姓王的那位,在正北方向的永昌城做了城守,在北方十萬大山中做著挖礦、鍛造的生意,而姓白的那位,就在西北方向的永和城做了城守,在西方萬裏森林中做著伐木、種植的營生,他也就是我們白家的先祖。”


    眾人聽到這裏,才知道原來太平鎮鎮守的唐家居然擁有著皇室血脈,而自己的祖上也曾在朝中為官。


    白浩宇停頓片刻,等看大家消化的差不多後,又繼續說道:“當初大皇子與三名護衛守著四座城池,互相協助,保衛邊疆。大皇子本想和三名護衛結拜為異姓兄弟,但咱們先祖三人認為尊卑有別,沒有同意。後來四人陸續娶妻生子,找了四家之中年紀差不多大的男孩,讓他們結拜為異姓兄弟,並讓他們四人做了以後四家的家主。從那以後,四家有了新家主的候選人,便讓他們四人結為異姓兄弟,新老家主交替之時,便會將這段往事告訴後輩。”


    說到這裏,白浩宇看向身邊坐著的幾位長老,笑著說道:“當初我繼承家主之位時,咱們幾個聽到這段往事,是否和他們表情一樣啊?”


    在座幾位長老聽了都是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長老白浩明開口說道:“我們四家每隔十年,便會舉行四城爭霸賽,除了有點爭強好鬥之心作祟以外,也是想讓你們後輩互相熟悉,多多來往,將來能促成幾段姻緣。想想現在被人重傷的景辰,他與他的妻子王慧不就是在四城爭霸賽上看對了眼才成為夫妻的。”


    “沒錯。”白浩宇點頭讚同,說道:“這樣能讓我們四家更具有凝聚力。當年我雖然娶了咱們永和城一普通女子為妻,可是我的兩位弟弟,不就分別娶了王家、歐陽家兩位女子為妻。”白浩宇一邊說著,一邊指了指坐在一旁的白浩明、白浩然。


    白浩明、白浩然兩人笑笑,白浩宇又接著說道:“就是其他長老以及在座的你們,也有不少人和其他三家結為了連理。”


    “確實如此。”白浩明接話說道:“但四城爭霸賽隻是給了你們一個了解對方的機會,讓你們多了一些選擇,並不是為了增加凝聚力而強迫你們通婚。隻要雙方願意,我們不加幹涉,但隻要一方不同意,我們也不會對其逼婚。”


    說到這裏,白浩宇看向一眾晚輩,問道:“你們現在知道我為什麽如此相信唐、王、歐陽三家了嗎?”


    見眾人沒有迴答,白浩宇又道:“這幾百年來,靠著四家相互扶持,我們一直經久不衰。就在這永和城內,有一些家族崛起,也有一些家族沒落,但我白家永遠不會被取代。”


    見眾人都是點頭同意,白浩宇繼續說道:“張家現在確實勢大,已經快有和我們分庭抗禮的資本,但如果他敢有所妄動,隻要不是一下置我白家於死地,我們四家就能聯合滅了他。你們一直勸我小心張家,我也知道以我們白家現在的實力,滅掉張家會讓我們傷筋動骨,我確實有些時候故意露怯,隻是希望能讓張家先出手,相信我,隻要張家敢出手,就是他滅亡之時。”


    見白浩宇說得自信十足,眾長老都在點頭附和,一眾晚輩也感覺充滿信心。


    白浩宇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正準備繼續開口,卻被人打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巔峰武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的流浪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的流浪貓並收藏巔峰武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