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點前替換,記得刷新-3-】
於姎也沒讓那些內侍久候,看似隨意地在其中一個字上用朱筆一圈,意思就是選中這個了。
雍帝讓貴妃親選一字來作皇長子的名諱,一方麵似乎要表示對貴妃的寵愛,才讓她全權決定皇子的名;
而換一個角度來想,這另一方麵可不就是並不看重這個皇長子的意思,才會在取名一事上如此。
白煥顏盯著恭恭敬敬、誠惶誠恐地候在長信宮台階之下的一眾內侍,心道,反正以雍帝過往給宮裏人留下的印象來看,他們必然會以為是第一種情況。
況且女主為了皇長子以及自己的計劃,也不會讓眾人聯想到另一個可能去。
果然,
那為首的內侍接迴貴妃選了字的紅紙,瞥了一眼,上頭被圈出的是個“煜”字。
煜,有火焰、照耀之意。
這內侍心道皇後被廢,後宮就屬這貴妃地位至高、出身最貴重,隻要不另立她人為後,隻她這家世,誕下的皇長子雖不算嫡子,但隻要不是長成後愚鈍至極,儲君之位也是十拿九穩,可不就是明日之光照耀咱這大雍朝麽?
可見,貴妃娘娘雖囂張了些,卻也很是有學問,單從為皇子挑選的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
他不光心中這樣想,嘴上也恭維了一番,才道正事:
“陛下要奴才告知貴妃娘娘,這皇子名諱不比公主,是要排字輩的,恰這輩是輪到個承字,加上娘娘選的這個煜字,也就是......”
“也就是我兒名承煜。”於姎擺了擺手,表示自己明白了。
這名字已定下來,皇族名諱尋常人確實是不敢隨便亂說,於姎也沒有怪罪的意思。
那內侍連連應是。
“陛下待本宮及皇兒的愛惜,本宮感念至深,你們迴去定要代本宮謝過聖恩。”說罷,以眼神示意身旁青梨。
青梨與幾個小宮女拿了些裝有銀裸子的繡工精致的荷包,一人一個地就發給了那數名內侍,算作打賞。
他們忙又謝了貴妃娘娘,而後便請辭迴去複命。
於姎沒有多留他們的意思,徑自就迴了內殿。
倒是白煥顏聽力好,那些內侍走遠了,她仍聽見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貴妃娘娘轉了性的話。
看來女主這潛移默化地對內廷宮人的收買還是有效果的。
又過數日,赫然就是皇長子的滿月宴。
正如於姎想的那樣,雍帝這樣顧忌名聲的君王,必然不會將對她和大皇子的不喜擺到台麵上來,再加上宮權是握在她手中,這宴席自然是準備得盛大。
這皇子的滿月宴隻能算作後宮的一場家宴,倒是不需宴請群臣,隻後宮眾嬪妃出席。
於貴妃的生母早逝,唯剩的父兄也正戍守邊境趕不迴來,隻迴了信道喜。
不過便是他們在京城,也入不得後宮。
雖說是皇長子的滿月宴,但到底隻是個嬰孩,身子嬌弱,也不好抱出來免得受了風寒,因而正主自然是貴妃於姎。
席上,一眾嬪妃不管心底是否真正為貴妃感到歡喜,嘴上都說著祝福道喜的話。
畢竟這位主兒將皇後整倒的事情仿若還在昨日,她們實在是不敢得罪她。
自己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兒子的滿月宴,於情於理,雍帝都是要出席的。
然而,在內侍高唱著“陛下駕到!”的時候,眾女震驚地發現伴著雍帝一同入席的,竟是洛嬪。
於姎也沒讓那些內侍久候,看似隨意地在其中一個字上用朱筆一圈,意思就是選中這個了。
雍帝讓貴妃親選一字來作皇長子的名諱,一方麵似乎要表示對貴妃的寵愛,才讓她全權決定皇子的名;
而換一個角度來想,這另一方麵可不就是並不看重這個皇長子的意思,才會在取名一事上如此。
白煥顏盯著恭恭敬敬、誠惶誠恐地候在長信宮台階之下的一眾內侍,心道,反正以雍帝過往給宮裏人留下的印象來看,他們必然會以為是第一種情況。
況且女主為了皇長子以及自己的計劃,也不會讓眾人聯想到另一個可能去。
果然,
那為首的內侍接迴貴妃選了字的紅紙,瞥了一眼,上頭被圈出的是個“煜”字。
煜,有火焰、照耀之意。
這內侍心道皇後被廢,後宮就屬這貴妃地位至高、出身最貴重,隻要不另立她人為後,隻她這家世,誕下的皇長子雖不算嫡子,但隻要不是長成後愚鈍至極,儲君之位也是十拿九穩,可不就是明日之光照耀咱這大雍朝麽?
可見,貴妃娘娘雖囂張了些,卻也很是有學問,單從為皇子挑選的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
他不光心中這樣想,嘴上也恭維了一番,才道正事:
“陛下要奴才告知貴妃娘娘,這皇子名諱不比公主,是要排字輩的,恰這輩是輪到個承字,加上娘娘選的這個煜字,也就是......”
“也就是我兒名承煜。”於姎擺了擺手,表示自己明白了。
這名字已定下來,皇族名諱尋常人確實是不敢隨便亂說,於姎也沒有怪罪的意思。
那內侍連連應是。
“陛下待本宮及皇兒的愛惜,本宮感念至深,你們迴去定要代本宮謝過聖恩。”說罷,以眼神示意身旁青梨。
青梨與幾個小宮女拿了些裝有銀裸子的繡工精致的荷包,一人一個地就發給了那數名內侍,算作打賞。
他們忙又謝了貴妃娘娘,而後便請辭迴去複命。
於姎沒有多留他們的意思,徑自就迴了內殿。
倒是白煥顏聽力好,那些內侍走遠了,她仍聽見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貴妃娘娘轉了性的話。
看來女主這潛移默化地對內廷宮人的收買還是有效果的。
又過數日,赫然就是皇長子的滿月宴。
正如於姎想的那樣,雍帝這樣顧忌名聲的君王,必然不會將對她和大皇子的不喜擺到台麵上來,再加上宮權是握在她手中,這宴席自然是準備得盛大。
這皇子的滿月宴隻能算作後宮的一場家宴,倒是不需宴請群臣,隻後宮眾嬪妃出席。
於貴妃的生母早逝,唯剩的父兄也正戍守邊境趕不迴來,隻迴了信道喜。
不過便是他們在京城,也入不得後宮。
雖說是皇長子的滿月宴,但到底隻是個嬰孩,身子嬌弱,也不好抱出來免得受了風寒,因而正主自然是貴妃於姎。
席上,一眾嬪妃不管心底是否真正為貴妃感到歡喜,嘴上都說著祝福道喜的話。
畢竟這位主兒將皇後整倒的事情仿若還在昨日,她們實在是不敢得罪她。
自己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兒子的滿月宴,於情於理,雍帝都是要出席的。
然而,在內侍高唱著“陛下駕到!”的時候,眾女震驚地發現伴著雍帝一同入席的,竟是洛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