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鬼迷心竅
全民:先天不死身,我從氪命開始無敵 作者:十月似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有道站在高處,望著來來往往的商隊,心中滿是欣慰,突然,一群西域商人急匆匆地趕來,為首的正是紮爾。
“馬大人,上次是我們鬼迷心竅,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做出了錯誤的舉動,今後,我們一定嚴格遵守約定,絕不再犯!”
馬有道說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隻要大家誠心合作,未來的日子定會更加美好。”
西域通商的事情,暫時就這麽穩定了下來。
不久後,東倭都護府那邊生了亂子。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林夜派去的都護房植鬆和四個校尉正在營帳中商議防務。
突然,一名士兵神色驚慌失措地衝進營帳,大聲喊道。
“都護大人,不好了,外麵有大批敵軍來襲!”
房植鬆猛地起身喝道。
“不要驚慌,隨我出去迎敵!”
幾個也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迅速集結士兵,準備抵抗來犯之敵。
然而,當他們衝出營帳,才發現東倭亂軍人數眾多,個個悍不畏死,眼中透著瘋狂的殺意。
“爾等賊寇,竟敢犯我龍國!”
“殺!”
東倭亂軍首領佐木一郎高喊著,揮舞著長刀率先衝了過來。
房植鬆奮勇殺敵,卻不幸身中數刀。
“保護都護!”
幾個校尉拚了命想護住房植鬆,卻無奈被亂軍衝散。
最終,房植鬆和四個校尉全部戰死,東倭亂軍占領了都護府。
這一噩耗迅速傳到龍國朝堂,林夜得知後徹底震怒。
“豈有此理,東倭國這是在自己作死,朕要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朝堂上,大臣們頓時議論紛紛。
“陛下,東倭國向來民風彪悍,此番叛亂,恐怕難以輕易平定。不如求和,以保邊境安寧。”
“是啊,陛下,出兵征討勞民傷財,不如放棄都護府,與東倭國修好,這樣或許能避免更多的傷亡和損失。”
馬有道立刻反駁道。
“陛下,萬萬不可,東倭國此舉是對我龍國的挑釁,如果求和,隻會讓他們更加囂張,認為我龍國軟弱可欺,周邊各國也會輕視我國,日後恐怕會有更多的麻煩。”
“馬將軍,你隻知一味主戰,可知戰爭帶來的痛苦,百姓流離失所,這難道是你想看到的?”
馬有道說道。
“你這是貪生怕死之論,我龍國將士不懼犧牲,若因懼怕戰爭而退縮,那我龍國的尊嚴何在,又如何麵對那些為龍國捐軀的英靈?”
林夜大聲喝道。
“都給朕閉嘴,這件事情,朕自然有所主張,你們不可如此糾纏不休。”
朝堂頓時安靜下來,大臣們都噤若寒蟬。
林夜看向馬有道,問道。
“馬將軍,你說說,對此事應當如何應對?”
馬有道拱手行禮。
“陛下,東倭國雖亂,但兵力不足,且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我龍國大軍一到,必能迅速平定叛亂,隻要我們戰略得當,定能一舉成功。”
“馬將軍,話不能說得太滿,東倭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萬一陷入持久戰,對我軍極為不利。”
馬有道迴道。
“哼,錢忠大人,隻要我軍做好充分準備,研究透東倭的地形,運用巧妙的戰略戰術,這些都不是問題。”
“馬將軍,你這是拿將士們的生命冒險,我們不能隻憑一腔熱血,而不顧實際情況。”
馬有道大聲道。
“孫義大人,身為臣子,當為陛下分憂,若因懼怕而退縮,我龍國何談尊嚴,難道要讓東倭國以為我龍國無人,任其欺淩嗎?”
林夜說道。
“馬將軍,朕命你為主將,率五萬大軍出征東倭,務必平定叛亂。”
馬有道跪地領命。
“臣定不辱使命,若不能平亂,願提頭來見!”
馬有道迴到家中,與夫人林柔郡主商議。
林柔郡主滿臉擔憂地說。
“夫君,此去東倭危險重重,你可要小心,我聽聞那東倭之人兇狠,戰場之上更是生死難料。”
馬有道輕輕握住夫人的手,安慰道。
“夫人放心,我身經百戰,豈會怕那東倭賊寇?我定能凱旋而歸,與你團聚。”
出征之日,林夜親自送行,城門外大軍整裝待發。
林夜走上前,對馬有道說道。
“馬將軍,朕等你凱旋的消息,此次出征,關乎我龍國的尊嚴和百姓的安寧,望你珍重。”
馬有道高聲道。
“陛下保重,臣必凱旋,定讓那東倭國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隨後,馬有道翻身上馬。
“出發!”
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倭進發。
一路上,馬有道與副將長孫顯不斷探討戰略。
長孫顯說道。
“將軍,此番出征壓力不小,東倭國此次叛亂,想必是早有預謀。”
馬有道說。
“長孫副將不必擔憂,我們身負陛下的重托和百姓的期望,隻要我們同心協力,定能取勝。”
大軍終於抵達東倭邊境,馬有道站在高處,觀察地形後道。
“東倭以為憑借此地險要就能阻擋我軍,簡直是癡心妄想。”
長孫顯問道。
“將軍,我們該如何進攻?這地形對我們確實不利。”
馬有道說道。
“先派一小隊人馬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力,然後主力從側翼突襲,我們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戰鬥打響,東倭守軍果然被佯攻部隊吸引,紛紛將注意力集中在正麵戰場。
馬有道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衝!”
五萬大軍如潮水般衝向敵軍,東倭守軍瞬間潰敗,四處逃竄。
馬有道乘勝追擊,不給敵軍喘息的機會,直逼東倭都城,東倭國王藤原信得知消息,在王宮大殿內來迴踱步。
“國王陛下,龍國大軍勢如破竹,我們該如何是好?”
大臣們亂作一團,有的主張拚死抵抗,有的則建議投降。
藤原信臉色蒼白,說道:“快,派人求和。”
使者小野太郎匆匆來到馬有道營帳。
“馬將軍,我國國王願向龍國稱臣,請求罷兵,從此以後,年年進貢,永不再犯。”
馬有道冷笑一聲。
“現在求和,太晚了,你們殺害我龍國將士,挑起叛亂,以為一句求和就能了事?”
“馬大人,上次是我們鬼迷心竅,聽信了小人的讒言,做出了錯誤的舉動,今後,我們一定嚴格遵守約定,絕不再犯!”
馬有道說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隻要大家誠心合作,未來的日子定會更加美好。”
西域通商的事情,暫時就這麽穩定了下來。
不久後,東倭都護府那邊生了亂子。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林夜派去的都護房植鬆和四個校尉正在營帳中商議防務。
突然,一名士兵神色驚慌失措地衝進營帳,大聲喊道。
“都護大人,不好了,外麵有大批敵軍來襲!”
房植鬆猛地起身喝道。
“不要驚慌,隨我出去迎敵!”
幾個也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迅速集結士兵,準備抵抗來犯之敵。
然而,當他們衝出營帳,才發現東倭亂軍人數眾多,個個悍不畏死,眼中透著瘋狂的殺意。
“爾等賊寇,竟敢犯我龍國!”
“殺!”
東倭亂軍首領佐木一郎高喊著,揮舞著長刀率先衝了過來。
房植鬆奮勇殺敵,卻不幸身中數刀。
“保護都護!”
幾個校尉拚了命想護住房植鬆,卻無奈被亂軍衝散。
最終,房植鬆和四個校尉全部戰死,東倭亂軍占領了都護府。
這一噩耗迅速傳到龍國朝堂,林夜得知後徹底震怒。
“豈有此理,東倭國這是在自己作死,朕要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朝堂上,大臣們頓時議論紛紛。
“陛下,東倭國向來民風彪悍,此番叛亂,恐怕難以輕易平定。不如求和,以保邊境安寧。”
“是啊,陛下,出兵征討勞民傷財,不如放棄都護府,與東倭國修好,這樣或許能避免更多的傷亡和損失。”
馬有道立刻反駁道。
“陛下,萬萬不可,東倭國此舉是對我龍國的挑釁,如果求和,隻會讓他們更加囂張,認為我龍國軟弱可欺,周邊各國也會輕視我國,日後恐怕會有更多的麻煩。”
“馬將軍,你隻知一味主戰,可知戰爭帶來的痛苦,百姓流離失所,這難道是你想看到的?”
馬有道說道。
“你這是貪生怕死之論,我龍國將士不懼犧牲,若因懼怕戰爭而退縮,那我龍國的尊嚴何在,又如何麵對那些為龍國捐軀的英靈?”
林夜大聲喝道。
“都給朕閉嘴,這件事情,朕自然有所主張,你們不可如此糾纏不休。”
朝堂頓時安靜下來,大臣們都噤若寒蟬。
林夜看向馬有道,問道。
“馬將軍,你說說,對此事應當如何應對?”
馬有道拱手行禮。
“陛下,東倭國雖亂,但兵力不足,且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我龍國大軍一到,必能迅速平定叛亂,隻要我們戰略得當,定能一舉成功。”
“馬將軍,話不能說得太滿,東倭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萬一陷入持久戰,對我軍極為不利。”
馬有道迴道。
“哼,錢忠大人,隻要我軍做好充分準備,研究透東倭的地形,運用巧妙的戰略戰術,這些都不是問題。”
“馬將軍,你這是拿將士們的生命冒險,我們不能隻憑一腔熱血,而不顧實際情況。”
馬有道大聲道。
“孫義大人,身為臣子,當為陛下分憂,若因懼怕而退縮,我龍國何談尊嚴,難道要讓東倭國以為我龍國無人,任其欺淩嗎?”
林夜說道。
“馬將軍,朕命你為主將,率五萬大軍出征東倭,務必平定叛亂。”
馬有道跪地領命。
“臣定不辱使命,若不能平亂,願提頭來見!”
馬有道迴到家中,與夫人林柔郡主商議。
林柔郡主滿臉擔憂地說。
“夫君,此去東倭危險重重,你可要小心,我聽聞那東倭之人兇狠,戰場之上更是生死難料。”
馬有道輕輕握住夫人的手,安慰道。
“夫人放心,我身經百戰,豈會怕那東倭賊寇?我定能凱旋而歸,與你團聚。”
出征之日,林夜親自送行,城門外大軍整裝待發。
林夜走上前,對馬有道說道。
“馬將軍,朕等你凱旋的消息,此次出征,關乎我龍國的尊嚴和百姓的安寧,望你珍重。”
馬有道高聲道。
“陛下保重,臣必凱旋,定讓那東倭國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隨後,馬有道翻身上馬。
“出發!”
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倭進發。
一路上,馬有道與副將長孫顯不斷探討戰略。
長孫顯說道。
“將軍,此番出征壓力不小,東倭國此次叛亂,想必是早有預謀。”
馬有道說。
“長孫副將不必擔憂,我們身負陛下的重托和百姓的期望,隻要我們同心協力,定能取勝。”
大軍終於抵達東倭邊境,馬有道站在高處,觀察地形後道。
“東倭以為憑借此地險要就能阻擋我軍,簡直是癡心妄想。”
長孫顯問道。
“將軍,我們該如何進攻?這地形對我們確實不利。”
馬有道說道。
“先派一小隊人馬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力,然後主力從側翼突襲,我們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戰鬥打響,東倭守軍果然被佯攻部隊吸引,紛紛將注意力集中在正麵戰場。
馬有道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衝!”
五萬大軍如潮水般衝向敵軍,東倭守軍瞬間潰敗,四處逃竄。
馬有道乘勝追擊,不給敵軍喘息的機會,直逼東倭都城,東倭國王藤原信得知消息,在王宮大殿內來迴踱步。
“國王陛下,龍國大軍勢如破竹,我們該如何是好?”
大臣們亂作一團,有的主張拚死抵抗,有的則建議投降。
藤原信臉色蒼白,說道:“快,派人求和。”
使者小野太郎匆匆來到馬有道營帳。
“馬將軍,我國國王願向龍國稱臣,請求罷兵,從此以後,年年進貢,永不再犯。”
馬有道冷笑一聲。
“現在求和,太晚了,你們殺害我龍國將士,挑起叛亂,以為一句求和就能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