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更新夠給力吧!感謝打賞和投月票的兄弟們,明天期待兄弟們繼續!當然了,魚頭也會繼續爆!)


    一戰時期的飛機操縱,還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


    如果把21世紀的飛機比作邁巴赫,那一戰時期的飛機就是電三輪。此時的飛機操縱靠操縱杆和腳踏板完成,前推或後拉操縱杆可帶動升降舵下偏或上偏,使飛機下俯或上仰。向左或向右壓操縱杆則帶動副翼偏轉,使飛機向左側或向右側滾轉。腳踏板連結著垂直尾翼,蹬左腳時,垂直尾翼向左偏轉,機頭向左偏;反之,機頭向右偏。


    秦致遠現在就坐在一架“電三輪”上,把控著操縱杆飛往科西嘉島。


    這是雷諾工廠根據秦致遠的設計製造的一架單翼雙戰鬥機,秦致遠實在是無法忍受此時的雙翼或者是三翼戰鬥機,堅持要使用單翼。而此時的飛機使用雙翼是有原因的,使用單翼必須增加麵積,以提高氣動能力,但因為材料問題,使用單翼就必須對結構進行強化,又會增加飛機重量,影響其他方麵的性能。


    和坦克的航程不夠增加副油箱一樣,秦致遠的應對方法還是簡單粗暴,既然動機能力不夠,那麽就增加動機數量,結果就給搗鼓出來這麽一個遊離於戰鬥機和轟炸機之間的奇葩。


    秦致遠把這架飛機稱為是重型戰鬥機。


    確實重,體積比普通飛機大出近一倍,重量也要高出近一半,但同時動機的數量也增加了一倍。這些改變使得飛機的性能大為提升,飛行度從每小時18o公裏提高到了23o公裏,飛行高度也從38oo米,達到了56oo米,飛行距離更是從35o公裏提升到57o公裏。


    飛行距離是秦致遠唯一不滿的地方,因為這樣的性能,還要在馬賽加一次油才能飛到科西嘉。


    好在這不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如果秦致遠能多費點心思,對飛機的氣動進行一下優化,哪怕隻是弄個整流罩出來,飛機的飛行距離就能夠有很大提高,但秦致遠不想折騰,有好東西秦致遠也不想送給同盟國,如果不是秦致遠要方便使用,就連這個精簡版的重型戰鬥機,秦致遠都不願意拿出來。


    和以前的飛機比起來,這架飛機最大的改進就是駕駛艙的設計。單翼不是新技術,雙也不是,封閉式的駕駛艙才是真正的創,有了這個,秦致遠就能在冬天往返於巴黎和科西嘉,再也不畏懼風雪。


    和法國普遍使用的轉缸式動機不同,秦致遠的這架飛機采用了德國普遍使用的直列式動機。軒轅兩兄弟畢業於亞琛大學,他們的設計受德國人影響很深,對直列式動機情有獨衷,因此隻要有機會,兩兄弟馬上把直列式動機應用到秦致遠的這架飛機上。


    軒轅兩兄弟現在的研究方向已經出現分歧,老大隆承軒也就是湯姆傾向於材料,老二隆承轅也就是湯尼現在還是重點研究動機。這兩者並不衝突,材料和動機都是工業的助推劑,基本上沒有先後之分,秦致遠不厚此薄彼。


    科技提升最明顯的一個作用就是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當使用飛機作為交通工具的時候,秦致遠隻用了不到5個小時,就抵達了科西嘉島,而在以往,如果是乘坐火車加輪船的話,這個時間最快也要一天。


    雷霆崖城堡旁的空地上,一個簡易的機場已經修建完畢,秦致遠隻盤旋了一圈,就調整機頭對準跑道開始降落。


    “怎麽樣?怎麽樣?”湯尼最關心動機的表現,秦致遠剛下舷梯,湯尼就趕過來詢問。


    “還不錯,性能穩定,動力充沛,關鍵是一點也不冷!”秦致遠不吝讚揚。


    “哈哈,好用就行,秦,再給我一筆資金,我能做出更好的,我已經有了想法,如果能解決動機的冷卻問題,那麽就能增加汽缸的數量,進而提升動機的工作效率,這需要進行更多實驗。”隆承轅提要求,聽上去很合理。


    “別著急,我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隻需要加一個小東西,冷卻的問題就能解決。”秦致遠有想法。


    製約直列式動機展的,就是散熱問題,但這個問題在動機整流罩出現後得到解決。整流罩是英國人的技術,最先出現就是一戰期間,秦致遠不知道現在英國人有沒有設計出整流罩,但既然科技的積累已經達到這個層次,那麽在掖著藏著就沒有多大意義。


    “是嗎?快跟我說說。”隆承轅忍不住好奇,他對技術方麵的進步很敏感,這是一個優秀設計師的必備品質。


    “行,我一會告訴你。”秦致遠摘下頭盔塞給隆承轅,一把抱起跑過來迎接的吉拉爾丁:“吉吉,今天乖不乖?”


    “秦,不要問我這麽幼稚的問題。”吉拉爾丁黑臉。


    吉拉爾丁的語言進步很快,這句話居然是用漢語說的!


    “秦,我這裏有一個新現,當使用鋁和鐵以及銅添加微量元素,經過特殊處理後可以得到一種合金鋁。這種材料重量輕,強度大,應用在飛機上非常合適,如果使用這種金屬製造飛機,飛機的性能可以在現在這個基礎上提高百分之五十。考慮下吧,秦,建一座鋼鐵廠,哪怕隻用來賣材料,也足夠支撐起雷霆市的建設。”隆承軒在一旁念叨。


    “你們不用擔心這些,錢的事是我的責任,你們的任務是花錢。”秦致遠大方。


    鋁合金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材料,每一種合金的出現都需要大量的實驗,沒有豐厚的財力作為支撐根本就無從談起。隆承軒生怕秦致遠這裏的資金鏈斷裂,那麽他的研究也就無以為繼。


    秦致遠倒是不擔心,隨著保護傘公司業務的開展,秦致遠手上的進項頗豐,現在的收支基本平衡。對於秦致遠來說,桑迪正在研究的青黴素才是金山,隻要青黴素研究成果,秦致遠隻憑借青黴素產生的利潤,就足以支撐科西嘉島的建設。


    要知道,青黴素剛出現時一支賣出過一萬美元的高價,所以說,青黴素工廠就是印刷美元的工廠,而且還是一萬美元的大麵額,比美聯儲厲害多了。


    為了讓隆承軒方便研究,秦致遠給隆承軒的實驗室安裝了一座小型煉鋼爐,可以供隆承軒進行試驗。


    實驗結果當然還是保密的,這些東西以後肯定會生產出來,但絕對不是在科西嘉,而是在遠東的中華大地上。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征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鯰魚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鯰魚頭並收藏遠征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