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的話,勾起了孫先心底深埋的悔恨,耳邊忽似傳來震天的衝殺聲,渾濁的眸中閃著衝天大火,過往種種如戰場的硝煙撲麵而來。
天下大分,諸侯國林立,季國、韓國、秦國、魏國均為劉氏的附屬國,劉邕登基之初,立結發妻子張氏為後,各諸侯國為表恭順,紛紛獻出世家大族嫡親女子和公主與之聯姻,以圖保持友好邦交。
劉氏除皇後外,設立四宮大妃,分別是季國的和氏、韓國的趙氏、秦國的白氏與魏國的柴氏,二十年前受寵的柴氏忽然在宮宴當場暴斃,劉邕震怒,下令徹查真兇。
為撫平聖怒,皇後將一向與自己交惡的韓國公主趙氏推出,當時的趙氏已經身懷六甲,劉邕本想寬恕,卻被皇後一番柴氏乃為陛下而死的話徹底激怒。皇後將證據做的非常完美,無論趙氏如何喊冤,終是被三尺白綾活活勒死。
趙氏死後,不知道這個消息如何傳到了魏國,魏國上書,義正言辭的要求以謀逆罪懲治韓國。又逢劉邕在諸侯國推行政令受阻,便接受了當時的上大夫劉甘之諫言,以韓國為出頭鳥,震懾諸侯國。
劉氏的鐵蹄迅速攻占了韓國的兩座城池,韓國向季國求助,季洵的父親季子君與韓王交好,便暗中出兵相幫,卻不想反倒中了劉氏的計。被劉氏以季國謀逆為由,連續圍攻。
季子君為不生靈塗炭,多次上表求饒,反遭奚落、誅殺使臣,劉氏境內的季國商人也被莫須有的罪名逮捕、誅殺百餘戶。盛怒之下,季子君改國號稱帝,積極籌備糧草,與劉氏死戰。原以為,韓國會念季國相幫之恩,給與援助,卻不料韓國迅速與劉氏重結邦交。
被賜死後妃的劉氏有位侄女生的貌美,名喚諾如,為媵妾時便極其受寵,後妃劉氏之災亦未被牽涉。後因兩國邦交,劉邕將之封為四妃之首,而劉諾如封妃半年就誕下了二皇子劉通,大大鞏固了兩國的友誼。
反觀季國,劉邕不但賜死了後妃和氏,還日夜猛攻。季國在絕境中苦苦支撐了兩年零三個月,終是在一片硝煙中成了史書中的過往。
雖然十年前韓國也被劉氏所滅,可這份見死不救的恨意,孫先不能忘。所以,比起交出白勝男,他更願意把薛川交出去。若劉邕知道當年的質子趙學川還活著,依照劉邕的性格,後妃劉氏和她的兒子一定會遭殃。屆時,再聯合後妃白氏與他的長子劉念幫助秦國的話……
“外公,你在想什麽?”
自自己將許忠被秘密押入私牢迴來,外公就盤膝呆坐在榻上,眼神呆滯的盯著窗外,臉色鐵青,不言不語,有些瘮人。
“洵兒,明日一早,你帶著思蘭離開吧。”示意他不要打斷自己的話,孫先繼續道,“許忠的話,不無道理,我們要光複季國,也要給你一個正大光明的身份,但出賣思蘭不行。當年季國受困,眾多諸侯國,隻有秦國向我們伸出了援手。還有思蘭的母族和氏,為保季國血脈全無。白氏、和氏都隻留下她這麽個獨苗,我們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事。”
“可按照許忠所述,劉氏使者五日後就要上門要人了。”季洵道,“幹脆咱們都走,給他演一場金蟬脫殼……”
“劉氏要人,我們就給他人。”
“外公想教誰?”見外公不語,季洵忙關上虛掩的窗,輕聲道,“外公要交薛川?上一代的恩怨,何苦牽連無辜之人呢?何況白姑娘絕對不會同意的!”
在決定救下薛川之時,季洵就認出了這個狼狽男人的身份。韓國王室的圖騰是黑蛇,而他脖子裏掛著的玉佩乃是韓國正統才有資格佩戴的黑蛇盤鬆玉佩,而他又叫薛川,必然是韓國五皇子趙學川。
“你既知道他的身份,還覺得他無辜?他若無辜,你呢?你不無辜嗎?”
對於外孫的仁慈,孫先既喜也哀。若此刻的季洵是季國王者,他的仁慈將惠及萬千百姓,可此刻的他隻是個平頭百姓,甚至連個正經身份都沒有,他的仁慈,隻會是千金石墜,讓他在深淵中永無攀爬出頭之日!
“可是外公,當年見死不救的是他爺爺,薛川他傷的那麽重,從這裏到劉氏京都路途遙遙,他會死的。”
季洵的連連拒絕引得孫先大怒,盛怒之下猛然起身給了他一巴掌,即便如此,季洵仍不退讓,並表示即便要將薛川交出,也必須等之傷勢痊愈,否則他就是死也要和薛川綁在一起。孫先拗不過他,隻能暫且作罷。
看出外公提及薛川時的恨意和殺心,季洵擔心外公會反悔,又不想白勝男有所警惕,便以陪伴為借口,呆在白勝男的竹屋裏,寸步不離。
“雲烽,時候不早了,你不去用晚飯嗎?”
“等下翠柳端米粥過來,我陪你在這吃。”
季洵的笑容始終溫柔,如冬日午後的陽光,不耀眼、不炙熱,卻溫暖入心,讓人覺得異常舒服。
“好。正好我有事和你說。”
將衛元庭不久前遞來的竹片交給他,白勝男指了指上麵的字,告知這是贛南城城主何銘羨的親筆,季洵看著上麵簡短的八個字,心中湧起熱血。
“國之上下,靜待陛下。白姑娘,思蘭,你登基半年就能得百姓如此擁戴,真是令人敬佩!”
與季洵得熱血澎湃不同,白勝男的麵上反而浮出愁緒。在她看來,所謂王,並非因擁有財富和土地之自封者,而是萬千百姓的擁戴者。
自她被擒至今已經半年有餘,新皇即便為傀儡,其背後的推手也該有些政策安撫百姓,百姓們要的不多,溫飽足以,百姓們也很健忘,隻有新皇新政策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大部分人就會選擇做順民、不反抗。而百姓們如此想念自己這個舊人,唯一的理由隻能是他們的生活比從前差很多。
“雲烽,我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我雖未能與之並肩,卻能透過這八個字真切體會到那種無助與煎熬。”白勝男深深吸了一口氣,眼含熱淚的盯著他,緩緩道,“等薛川稍有好轉,我必須盡快迴國,解救無辜的百姓。”
天下大分,諸侯國林立,季國、韓國、秦國、魏國均為劉氏的附屬國,劉邕登基之初,立結發妻子張氏為後,各諸侯國為表恭順,紛紛獻出世家大族嫡親女子和公主與之聯姻,以圖保持友好邦交。
劉氏除皇後外,設立四宮大妃,分別是季國的和氏、韓國的趙氏、秦國的白氏與魏國的柴氏,二十年前受寵的柴氏忽然在宮宴當場暴斃,劉邕震怒,下令徹查真兇。
為撫平聖怒,皇後將一向與自己交惡的韓國公主趙氏推出,當時的趙氏已經身懷六甲,劉邕本想寬恕,卻被皇後一番柴氏乃為陛下而死的話徹底激怒。皇後將證據做的非常完美,無論趙氏如何喊冤,終是被三尺白綾活活勒死。
趙氏死後,不知道這個消息如何傳到了魏國,魏國上書,義正言辭的要求以謀逆罪懲治韓國。又逢劉邕在諸侯國推行政令受阻,便接受了當時的上大夫劉甘之諫言,以韓國為出頭鳥,震懾諸侯國。
劉氏的鐵蹄迅速攻占了韓國的兩座城池,韓國向季國求助,季洵的父親季子君與韓王交好,便暗中出兵相幫,卻不想反倒中了劉氏的計。被劉氏以季國謀逆為由,連續圍攻。
季子君為不生靈塗炭,多次上表求饒,反遭奚落、誅殺使臣,劉氏境內的季國商人也被莫須有的罪名逮捕、誅殺百餘戶。盛怒之下,季子君改國號稱帝,積極籌備糧草,與劉氏死戰。原以為,韓國會念季國相幫之恩,給與援助,卻不料韓國迅速與劉氏重結邦交。
被賜死後妃的劉氏有位侄女生的貌美,名喚諾如,為媵妾時便極其受寵,後妃劉氏之災亦未被牽涉。後因兩國邦交,劉邕將之封為四妃之首,而劉諾如封妃半年就誕下了二皇子劉通,大大鞏固了兩國的友誼。
反觀季國,劉邕不但賜死了後妃和氏,還日夜猛攻。季國在絕境中苦苦支撐了兩年零三個月,終是在一片硝煙中成了史書中的過往。
雖然十年前韓國也被劉氏所滅,可這份見死不救的恨意,孫先不能忘。所以,比起交出白勝男,他更願意把薛川交出去。若劉邕知道當年的質子趙學川還活著,依照劉邕的性格,後妃劉氏和她的兒子一定會遭殃。屆時,再聯合後妃白氏與他的長子劉念幫助秦國的話……
“外公,你在想什麽?”
自自己將許忠被秘密押入私牢迴來,外公就盤膝呆坐在榻上,眼神呆滯的盯著窗外,臉色鐵青,不言不語,有些瘮人。
“洵兒,明日一早,你帶著思蘭離開吧。”示意他不要打斷自己的話,孫先繼續道,“許忠的話,不無道理,我們要光複季國,也要給你一個正大光明的身份,但出賣思蘭不行。當年季國受困,眾多諸侯國,隻有秦國向我們伸出了援手。還有思蘭的母族和氏,為保季國血脈全無。白氏、和氏都隻留下她這麽個獨苗,我們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事。”
“可按照許忠所述,劉氏使者五日後就要上門要人了。”季洵道,“幹脆咱們都走,給他演一場金蟬脫殼……”
“劉氏要人,我們就給他人。”
“外公想教誰?”見外公不語,季洵忙關上虛掩的窗,輕聲道,“外公要交薛川?上一代的恩怨,何苦牽連無辜之人呢?何況白姑娘絕對不會同意的!”
在決定救下薛川之時,季洵就認出了這個狼狽男人的身份。韓國王室的圖騰是黑蛇,而他脖子裏掛著的玉佩乃是韓國正統才有資格佩戴的黑蛇盤鬆玉佩,而他又叫薛川,必然是韓國五皇子趙學川。
“你既知道他的身份,還覺得他無辜?他若無辜,你呢?你不無辜嗎?”
對於外孫的仁慈,孫先既喜也哀。若此刻的季洵是季國王者,他的仁慈將惠及萬千百姓,可此刻的他隻是個平頭百姓,甚至連個正經身份都沒有,他的仁慈,隻會是千金石墜,讓他在深淵中永無攀爬出頭之日!
“可是外公,當年見死不救的是他爺爺,薛川他傷的那麽重,從這裏到劉氏京都路途遙遙,他會死的。”
季洵的連連拒絕引得孫先大怒,盛怒之下猛然起身給了他一巴掌,即便如此,季洵仍不退讓,並表示即便要將薛川交出,也必須等之傷勢痊愈,否則他就是死也要和薛川綁在一起。孫先拗不過他,隻能暫且作罷。
看出外公提及薛川時的恨意和殺心,季洵擔心外公會反悔,又不想白勝男有所警惕,便以陪伴為借口,呆在白勝男的竹屋裏,寸步不離。
“雲烽,時候不早了,你不去用晚飯嗎?”
“等下翠柳端米粥過來,我陪你在這吃。”
季洵的笑容始終溫柔,如冬日午後的陽光,不耀眼、不炙熱,卻溫暖入心,讓人覺得異常舒服。
“好。正好我有事和你說。”
將衛元庭不久前遞來的竹片交給他,白勝男指了指上麵的字,告知這是贛南城城主何銘羨的親筆,季洵看著上麵簡短的八個字,心中湧起熱血。
“國之上下,靜待陛下。白姑娘,思蘭,你登基半年就能得百姓如此擁戴,真是令人敬佩!”
與季洵得熱血澎湃不同,白勝男的麵上反而浮出愁緒。在她看來,所謂王,並非因擁有財富和土地之自封者,而是萬千百姓的擁戴者。
自她被擒至今已經半年有餘,新皇即便為傀儡,其背後的推手也該有些政策安撫百姓,百姓們要的不多,溫飽足以,百姓們也很健忘,隻有新皇新政策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大部分人就會選擇做順民、不反抗。而百姓們如此想念自己這個舊人,唯一的理由隻能是他們的生活比從前差很多。
“雲烽,我的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我雖未能與之並肩,卻能透過這八個字真切體會到那種無助與煎熬。”白勝男深深吸了一口氣,眼含熱淚的盯著他,緩緩道,“等薛川稍有好轉,我必須盡快迴國,解救無辜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