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悄然變成蘭芳駐日總司令部,並沒有在日本激起多大風波。


    是啊,連日本戰敗割地賠款都能接受,還有什麽是不能接受的呢?


    不知道大正天皇對此怎麽想,因為秦浩歌前往日本後一直沒有拜訪大正天皇,自從去了一趟靖國神社就又返迴了停泊在東京灣裏的蘭芳海軍驅逐艦上,根本就沒給大正天皇拜訪的機會。


    還有有點動靜的,就在蘭芳海軍陸戰隊開進靖國神社開始動工的當晚,有六名大和尚在靖國神社門前的樹林裏懸梁自縊,算是為靖國神社殉了葬。


    這些和尚都是祖傳的,靖國神社對於其他人來說,意義顆能之士一個寺廟,一個寄托哀思的地方,但對這些大和尚來說,靖國神社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靖國神社裏,現在把他們掃地出門,這些大和尚確實是無家可歸。


    對於這些想不開的尋短見行為,蘭芳海軍陸戰隊根本就不管不問,哪怕那些屍體就在距離靖國神社——不,距離蘭芳駐日司令部門口不遠,也沒有人過去處理後事,最後還是東京都知事帶了幾個人把那些大和尚給弄下來,然後草草安葬。


    對了,蘭芳在駐日司令部裏大興土木,其實更多地工作是由日本人完成的。


    現在的東京,幾乎是滿目瘡痍,政府職能部門已經無力組織,救災更是無從談起,於是蘭芳駐日司令部就掛起了牌子,用極為微薄的薪水和一點點糧食雇傭了幾千名相對身強力壯的日本人,讓這些日本人進行拆除工作,同時建起新的蘭芳駐日司令部。


    不得不說,日本真的就是個崇拜強者的社會,日本人骨子裏的奴性極重,隻要是比他們強大的人,他們就會無條件的完全服從,根本就沒有絲毫反抗意識。


    蘭芳雇傭的這些日本人,每天的薪水僅僅是半個蘭芳圓,同時每天管早晚兩餐,每頓飯都是大米飯和魚幹,僅僅是這些條件,就已經讓東京人趨之若鶩。


    沒錯,戰前的日本,的確算是個強大國家,但日本這個國家的強大隻是在表麵上,普通的日本勞動人民如果用衣不遮體吃糠咽菜來形容可能有點過分,但和衣食無憂也是不沾邊的。


    日本的強大,是建立在對本國人民進行殘酷壓榨的基礎上的,所以生活在日本,特別是東京這樣的大城市裏,普通人的生活壓力極大,他們無論是從精神還是從工作強度上,都處於極端的緊繃狀態,所以很多日本人一旦到了一個不需要顧及規矩的地方,才會表現的那麽瘋狂。


    蘭芳現在已經滿足了溫飽,吃的好不好先不說,管飽還是能做到的。


    就是這個簡簡單單的“管飽”,就足以讓東京人感激涕零,就算是日本最強大的時期,很多東京人也沒有填飽過肚子。


    而且海軍陸戰隊的這些士兵對待這些東京勞工的態度還不錯,平常並沒有拳打腳踢,也沒有刻意侮辱,每次吃飯的時候,隻要條件允許,負責分發飯菜的士兵總是會多給一點,甚至當所有人都吃飽之後,如果還有剩餘,就放在那裏任人隨意取用。


    就這麽一個簡簡單單的行為,就很迅速的贏得了很多東京勞工的心。


    這些勞工也都是有家有小的,自己雖然混了個肚圓,可是家裏的老婆孩子還餓著,有的吃還有的拿,這當然最好不過。


    於是僅僅是三天,以前的靖國神社除了那個大門就被拆了個一幹二淨,然後一片片蘭芳製式的木屋迅速拔地而起,幾乎是一天一個樣,進展非常迅速。


    發生在東京的事,秦致遠沒有心思理會,也不想理會,秦致遠最近正被高麗人煩的頭大。


    其實就在今年三月份,高麗就曾經爆發了要求獨立的“三一運動”,這次運動的導火索高麗的高宗李熙在日本突然病故,按照日本官方的說法,高宗李熙是死於腦淤血,但高麗人普遍認為,高宗李熙並不是死於腦淤血,而是被日本人毒死的。


    不管高宗李熙是怎麽死的吧,當高宗李熙死後,日方極為高調的宣布將在3月3日使用日本古禮為高宗李熙舉行國葬,這讓高麗人憤怒異常,進而演變成“三一運動”的導火索。


    高麗的這次“三一運動”吧,和印度人那個“非暴力不合作”差不多,重點都在“非暴力”上。


    不得不佩服高麗人的天真,你都要求獨立了,還希望日本人和和氣氣的同意?


    做夢也不是這個做法吧。


    於是“三一運動”不出意外的失敗了。


    當“三一運動”失敗以後,“三一運動”的領導人紛紛流往國外,組成數個聯合政府,領導高麗反日運動,其中在民國滬上,領導人是高麗安東金氏的金九,而在美國,領導人則是威爾遜的學生李承晚。


    此時的高麗,人心並不統一,數個政府同時並存,民國的是大韓民國聯合政府,夏威夷的是韓人臨時政府,在高麗國內還有一個臨時政府。


    不過這些臨時政府,倒是異口同聲的推薦李承晚為國務總理,這大概是看出來李承晚和美國人關係一貫不錯的緣故。


    當然了,這個“不錯”,隻是高麗人這麽認為而已,其實高麗人和美國人的關係也說不上好,就在巴黎和會前夕,李承晚曾經上書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想以高麗的名義參加巴黎和會,隻可惜威爾遜顧忌到亞洲政策和對日關係,以高麗是日本屬國的名義沒有同意。


    在國家利益麵前,威爾遜毫不留情的拋棄了高麗人。


    然後李承晚並不氣餒,在高宗李熙死亡之後,李承晚再次向威爾遜上書,這一次的姿態更低,李承晚提出:隻要能讓高麗獨立,高麗將會同意置於國際聯盟委任統治之下。


    這簡直就是賣國。


    這次的上書同樣還是石沉大海,李承晚不甘心失敗,公開向媒體聲明此事,試圖用媒體的力量向威爾遜施加壓力。


    然並卵,當時威爾遜人在歐洲,同時威爾遜因為提出了“十四點建議”中有關“民族自決”的提議嚴重傷害了英、法兩國的利益,所以威爾遜根本就沒有心思理會李承晚。


    真是幼稚的可笑。


    蘭芳向日本宣戰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金九和李承晚也曾歡唿雀躍,高麗的幾個政府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向日本宣戰,同時準備組成大韓國民聯軍跟隨蘭芳軍隊一起進攻高麗。


    但也隻是說說而已,一沒錢,二沒人,誰跟著你混啊……


    日本投降之後,金九和李承晚仿佛看到了獨立的曙光,兩人不約而同的來到蘭芳希望拜訪秦致遠,以謀求高麗的獨立。


    拜訪秦致遠?


    別搞笑了,秦致遠如果有時間的話,寧願陪著老婆哄兒子都不會搭理金九和李承晚。


    在《椰城合約》中,日本已經將高麗割讓給了蘭芳,蘭芳憑什麽讓你高麗獨立?難道就憑你們高麗人要求?


    真是開玩笑,如果有人要求當蘭芳國王,秦致遠是不是也要玩一出禪讓?


    對於這樣的人,秦致遠當然不會搭理,讓陸徵祥出麵接待已經算是給麵子了。


    但是金九和李承晚很明顯都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求見秦致遠無果,金九和李承晚甚至一天到晚就搬個馬紮坐在蓬萊島的王宮門前,就等著能遇到秦致遠上書陳情。


    如果僅僅是金九和李承晚,其實很好處理,遣返迴高麗也就是了,但問題是李承晚這家夥和美國的媒體關係相當好,就在李承晚和金九旁邊,還有幾名試圖得到獨家消息的西方媒體記者,這就讓負責王宮安全的董興修頭大如鬥。


    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李承晚和金九也不大吵大鬧,就是舉著個牌子站在王宮門口就跟21世紀的上訪專業戶一樣,搞得秦致遠門都不敢出。


    “陛下,幹脆我晚上找幾個人,把這兩個不長眼的王八蛋給作了。”董興修一不做二不休準備斬草除根。


    “沒用,你以為他們就倆人?今天你作了這倆,明天他們能來二十,這倆人還能落一個‘民族英雄’的名聲,合算著呢。”秦致遠不同意。


    此時的民國、高麗、日本、安南,其實都算是中華文化圈,輪迴轉世的概念深入人心,死亡對於東亞人來說真的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反而是另一端人生的開始。


    早死早投胎嘛,沒準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就不用再承受這樣的煎熬了。


    “總不能就讓他們這麽堵著門,這看上去也不好看啊。”董興修發愁。


    “知道不好看就把人叫進來吧,我聽聽他們想要說什麽。”秦致遠下決心。


    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普世價值觀這迴事的,如果高麗獨立,蘭芳當然是最大的受害人,但如果對高麗人民的唿聲置之不理,秦致遠也難免會落一個“麻木不仁”的名聲。


    對,別看金九和李承晚就是兩個人,但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就是代表全體高麗人。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