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八月下旬,蘭芳各地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無彈窗小說網】


    說實話,很多農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的大米,以至於許多人在把糧食收入糧倉之後,確定蘭芳政府不會征收任何稅賦,以至於情緒失控嚎啕大哭。


    民國北方人喜歡吃小麥,南方人喜歡吃大米,這隻是一個概括。


    真正的現實是,有的吃就不錯了,趕上荒年,吃糠喝稀的時候也是有的,甚至如果再有個天災**,易子而食也不是奇聞,哪裏還有心思挑三揀四?


    但在蘭芳,人們真正做到了想吃什麽吃什麽。


    蘭芳是個島國,海產品本來就極為豐富,熱帶水果更是隨處可見,


    蘭芳政府有自己的國有農場,使用拖拉機進行耕種,在遍布全國的35個國有農場中,工人的數量不到五千人,但他們卻耕種著超過五十萬畝土地,每年的產量可以達到60萬噸,供應蘭芳所有的軍隊和國家公務人員食用綽綽有餘。


    當然了,以上隻是理論數據,目前的產量還沒有那麽高,而且到農忙季節,這些農場附近的駐軍會到農場裏幫忙,否則的話,光是育秧就能把農場裏的工人們累死。


    雖然看上去很不錯,但秦致遠並不滿意,因為現在的農業機械還不夠完美,進行大規模耕種的時候還是有點力不從心,如果農業機械能進一步提高,那麽生產效率將會進一步提升。


    因此秦致遠在蓬萊島上開設的第一個研究所就是農業機械研究所,由已經從科西嘉會到蘭芳的詹奇文負責。


    詹奇文是留法學生,兩年前加入隆承轅的研究所,擔任隆承轅的副手。


    詹奇文在機械設計上很有一手,參於了科西嘉動力研究所和雷諾工廠聯合研發運輸機的攻關小組,算是設計行業的後起之秀。


    秦致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研究所分拆成不同的專業研究所,這樣的話更加專業,效率更高。


    這也是正常現象,當一個研究所已經不夠用的時候,分拆是必然的。


    其實目前各種農業機械基本上都已經出現,比如種水稻要用到的插秧機,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機械產品,而且居然還是日本人申請的。


    秦致遠當然不願意交給日本人專利費,於是就組織手下的研究人員開始攻關改進,改進項目不僅是插秧機,而且收割機、烘幹機、碾米機都在改進範圍。


    秦致遠就是要在蘭芳推行農業機械化,好為將來開發北疆區積累更多經驗。


    目前北疆區的歸屬問題還是懸而未決。


    日本人雖然焦頭爛額,但仍然堅持蘭芳應該把北疆區還給民國,英國和美國的態度還沒有鬆動,法國旗幟鮮明的站在藍方一側,堅決和蘭芳保持一致。


    最近的國聯大會上,一直在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不過這個問題想要解決並不容易,因為蘭芳的態度很堅決,隻要民國還處於戰亂之中,蘭芳就不會把北疆區交還給民國。


    而日本的態度更加堅決,日本人現在已經提出威脅,如果蘭芳不把北疆區交還給民國,那麽日本將退出國際聯盟,準備用自己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這也僅僅是威脅而已,日本人除了海軍能穩勝蘭芳一籌,在別的方麵沒有任何優勢。


    而隨著外籍軍團撤往北疆區,蘭芳現在已經在北疆區集中了近20萬軍隊,真打起來,日本人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海軍這個東西怎麽說呢,對付島國進行封鎖,海軍的確是有用,但如果是對付蘭芳北疆區這樣一個龐大的地區,那海軍的作用極其有限,看地圖就知道,蘭芳的北疆區已經深入西伯利亞,最遠端已經達到貝爾加湖附近,這使北疆區擁有近兩千公裏的縱深,在這種前提下,軍艦已經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看看剛剛結束的世界大戰就知道,對戰爭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陸地戰場,海上戰場能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封鎖。


    而蘭芳雖然是個島國但擁有龐大的疆域和遼闊的水域,等到蘭芳初步具備了工業基礎,那麽蘭芳根本就不會畏懼任何封鎖。


    更何況,現在全世界隻有秦致遠對於空軍的前景最清楚,在擁有這個時代最強的空軍的前提下,蘭芳還真不怕日本人的海軍。


    真的,蘭芳的空軍,現在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強的,甚至沒有之一。


    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時候,屬於外籍軍團的飛機就已經突破500架,其中戰鬥機和轟炸機各半。


    世界大戰結束的這大半年裏,蘭芳持續從法國訂購飛機,現在的飛機數量已經突破千架,其中在400架戰鬥機裏,雷諾工廠生產的“比揚古”式戰鬥機有近百架。


    “比揚古”式戰鬥機,在蘭芳被稱為“殲一式”戰鬥機,這種單翼戰鬥機是現在全世界最先進的型號,日本人想研究出來最少需要十年。


    而在這十年中,恐怕蘭芳的下一代戰鬥機已經開發出來,所以這個代差會一直存在。


    就在目前的蘭芳,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怎麽把魚雷掛在飛機上,一旦“魚雷轟炸機”研究成功,日本人花大價錢整出來的艦隊就會淪為徹底的悲劇。


    而遍布蘭芳的島嶼將會是一艘艘不沉的航母,隻要日本人的艦隊敢過來,蘭芳空軍就有把握把那些日本“帝國的驕傲”送入水底。


    為了發展航空事業,秦致遠在蘭芳成立了數十個航空俱樂部,從******再到戰鬥機種類齊全,可供所有對航空有興趣的人選擇練習。


    當然了,這個“所有人”目前來說是有限製的,必須是已經加入蘭芳國籍的在籍軍人。


    政策傾斜的效果極其顯著,僅僅是大半年時間,蘭芳擁有的空軍飛行員數量已經超過3000人,這3000人已經全部加入空軍,成為蘭芳的“空中驕子”,保護蘭芳的領空。


    之所以能發展的如此之快,也要歸功於現在的飛機操作並不複雜,如果換成是21世紀的噴氣式飛機,那想培養3000名飛行員需要的難度估計會令秦致遠發狂。


    除了空軍之外,秦致遠同時也在加強海軍。


    世界大戰雖然已經結束,但秦致遠增強軍力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就在目前的馬賽造船廠裏,華工還在不停地造潛艇和驅逐艦,在蘭芳的造船廠完工之前,這些工人都不會返迴蘭芳,而是留在法國繼續工作。


    世界大戰結束時,秦致遠手中的海軍隻有十幾艘潛艇和二十幾艘驅逐艦。


    目前的蘭芳海軍,潛艇的數量已經達到30艘,驅逐艦的數量也有35艘,再加上法國贈送的戰列艦,蘭芳海軍已經算是初具規模。


    秦致遠發展潛艇,主要是為將來開戰之後封鎖日本使用的。


    蘭芳的海域麵積足夠大,日本人想封鎖蘭芳並不容易,但蘭芳如果想封鎖日本並不費勁,隻要有足夠的潛艇,秦致遠就能夠實施比德國更瘋狂的“潛艇戰”。


    當然了,秦致遠肯定不會實施“無限製潛艇戰”,“無限製潛艇戰”實在是太極端了。


    日本目前的領土並不僅僅是四個島嶼,還包括瀛洲島,以及原俄羅斯所屬的北緯50°以南的所有島嶼,這麽算起來,日本的國境線其實也足夠長,從南到北足足有四千多公裏。


    不過瀛洲島以及原俄羅斯所屬的北緯50°以南的所有島嶼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開發,日本的工業精華還是集中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這四個島嶼上,隻要封鎖了這四個島嶼,就能把日本人置於死地。


    秦致遠目前已經命令參謀部開始製定對日作戰計劃,“封鎖”是整個計劃的核心環節,甚至超過了如何消滅日本的聯合艦隊。


    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參謀部運作的還不錯,畢竟有過在歐洲的作戰經驗,雖然現在少了法國人,卻也能保證參謀部的基本運轉,更何況還有福煦在指點,這更有利於參謀部的成長。


    在目前的蘭芳國內,有差不多十萬左右的法國人,以及差不多30萬左右的德國人。


    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是蘭芳雇傭的各種技術人員,他們大多還保留著本國國籍,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已經表達了對於蘭芳的喜愛,在不就的將來,想必很多人就會申請蘭芳國籍。


    秦致遠本人以及蘭芳對於移民的態度一向是寬容的,早在外籍軍團還在法國的時候,就有很多軍人和法國當地的女人結為夫妻,當外籍軍團返迴蘭芳之後,這些法國女人也就順利成章的擁有了蘭芳國籍。


    既然已經造成既成事實,那麽現在再反對移民已經不合適,所以蘭芳幹脆對移民持開放態度,隻要有一技之長,蘭芳歡迎來自所有國家的新移民。


    當然了,這個“所有”也是有限製的,在目前的蘭芳國內,並沒有來自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移民。


    關於這個限製,蘭芳的法令中並沒有明確規定,不過這被當做一個“潛規則”而盛行。


    蘭芳不喜歡非洲人和中東人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因為非洲人,外籍軍團在“香檳沙隆”戰役中不可能打得那麽慘,如果不是因為中東人,秦致遠不可能在阿爾及利亞铩羽而歸。


    嗯嗯,這真不是種族歧視……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