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國王子鄔哲聽聞妹妹這番鬧騰,不遠千裏前來大禹,親自向國君賠罪,又因皇上本就仁慈開懷,此次事件說到底隻是兩個小女子之間的胡鬧,雙方一笑泯恩怨,此事就此作罷,結果因為這件事情,再次落實了皇上欲與羌國聯姻的說法,事情遠遠沒完,據說此次的挑戰雖然隻是小女兒家的淘氣鬧劇,但是卻牽扯出了一宗「冒名頂替」的案子。傳聞多年前的吳國,曾有能工巧匠曲氏一脈,被定為輔助吳國國君侵犯他國疆土的幫兇,卻不知當年的曲氏門人早已經分裂成兩派,那些主張戰亂的門徒早就被逐出師門,也隨著吳國覆滅被一網打盡。剩下一些專注於農工水利開山鑿渠的匠人們,不僅被當時的吳國國君打壓,還在吳國覆滅之後,被不知名的人追殺。
那些冒名頂替的人,都衝到皇上麵前謀前程了,真正的曲氏門人,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眼看著無數珍貴的匠人巧技要隨著曲氏門人的被害而消失,皇上萬分痛心,令昭王殿下務必將這件事情徹查清楚!
之前叛軍一事,所有人都知道昭王殿下乃是曲氏前門主的兒子,放眼當今,再無人比他更有立場和身份來為這些曲氏門人做主。且昭王殿下現在不僅有爵位,還有貴妃母家相助,與從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且昭王殿下若是能在這時候為當年的曲氏門人討迴一個公道,又為現在的曲氏後人撐起一片太平,興許就能留他們為己所用,大禹的工學將會比過去的三年發展的更快,成為令所有國家都仰望的大國。
就在這些事情被眾人傳的沸沸揚揚之時,孟雲嫻已經在田氏的欣喜若狂與孟光朝的緊張不安下,被扣在了侯府。
饒是王府有足夠的下人,但是周明雋現在要查謀害真正曲氏門人的事情,定難兼顧雲嫻這一頭,女子懷孕頭幾個月最是重要,田氏已經在孟光朝的做主之下放孟雲嫻走出侯府一迴,此刻是怎麽都不會放她走了。
「侯府的院子都是我親自給你打理的,大大小小的東西我都清楚得很,王府的下人再好,也是剛剛派過去的,哪裏知道什麽輕重?你盡管好好的養胎,其他的事情由我頂下!」
孟光朝也一反常態,不似前一刻那樣大大方方讓她出去,希望孟雲嫻能聽母親的話,留在侯府養胎。他想的自然更深一些。如今周明雋身上還擔著重任,要分心去查案子,而太子到底還在重傷,皇後將太子當做自己的命,一旦太子這邊再出什麽亂子,保不齊皇後要傾其全力再次針對周明雋,這時候雲嫻留在王府,一旦周明雋顧及不到,出了閃失,後悔都來不及。不過,這些事情他未曾明言。
周明雋對嶽父嶽母的堅持沒有什麽異議,甚至是很讚同孟雲嫻在父母的照顧下安心養胎。
孟雲嫻一個人反對根本毫無用處,這一次,她隻能順從。
萬沒有想到,就在孟雲嫻於侯府養胎之時,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先是賢妃娘娘因謀害皇室子嗣被打入冷宮,再有二皇子和三皇子被送往寺廟,剃度出家!
此事一出,整個朝堂嘩然。
首輔劉充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為女兒喊冤,為自己的兩個外孫喊冤,沒等到皇帝的一麵,卻等到劉氏子弟打著皇妃與皇子旗號在外麵為非作歹的種種罪證。這些罪證是隨著賢妃被處置,皇子被送走之後送到崇宣帝麵前的,崇宣帝氣得不輕,率先將這些罪證甩到了跪地不起的劉充麵前。
劉氏一時間腹背受敵,少了一個宮中妃嬪和皇子,頂多是少了在朝中站穩腳跟的支柱和內應,但若是自己的足下生了蟲,自己都站不穩了,那是真的要完。劉充再顧不上管宮中這母子三人,轉而去查探到底是誰在此刻落井下石,想要對他們不利。
賢妃娘娘在宮中一向頗受敬重,如今攤上這樣的罪名,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孟雲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將參湯給噴出來。
「怎、怎麽會這樣?」
將消息告訴她的,不是別人,正是孟光朝。
和她猜的一樣,孟光朝雖然人在家中坐,但是很多事情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孟光朝也同樣了解自己的女兒。當日昭王水深火熱之時,她說什麽都不要被庇護,選擇站出去和他共同進退,如今昭王殿下身上的麻煩還沒有完全解除,想讓她安心的養胎,實在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想來你也知道,皇後因為太子殿下受傷的事情,一直針對著雋兒,即便是皇上也無力左右。當日在大殿之上,左一言右一語的,雋兒已經為自己洗清了嫌疑,可是了望台的事情始終是雋兒主理,他沒辦法完全脫開關係。或許是皇後自己心虛,所以一直認定了雋兒就是那個兇手。若是這時候太子殿下出什麽意外,為父敢斷言,皇後娘娘哪怕是棄盡了她母儀天下的風範,也要讓雋兒來賠命。」
「賠命」兩個字,榮安侯說的輕飄飄,卻讓孟雲嫻的心頭狠狠一震。
與此同時,孟光照的這番話也透露出了許多的消息。她一一分析,眼珠子瞪得老大:「爹,你與我說實話,皇後娘娘和太子一直這樣針對周哥哥,真的是因為她們和扈王刺殺周哥哥母親的事情有關嗎?」
孟光朝失笑:「傻姑娘,事情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皇後娘娘到底有沒有參與扈王刺殺一事,而在於,無論她做或者沒做,她都會將雋兒當做一個顧忌,因為在她看來,隻要雋兒稍稍出類拔萃一些,必懷不軌之心,而心思之起,自然是他生母在禹國遭受的一切苦難。」
那些冒名頂替的人,都衝到皇上麵前謀前程了,真正的曲氏門人,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眼看著無數珍貴的匠人巧技要隨著曲氏門人的被害而消失,皇上萬分痛心,令昭王殿下務必將這件事情徹查清楚!
之前叛軍一事,所有人都知道昭王殿下乃是曲氏前門主的兒子,放眼當今,再無人比他更有立場和身份來為這些曲氏門人做主。且昭王殿下現在不僅有爵位,還有貴妃母家相助,與從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且昭王殿下若是能在這時候為當年的曲氏門人討迴一個公道,又為現在的曲氏後人撐起一片太平,興許就能留他們為己所用,大禹的工學將會比過去的三年發展的更快,成為令所有國家都仰望的大國。
就在這些事情被眾人傳的沸沸揚揚之時,孟雲嫻已經在田氏的欣喜若狂與孟光朝的緊張不安下,被扣在了侯府。
饒是王府有足夠的下人,但是周明雋現在要查謀害真正曲氏門人的事情,定難兼顧雲嫻這一頭,女子懷孕頭幾個月最是重要,田氏已經在孟光朝的做主之下放孟雲嫻走出侯府一迴,此刻是怎麽都不會放她走了。
「侯府的院子都是我親自給你打理的,大大小小的東西我都清楚得很,王府的下人再好,也是剛剛派過去的,哪裏知道什麽輕重?你盡管好好的養胎,其他的事情由我頂下!」
孟光朝也一反常態,不似前一刻那樣大大方方讓她出去,希望孟雲嫻能聽母親的話,留在侯府養胎。他想的自然更深一些。如今周明雋身上還擔著重任,要分心去查案子,而太子到底還在重傷,皇後將太子當做自己的命,一旦太子這邊再出什麽亂子,保不齊皇後要傾其全力再次針對周明雋,這時候雲嫻留在王府,一旦周明雋顧及不到,出了閃失,後悔都來不及。不過,這些事情他未曾明言。
周明雋對嶽父嶽母的堅持沒有什麽異議,甚至是很讚同孟雲嫻在父母的照顧下安心養胎。
孟雲嫻一個人反對根本毫無用處,這一次,她隻能順從。
萬沒有想到,就在孟雲嫻於侯府養胎之時,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先是賢妃娘娘因謀害皇室子嗣被打入冷宮,再有二皇子和三皇子被送往寺廟,剃度出家!
此事一出,整個朝堂嘩然。
首輔劉充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為女兒喊冤,為自己的兩個外孫喊冤,沒等到皇帝的一麵,卻等到劉氏子弟打著皇妃與皇子旗號在外麵為非作歹的種種罪證。這些罪證是隨著賢妃被處置,皇子被送走之後送到崇宣帝麵前的,崇宣帝氣得不輕,率先將這些罪證甩到了跪地不起的劉充麵前。
劉氏一時間腹背受敵,少了一個宮中妃嬪和皇子,頂多是少了在朝中站穩腳跟的支柱和內應,但若是自己的足下生了蟲,自己都站不穩了,那是真的要完。劉充再顧不上管宮中這母子三人,轉而去查探到底是誰在此刻落井下石,想要對他們不利。
賢妃娘娘在宮中一向頗受敬重,如今攤上這樣的罪名,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孟雲嫻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將參湯給噴出來。
「怎、怎麽會這樣?」
將消息告訴她的,不是別人,正是孟光朝。
和她猜的一樣,孟光朝雖然人在家中坐,但是很多事情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孟光朝也同樣了解自己的女兒。當日昭王水深火熱之時,她說什麽都不要被庇護,選擇站出去和他共同進退,如今昭王殿下身上的麻煩還沒有完全解除,想讓她安心的養胎,實在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想來你也知道,皇後因為太子殿下受傷的事情,一直針對著雋兒,即便是皇上也無力左右。當日在大殿之上,左一言右一語的,雋兒已經為自己洗清了嫌疑,可是了望台的事情始終是雋兒主理,他沒辦法完全脫開關係。或許是皇後自己心虛,所以一直認定了雋兒就是那個兇手。若是這時候太子殿下出什麽意外,為父敢斷言,皇後娘娘哪怕是棄盡了她母儀天下的風範,也要讓雋兒來賠命。」
「賠命」兩個字,榮安侯說的輕飄飄,卻讓孟雲嫻的心頭狠狠一震。
與此同時,孟光照的這番話也透露出了許多的消息。她一一分析,眼珠子瞪得老大:「爹,你與我說實話,皇後娘娘和太子一直這樣針對周哥哥,真的是因為她們和扈王刺殺周哥哥母親的事情有關嗎?」
孟光朝失笑:「傻姑娘,事情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皇後娘娘到底有沒有參與扈王刺殺一事,而在於,無論她做或者沒做,她都會將雋兒當做一個顧忌,因為在她看來,隻要雋兒稍稍出類拔萃一些,必懷不軌之心,而心思之起,自然是他生母在禹國遭受的一切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