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芳這一次之所以會妥協,根子就在蘭芳的軍工生產上。


    沒辦法,在蘭芳的軍工生產沒有進入正軌之前,秦致遠要盡量避免和日本人發生戰爭,因為一旦開戰武器彈藥全部依賴外購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秦致遠哪怕是有信心戰勝日本人,也不會拿蘭芳的國運去做賭注。


    再說了,此時退一步,未必就是壞事。


    就在“閩南”號上的船員返迴蘭芳之後,“閩南”號船員的遭遇在一日之內傳遍整個蘭芳。


    船員們自從被帶到日本,雖說沒有受到非人虐待,但日本人明顯也沒有按照《日內瓦協定》給予相關人員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當“閩南”號的船員被帶到日本之後,他們受到類似囚犯一樣的看押,日本人不給船員們足夠的飲水和食物,四十五個人擠在一間20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房子裏,甚至連大小便都在室內,居住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


    日本人搜光了船員們身上所有的財物,拿走了船員艙室裏屬於船員的所有物品,在事後檢查的時候,“閩南”號上運輸的商品也對不上數,和離開母港時的清單差距巨大,而日本人對此沒有任何交代。


    在《每日新聞》的刻意推動下,所有的原因都被歸結為蘭芳境內的軍工企業施工進度的嚴重滯後上。


    其實和預定計劃的工期比起來,現在的施工進度已經遠遠超出計劃,工人們用近半年的時間,完成了正常情況下需要九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這聽上去已經近似於奇跡,因為在當初製定計劃時,來自法國和德國的工程師們考慮到華人的工作熱情,本身就把工程進度加快了大約五分之一。


    法國工程師和德國工程師們是參照德國工人的工作效率來製定計劃,如果參照法國工人,那好吧,提高的程度大概是三分之一。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現在和原計劃相比,進度又是再一次加快,而且還足足提高了一半那麽多,這實在是令來自法國和德國的工程師們刮目相看。


    縱然是進度已經很快,但樸實的工人不這麽認為,他們認為正是因為自己做的還不夠多,不夠快,才導致這個令人無語的結果。


    如果他們能及時把工廠建成,能現在就開始生產武器彈藥,那麽想必“閩南”號上的船員們就不會如此憋屈,蘭芳政府也不會如此委曲求全。


    珅甸位於望海州的最西部,這裏有水文條件優越的港口,距離蘭芳目前的鋼鐵產地安南距離很近。同時珅甸有複雜的地形,東部山區山高林密地形複雜。


    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是珅甸成為蘭芳北部最大的工業城市。


    根據蘭芳軍部的規劃,蘭芳的輕武器工業聚集地就是珅甸。這裏既方便原料的輸入,又方麵向各個方向轉運,同時還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各方麵的原因集合到一起,珅甸就成了蘭芳軍工的重中之重。


    就在珅甸東部的山區內,一個天然大峽穀內,山腰處有一條公路蜿蜒盤旋,這條公路把沿途的六個兵工廠串聯起來,成為珅甸的輕武器搖籃。


    這個大峽穀也因此得名為“望山穀”,“望山”是古代弩機上的簡易瞄準器,具有濃重的軍工色彩,同時“望山穀”的象征意義也很好,有“這山還望那山高”的意思,象征著蘭芳軍工“永不滿足,奮力前行“的進取心。


    望山穀內的104廠,是蘭芳最大的兵工廠,這裏目前有超過五千名工人正在勤奮工作,就是為了早日把兵工廠建成,為蘭芳的國防貢獻自己的力量。


    按照原定計劃,104廠的一期工程計劃是一年。在這一年中,104廠將完成一期廠房建設,並把近兩千台機器全部安裝完畢,以便開工生產。


    半年以來,104廠的建設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多半,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再有3個月,104廠就可以正式投產。


    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廠長唐正陽和副廠長寧高飛以及總工程師傑弗瑞·迪福習慣性的開一個小會,總結今天的工作,並為明天的工作做準備。


    “明天我打算安排機器進場,先把機器安裝好,然後再給廠房封頂。”端著一碗大米飯埋頭猛吃的寧高飛突然抬頭道。


    104廠的夥食很不錯,主食是大米,配菜是鹹魚幹和茄子土豆,餐後還有香蕉、椰子、榴蓮等水果。


    好吧,蘭芳地處熱帶地區,各種水果的確很豐富,如果工人們不想吃米飯,直接吃水果也能吃到飽。


    當然了,直接把水果吃到飽,那等幹起活來可就不耐饑了。


    “不不不,那是違規操作,從來沒有人那樣做過,說不定會引發嚴重後果。”傑弗瑞·迪福明確反對。


    傑弗瑞·迪福來蘭芳之前是德國人,在克虜伯工廠擁有30年工作經驗,隆承軒用一紙工作合同把傑弗瑞·迪福從德國帶到蘭芳。


    來到蘭芳之後,沒有考慮多長時間,傑弗瑞·迪福就加入了蘭芳國籍,然後也獲得了進入104廠的機會。


    如果不加入蘭芳國籍,就算是傑弗瑞·迪福有50年工作經驗,傑弗瑞·迪福也進不了望山穀。


    身為一名來自德國的總工程師,傑弗瑞·迪福反對一切違規行為,因為那意味著會有意外情況出現,而傑弗瑞·迪福不喜歡任何意外,傑弗瑞·迪福總是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德國人的嚴謹和精密這兩個特質在傑弗瑞·迪福身上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我之前就試過,如果先讓機器進場,在封頂的同時進行機器調試,那麽可以進一步提高工作速度,如果咱們都這麽幹,那麽說不定能趕在秦爺登基之前完成104廠的一期工程。”寧高飛解釋的有點急,被噎得有點翻白眼。


    寧高飛、唐正陽和傑弗瑞·迪福彼此已經相處了半年,他們之間的交流最初還要靠翻譯,現在已經不用,寧高飛和唐正陽學了點德語,傑弗瑞·迪福學了點漢語,就這麽漢語夾著德語的說話,居然也能明白彼此的意思,實在是不可思議。


    “這行嗎?”唐正陽及時送上水杯,心中有點不確定。


    “閩南”號事件之後,所有的蘭芳人都從中感受到恥辱。正所謂“知恥而後勇”,所有的蘭芳人都感覺心裏憋著一團火,他們迫切的想要發泄出來,加倍努力的工作成了最好的發泄途徑。


    唐正陽當然也想加快工作進度,但身為統籌全局的廠長,唐正陽對於具體事務並不如寧高飛精通,但唐正陽一向都尊重寧高飛的意見,並不僅僅是因為寧高飛受到蘭芳工業部長張天運的看重,也因為寧高飛在法國雷諾工廠拿到了高級工程師證書。


    真的有這種證書,有了這個證書,寧高飛可以隨便到全世界任何一家工廠去應聘,絕對會被待若上賓。


    唐正陽沒有去過法國,但唐正陽在民國的江南機器局也幹了一輩子,也算是個老師傅,而且還略通一些行政管理,這就很難得了,於是被任命為104廠的廠長。


    呃……這個廠長現在還是代廠長,但如果沒有意外,以後廠長這個職務肯定屬於唐正陽。


    “行,我試過。”寧高飛非常肯定。


    “寧,你是什麽時候試的?我為什麽不知道?”傑弗瑞·迪福不滿,把手中的飯碗重重的撴在桌上。


    寧高飛雖然是主抓生產的副廠長,但傑弗瑞·迪福才是負責所有技術層麵的總工程師,傑弗瑞·迪福絕對有理由表達自己的不滿。


    “上個月,當時你迴椰城探親,不在廠裏。”寧高飛也有充分的理由。


    “真是胡鬧!程序是能輕易更改的嗎?”傑弗瑞·迪福怒氣勃發,不僅僅是為了寧高飛的擅自做主,更為了寧高飛事後沒有向自己及時通報。


    “我記得當時你是誇獎了的……”寧高飛沒有多說,但話裏的意思能噎死人。


    “……”傑弗瑞·迪福果然沒話說。


    傑弗瑞·迪福探親迴來之後,寧高飛確實是向傑弗瑞·迪福通報過,但並沒有說明是在寧高飛改變了操作流程的前提下,才能提前完成工程進度。


    可憐的傑弗瑞·迪福還以為是按照自己的規定取得的成績,還把寧高飛和工人們狠狠了誇獎了一番。


    現在再迴想那個場麵,傑弗瑞·迪福感覺就像是吃了個蒼蠅一樣惡心。


    “好了,我吃完了,今天晚上我和一隊、二隊的人要加班,天亮之前要完成機器進場,如果不能完成,我可以立軍令狀!”寧高飛不給自己留後路。


    “你要試就試,如果能成功那當然是大好事,好好地立什麽軍令狀啊。”唐正陽開始和稀泥,這是唐正陽身為廠長工作的一部分。


    “你可以加班,但別指望我會計入考勤。”傑弗瑞·迪福不準備硬抗,但準備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不滿。


    “不用,我們是義務加班,不要任何報酬。”寧高飛說完轉身就走。


    “走走走,咱們也去看看。”唐正陽也坐不住,拉著傑弗瑞·迪福跟著寧高飛出了門。


    已經有了大致雛形的工廠內燈火通明,現在的照明都是使用的發電機供電,電力並不穩定,時常還會斷電。就在望山穀兩公裏之外的大梁河上,兩座水力發電站也正在日夜趕工,這些水力發電站將來會為望山穀提供足夠的電力。


    已經完成大半的廠房前,一兩千名工人正在等待,旁邊的空地上高高的掛著幾個巨型條幅,上麵的字跡分別是“毋忘國恥,奮勇前進”、“大幹30天,建成104廠”、“我以我血衛蘭芳”等口號。


    “擦,我也不睡了,咱們大夥一起幹!”唐正陽的血馬上就沸騰起來。


    血,一直是熱的,從未冷過。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