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城,巍然矗立於廣袤東隅之地,依山傍水,盡顯磅礴大氣之姿。


    城牆巍峨,高聳入雲,猶如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其基以青石築就,青磚層層疊加,綿延數裏,蔚為壯觀。


    城頭箭樓挺立,飛簷翹角,仿佛淩空欲飛,氣勢恢宏。


    堞口密布其間,守城將士持戈執戟,晝夜不息地巡邏,以確保城池安全無虞。


    每當晨曦初現或夕陽西下,霞光萬道,照耀城頭,更添幾分雄渾與壯麗。


    城內街巷縱橫交錯,布局宛如棋盤,井然有序。


    青石鋪就的道路平坦寬廣,車馬絡繹不絕,行人熙熙攘攘。


    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商賈雲集,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珠玉金銀、錦繡綢緞、茶香酒醇,皆匯聚於此,吸引著四方賓客流連忘返。


    東陵城更有多處勝景,令人陶醉。


    北有翠微山,山勢陡峭,鬆柏蒼翠,雲霧繚繞,宛如人間仙境。


    山間古刹鍾聲悠揚,梵音嫋嫋,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


    春日裏,山花爛漫,遊人如織,賞花踏青,樂而忘返。


    南有碧波湖,湖麵平靜如鏡,波光粼粼,魚躍鳥飛,生機盎然。


    湖畔楊柳依依,垂絲絛於水麵,隨風輕擺,婀娜多姿。


    夏日炎炎,遊人泛舟湖上,涼風習習,心曠神怡,別有一番情趣。


    城中更有名樓一座,名曰望江樓,高聳入雲,氣勢非凡。


    樓分三層,每層皆有迴廊環繞,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登樓遠眺,江水滔滔,東流不息,兩岸風光盡收眼底。


    晨曦初照時,江麵金光閃爍;漁舟唱晚時,落日餘暉映照,美不勝收。


    望江樓中常有文人墨客聚集,他們吟詩作對,揮毫潑墨,留下許多傳世佳作,為東陵城增添了幾分文化底蘊。


    且說東陵之城,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望江樓,更是這座城中的製高點,承載著無數曆史與傳說。


    於望江樓之巔,郭芙蓉端然安坐三樓之上,一襲淡雅的素色長裙輕輕擺動,宛若春日裏最柔和的微風,輕拂過這座曆史悠久的城樓,為其添上一抹不可言喻的靈動。


    她的容顏,恰似大自然最精致的手筆,肌膚如玉般溫潤,眼眸深邃,宛如秋水盈盈,眉宇間含著遠山輕煙般的朦朧,紅唇輕點,猶如丹砂巧繪。


    陽光透過精致的窗欞,灑落在她身上,為她鍍上一層夢幻般的金輝,更顯得超凡入聖,不染塵埃。


    郭芙蓉之美,不僅在於那驚世駭俗的容顏,更在於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那份淡然與睿智。


    在郭芙蓉的映襯下,望江樓更顯古樸典雅,莊重肅穆。


    樓中每一根梁柱,每一塊磚石,都承載著千年的風霜與故事,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


    而迴廊上雕刻的龍鳳圖騰,金碧輝煌,栩栩如生,與郭芙蓉的淡雅氣質形成了鮮明對比,卻又在無形中達到了完美的和諧,相得益彰。


    從望江樓上遠眺,江水滔滔,奔騰不息,兩岸風光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晨曦初現時,江麵金光粼粼,漁舟唱晚,落日餘暉下,更是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令人陶醉。


    郭芙蓉靜坐於此,仿佛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她的心靈隨著江水的流淌,飄向了遙遠的彼岸。樓中常有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隻為一睹她的風采,聆聽她的琴聲與詩聲。


    他們或揮毫潑墨,或吟詩作對,留下了無數傳世佳作,為望江樓增添了幾分文化底蘊,也為東陵之城增添了幾分詩意與浪漫。


    郭芙蓉與望江樓,已然成為了東陵之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與心靈。


    在這裏,人們不僅可以領略到古城的雄渾壯麗,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美好。


    而郭芙蓉,也如同這座望江樓一般,成為了東陵之城中一道永不褪色的傳奇,永遠鐫刻在人們的心中。


    “小……”


    正當郭芙蓉沉浸在撫琴自娛的悠然之中,一名下人悄然近身,剛啟唇欲語,卻被郭芙蓉一個眼神打斷。


    那眼神中似乎蘊含著一道命令,下人領悟,微微頷首,隨即悄然退去。


    “你們要幹什麽?”


    “你們……”


    視線轉向望江樓下,一幕令人心寒的場景映入眼簾。


    兩名男子粗魯地扶持著一名昏迷的少女,而另外三名男子則手持棍棒,目光如炬,惡狠狠地盯著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


    老人衣衫襤褸,白發如霜,麵容憔悴,眼中滿是驚恐與無助,仿佛一隻無助的羔羊,麵對著即將降臨的暴風雨。


    “你們究竟要做什麽?朗朗乾坤之下,難道就沒有公理與正義了嗎?”


    盡管老人的聲音微弱,卻透露出不屈與憤怒。


    那兩名扶著少女的男子,臉上掛著猙獰的笑容,對老人的話置若罔聞。


    “老家夥,昨日你還欠我們望江樓五百兩銀子,今日若再不歸還,利息翻倍,就是一千兩。要麽把你女兒賣給我們抵債,要麽我們就報官,讓你們全家都進大牢。”


    其中一名男子惡狠狠地威脅道,手中的棍棒在地上重重一頓,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是對老人最後的警告。


    周圍的行人見狀,紛紛投來同情的目光,卻如同驚弓之鳥,無人敢上前阻攔。


    在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裏,人們早已學會了明哲保身,不願輕易卷入是非之中。


    “你們……你們……我……我當初僅僅借了五兩銀子,怎麽……怎麽就變成了五百兩?”


    老人顫巍巍的手指顫抖地指向那幾名男子,聲音因過度的激動而變得斷斷續續,眼中滿是無法置信與深深的絕望。


    他顫抖的雙手從破舊的衣襟中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借據,那是他當初借錢時留下的唯一證據。


    此刻,這張借據卻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深深地刺進了他的心房。


    “我已經不止還給你們五兩銀子了,我……我每天起早貪黑地勞作,賣菜攢錢,至少已經還了你們二十兩銀子,你們……你們怎麽能這樣?”


    老人的聲音哽咽,幹癟的眼眶裏,淚水如同幹涸的河床,再也擠不出一滴淚花。


    “哼,五兩銀子?那可是你親筆簽下的借據,上麵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利滾利,到如今自然就是五百兩。你以為你能耍什麽手段嗎?”


    手持棍棒的男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充滿了威脅與不屑。


    老人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著,他無助地舉著那張借據,聲音中帶著深深的哭腔。


    “我……我隻是想給我孫女治病,才會向你們借錢,沒想到……沒想到你們竟然如此心狠手辣。”


    他無助地望向周圍的人群,眼中充滿了渴望,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


    然而,周圍的人群隻是默默地站著,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同情與無奈,卻沒有人敢邁出那一步,打破這冷漠的沉默。


    “要麽今日還了五百兩,我們就此兩清,要麽就讓你孫女在這兒抵債,你自己看著辦吧。”


    為首的男子冷冷地說道,語氣中沒有絲毫的同情與憐憫。


    “我……我去哪裏給你們弄五百兩啊!”


    老人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兩行渾濁的淚水從眼角滑落,如同天公降雨,卻無人願意為他撐起一把傘。


    隨後,老人緩緩地跪倒在地,那佝僂的身軀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


    “我求你們,放過我孫女,你們要殺要剮,都衝著我來吧!”


    老人的聲音中充滿了哀求與決絕。


    “哼,你還沒你孫女值錢呢,既然你還不上錢,那就用你孫女來抵債吧!”


    為首的男子揮了揮手,扶著老人孫女的兩名男子便扶著昏迷的女子走進了望江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馭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痘子的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痘子的豆並收藏馭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