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搬進白雲道觀還不到一個月,趙崢就又嫌地方小了,重修的道觀肯定不能再建在臨安城了。臨安城內寸土寸金,而起那麽大的地皮有價無市,皇上想擴建個皇宮都困難,更別提要修建一個道觀,而且有些東西在群臣的眼皮子低下又不好弄出來,但又不能遠離臨安這個權利中心,否則少了朝堂的支持,許多事情都難以進行。


    趙崢為此進宮向趙昀說明此事,沒想到被他一口迴絕了。


    “國師,你離開了,武道巔峰這本書怎麽辦?”趙昀本就不滿趙崢最近進宮越來越少,這本書的基本上是他在完成。


    趙崢笑了笑:“我那水平與官家一起寫書,那完全是畫蛇添足。”


    趙昀可不上他的當:“除了寫書,萬一還有其他事要來找你那可怎麽辦?”


    趙崢看著像寵物黏著主人模樣的趙昀苦笑道:“我的官家,我又不是要跑去棗陽,隻是離開臨安城而已,我保證我選的那個地方兩刻種就能到臨安城。”


    趙昀想了想,兩刻鍾便到,那的確不算遠,便答應了趙崢。


    趙崢得償所願,便出宮讓遊雄去了餘杭縣,不惜代價的弄到一萬畝地,不計較是否貧瘠,隻要臨海就行了。


    餘杭縣屬於臨安府管轄,在臨安城東邊,與臨安城大概有三十裏的距離,臨近杭州灣。以現在的馬力和道路來迴大概要一個時辰,兩刻種要想到達那完全是癡心妄想。


    趙崢之所以敢保證兩刻種能到臨安,那完全是因為他準備推出軌道,也就是後世的普通鐵軌,現在當然弄不出蒸汽機,但弄個軌道和機車還是可以,隻要鋼鐵達標,又沒有什麽太高的科技含量,至於動力就用馬匹來拖,事實上英國最早的鐵路也是這麽幹的。


    此事也知會了史彌遠,史彌遠當然抱著歡迎的態度,而且還以兩府名義幫趙崢在餘杭買了一大塊地,趙崢待在天子身側,久了他也感到有些不安,皇上現在是對趙崢信任備至,要是趙崢唆使官家做什麽出格的事,他們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隻有硬頂。所以趙崢要到餘杭,他們一萬分的高興。


    不過趙昀自從掌控了皇城司,這耳目就清晰了許多,白雲道觀在餘杭選地又那能逃過皇城司的眼睛。


    於是趙崢被皇上急招進宮,要中止此事。


    “官家,你不是答應過我,隻要兩刻種能趕到臨安便可。”


    趙昀有種好像被別人當做傻瓜一樣的憤怒:“你敢哄騙我不成?那餘杭到臨安怎麽都要一個時辰,兩刻鍾,還能飛過來不成?”


    說到這裏,趙昀閉嘴了,國師好像真的能飛:“你用熱氣球?”


    趙崢搖了搖頭:“熱氣球乃是隨風漂流之物,那能做飛行之用,不瞞你官家,我想用軌道一物便可。”


    趙昀聽到又有新奇玩意問世,急忙問道:“這是什麽東西?”


    待趙崢把軌道描述給趙昀聽後,趙昀好生失望,根本就是尋常之物嗎?隻是把道路拉直,專貢馬車而已。


    “官家可不要小瞧此物,有了它大宋的貨運能力就大為提升,也能為漕運分擔壓力。”


    “可是馬貴,鐵料也不便宜,你到哪裏去弄,你這些弄出來成本太高了。根本就普及不了。”


    趙崢嘿嘿一笑:“馬當然是從蒙古韃子那邊弄過來,而鐵料嘛,玻璃作坊最近練出了一批鋼材,成本大大降低。所以這成本能夠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到時候如果兩刻種到不了臨安,我仍你處置。”


    趙昀聽到這個賭約來了興致:“好,就依你!”


    ——


    轉眼間,紹定二年便要結束了,師徒四人第一次在一起過年,自然得好生準備。道觀各處掛上了喜慶的燈籠,春聯,炮竹,像普通人家一應準備好了,一點也沒有印象中道觀清寒的樣子,年節的氣氛濃厚,道觀裏人人一副喜慶的模樣,不是因為國師給的壓歲錢豐厚,而是國師親自召見大家,大夥一起商量著這個年應該怎麽過,有了當家做主的感覺,自然讓他們有種將白雲道觀當家的感覺。


    白雲道觀的道士將近一半是孤兒,單身,能夠成家的很少,所以留在道觀裏過年的也有二百來人。食堂要擺二百多人的宴席還是太窄了,所以決定在演武場擺宴。由於過年有些廚子迴家了,剩下的人要置辦二百多人的宴席太困難,所以趙崢就下令每個人準備一個菜,好醜不論。


    雖然君子遠廚庖,但在白雲道觀可沒這個規矩,趙崢多次自己下廚做菜吃,也漸漸被大家接受,那是儒生的規矩,關我們這些道士什麽事,但大夥的手藝就不敢恭維了。


    所以這連夜飯在難吃和難忘之中渡過。


    ——


    春節轉眼就來到了末尾,今夜是元宵節,臨安燈火通明,孔明燈漫天飛舞,臨安府害怕失火,連忙招來在家過節的衙役全城禁止放孔明燈。


    以往元宵節雖然也有人放孔明燈,但遠沒有今夜這般誇張,足足有上萬隻孔明燈升空。由於趙崢的熱氣球能載人上天,臨安城商家有許多人效仿用來做廣告,所以熱氣球一時間全城熱議,看到利潤的商人就炒熱這個產品,一窩蜂的製作簡易的孔明燈販賣,剛開始銷量很高,一天能賣出上千隻孔明燈,所以就加大投入。但哪知道民眾也是圖一時新鮮,往後這孔明燈就越來越難買,庫存都堆集如山了,趁著元宵節,就瘋狂降價,清空庫存。


    但這孔明燈今夜那是說能禁就能禁的,豈不說執行的衙役不夠,就是大內和相府就有大量的孔明燈飛出,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事放在宋朝的官員、天子腳下還是做不出來的。


    一處客棧,一個女人看著滿天如同繁星的孔明燈微微有些失神了,想到即將要做的事她的腦瓜漲的欲裂開。


    “四娘子,那趙崢已經離開白雲道觀了,要不要今夜動手?”


    那號稱四娘子的乃是乃是山東義軍紅襖軍的首輪楊安兒的妹妹楊妙珍,一身紅衣,手中握的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楊安兒死後她率部與李全結合,二人結為夫婦。


    李全此時明附宋朝,其實已經暗投蒙古,朝廷也心知肚明,但仍然對他抱有一絲幻想,給錢給糧,封官加爵,不願挑破這顆毒瘤。李全因此更加肆無忌憚,大肆在楚州招兵買馬,今年四月還以要糧為名,派船直抵平江,嘉興一帶,窺探臨安。但朝廷上下視而不見,心想能挨過一天便是一天,隻要李全不生事,一切都好說。


    楊妙珍在軍中威望甚高,對於李全投降蒙古雖然反對,但也無可奈何,紅襖軍原本就是為了反抗金國統治而爆發的起義,一開始原本對宋朝抱有希望,希望歸附宋國,但宋廷一開始嫌棄其勢力小,不給予理會,而後待其壯大後,同意給予錢糧支持,又百般遲疑,想分化打散紅襖軍,往裏麵摻沙子,雙方矛盾一度鬧得不可開交,一關係度中斷,待到其完全坐大後鬧了一場兵變後,宋國又懦弱不敢討伐,加倍安撫,如此欺軟怕硬,讓她怎麽能對宋國生出什麽好感來。


    楊妙珍當然不是無端潛入臨安,自己偏信了那妮子的鬼話,答應活捉趙崢與她成親作為條件,換來她的歸附。


    那妮子便是顏傾武,楊妙珍那日接到蒙古的密信,讓在河東一帶活動的她暗中協助作戰,那日她在亂軍之中見顏傾武神武非凡,擋下蒙古鐵騎聯手一擊,竟然還連殺五人,撐到了援軍趕來,愛才心切,於是趁亂將她虜了過來。後來更是從其他俘虜裏知道顏傾武竟然是宗室之後,奇貨可居,要是顏傾武願意投降,義軍聲勢必然大漲,也好與蒙古坐地還錢,但顏傾武隻說答應她一個要求便降,將在臨安的一個叫趙崢的道士抓來與她成親便可。


    楊妙珍一聽隻是抓個人而已,當即沒有多想就同意了,但臨安乃京師之地,不過太過大張旗鼓,怕生出什麽波折,所以決定親自前來。


    古時通訊極為不便利,趙崢的名頭還沒傳到金國楚州那邊去,楊妙珍進了臨安一方打聽才知道上當了,這趙崢乃是當朝國師那是那麽容易虜走的。


    而且她們秘密進入臨安跟蹤趙崢時已經被皇城司給盯上了,皇城司還不清楚她的身份,要是知道了想要脫身那可就困難了。


    所以截下趙崢作為人質,已經成為了她們唯一的退路了。


    過了今夜,可就沒有那麽好的機會了。


    “動手!”楊妙珍一聲令下,她相信憑借手中的梨花槍,隻要接近趙崢五丈之類,就算有再多的高手也不可能從她手中將趙崢搶走。


    ——


    趙崢陪著黃道長來到臨安最繁華的路段,雖是夜晚,卻被商家照亮的如同白夜。趙崢玩的正盡興的時候,一個暗衛悄悄過來稟報:“國師,那夥人今夜好像有異動。”


    楊妙珍派人跟蹤趙崢第一天起,就被發現了,隻是他不清楚來人究竟是何目的,反正每日跟蹤在趙崢身後有一大票人,有自己的暗衛,還有皇城司派來保護的密探,還有一心踩自己成名的和尚道士,趙崢從不和他們辯論,所以常常跟蹤趙崢想個機會與趙崢一覺到底,還有一些狂熱的信徒,也有相求國師賜給生財之道的商人等等。


    所以有人跟蹤,趙崢沒有多在意,有暗衛的身手和隨時上膛的燧發槍,敢對趙崢起歹心,保證有來無迴。


    “帶家夥了?”趙崢問道。


    暗衛點了點頭,確認那些人是帶著武器過來的。


    “待那夥人靠近,你們想辦法先把人擒住問問來路,沒有什麽惡意就放了。”


    暗衛點了點頭,趙崢則走向上次遇刺地方。


    元宵節,也到了白雲道觀放煙花的時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第一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帝一處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帝一處開並收藏南宋第一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