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的那些華人士兵臉上,的確是充滿對未來的憧憬。


    在香檳沙隆戰役之前,可以說秦致遠率領的以華人為主的外籍軍團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的,直到香檳沙隆戰役爆的那個午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其實現在的配音都是汽車聲和行軍的腳步聲,銀幕上雖然有些華人士兵在說話,但沒人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這時候的旁白還是一樣的沒有起伏,就像是配音的那個人沒有任何感情一樣,就是用這種完全屬於旁觀者的聲音對這場戰爭中需要解說的地方進行陳述,聽上去特別震撼。


    真的是震撼,其實之前的電影,全部都是無聲電影,猶豫無聲電影的局限性,很多東西是表現不出來的,再加上電影導演的不專業,很多電影的敘事性甚至都無法保證,用21世紀的眼光看,的確就是粗製濫造。


    而蘭芳皇家影業的這次嚐試,簡直就是對電影的顛覆,不僅破天荒的出現了有聲電影,達到了聲音和畫麵的完美結合,而且在敘事性和藝術性上很大提高,特別是電影配樂,更是成為了整部影片的經典。


    要知道,在之前,電影人為了讓電影更好看,通常會在舞台上設置現場樂團,隨著電影情節的進展進行即興演奏。


    對,就是即興演奏,沒有曲譜,沒有節奏,那些樂手不管腦子裏有什麽天馬行空的念頭,都可以用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這些即興演奏出來的音樂,往往和銀幕上正在上演的劇情驢頭不對馬嘴。


    香檳沙隆這個電影是有配樂的,而且這部電影的配樂是經過精心創作,由蘭芳國家樂團演奏的版本,這和那些草台班子的即興之作完全就是天壤之別。


    就在一輛輛軍車和一隊隊軍人從銀幕中經過時,第一段配樂響起,是海參崴進行曲。


    說實話,海參崴進行曲這曲子,用來作為海軍的軍歌並不合適,用來作為6軍的軍歌更合適一些,特別是當銀幕上有坦克和大口徑火炮這樣的戰爭利器一閃而過的時候,配合著海參崴進行曲格外的雄壯。


    電影剛開始了不到十分鍾,觀眾們其實都已經看傻了,甚至包括那些已經看過電影的那些駐蘭芳使節,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電影居然可以拍的如此熱血沸騰,電影中的元素居然可以如此的豐富多彩。


    而對於那些觀影的蘭芳人來說,這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精神的升華,一次國家凝聚力的巨大提升,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觀看電影,第一次見到外籍軍團到底是什麽樣,第一次從銀幕中看到被戰爭蹂躪的歐洲大6。


    說實話,從銀幕中的鏡頭看起來,歐洲大6真心不如蘭芳。


    於是,不知不覺中,自內心的自豪感就這麽油然而生。


    銀幕中的節奏還是很快的,經過導演組的精心編輯,很多當時拍攝的鏡頭被運用在影片中,真實再現了香檳沙隆戰役的整個過程。


    前3分鍾,影片一直在陳述戰前準備,銀幕上出現過很多華人士兵燦爛的笑臉,攝影師仿佛想要記錄下更多人,讓更多人都能留下影像資料,哪怕隻是一閃即逝的鏡頭,也說不定就是他們留給這個世界永遠的迴憶。


    從第31分鍾開始,隨著銀幕上爆炸的炮彈,戰爭終於開始了,這時候出現了大量的晃動鏡頭,攝影師很明顯是也在奔跑,不停地尋找機位,試圖拍下更多更有價值的鏡頭,甚至在一個爆炸鏡頭中,銀幕突然變暗,這時候的旁白雖然還是沒感情,但就格外的讓人揪心:“在香檳沙隆戰役中,一共有12位攝影記者和攝像記者活躍在香檳沙隆地區,在整個戰役中,共有9名記者遇難,剛才的那個鏡頭,就是一位攝影師被炮彈擊中的瞬間,我們的膠片有鋼殼保護,但攝影師隻有血肉之軀”


    就這麽一段敘述,很多人眼中的熱淚一下子就湧出來。


    隨著戰鬥的進行,“香檳沙隆戰役”更多的細節被展現出來。


    一隊又一隊華人士兵背起自己的步槍,用沉默而又決絕的態度衝向戰場,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英軍士兵和塞內加爾士兵,他們中的很多人在銀幕上陷入崩潰,肆無忌憚的麵對鏡頭大哭,或者是明明身上的衣服還很完整,非要說自己受了傷,要求返迴後方接受治療。


    這和那些經過簡單包紮就又繼續返迴戰場的華人士兵簡直形成鮮明對比。


    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英軍指揮官漢密爾頓戈登找到向安康要求馬上撤退的鏡頭出現時,大禮堂內突然就響起了震天的怒罵聲,這讓前來觀影的英國駐蘭芳大使歐文喬納臉色鐵青。


    “我抗議,我嚴重抗議,這種影片不能公開上映必須要修改,必須要去掉這樣的對大英帝國不利的鏡頭,否則這肯定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歐文喬納馬上找到秦致遠表態。


    “隻是電影而已,太大驚小怪了吧,剛才甚至還出現了丹尼斯杜謝恩將軍大戰前夜還去鬼混的鏡頭,我也並沒什麽說什麽吧!”秦致遠還沒說話,巴斯蒂安先接過話頭。


    丹尼斯杜謝恩,香檳沙隆戰役法方指揮官,香檳沙隆戰役開始的前一天,英軍指揮官漢密爾頓戈登現了德國人的攻擊計劃,並向丹尼斯杜謝恩作了匯報,但丹尼斯杜謝恩沒有理會,當天晚上甚至返迴巴黎去和他的情婦幽會,如果說丟臉,這種事似乎更丟臉。


    “你們可以不要臉,但我們還想要!”歐文喬納口不擇言。


    “你特麽的是不是想打架?信不信我把你揍得哭著迴去找媽媽?”巴斯蒂安這暴脾氣,馬上就起來開始挽袖子。


    巴斯蒂安其實戰鬥力也不怎麽高,但巴斯蒂安終究是軍人出身,雖然當了半年多的總督,身上肌肉還是有點,看上去比文質彬彬的歐文喬納強點。


    “天哪,你們能不能安靜點,我想看一場完美的電影,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這麽做有多麽的煞風景嗎?”格林頓奧古斯丁各打八十大板。


    好吧,這部電影沒有美國人什麽事。


    “小子,一會完場了別走,我在門口等著你。”巴斯蒂安準備吞了歐文喬納這個軟柿子。


    法國和英國,從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上來說,目前還是全世界的老大和老二。


    這樣的兩個國家,自然是誰也不服誰,如果有機會,不管是法國人還是英國人,都不介意從後麵扯一下對方的後腿。


    “陛下,這件事如果不給我們一個交代,我想,這肯定會影響我們兩國之間的關係。”歐文喬納還是麵色鐵青,雖然重新坐了迴去,但麵上的表情沒有一絲緩和。


    其實當銀幕中出現這樣的鏡頭之後,在觀看電影的蘭芳人心中,對於法國人和英國人不齒已經達到極點,隻要有一個人罵出聲,馬上就會引震動大禮堂的聲浪,就在這些震天般的罵聲中,西方列強用了幾百年才在東方樹立的高人一等形象已經灰飛煙滅,對於東方人而言,西方人不再是原來的那麽高貴,不再是無所畏懼,他們也會恐懼,也會退縮,也是活生生的人。


    這才是秦致遠的目的。


    情節繼續推進,銀幕上雙眼布滿血絲的向安康咬著牙把最後一個上戰場,同時命令參謀人員向蘭斯送代表著即將全軍覆沒的電報,然後拔出手槍,在指揮部工作人員的簇擁下準備作為最後一支力量隨時頂上去。


    就在這時,畫麵上突然出現了兩個人,兩個身穿軍裝,佩戴戰地記者標誌的年輕人。


    銀幕上,一名記者仿佛是說了句什麽,於是另外一人走到桌邊從已經快要燒成灰燼的火盆中找到半張白紙,馬上就伏案疾書,很快,這半張還帶著灰燼的紙被展示在鏡頭前。


    “我叫唐春桂,他叫謝葆璋,我2歲,他21歲,我們是記者,我們更是軍人,現在指揮部裏就剩下我們兩個人,我想,我們已經完成了記者這個身份的全部工作,現在是我們履行軍人職責的時候了!!!”


    便簽的最後,用三個歎號表達了強烈的感情,當鏡頭前兩個年輕人麵對鏡頭並肩敬禮的時候,大禮堂內隻有低低的啜泣聲,就連剛才還在大吵大鬧的歐文喬納都無意識的停止了腰杆。


    確實是值得尊敬。


    旁白的聲音插入:“唐春桂和謝葆璋在當天的戰鬥中力戰而亡,唐春桂在戰鬥中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謝葆璋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拉響了手中的手榴彈,和衝上陣地的德軍士兵同歸於盡這段影片,後來被德國人獲得,在此後的第二次蘭斯戰役之後,這段影片才又重新迴到外籍軍團手中。”


    這簡直是火上澆油,觀眾怒罵的對象馬上就轉向德國人。


    於是裏賓特洛普的臉色異常難看。


    好在秦致遠和威廉三世終究是關係不錯,沒有讓裏賓特洛普尷尬太久。


    影片最後,一個德裔女孩出現在銀幕上用標準的漢語說道:“我是德裔,但同時我也是蘭芳人,我不恨德國人,不恨法國人,不恨英國人,更不恨華人,我恨的是戰爭,正是因為戰爭,才讓我們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但是我要說,我們蘭芳人雖然愛好和平,但我們從不畏懼戰爭,如果有些事隻能以戰爭終結,那麽就讓戰爭來吧!”


    這個女孩是吉拉爾丁。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