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這一次不再出任何事故,北洋政府調動了大批軍警前來維持秩序。


    當然了,為了不讓敏感的“洋大爺”們著急上火,這些軍警都沒有攜帶武器,甚至連警械都沒有攜帶,藤編的盾牌和繩子倒是帶了不少。


    跟隨唐新誌前往京城負責安保工作的是一個班的海軍陸戰隊戰士。


    海軍陸戰隊是蘭芳新編的部隊,部隊全部由精通水性的老兵組成,而且是多國籍部隊,並不僅僅是華人。


    比如跟隨唐新誌前往京城的這個班,其成員有閩南人、有河北人、有法國人、有德國人、有安南人、同時還有白俄人。


    白俄就是白俄羅斯,這又是一個新加入外籍軍團的族群,他們的情況和德國人不太一樣,因為俄羅斯國內的戰爭陰雲越來越重,很多白俄人也是除了打仗啥都不會,但又不願意參加內戰把槍口對準自己人,於是就幹脆加入外籍軍團,為蘭芳南征北戰。


    唐新誌帶往京師的這個班,也算是“一專多能”,他們基本都有精湛的駕駛技術,同時每人最少精通兩種語言,等於是給唐新誌配了個翻譯班子,方麵唐新誌和各色人等打交道。


    唐新誌本人精通英語和法語,漢語雖然是母語但也僅限於北方語係,讓他聽閩南語和聽外語差不多。為唐新誌配備的這些手下,他們中有人精通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羅斯語、德語、荷蘭語、安南語等等除了東亞語種中的日文和韓文,基本上包括了全世界大部分語係,足夠為唐新誌提供翻譯支持。


    同時這幫人還都精通作戰,他們在充當翻譯和司機的同時還是最優秀的戰士,這足以能讓他們麵對各種複雜情況。


    負責這個班的並不是華人,而是一名叫“裏奧”的法國人,這是一名在法軍中服役12年的老兵,目前仍然是法國國籍。


    讓一名法國人擔任蘭芳的使館武官,並不是外交上的烏龍,而是為了減少麻煩,強化蘭芳大使館的西方色彩,這也算是拉大旗作虎皮。


    於是在見到法國駐華公使潘迅那之後,裏奧很自然的行了個法軍製式軍禮,就是那種右手完全攤開,手心向前的軍禮。


    “好小子,祝你有個愉快的民國之行。”潘迅那過來樂嗬嗬的握手。


    裏奧放下手,還是注意到摘掉手套之後才握上去,冷峻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嘴裏卻不怎麽客氣:“謝謝您的祝福,不過我有預感,這一趟恐怕不會那麽愉快。”


    裏奧的臉上有點意大利血統,和法國人相對柔和的麵部線條比起來,麵部棱角更加分明,也就是那種更有“雕塑感”,高鼻梁、高眉骨、深眼窩、方下巴,再加上一臉剛剛冒了點頭的胡茬子,搭配上一米九左右的身材,看上去像模特更多過於戰士。


    “嗬嗬,不是你想的那樣,華人其實還是愛好和平的。”潘迅那幫華人說好話。


    “愛好和平?你還是算了吧,我現在可是在秦的手下服役。”裏奧難得的做了個鬼臉,酷哥的形象瞬間崩塌。


    “哈哈哈哈……”潘迅那發出爽朗的大笑,連連擺手糾正裏奧的錯誤:“秦不同,不同。秦現在不是華人,他是蘭芳人,或者是法國人……”


    “嗬嗬,對,秦現在是法國人……”裏奧隨聲附和,臉上的笑容也有些複雜。


    其實現在秦致遠在法國人心中的形象更加接近於一名“悲劇英雄”,作為軍人,秦致遠很明顯是合格的,同時也是卓越的,甚至有點令人仰望,脫離的普通軍人的範疇,上升到“軍神”這個級別。


    但當秦致遠的軍隊在自己的祖國蒙受冤屈後,秦致遠的形象馬上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折。


    想必很多人都不會忘記,秦致遠在新聞發布會上留下悲傷淚水的樣子,在鎂粉閃光燈的照射下,那淚水真的是晶瑩明亮,如水晶般剔透。


    有英國報紙用“鱷魚的眼淚”來形容當時的秦致遠。


    但更多的新聞媒體使用“天使的悲傷”來形容,這讓秦致遠的“神格”跌落凡塵泯然眾人,但卻更加有血有肉,在鏡頭下更加真實。


    裏奧他們這個班的裝備和其他的蘭芳海軍陸戰隊一樣,一個班十二個人裝備兩挺劉易斯機槍,同時還有八支98b步槍,個人武器則是隨意選配,蘭芳軍部並不做強製性要求。


    所以裏奧他們選用的個人武器就五花八門,毛瑟手槍、左輪手槍,甚至是m1911各種各樣。華人則是偏愛魯格,因此裝備的都是魯格手槍。


    有一名華人裝備的居然是一支長槍管帶彈鼓的魯格手槍,這可是很有價值的收藏品,在整個世界大戰裏盟軍繳獲的都不多。


    當然了,這也是這名戰士身經百戰的證明。


    這一次前往京城,裏奧他們配備了兩輛卡車,三部轎車,同時還有五輛帶挎鬥的摩托車,不管是使用何種交通工具,每一次都可以塞進去所有人。


    這些車輛也是蘭芳駐華大使館的標準配置,駐法使館和駐英使館都一樣。


    現在可是1919年,汽車在蘭芳雖然常見,但在民國還是稀罕物,這樣的一個車隊走在街上非常顯眼。


    秦致遠給雷諾工廠的總設計師讓·皮爾斯提供了幾個汽車外型的思路,讓·皮爾斯如獲至寶,馬上就選定1933年版本的奔馳770作為新一代雷諾汽車的外型。


    雖然車標已經換成雷諾,但並不影響這款車成為經典,因此很快受到追捧,雷諾公司甚至有了美國訂單,這在美國福特一家獨大的年代可是很難得的。


    雖然搶手,但秦致遠明顯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因此運往民國的這三部轎車全部都是新一代的雷諾770。


    這些車輛讓很多人目眩神迷,法國駐華公使潘迅那甚至忍不住抱怨,就更不提前來圍觀的那些民國群眾了。


    每當出現一樣新東西,就像是在民國人本已千瘡百孔的心頭又狠狠劃上一刀。


    海軍陸戰隊的這些裝備,自然是引來了有心人的好奇。


    胡惟德身邊也是有武官陪伴的,那名武官很快就和海軍陸戰隊中的三名華人士兵拉上了家常。


    “嘖嘖,你們這裝備真是太奢侈了,一個班就配備兩挺機槍,我們一個連才一挺,那你們的子彈供應跟得上嗎?”佩戴上校軍銜的武官表示質疑。


    “跟得上啊,那邊卡車裏全部都是子彈,把槍管打廢了也打不完……”裝備長槍管魯格的士兵漫不經心。


    32團的遭遇傳迴巴黎,所有的外籍軍團士兵全都義憤填膺,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麽祖國會這麽對待他們,他們更加無法理解,為什麽祖國的同胞會這麽輕易地受人愚弄。


    就像是傻子一樣!


    “嘖嘖……你們把槍管打廢了,就不怕長官怪罪?”武官別有用心。


    這倒不是挑撥,而是通過這種對話,可以推測出蘭芳軍隊的補給能力以及裝備水平,算是常規的情報收集。


    “廢了就廢了唄,打個電話後勤部就給送過來,要多少有多少……”士兵不以為意,問什麽說什麽。


    很多東西沒有必要隱瞞。


    也正是因為溝通不暢,三個月前國內才會對外籍軍團產生那麽多的誤解,這些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都學習過《保密手冊》,什麽能說什麽不能說心裏都有紅線,自然也就不用擔心泄密。


    這樣的開誠布公也有好處,至少可以讓某些人掂量一下,這樣的海軍陸戰隊是否惹得起。


    “我看你們這裝備也不甚整齊,起碼手槍都是五花八門。”上校還是能注意到細節。


    “那都是自己繳獲的戰利品,或者是和其他人交換的紀念品,沒什麽意義,軍部也不作要求。”士兵摸著腰間的長槍管魯格得意洋洋。


    “怎麽會沒意義?再怎麽著也是防身的家夥,方便耐用是基本要求吧。”上校對於麵前士兵使用長槍管手槍作為隨身裝備表示無法理解。


    這簡直就是不專業嘛,臨到用時想拔出來都不方便。


    “根本就沒有使用這玩意的機會……”士兵的迴答令上校大吃一驚,同時也激起上校更大的好奇心:“我們外籍軍團作戰,先用火炮砸上三四個小時,然後遠了用機槍,近了用手榴彈,就算是衝進戰壕也有散彈槍可以用,手槍根本就沒有使用的機會……”


    和機槍、散彈槍相比,手槍確實是沒什麽作用,但估計也隻有外籍軍團這樣的財大氣粗,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嗬嗬,嗬嗬……”上校訕笑連連。


    的確是沒什麽可問的了,不管是裝備水平還是後勤水平,都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再繼續試探下去,隻能是自取其辱。


    眼看時間不早,士兵等的有點著急,順手拉起衣袖看時間,這又讓上校倒吸一口涼氣。


    此時的民國,懷表都還是稀罕物件,腕表不能說沒有,但絕對沒有泛濫到一名普通士兵都能使用的程度。


    注意到上校的詫異眼神,士兵還是不隱瞞:“軍人服務社買的,20塊大洋一塊,物美價廉,堅固耐用。”


    上校是又氣又羨慕,差點脫口而出請士兵幫忙買一塊。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