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民主政治而言,威廉三世的效率還是很不錯的。


    這也是所有“獨裁政府”的有點,畢竟不需要民主評議,國家領導人隻需要“拍腦門”就能做出某個決策,效率上確實是要高得多。


    秦致遠能想到趁著斯大林攻打波蘭找英國人、法國人要好處,威廉三世自然也能想得到。


    事實上,斯大林剛剛開始進攻波蘭,德國政府就向英國人和法國人提出相關要求。


    威廉三世的要求還不少,為了讓英國人和法國人更容易接受,威廉三世提出可以接受“道威斯計劃”,但前提是法國人和比利時人必須先從魯爾區撤軍,同時為了讓德國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保能力,德國要求擴大國防軍的規模,或者是由英國人和法國人駐軍德國和波蘭邊境,以保護德國不受布爾什維克威脅。


    如果威廉三世的要求沒有這麽多,隻有前提條件,沒有後麵這一長串,英國人和法國人會欣然接受。


    但現在,英國人和法國人真像是吃了個蒼蠅一樣惡心。


    英國人和法國人當然很喜歡在德國駐軍,但那必須是建立在駐軍是為了威懾德國人、在德國人頭上作威作福的前提下。


    如果駐軍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德國人,先不說德國人在感情上是否無法接受,英國人和法國人首先就接受不了。


    特麽不久前還兵戎相見拚得你死我活,現在卻要浪費英法戰士的寶貴生命去保護德國人,隻要安德魯·勞和亞曆山大·米勒蘭的腦殼沒壞掉,他們就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提議,否則他們將會被扣上“英奸”或者是“法奸”的帽子。


    不派兵也可以,那就要允許德國人擴大國防軍。


    這更令英國人和法國人無法接受。


    如果說派兵保護德國人僅僅是讓英國人和法國人感到惡心,允許德國人擴大國防軍的規模則是從根本上威脅到英、法的安全,這等於是英、法自己推翻《凡爾賽合約》的成果,使協約國數百萬軍人的犧牲付諸東流,這個嚴重程度已經從“肘腋之患”上升到“臥榻之側”。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結果就很尷尬了。


    現在就是個死循環,如果不派兵保護德國,就要允許德國人自己擴軍來保護德國,否則就要把德國置於布爾什維克的威脅中,雖然斯大林向安德魯·勞承諾不會進攻德國,但誰都知道,這個保證一分錢都不值,俄羅斯人基本上沒有信譽可言。


    美國人再次適時發揮作用。


    八月中,美國國務卿查爾斯·休斯訪問英國、法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布爾什維克的威脅。


    對於資產階級來說,無產階級就是個天然的死對頭,這沒有任何轉圜餘地而言。


    在這個階級矛盾麵前,如果說英國、法國和德國之間是“人民內部矛盾”,那麽英、法、德和白俄羅斯之間就是標準的“敵我矛盾”,在這個矛盾麵前,所有的爭議都可以暫時擱置。


    更何況,德國人是以接受“道威斯計劃”為先決條件,這更給查爾斯·休斯說服英國人和法國人增添了籌碼。


    “道威斯計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德國人進入“實際理賠程序”,也就是說,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人雖然賬麵上欠了協約國天文數字的賠款,實際上一個馬克也沒有支付,這不僅令英國人和法國人沮喪,就連美國人也失望之極。


    威廉三世不還錢真不是想當“老賴”,而是真沒錢。


    世界大戰打爛了威廉三世家裏所有的“壇壇罐罐”,到現在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五六年,德國人連肚子都吃不飽,還需要蘭芳人和美國人接濟,更不用說從牙縫子裏擠出錢來賠款了。


    威廉三世可沒有當初共和國領導人勒緊褲腰帶的決心。


    “道威斯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威廉三世勒緊褲腰帶,如果“道威斯計劃”無法實施,協約國就得不到賠款,世界大戰犧牲的那幾百萬人還是沒有任何意義。


    能供英國人和法國人選擇的餘地真不多。


    八月底,英國人和法國人雖然非常不樂意,但還是允許威廉三世把德國國防軍從十萬人擴充到二十五萬人,同時法國和比利時從魯爾區撤軍,以促使德國接受把援助金額提高到二十億金馬克的“道威斯計劃”。


    這又是“民主政治”的惡果,讓德國恢複一部分軍事實力當然會威脅到“全世界”的安全,不過就算是威脅,那也是未來的威脅,到時候和現在的英法政府就沒關係。


    民主政治嘛,一任政府能連任三屆就算是稀罕,連任四屆基本不可能。


    這還是普遍意義上而言,對於更換國家領導人如同家常便飯的法國人來說,明年的事都不確定,十年以後更是遙不可及。


    隨著德國接受“道威斯計劃”,到1923年九月初,全世界終於看到點和平的曙光。


    在亞洲,蘭芳的一家獨大已經不可遏製,法國和蘭芳配合默契,英國和美國抱團取暖。


    中東的戰事終於告一段落,英國的潰敗使得中東淪為蘭芳和法國的天下,波斯人在中東的國家隻剩下沙特和巴勒斯坦在蘭芳和法國的威脅下瑟瑟發抖。


    歐洲看上去也開始恢複正常,英國和法國的經濟正在緩慢複蘇,德國雖然還是半死不活,但也開始把賠款列入議事日程,至於白俄羅斯和波蘭——


    好吧,那些人的死活沒人在乎,反正有德國在前麵頂著,布爾什維克無法威脅英國和法國的安全。


    一團和氣之下,秦致遠也終於難得的能放鬆一下。


    對於秦致遠來說,找個地方度假是現在最大的任務。


    蘭芳本土雖然是四季如春、風景優美,不過蘭芳本土的冬天實在是太難熬了。


    蘭芳本土是熱帶氣候,一年中根本就沒有四季這個概念,溫帶地區可能是四季分明,一年中有春夏秋冬,蘭芳本土就隻有夏夏夏夏——


    這讓習慣了溫帶氣候的秦致遠實在是難以忍受,特別是冬天來臨的時候,秦致遠幾乎都已經忘記了“雪”是什麽東西。


    所以當秦致遠提出要去度假的時候,朱莉和米夏馬上就同意,朱莉甚至都沒有考慮正在童子軍中求學的秦德怎麽辦。


    秦德也不可能跟秦致遠一起走。


    秦致遠身為國王要去度假,那麽隨便去哪都沒問題,不過秦德作為蘭芳第一繼承人是要留守蓬萊島的,這樣一旦有什麽意外,蘭芳不至於陷入混亂。


    聽上去有點殘酷,不過這就是皇室必須承擔的義務,不管到什麽時候,“國家安全”都是秦致遠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想要看雪,對於秦致遠來說不是問題,北疆區一年有八個月的冬天,想怎麽看都問題。


    不過秦致遠不準備去北疆區度假,“度假”嘛,就要有個度假的樣子,科西嘉島最終成了秦致遠的選擇。


    這個選擇有點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科西嘉島雖然現在還是法國的領土,但對於蘭芳來說意義非常,也不僅僅是秦致遠,很多蘭芳人目前還在科西嘉島上有私人產業,那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家。


    九月中,秦致遠在椰城登上“法蘭西號”戰列艦前往科西嘉島。


    隨同“法蘭西號”前往科西嘉的是一支包括“泰山號”和“黃山號”兩艘航空母艦在內的一支特混編隊,艦隊司令是謝潤東。


    這也是“泰山號”和“黃山號”的最後一次出航,等到明年,蘭芳新一代的“泗水級”航空母艦即將服役,到時候“泰山號”和“黃山號”這些老舊型號麵臨即將被拆解的命運。


    其實說“老舊”有點不準確,“泰山號”和“黃山號”也不過剛剛服役五六年,嚴格說起來,還遠遠沒到服役年限。


    不過和最新的“泗水級”比起來,“泰山號”和“黃山號”真是“老”的讓人無法忍受。謝潤東自從“泗水級”開始鋪設龍骨就恨不得天天蹲在金蘭灣,看著“泗水級”逐漸設計圖紙變成現實,謝潤東已經迫不及待。


    也還是有感情,即將抵達月亮灣海域的時候,謝潤東就找到秦致遠。


    “退役戰艦其實也不用拆解,封存起來或者是拿去當訓練艦都不錯,總是還有發揮作用的一天,‘泗水級’航空母艦一共也才四艘,相對於咱們龐大的疆域來說,即使是翻一番——不,翻兩番也不夠用。”謝潤東野心大。


    話說誰會嫌航空母艦多呢!


    秦致遠站在艦橋內透過舷窗看著忙碌的飛行甲板,嘴裏說的話讓謝潤東欣喜若狂:“‘泗水級’是四艘沒錯,不過咱們的滾裝船多啊,這些滾裝船在需要的時候都能改成航空母艦,所以你不用擔心沒船用,訓練好足夠的艦載機飛行員才是正理。”


    甲板上幾十名戰士正在忙碌,一架“海鷗”艦載戰鬥機已經調整好機頭對準跑道,即將一飛衝天。


    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