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魚雷數據有誤差,已經修改。)
黃光耀的技術確實是比沈誌新好一些。
q係列潛艇的發s裝置是前二後二,因此前部的兩個發s裝置在發s之後,要急速轉彎,再用後兩個發s裝置繼續發s,以保證最大攻擊效果。
q-1潛艇再發s完之後,按照習慣全力右滿舵,準備繼續發動攻擊。
沒有必要了。
533魚雷擁有近200公斤的裝藥量,就算“七省聯盟”號有6000噸的排水量,也扛不住連續2次攻擊。
就在q-1調頭的過程中,“七省聯盟”號上的彈藥發生殉爆,艦體從中部斷成兩截,前部連同艦橋已經沉入海底,尾部高高翹起,還在緩緩轉動的推進器已經浮出水麵,沉沒隻在轉瞬之間。
遭到重創的荷蘭艦隊此時已經一團,因為遭到攻擊太過突然,“七省聯盟”號沒能發出任何信息就被擊沉,艦隊已經失去了統一指揮。
艦隊在遭到攻擊的時候是無法調頭的,那樣隻會給隱藏在黑暗中的敵人更多機會,因此隻能加速脫離戰場,然後再謀後續。
但在嚴陣以待的潛艇部隊麵前,這些老舊的戰艦又怎麽可能有逃生的機會,不過半個小時,荷蘭人的九艘軍艦全部被擊沉,無一漏網。
這讓在第二陣地設伏的q-10號至q-13號四艘潛艇的艇長頗有微詞,因為他們沒有撈到戰鬥機會。
確認所有的軍艦全部被擊沉,潛艇部隊並沒有停留打掃戰場,直接返航迴到設在維基奧港的秘密集地。
現在的天氣是十二月份,那些落水的水兵和陸戰隊成員不用去管,他們在海水中撐不到天亮。
對了,維基奧港現在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龍宮”。
很形象吧,裏麵全部都是大黑魚!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兩艘意大利軍艦前往突·尼斯海峽實施救援。
用打撈屍體形容更合適一些,因為等這兩艘意大利軍艦趕到事發海域時,海麵上已經沒有了活人,附近幾海裏範圍的海麵上,到處漂浮的都是掛滿冰霜的屍體。
襲擊者是誰?
馬上成為一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
看上去是德國人,但仔細想來不太可能。
德國人確實是在執行無限製潛艇戰,但那時針對商船,主要是為了斷絕向協約國輸送物資,真要是在海上遇到一支艦隊,先不說德國人能不能在短時間集結足夠的潛艇發動攻擊,德國人也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
那又能是誰?
荷蘭人現在的敵人隻有東印度的“叛軍”,但那些叛軍手中沒有潛艇,哪怕是有也不可能把作戰範圍覆蓋到地中海。
那麽是秦致遠?
仔細想來,秦致遠確實有發動攻擊的理由,但秦致遠也沒有潛艇,他那兩艘從英國購買的潛艇還在馬賽的船廠裏停著呢,根本就沒有出海。
就算是出海,兩艘潛艇想要攻擊一支九艘軍艦組成的艦隊,你當那是無畏艦不成?
那麽仔細想想,地中海裏就隻剩下意大利人和法國人有足夠的實力消滅這支荷蘭艦隊。
可是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也沒有攻擊的理由,他們在接到荷蘭人的求救信號後,都派出了軍艦趕往事發海域參與搜救,雖然去的晚了點,但那也是去了。
荷蘭政府向法國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發出求救信息是在艦隊遭到襲擊一個小時之後,因為當時無論荷蘭人如何發報,遠征艦隊都沒有任何迴複,所以荷蘭政府才被迫求救。
當時可是半夜,法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又不傻,他們絕對不會冒著遭受襲擊的風險連夜出動。
開什麽玩笑,那支“幽靈艦隊”既然敢襲擊荷蘭人,並且還能得手,那麽就同樣可能襲擊法國人以及意大利人的軍艦,雖然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並不畏懼,但他們也不想進行無謂的冒險。
荷蘭人現在的名聲可不大好,通過某些有心人的刻意宣傳,全世界都知道荷蘭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對德走私行為,這種情況在某種意義上是通敵行為,協約國為了盡早結束戰爭或許不會因此對荷蘭宣戰,但是也絕對不介意落井下石的大肆嘲笑一番。
於是荷蘭政府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他們悲痛欲絕的結果,九艘軍艦全部沉沒,近四千名海軍以及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全部陣亡,無一幸免。
更令荷蘭政府悲憤的是,因為遠征艦隊的全軍覆沒,荷蘭政府現在無法對東印度提供有效支持,荷蘭人的軍艦已經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本土還有兩艘不確定能不能開到東印度的老掉牙的戰艦,商船則是因為前段時間的走私行為全部被英國人征用。
看上去,好像是全世界都在和荷蘭人過不去。
而造成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就是那支不知是何方神聖的“幽靈艦隊”。
好吧,地中海一直都有“幽靈船”的傳說,或許,真的是“幽靈船”幹的。
荷蘭政府悲痛萬分,他們發誓要找出襲擊者,不碎屍萬段不足以消除心頭之恨。
英國人和法國人假惺惺的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嚴厲譴責某些人在實施攻擊後,不按照國際公約進行施救的冷漠行為。
冷漠?
遠遠不夠,應該是殘酷!
殖民當局對待婆羅洲華人有多冷漠,秦致遠麾下的潛艇部隊就會對荷蘭人的艦隊有多殘酷!
一飲一啄,自有天定。
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是秦致遠所為,最起碼法國人知道,因為秦致遠手中的潛艇就是法國人生產的,德國人也知道,秦致遠並沒有瞞著威廉皇儲。
但同時法國人和德國人都有足夠包庇秦致遠的理由。
法國人不用說,他們和秦致遠的關係好的穿同一條褲子,德國人更不用說,威廉皇儲和秦致遠的關係已經到了為秦致遠背黑鍋的程度。
雖然並不是心甘情願。
沒人願意背黑鍋,哪怕是炮兵部隊的夥夫。
秦致遠事後也有聲明。
和英、法兩國的假惺惺不同,秦致遠的聲明充滿了對於某些國家“******、開倒車”的痛恨。
痛恨的著眼點不是在於殖民地,而是在於歐洲戰火連天,某些國家卻不把資源用在對抗“某些邪惡國家”上,而是為了一己之私自私自利。
同時秦致遠還冷嘲熱諷,某些國家如果自己的軍艦戰鬥力不行,就別開出來丟人現眼,免得即貽笑大方,又給別人添麻煩。
在襲擊的第二天,一支從塞得港前往馬賽的商船隊伍也參加了打撈屍體的人道主義救助,這支商船隊伍當然是有獵潛艇護航的,這兩艘獵潛艇隸屬於“保護傘”安保集團。
“保護傘”的業務越來越大,現在不僅僅是提供海上護航,也開始涉足安保團隊業務,服務對象不僅僅限於個人,也服務於商業會所、私人領地、大型集會、甚至接受某些小國臨時或者是長期雇傭等等。
這份聲明不加掩飾的表達了對荷蘭政府的敵視,當然了,那些報紙沒有忘記點明秦致遠為何仇視荷蘭政府,一時間“紅溪慘案”、《排華法案》成為全世界所有人的議論焦點。
美國人無辜躺槍……
何來無辜,生活在《排華法案》中的華人更加悲慘,這個美國曆史上唯一針對單一種族的法案在原本的曆史上一直持續到1943年底,真不知道那些口口聲聲“民主燈塔”的人腦子裏在想什麽。
這份聲明還是有用的,不僅讓荷蘭政府影s秦致遠才是主謀的聲音銷聲匿跡,也讓美國國會開始有議員提出要求廢除《排華法案》,同屬東南亞的英屬馬來西亞殖民政府當局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殖民政策,準備修改有關針對華人的法令,以避免有可能的意外麻煩。
這也是秦致遠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表現。
唯一的不同聲音是日本政府,幾乎就在“海峽事件”剛剛發生的時候,日本人就提出,如果荷蘭政府需要,日本政府可以提供相關的運輸支持。
這遭到了荷蘭政府的嚴詞拒絕。
開什麽玩笑,荷蘭人早知道日本人對於婆羅洲的野心,特別是巴厘巴板的油田,日本人早就垂涎三尺,如果讓日本人介入婆羅洲戰事,那恐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雖然“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日本政府並未氣餒,轉而和泗水的蘭芳公司開始接觸,提出如果蘭芳公司需要,日本人處於“一衣帶水”的東亞情誼,可以提供某些物資方麵的支持。
蘭芳公司同樣堅決拒絕,你現在“一衣帶水”了,剛才想幫荷蘭人運東西的時候幹嘛去了?
兩頭不落好,日本人隻能酸溜溜的表達嚴重關注。
日本人現在還不具備挑戰全球殖民體係的實力及野心,野心總是要隨著不斷的勝利才會慢慢滋生的,現在的日本,目光還盯著中國東北,對於東南亞,日本隻能想想,他們的戰略重心現在不在這邊。
開始審視《排華法案》的美國人悶聲發大財,美國此時占據著菲律賓,就在婆羅洲邊上,荷蘭人國內的支持完全斷絕,就開始打起美國人的主意。
在婆羅洲經營了數百年,荷蘭人還是有些底子的,於是荷蘭人出錢從試圖從菲律賓購買軍備,準備武裝殖民地軍隊,對泗水發起進攻。
說實在的,荷蘭人在婆羅洲確實是針對華人進行限製,但是也從來沒有完全信任過本地土著,荷蘭人確實是成立了由荷蘭人指揮的殖民軍隊,但那些軍隊連人手一槍都無法保證。
想想就能理解,荷蘭本國的陸軍就是那個德行,他們訓練出來的殖民軍隊能好到哪兒去?
(未完待續。)
黃光耀的技術確實是比沈誌新好一些。
q係列潛艇的發s裝置是前二後二,因此前部的兩個發s裝置在發s之後,要急速轉彎,再用後兩個發s裝置繼續發s,以保證最大攻擊效果。
q-1潛艇再發s完之後,按照習慣全力右滿舵,準備繼續發動攻擊。
沒有必要了。
533魚雷擁有近200公斤的裝藥量,就算“七省聯盟”號有6000噸的排水量,也扛不住連續2次攻擊。
就在q-1調頭的過程中,“七省聯盟”號上的彈藥發生殉爆,艦體從中部斷成兩截,前部連同艦橋已經沉入海底,尾部高高翹起,還在緩緩轉動的推進器已經浮出水麵,沉沒隻在轉瞬之間。
遭到重創的荷蘭艦隊此時已經一團,因為遭到攻擊太過突然,“七省聯盟”號沒能發出任何信息就被擊沉,艦隊已經失去了統一指揮。
艦隊在遭到攻擊的時候是無法調頭的,那樣隻會給隱藏在黑暗中的敵人更多機會,因此隻能加速脫離戰場,然後再謀後續。
但在嚴陣以待的潛艇部隊麵前,這些老舊的戰艦又怎麽可能有逃生的機會,不過半個小時,荷蘭人的九艘軍艦全部被擊沉,無一漏網。
這讓在第二陣地設伏的q-10號至q-13號四艘潛艇的艇長頗有微詞,因為他們沒有撈到戰鬥機會。
確認所有的軍艦全部被擊沉,潛艇部隊並沒有停留打掃戰場,直接返航迴到設在維基奧港的秘密集地。
現在的天氣是十二月份,那些落水的水兵和陸戰隊成員不用去管,他們在海水中撐不到天亮。
對了,維基奧港現在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龍宮”。
很形象吧,裏麵全部都是大黑魚!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兩艘意大利軍艦前往突·尼斯海峽實施救援。
用打撈屍體形容更合適一些,因為等這兩艘意大利軍艦趕到事發海域時,海麵上已經沒有了活人,附近幾海裏範圍的海麵上,到處漂浮的都是掛滿冰霜的屍體。
襲擊者是誰?
馬上成為一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
看上去是德國人,但仔細想來不太可能。
德國人確實是在執行無限製潛艇戰,但那時針對商船,主要是為了斷絕向協約國輸送物資,真要是在海上遇到一支艦隊,先不說德國人能不能在短時間集結足夠的潛艇發動攻擊,德國人也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
那又能是誰?
荷蘭人現在的敵人隻有東印度的“叛軍”,但那些叛軍手中沒有潛艇,哪怕是有也不可能把作戰範圍覆蓋到地中海。
那麽是秦致遠?
仔細想來,秦致遠確實有發動攻擊的理由,但秦致遠也沒有潛艇,他那兩艘從英國購買的潛艇還在馬賽的船廠裏停著呢,根本就沒有出海。
就算是出海,兩艘潛艇想要攻擊一支九艘軍艦組成的艦隊,你當那是無畏艦不成?
那麽仔細想想,地中海裏就隻剩下意大利人和法國人有足夠的實力消滅這支荷蘭艦隊。
可是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也沒有攻擊的理由,他們在接到荷蘭人的求救信號後,都派出了軍艦趕往事發海域參與搜救,雖然去的晚了點,但那也是去了。
荷蘭政府向法國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發出求救信息是在艦隊遭到襲擊一個小時之後,因為當時無論荷蘭人如何發報,遠征艦隊都沒有任何迴複,所以荷蘭政府才被迫求救。
當時可是半夜,法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又不傻,他們絕對不會冒著遭受襲擊的風險連夜出動。
開什麽玩笑,那支“幽靈艦隊”既然敢襲擊荷蘭人,並且還能得手,那麽就同樣可能襲擊法國人以及意大利人的軍艦,雖然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並不畏懼,但他們也不想進行無謂的冒險。
荷蘭人現在的名聲可不大好,通過某些有心人的刻意宣傳,全世界都知道荷蘭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對德走私行為,這種情況在某種意義上是通敵行為,協約國為了盡早結束戰爭或許不會因此對荷蘭宣戰,但是也絕對不介意落井下石的大肆嘲笑一番。
於是荷蘭政府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他們悲痛欲絕的結果,九艘軍艦全部沉沒,近四千名海軍以及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全部陣亡,無一幸免。
更令荷蘭政府悲憤的是,因為遠征艦隊的全軍覆沒,荷蘭政府現在無法對東印度提供有效支持,荷蘭人的軍艦已經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本土還有兩艘不確定能不能開到東印度的老掉牙的戰艦,商船則是因為前段時間的走私行為全部被英國人征用。
看上去,好像是全世界都在和荷蘭人過不去。
而造成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就是那支不知是何方神聖的“幽靈艦隊”。
好吧,地中海一直都有“幽靈船”的傳說,或許,真的是“幽靈船”幹的。
荷蘭政府悲痛萬分,他們發誓要找出襲擊者,不碎屍萬段不足以消除心頭之恨。
英國人和法國人假惺惺的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嚴厲譴責某些人在實施攻擊後,不按照國際公約進行施救的冷漠行為。
冷漠?
遠遠不夠,應該是殘酷!
殖民當局對待婆羅洲華人有多冷漠,秦致遠麾下的潛艇部隊就會對荷蘭人的艦隊有多殘酷!
一飲一啄,自有天定。
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是秦致遠所為,最起碼法國人知道,因為秦致遠手中的潛艇就是法國人生產的,德國人也知道,秦致遠並沒有瞞著威廉皇儲。
但同時法國人和德國人都有足夠包庇秦致遠的理由。
法國人不用說,他們和秦致遠的關係好的穿同一條褲子,德國人更不用說,威廉皇儲和秦致遠的關係已經到了為秦致遠背黑鍋的程度。
雖然並不是心甘情願。
沒人願意背黑鍋,哪怕是炮兵部隊的夥夫。
秦致遠事後也有聲明。
和英、法兩國的假惺惺不同,秦致遠的聲明充滿了對於某些國家“******、開倒車”的痛恨。
痛恨的著眼點不是在於殖民地,而是在於歐洲戰火連天,某些國家卻不把資源用在對抗“某些邪惡國家”上,而是為了一己之私自私自利。
同時秦致遠還冷嘲熱諷,某些國家如果自己的軍艦戰鬥力不行,就別開出來丟人現眼,免得即貽笑大方,又給別人添麻煩。
在襲擊的第二天,一支從塞得港前往馬賽的商船隊伍也參加了打撈屍體的人道主義救助,這支商船隊伍當然是有獵潛艇護航的,這兩艘獵潛艇隸屬於“保護傘”安保集團。
“保護傘”的業務越來越大,現在不僅僅是提供海上護航,也開始涉足安保團隊業務,服務對象不僅僅限於個人,也服務於商業會所、私人領地、大型集會、甚至接受某些小國臨時或者是長期雇傭等等。
這份聲明不加掩飾的表達了對荷蘭政府的敵視,當然了,那些報紙沒有忘記點明秦致遠為何仇視荷蘭政府,一時間“紅溪慘案”、《排華法案》成為全世界所有人的議論焦點。
美國人無辜躺槍……
何來無辜,生活在《排華法案》中的華人更加悲慘,這個美國曆史上唯一針對單一種族的法案在原本的曆史上一直持續到1943年底,真不知道那些口口聲聲“民主燈塔”的人腦子裏在想什麽。
這份聲明還是有用的,不僅讓荷蘭政府影s秦致遠才是主謀的聲音銷聲匿跡,也讓美國國會開始有議員提出要求廢除《排華法案》,同屬東南亞的英屬馬來西亞殖民政府當局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殖民政策,準備修改有關針對華人的法令,以避免有可能的意外麻煩。
這也是秦致遠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表現。
唯一的不同聲音是日本政府,幾乎就在“海峽事件”剛剛發生的時候,日本人就提出,如果荷蘭政府需要,日本政府可以提供相關的運輸支持。
這遭到了荷蘭政府的嚴詞拒絕。
開什麽玩笑,荷蘭人早知道日本人對於婆羅洲的野心,特別是巴厘巴板的油田,日本人早就垂涎三尺,如果讓日本人介入婆羅洲戰事,那恐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雖然“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日本政府並未氣餒,轉而和泗水的蘭芳公司開始接觸,提出如果蘭芳公司需要,日本人處於“一衣帶水”的東亞情誼,可以提供某些物資方麵的支持。
蘭芳公司同樣堅決拒絕,你現在“一衣帶水”了,剛才想幫荷蘭人運東西的時候幹嘛去了?
兩頭不落好,日本人隻能酸溜溜的表達嚴重關注。
日本人現在還不具備挑戰全球殖民體係的實力及野心,野心總是要隨著不斷的勝利才會慢慢滋生的,現在的日本,目光還盯著中國東北,對於東南亞,日本隻能想想,他們的戰略重心現在不在這邊。
開始審視《排華法案》的美國人悶聲發大財,美國此時占據著菲律賓,就在婆羅洲邊上,荷蘭人國內的支持完全斷絕,就開始打起美國人的主意。
在婆羅洲經營了數百年,荷蘭人還是有些底子的,於是荷蘭人出錢從試圖從菲律賓購買軍備,準備武裝殖民地軍隊,對泗水發起進攻。
說實在的,荷蘭人在婆羅洲確實是針對華人進行限製,但是也從來沒有完全信任過本地土著,荷蘭人確實是成立了由荷蘭人指揮的殖民軍隊,但那些軍隊連人手一槍都無法保證。
想想就能理解,荷蘭本國的陸軍就是那個德行,他們訓練出來的殖民軍隊能好到哪兒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