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妃娘娘於姎的推波助瀾之下,承乾宮的洛嬪成了陛下的新寵這個消息如狂風過境般席卷了整個後宮。
由於前世的於姎並不知自己不能生育,此刻原來是沒有懷孕,又是個跋扈的性子,四處打壓著所有有得寵苗頭的嬪妃。
而同樣的事這一世並沒有發生,反而她因為孕有皇嗣而甚少離開長信宮。
“小白花”洛羽不能得到正確的信息反饋,導致她沒有如上一世那樣隻躲在貴妃這個擋箭牌後安心承寵,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而不自知。
雖然她知道韜光隱晦這個道理,但年紀到底是小了些,見識也淺薄,承了寵沒有沾沾自喜四處炫耀已是克製,一時倒也想不到風光之下同時潛藏危機。
雍帝那邊深知貴妃不可能有孕,也正候著時機以此治她一個欺君之罪,然而時日尚早,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扳倒於家。
故而他也很是苦惱,隻怕拖得久了,於姎的“假孕”之後再來個假流產,便失了能抓她的借口了。
遂雍帝也沒有放太多心思在別的女子身上,對洛嬪寵倒是寵著,若說愛就沒幾分了。
隻是僅僅如此,落在後宮的女人眼裏,洛嬪已是盛寵,隱隱有能與貴妃一較高下的實力。
那些位分高些的,諸如蕭妃、秋婕妤之流,對這位洛嬪倒沒有打壓的心思,隻等著她作出頭鳥和貴妃爭。
哪怕某幾個有拉攏她的心思,在與洛羽進行過碰麵交流也都熄了那份心,免得引狼入室、養虎為患,畢竟洛嬪如今位分也不算低,又得寵,也沒什麽製約她的籌碼。
而那些低位的妃子,尤其是與她同一批入宮的,對她簡直是嫉恨不已,但一來品階不如她,二來不及她得寵,能見到陛下的次數寥寥可數,就是想陷害,也要顧慮對方會不會在陛下麵前上眼藥。
於是最後形成的一個局麵就是:
後宮高位都在暗戳戳地看戲,等於貴妃和洛嬪互掐,(但於姎穩如泰山,不為所動,畢竟這都是她算計的結果)。
而低位的妃子要麽表麵喊著姐姐妹妹地和洛嬪交好,甚至想借她的勢奪寵,要麽私下想著壞主意什麽時候給洛嬪使絆子、耍陰招。
就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難得被後宮眾人期待她出手整治洛嬪的於姎卻沒有動手,反而轉頭將自己身邊最得力的貼身大宮女送與雍帝侍了寢。
眾妃一片愕然之後,倒也接受了這件事,畢竟是很正常的手段。
不就是多了個對手,況且還是宮女出身的,不足為慮。她們這般想著,重新將目光放到洛嬪身上。
而被雍帝幸了的綠桃被封為正七品的才人,還得了個封號,華。
這都是於姎為自家心腹爭取來的,本來宮女出身,雍帝想著隨便封個寶林也就罷了,可貴妃卻說怎地也是她長信宮出來的人,硬是給綠桃提了一級。
因綠桃之名是於貴妃所賜,沒有姓氏,原先雍帝想要直接給她封號桃,貴妃卻是不同意,況且這封號也太容易與宮人們的名相衝撞了。
最後還是改封號為華,取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由於前世的於姎並不知自己不能生育,此刻原來是沒有懷孕,又是個跋扈的性子,四處打壓著所有有得寵苗頭的嬪妃。
而同樣的事這一世並沒有發生,反而她因為孕有皇嗣而甚少離開長信宮。
“小白花”洛羽不能得到正確的信息反饋,導致她沒有如上一世那樣隻躲在貴妃這個擋箭牌後安心承寵,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而不自知。
雖然她知道韜光隱晦這個道理,但年紀到底是小了些,見識也淺薄,承了寵沒有沾沾自喜四處炫耀已是克製,一時倒也想不到風光之下同時潛藏危機。
雍帝那邊深知貴妃不可能有孕,也正候著時機以此治她一個欺君之罪,然而時日尚早,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扳倒於家。
故而他也很是苦惱,隻怕拖得久了,於姎的“假孕”之後再來個假流產,便失了能抓她的借口了。
遂雍帝也沒有放太多心思在別的女子身上,對洛嬪寵倒是寵著,若說愛就沒幾分了。
隻是僅僅如此,落在後宮的女人眼裏,洛嬪已是盛寵,隱隱有能與貴妃一較高下的實力。
那些位分高些的,諸如蕭妃、秋婕妤之流,對這位洛嬪倒沒有打壓的心思,隻等著她作出頭鳥和貴妃爭。
哪怕某幾個有拉攏她的心思,在與洛羽進行過碰麵交流也都熄了那份心,免得引狼入室、養虎為患,畢竟洛嬪如今位分也不算低,又得寵,也沒什麽製約她的籌碼。
而那些低位的妃子,尤其是與她同一批入宮的,對她簡直是嫉恨不已,但一來品階不如她,二來不及她得寵,能見到陛下的次數寥寥可數,就是想陷害,也要顧慮對方會不會在陛下麵前上眼藥。
於是最後形成的一個局麵就是:
後宮高位都在暗戳戳地看戲,等於貴妃和洛嬪互掐,(但於姎穩如泰山,不為所動,畢竟這都是她算計的結果)。
而低位的妃子要麽表麵喊著姐姐妹妹地和洛嬪交好,甚至想借她的勢奪寵,要麽私下想著壞主意什麽時候給洛嬪使絆子、耍陰招。
就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難得被後宮眾人期待她出手整治洛嬪的於姎卻沒有動手,反而轉頭將自己身邊最得力的貼身大宮女送與雍帝侍了寢。
眾妃一片愕然之後,倒也接受了這件事,畢竟是很正常的手段。
不就是多了個對手,況且還是宮女出身的,不足為慮。她們這般想著,重新將目光放到洛嬪身上。
而被雍帝幸了的綠桃被封為正七品的才人,還得了個封號,華。
這都是於姎為自家心腹爭取來的,本來宮女出身,雍帝想著隨便封個寶林也就罷了,可貴妃卻說怎地也是她長信宮出來的人,硬是給綠桃提了一級。
因綠桃之名是於貴妃所賜,沒有姓氏,原先雍帝想要直接給她封號桃,貴妃卻是不同意,況且這封號也太容易與宮人們的名相衝撞了。
最後還是改封號為華,取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