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竹從於連城得知了他的真正意圖。雖然她很想知道,為什麽於連城在臨死前要這麽做。但是看到此時於連城灑脫自由的樣子,是她曾經從來能見過的模樣。她知道此時的於連城已經放下了。
“隻有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選她來帶頭統一五嶽劍派。她能鎮得住其他人嗎,那韓山,江沐楓,還有顧惜明,怎能善罷甘休。”
“他們的武功應該都差不多,若真要分個高低,我還是看好梅花之。問題的關鍵是她有獨特的氣質,隻要有人甘心輔佐她,她就能登上至尊之位。”
“雖說我想參與,但是我不想拿整個恆山派作賭注,師傅把恆山派交到我的手,隻有一個要求,就是保恆山派上下周全。”
“這個,你大可以跟她約法三章。她還沒有那個能力迴過頭來反咬你一口。”
林夢竹想到,這豈不是在拿梅花之作擋箭牌嗎,如果出了什麽差錯,豈不是能完全功成身退。那梅花之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
“華山三家結怨已久,縱然兒女之間有私情,也都沒有一對走到一起。紀大姐,為何不主動去說媒。”
“我已不是紀家人,不想參與到紀家之中。”
“現在這件事,就已經不是紀家的事。那紀長空喜歡梅花之許久,過去沒有機會,現在正是大好的時機。花之,有膽識,有武功,有謀略,但是她身後需要有一個人。這是為五嶽劍派開創盛世,如果做得好,誰也不會死,如果做不好,誰也不能例外。”
“怎麽說得如此嚴重?”
“她是最後的選擇,五嶽劍派中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合適的人來做這至尊之位。因為能力都差不多,誰也不服誰。有能力的,沒條件。有條件的,人品不夠。人品好的,又沒有名頭。名頭不錯的,又沒有眼界。”
林夢竹看到此時於連城正盯著她,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錯。當初他們一起聯合起來對付顧家,就是好時機。但是林夢竹卻害怕把恆山派卷入到這場無謂的爭鬥之中。她的心太小,隻容得下恆山上下的安危,裝不下整個五嶽劍派。
“聽說,你還邀請了顧公子。”林夢竹說。
“最後最大的勁敵就是顧家,隻有顧惜晨有能力對抗得了顧家。希望那是一場不錯的和談,而不是兵刀相見。”
“我想知道你最後預見的結果。”
“五派合而統一,共同對抗日月神教。最終的結果在林師傅的手中的,不在我的預想裏。我隻能幫你們牽線拾橋,放下成見。凡是能走到一起的,都可以坐在同一條船上,凡是有重大分歧的,就要揮淚告別。”
就是那一瞬間林夢竹聽出了弦外之音,所謂的告別,就是殺掉,讓他永遠從這個江湖上消失。這個人的思想意見,就變得沒那麽重要了。
林夢竹看到於連城離開,“林師傅,好好想想,五嶽劍派同氣連枝,華山一派在起點之戰得罪了日月神教,它要反撲迴來,不會隻針對華山派,恆山派也不能獨活。”
“紀大姐,你怎麽看?”
“我沒他看得那麽遠,曾經的臭小子,現在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我們。不管是他在臨死之前,是想找到關上生門的辦法,還是為五嶽劍派做點功德,這件事就值得尊敬。”
於連城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一處竹閣。烏應求正坐在屋前打坐,胡邈正在潛心修練葵花寶典。
“這門武學如何?”
“越是練下去,練是感覺到這門武學的博大精深。雖說從中已經衍生了好多種武學,但是那還遠遠隻是冰山一角。我還記得恆山派中有一種叫無間鏡像的,是可以反彈對方內功的一種至高辦法,原來在這裏也有找到記載。”
“你說的應該是鬥轉功。我曾經與紀師伯交手時,見他使過。”
“你跟師傅切磋過?”顏仲從屋內走了出來。
“當初要說服他離開中原,是花了好一番功夫。別以為,隻憑幾句話,就能讓紀師伯打消主意。他是做了深思熟慮後,坦然放下才離開的。他也算是從武學之中得道了。”於連城轉過來對顏仲說,“紀師伯離開時,沒有教你他的絕技鬥轉功。”
“教了,但是我無法領會。”
於連城從屋中拿出卷軸,把葵花寶典的下卷,也就是華山氣宗的所有經典武學全部抄錄下來。
“你看了之後,可能會明白一些。天聽功之所以難練,的確是有它的獨特之處,但是更多是它的殘缺。華山氣宗,對人的天資要求沒那麽高,反而要的是定力和毅力,還有大智慧。”
顏仲看了一遍,就坐下來,把鬥轉功的部分,續寫上去。胡邈拿卷軸,不得不感歎,還有幸能見證一種絕世武學,可以這樣來完善。
“我曾聽雷楚雲提起過,說五嶽劍派的劍法,事實上是同一種劍法,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而逐步演化的。他曾就一直強調五嶽劍派在過去,很有可能是一個門派,可來因為什麽原因分裂成五個門派。我當初隻是聽到,沒多加想,但是現在我突然發現,五嶽劍派的劍法,完全沒有克製的地方,是能完全相融的一門劍法。隻是可惜,我沒有學其他門派的劍法。”
於連城想到自己,不是剛好學過五嶽劍派的劍法。他像是突然間有所悟,拔劍而出。當即舞了起來,一會兒是泰山劍法,一會兒又是華山劍法,一會兒又是嵩山劍派。
顧惜晨與成穆雅見麵之後,就向她道歉曾經的過錯。成穆雅接受了,她看到雷婉青,聽說過他們的事,最重要的事,她已不像過去那般喜歡顧惜晨。
兩人和解之後,出來正遇到紀家姐妹在閑聊。正好說到五嶽統一一事,顧惜晨覺得,還是一起去找於連城談談,大家把心中在顧慮說出來。就在眾人趕到時,於連城正在融合五嶽劍法。
眾人看到這套劍法越來越完善,既像恆山的,又不像恆山的,既像華山的,也不像是華山的。他們一致從劍法中醒悟過來。終於明白,一句口頭上常說的那一句話。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原來從武學根基上,都是同一種劍法而來。
“五嶽劍派中,常有人會好幾家劍法,但是沒有一個人,像於連城走得那麽遠的。”顧惜晨說。
琴舞終究不明白,那是於連城自身的意誌,還是命運的安排。但有一件事可能肯定,大家都不再懷疑,五嶽劍派能不能合而統一。
“隻有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選她來帶頭統一五嶽劍派。她能鎮得住其他人嗎,那韓山,江沐楓,還有顧惜明,怎能善罷甘休。”
“他們的武功應該都差不多,若真要分個高低,我還是看好梅花之。問題的關鍵是她有獨特的氣質,隻要有人甘心輔佐她,她就能登上至尊之位。”
“雖說我想參與,但是我不想拿整個恆山派作賭注,師傅把恆山派交到我的手,隻有一個要求,就是保恆山派上下周全。”
“這個,你大可以跟她約法三章。她還沒有那個能力迴過頭來反咬你一口。”
林夢竹想到,這豈不是在拿梅花之作擋箭牌嗎,如果出了什麽差錯,豈不是能完全功成身退。那梅花之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
“華山三家結怨已久,縱然兒女之間有私情,也都沒有一對走到一起。紀大姐,為何不主動去說媒。”
“我已不是紀家人,不想參與到紀家之中。”
“現在這件事,就已經不是紀家的事。那紀長空喜歡梅花之許久,過去沒有機會,現在正是大好的時機。花之,有膽識,有武功,有謀略,但是她身後需要有一個人。這是為五嶽劍派開創盛世,如果做得好,誰也不會死,如果做不好,誰也不能例外。”
“怎麽說得如此嚴重?”
“她是最後的選擇,五嶽劍派中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合適的人來做這至尊之位。因為能力都差不多,誰也不服誰。有能力的,沒條件。有條件的,人品不夠。人品好的,又沒有名頭。名頭不錯的,又沒有眼界。”
林夢竹看到此時於連城正盯著她,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錯。當初他們一起聯合起來對付顧家,就是好時機。但是林夢竹卻害怕把恆山派卷入到這場無謂的爭鬥之中。她的心太小,隻容得下恆山上下的安危,裝不下整個五嶽劍派。
“聽說,你還邀請了顧公子。”林夢竹說。
“最後最大的勁敵就是顧家,隻有顧惜晨有能力對抗得了顧家。希望那是一場不錯的和談,而不是兵刀相見。”
“我想知道你最後預見的結果。”
“五派合而統一,共同對抗日月神教。最終的結果在林師傅的手中的,不在我的預想裏。我隻能幫你們牽線拾橋,放下成見。凡是能走到一起的,都可以坐在同一條船上,凡是有重大分歧的,就要揮淚告別。”
就是那一瞬間林夢竹聽出了弦外之音,所謂的告別,就是殺掉,讓他永遠從這個江湖上消失。這個人的思想意見,就變得沒那麽重要了。
林夢竹看到於連城離開,“林師傅,好好想想,五嶽劍派同氣連枝,華山一派在起點之戰得罪了日月神教,它要反撲迴來,不會隻針對華山派,恆山派也不能獨活。”
“紀大姐,你怎麽看?”
“我沒他看得那麽遠,曾經的臭小子,現在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我們。不管是他在臨死之前,是想找到關上生門的辦法,還是為五嶽劍派做點功德,這件事就值得尊敬。”
於連城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一處竹閣。烏應求正坐在屋前打坐,胡邈正在潛心修練葵花寶典。
“這門武學如何?”
“越是練下去,練是感覺到這門武學的博大精深。雖說從中已經衍生了好多種武學,但是那還遠遠隻是冰山一角。我還記得恆山派中有一種叫無間鏡像的,是可以反彈對方內功的一種至高辦法,原來在這裏也有找到記載。”
“你說的應該是鬥轉功。我曾經與紀師伯交手時,見他使過。”
“你跟師傅切磋過?”顏仲從屋內走了出來。
“當初要說服他離開中原,是花了好一番功夫。別以為,隻憑幾句話,就能讓紀師伯打消主意。他是做了深思熟慮後,坦然放下才離開的。他也算是從武學之中得道了。”於連城轉過來對顏仲說,“紀師伯離開時,沒有教你他的絕技鬥轉功。”
“教了,但是我無法領會。”
於連城從屋中拿出卷軸,把葵花寶典的下卷,也就是華山氣宗的所有經典武學全部抄錄下來。
“你看了之後,可能會明白一些。天聽功之所以難練,的確是有它的獨特之處,但是更多是它的殘缺。華山氣宗,對人的天資要求沒那麽高,反而要的是定力和毅力,還有大智慧。”
顏仲看了一遍,就坐下來,把鬥轉功的部分,續寫上去。胡邈拿卷軸,不得不感歎,還有幸能見證一種絕世武學,可以這樣來完善。
“我曾聽雷楚雲提起過,說五嶽劍派的劍法,事實上是同一種劍法,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發展而逐步演化的。他曾就一直強調五嶽劍派在過去,很有可能是一個門派,可來因為什麽原因分裂成五個門派。我當初隻是聽到,沒多加想,但是現在我突然發現,五嶽劍派的劍法,完全沒有克製的地方,是能完全相融的一門劍法。隻是可惜,我沒有學其他門派的劍法。”
於連城想到自己,不是剛好學過五嶽劍派的劍法。他像是突然間有所悟,拔劍而出。當即舞了起來,一會兒是泰山劍法,一會兒又是華山劍法,一會兒又是嵩山劍派。
顧惜晨與成穆雅見麵之後,就向她道歉曾經的過錯。成穆雅接受了,她看到雷婉青,聽說過他們的事,最重要的事,她已不像過去那般喜歡顧惜晨。
兩人和解之後,出來正遇到紀家姐妹在閑聊。正好說到五嶽統一一事,顧惜晨覺得,還是一起去找於連城談談,大家把心中在顧慮說出來。就在眾人趕到時,於連城正在融合五嶽劍法。
眾人看到這套劍法越來越完善,既像恆山的,又不像恆山的,既像華山的,也不像是華山的。他們一致從劍法中醒悟過來。終於明白,一句口頭上常說的那一句話。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原來從武學根基上,都是同一種劍法而來。
“五嶽劍派中,常有人會好幾家劍法,但是沒有一個人,像於連城走得那麽遠的。”顧惜晨說。
琴舞終究不明白,那是於連城自身的意誌,還是命運的安排。但有一件事可能肯定,大家都不再懷疑,五嶽劍派能不能合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