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財從趙崢向他借錢的信上,以及史嵩之口中得知趙崢現在哪裏缺少工匠,二話不說將家裏,族裏的工匠、鐵匠、木匠威逼利誘一股腦的全弄到廣州來了。


    也是那日他從史嵩之口中得知是趙崢堅持要將銀礦的兩成利分給他,史家這才答應,否則以他一介商人的身份,在史家眼裏哪有資格占有兩成。


    從竹山縣迴到棗陽的時候,趙崢已經前往廣州一個多月了。王福財一肚子感激的話沒處說的時候,趙崢借錢的信便來了,王福財不顧家中女眷的反對二話不說親自趕來廣州。


    趙崢看著眼前將近三十人的工匠,鐵匠,眼睛直冒金花,這下可真是幫了他大忙了。更不要說王福財運來的五千兩銀子。


    那還未建成的玻璃廠,趙崢將王員外借給他的三千五百兩銀子入股直接給了他兩成的股份。王福財也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隻是無條件的信任趙崢。


    人和錢都到齊了,工期便大大加快了,到了二月中旬,鍋爐作坊都已經完成了,隻是這第一批製作出來的純堿都不純。再加上玻璃作坊受限於這個時代,有些技術難關突破不了,所以第一批燒出來的玻璃,表麵既不是那麽光滑,而且顏色渾濁,比趙崢在棗陽實驗中練的都還差,不過這是大規模工業製作,質量下降在所難免。


    所以這些殘次品在在趙崢的眼皮子的銷毀,這玩意越多越不值錢,趙崢需要製作一批看得過去的玻璃去南海那些國家大肆掠奪一番,然後再去坑金國和蒙古。


    一直到三月開春的時候,玻璃作坊裏才製作出一批稍稍看的過眼的玻璃,趙崢整日蹲在作坊,親自進行技術改進,有些技術還是需要對外保密的。


    為此三月重要的事情趙崢都忘記了,兩畝紅薯和土豆,還有一畝混著胡蘿卜辣椒包心菜收獲大典,朝廷可是足夠重視,京城特地派了欽差過來主持。


    趙崢此刻全然不知,還在想著如何進一步的改良技術。直到孫河來時還趴在鍋爐旁邊做記錄,直到孫河說起此事,趙崢才恍然大悟,急忙拿起身旁一個木盒子隨孫河去了。


    趙崢趕到時,廣州大大小小的官員正在等著他開壇做法,進行春典。


    趙崢看著那個祭壇有些傻眼了,拉著一旁孫河問道:“這是怎麽迴事?”


    孫河也有些納悶,一副理所當然的說道:“做法事啊。”


    趙崢拍了拍腦門,走上了祭台,大聲說道:“農事關乎百姓生計,怎麽問道於鬼神。天定勝天,何懼鬼神。”說完走下祭台。


    一票官員目瞪口呆,宮中來的內侍(也就是太監)見狀過來與趙崢說話:“這位就是大智靈童吧。這紅薯、土豆官家和史相公可是盯得很緊,就算靈童是得道之人,小心些,莫惹惱了神靈總是好的。”


    要趙崢去做法事還不如要殺了他,非是他不肯妥協,順便上台胡扯幾句。而是此時關乎以後科學的發展。如將他視為那些神神鬼鬼之人,他以後如何確信於人,對史嵩之充神棍,那是當時迫不得已,無奈之策。


    “此事我心有定計,貴人不用擔心,趙崢不會魯莽。”


    那內侍見狀也是一陣氣結,但又不敢發作,隻好附和:“那就依靈童所言。”


    ——


    趙崢全然不懼得罪那內侍,等紅薯、土豆還有那胡蘿卜的畝產出來,自己的地位已經穩如泰山,新的封賞不日就是下來,一個小小的內侍還是奈何不了他的。


    隨著紅薯一個個被掘出來,洗幹淨,稱重,那些官員臉色也越發動容。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紅薯,那些官員激動的握緊了雙拳,中國一向對農耕之事極為看重,視為根本,他們此時的激動心情大抵是發自內心的,而不僅僅是因為這些紅薯在他們的政績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報!紅薯畝產三千四百二十斤。”趙崢聽到這個數字微微頷首,比起後世的示範性地畝產萬斤,或許地上許多,但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徑直就是神跡。


    孫河此時也按耐不住激動:“雖然在棗陽也見過一次,但還是覺得天佑大宋。小仙長您這是萬世之功。”


    其他官員此刻也紛紛過來恭維趙崢,趙崢也不敢托大,互相道賀吹捧一番。


    “報!土豆畝產三千一百七十斤。”


    “報!胡蘿卜計算下來畝產也有兩千一百斤,小麥畝產七百一十二斤。”


    “咦!”所有人都盯著那報數的小史看,似乎有些不確認剛才所說的話,這紅薯和地瓜,他們是聞名已久,但這胡蘿卜又是什麽東西,也如此高產。還有那小麥幾乎是之前畝產記錄的兩倍,這又是怎麽迴事?


    眾人將疑惑的目光看向了趙崢。


    “胡蘿卜是我從胡商那裏得到的,至於那小麥則是我培育過的。”


    眾人恍然大悟,紛紛想讚頌趙崢一下,可讚頌的話剛才已經極盡所能說完了,一時還沒有什麽新詞。


    “這些紅薯運送一部分到臨安外,其餘的馬上的拿來重新育種,然後栽種。”


    這時那內侍有些疑惑的問道:“靈童,這紅薯可以再種,那且不是一年可以兩熟!”


    剛才吹捧那時間,趙崢從趙廣樂口中得知此人姓馬,任中亮大夫,於是改口稱道:“馬中亮,紅薯,土豆喜熱,隻要光照、溫度充足即可。在廣州一帶,一年可以三熟。”


    眾官員聽了肅然一驚,這可是違背他們常識的地方,一年竟然可以收獲三次。但趙崢在這方麵的權威,他們並沒有懷疑。


    “不僅如此,我還重新培育了水稻,產量是以前的兩倍,用心栽種,畝產千斤不是問題,並且廣州這裏可以一年兩熟。”


    官員聽到這裏已經有些麻木了,今天神奇的事情太多,讓他們有些目不暇接。但趙崢接下來的一句話讓他們熱血沸騰起來。


    “諸位,廣州環境獨天獨厚,物產豐富,絕不是世人認識的那樣是毒瘴之地,隻要大家用心經營,不出二十年,便要為大宋再造一個江南。”


    “再造一個江南!”趙崢的話似乎讓他們有些魔怔,繼而熱血沸騰。


    再造河山,多麽浪漫而壯闊的一句話!


    春典過後,趙崢找到馬內侍,將手中那個木箱托他帶給皇上和皇後,就當是上供的。


    “這時我練器時偶然所得,可以用來洗衣洗澡,比皂角好用多了,而且還有淡淡清香。”趙崢製作純堿雖然不純,但還是可以用它和石灰石做苛化反應,製造燒堿。肥皂的問題就解決了,有些雜質也無關緊要。


    “其中有塊是給馬中亮的。”箱子裏總共六塊香皂,之所以要給馬內侍一塊那是因為給皇上的東西可不是那麽容易的,萬一有毒怎麽辦。所以倒不如大大方方給他一塊。


    馬內侍笑了笑,剛才的不快就是揭過:“靈童有心了。”


    當天夜裏,宮中來的那名內侍沒有去廣州官員為他準備的盛大宴席,而是連夜迴京。車塵滾滾,這個時代的開始初露崢嶸。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第一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帝一處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帝一處開並收藏南宋第一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