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中二夫君(完)
快穿之女王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葭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庭畢竟沒有功名,明麵上也沒有大功,三皇子多番爭取,還得到了今上的默許,才將他安排進了戶部做了名七品小吏。官職不大,但戶部卻是個肥缺。
任命一下來,最意外的當屬泰安侯府的一家子。
泰安侯驚過之後,是悵然若失的喜。
劉氏和魏端母子倆是滿心的嫉恨,卻又無可奈何。
魏棟這素來翩翩君子作風的,不成想竟是反應最大的。據說他聽到消息後,便臉色難看地向上峰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迴了家,當天晚上侯府傾倒的垃圾裏就出現了上好的楠木書桌椅的碎片。
魏棟在禮部當差,正五品的郎中,本是主掌學務的肥差,卻因為魏端和琉璃郡主的婚事得罪了二皇子而被調職去主掌祭祀,看著好看,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閑差。如今二皇子雖然已經落馬,但三皇子上位,一樣壓著他動彈不得。
禮部和戶部毗鄰,魏庭上班第一天就被魏棟堵在門口語重心長地“教育”了好半晌,什麽讓他務必改過自新不要隨性而為,什麽一定要恪盡職責不要圖謀私利,等等等等,就差指著魏庭的鼻子說他差事來路不正,他是不做事白拿薪俸。
魏棟巴不得魏庭惱羞成怒,與自己大吵一場,他便可以借著魏庭對長兄不敬,私德有虧將他彈劾出六部。
可沒想到,魏庭沒事人似的站在他跟前任由他說,眼看著點卯的時間要過了,竟招唿都不打一聲,徑自轉身進衙門了。
魏棟一口氣卡著不上不下憋得滿臉通紅,最後隻能說服自己,魏庭這是初入官場不敢造次,怕給三皇子抹黑,心下才好過一些。
收整好情緒,魏棟踩著點卯的最後時間匆匆進了禮部衙門,還沒等他進值房,就被侍郎叫住了,直接遞給了他一紙調令,將他從祠祭司調去了更不討好的主客司,並且以主客司已有主事郎中為由,將他從正五品的郎中降職成了從五品的員外郎。
魏棟拿著這紙調令,隻覺晴天霹靂,恍惚間猛然迴想起在衙門外他訓斥魏庭時,魏庭看著他的幽深眼神,那時他隻覺的魏庭是在隱忍,可此時卻驚覺那分明是對他的漠視。
原來,他早已知道自己的下場了!
魏棟急怒攻心,暈倒在了值房門口,被送迴家中養了三天的病,再來上值時,再沒有在魏庭麵前擺兄長的架子,而是視他如洪水猛獸一般,遠遠見著便繞道而行。
魏庭在吏部待了大半年,趕在袁婧生產之前,幫著三皇子摸清了朝中各方派係的底細,不動聲色地在各處安插好他們的人手,然後在距離袁婧產期還有半個月時,將所有事務悉數移交給了手下,自己尋了個由頭停職迴家了。
三皇子又是忙於處理政務,又要表現孝心三五不時去親自伺候病中的今上,還要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忙得是腳不沾地,對魏庭躲懶的行為表示了強烈的譴責,連著好幾天都傳信來抱怨,卻不曾提及一件正事。
魏庭看信的時候沒避著袁婧,甚至還好心情地遞給她看了。
袁婧看完很是不屑,“三皇子這還沒成事呢,就開始拆橋了!”
魏庭倒是對此樂見其成,“他玩得高興就好!”
袁婧撇撇嘴,心裏更不屑了。
說得這麽大度,當她不知道,三皇子身邊全是他的人,一舉一動都是在按他期望的方向被刻意引導的!
三皇子到現在都沒發現端倪,還在沾沾自喜著自己的成績,果然是像魏庭所說的,夠蠢!
唔,這麽說也不公平,畢竟魏庭這貨腦洞大智商又高,普通人還真玩不過他。
袁婧深深地為三皇子感到悲哀。
轉眼又是一年過去,皇帝依舊纏|綿病榻,三皇子監國出了點成績,在除夕夜百官宴上接到了封王的聖旨。
封號為“平”,頗為中庸的一個字,卻是皇子當中頭一份,自此算是初步奠定了他上位的基礎。
正月初八,袁婧產下一子。
袁婧本以為生了兒子,讓魏庭後繼有人,便算是任務完成了,可生完之後,她依舊迴到了宿主的身體裏,再次忍受了一迴坐月子的煎熬。
兒子大名依舊是魏庭自己起的,名“正”,小名則被袁婧搶了先,叫做“胖胖”。因為這兒子是個生下來便足有八斤二兩的大胖小子,胃口好,能吃能睡,小胳膊小腿像小藕節似的,白胖得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魏庭對兒子不像女兒剛生下來那般寶貝,也不知道他是過了初為人父的新鮮勁兒,還是同性相斥所致,雖然能看得出來他對兒子依舊是喜歡在意的,但他抱兒子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數時間都隻是湊在兒子的搖籃前,用一種說不出味道的古怪眼神靜靜地和兒子天真懵懂的大眼睛對視。
兒子出生後,魏庭便辭了官。
三皇子沒再給他安排官職,隔三差五的依舊還有傳信來往,大多都是索要資金的,顯然是將他當做錢袋子在用了。
魏庭也不在意,三皇子要他便給,其他時間過他悠閑的日子,真做了上門女婿似的賴在薑家住下不走了。
直到胖胖兩歲的時候,平靜了幾年的朝中再起波瀾。
七皇子聯合五名閣老中的兩名,彈劾監國的平王,也就是三皇子,濫用職權,賣官粥爵,在民間大肆圈地,魚肉百姓。
三皇子當場斥責無稽之談。
可七皇子卻丟出了數名證人和人犯的資料,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證據確鑿,竟不似誣告。
這事驚動了久不問朝政的皇帝,氣得皇帝病情又加重了幾分,然後厲聲下旨,責令三司會審徹查。
下旨當天,闊別了三年多之後,三皇子終於再次登門造訪魏庭,滿臉的憔悴惶恐。
一見麵三皇子便是俯首一個大禮,誠懇道:“攸寧救我!”
魏庭一句多話都沒問,就應承了下來。
三皇子大喜。
袁婧卻暗暗心驚。
等三皇子一走,她裝作偷聽——實際上也的確是在偷聽——進了書房問魏庭:“三皇子的這些罪狀,可是夫君所為?”
魏庭定定地看了她一會,搖頭,“不過是放任不管罷了。”
“那便是說,真是三皇子手下之人所為?”
“今天之後,便是七皇子手下之人了。”
他說得漫不經心,可袁婧卻聽明白了,這的確是他從幾年前便開始布下的局。
果然幾天後,三司會審,過堂時一名人犯無意中說漏了嘴,讓案情出現了轉折。
這個被當做能將三皇子定罪的突破口,在幾番深挖之下,竟被翻出了栽贓的證據,而且直指七皇子。
接著是一係列重新調查,期間三皇子又提供了數件足以翻案的證據。
最終,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七皇子栽贓陷害,但三皇子的罪名卻順利被洗脫。
皇帝被氣得又是大病一場,然後中風起不來了。
三皇子盡心盡力在床前侍疾了大半個月,終於老皇帝鬆了口,下旨退位,傳皇位與三皇子。
三皇子登基後改年號洪平,稱洪平帝。
洪平帝上位第一件事,便是封了魏庭一個侯爵,並要許他高位。
魏庭接了爵位,卻拒絕了官職,隻道閑散慣了,不願被束縛,沒有官職也一樣能為洪平帝分憂解勞。
最後洪平帝封他為世襲安樂侯。
安樂侯不問朝政,不事生產,十年間卻盛寵不斷,甚至有傳言,洪平帝與其私下乃是兄弟相稱。
洪平十年,正值盛|寵|的安樂侯卻忽然帶著妻子和兩子兩女離開了京城,前往蜀地,自此在蜀地定居了下來。
任命一下來,最意外的當屬泰安侯府的一家子。
泰安侯驚過之後,是悵然若失的喜。
劉氏和魏端母子倆是滿心的嫉恨,卻又無可奈何。
魏棟這素來翩翩君子作風的,不成想竟是反應最大的。據說他聽到消息後,便臉色難看地向上峰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迴了家,當天晚上侯府傾倒的垃圾裏就出現了上好的楠木書桌椅的碎片。
魏棟在禮部當差,正五品的郎中,本是主掌學務的肥差,卻因為魏端和琉璃郡主的婚事得罪了二皇子而被調職去主掌祭祀,看著好看,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閑差。如今二皇子雖然已經落馬,但三皇子上位,一樣壓著他動彈不得。
禮部和戶部毗鄰,魏庭上班第一天就被魏棟堵在門口語重心長地“教育”了好半晌,什麽讓他務必改過自新不要隨性而為,什麽一定要恪盡職責不要圖謀私利,等等等等,就差指著魏庭的鼻子說他差事來路不正,他是不做事白拿薪俸。
魏棟巴不得魏庭惱羞成怒,與自己大吵一場,他便可以借著魏庭對長兄不敬,私德有虧將他彈劾出六部。
可沒想到,魏庭沒事人似的站在他跟前任由他說,眼看著點卯的時間要過了,竟招唿都不打一聲,徑自轉身進衙門了。
魏棟一口氣卡著不上不下憋得滿臉通紅,最後隻能說服自己,魏庭這是初入官場不敢造次,怕給三皇子抹黑,心下才好過一些。
收整好情緒,魏棟踩著點卯的最後時間匆匆進了禮部衙門,還沒等他進值房,就被侍郎叫住了,直接遞給了他一紙調令,將他從祠祭司調去了更不討好的主客司,並且以主客司已有主事郎中為由,將他從正五品的郎中降職成了從五品的員外郎。
魏棟拿著這紙調令,隻覺晴天霹靂,恍惚間猛然迴想起在衙門外他訓斥魏庭時,魏庭看著他的幽深眼神,那時他隻覺的魏庭是在隱忍,可此時卻驚覺那分明是對他的漠視。
原來,他早已知道自己的下場了!
魏棟急怒攻心,暈倒在了值房門口,被送迴家中養了三天的病,再來上值時,再沒有在魏庭麵前擺兄長的架子,而是視他如洪水猛獸一般,遠遠見著便繞道而行。
魏庭在吏部待了大半年,趕在袁婧生產之前,幫著三皇子摸清了朝中各方派係的底細,不動聲色地在各處安插好他們的人手,然後在距離袁婧產期還有半個月時,將所有事務悉數移交給了手下,自己尋了個由頭停職迴家了。
三皇子又是忙於處理政務,又要表現孝心三五不時去親自伺候病中的今上,還要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忙得是腳不沾地,對魏庭躲懶的行為表示了強烈的譴責,連著好幾天都傳信來抱怨,卻不曾提及一件正事。
魏庭看信的時候沒避著袁婧,甚至還好心情地遞給她看了。
袁婧看完很是不屑,“三皇子這還沒成事呢,就開始拆橋了!”
魏庭倒是對此樂見其成,“他玩得高興就好!”
袁婧撇撇嘴,心裏更不屑了。
說得這麽大度,當她不知道,三皇子身邊全是他的人,一舉一動都是在按他期望的方向被刻意引導的!
三皇子到現在都沒發現端倪,還在沾沾自喜著自己的成績,果然是像魏庭所說的,夠蠢!
唔,這麽說也不公平,畢竟魏庭這貨腦洞大智商又高,普通人還真玩不過他。
袁婧深深地為三皇子感到悲哀。
轉眼又是一年過去,皇帝依舊纏|綿病榻,三皇子監國出了點成績,在除夕夜百官宴上接到了封王的聖旨。
封號為“平”,頗為中庸的一個字,卻是皇子當中頭一份,自此算是初步奠定了他上位的基礎。
正月初八,袁婧產下一子。
袁婧本以為生了兒子,讓魏庭後繼有人,便算是任務完成了,可生完之後,她依舊迴到了宿主的身體裏,再次忍受了一迴坐月子的煎熬。
兒子大名依舊是魏庭自己起的,名“正”,小名則被袁婧搶了先,叫做“胖胖”。因為這兒子是個生下來便足有八斤二兩的大胖小子,胃口好,能吃能睡,小胳膊小腿像小藕節似的,白胖得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魏庭對兒子不像女兒剛生下來那般寶貝,也不知道他是過了初為人父的新鮮勁兒,還是同性相斥所致,雖然能看得出來他對兒子依舊是喜歡在意的,但他抱兒子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數時間都隻是湊在兒子的搖籃前,用一種說不出味道的古怪眼神靜靜地和兒子天真懵懂的大眼睛對視。
兒子出生後,魏庭便辭了官。
三皇子沒再給他安排官職,隔三差五的依舊還有傳信來往,大多都是索要資金的,顯然是將他當做錢袋子在用了。
魏庭也不在意,三皇子要他便給,其他時間過他悠閑的日子,真做了上門女婿似的賴在薑家住下不走了。
直到胖胖兩歲的時候,平靜了幾年的朝中再起波瀾。
七皇子聯合五名閣老中的兩名,彈劾監國的平王,也就是三皇子,濫用職權,賣官粥爵,在民間大肆圈地,魚肉百姓。
三皇子當場斥責無稽之談。
可七皇子卻丟出了數名證人和人犯的資料,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證據確鑿,竟不似誣告。
這事驚動了久不問朝政的皇帝,氣得皇帝病情又加重了幾分,然後厲聲下旨,責令三司會審徹查。
下旨當天,闊別了三年多之後,三皇子終於再次登門造訪魏庭,滿臉的憔悴惶恐。
一見麵三皇子便是俯首一個大禮,誠懇道:“攸寧救我!”
魏庭一句多話都沒問,就應承了下來。
三皇子大喜。
袁婧卻暗暗心驚。
等三皇子一走,她裝作偷聽——實際上也的確是在偷聽——進了書房問魏庭:“三皇子的這些罪狀,可是夫君所為?”
魏庭定定地看了她一會,搖頭,“不過是放任不管罷了。”
“那便是說,真是三皇子手下之人所為?”
“今天之後,便是七皇子手下之人了。”
他說得漫不經心,可袁婧卻聽明白了,這的確是他從幾年前便開始布下的局。
果然幾天後,三司會審,過堂時一名人犯無意中說漏了嘴,讓案情出現了轉折。
這個被當做能將三皇子定罪的突破口,在幾番深挖之下,竟被翻出了栽贓的證據,而且直指七皇子。
接著是一係列重新調查,期間三皇子又提供了數件足以翻案的證據。
最終,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七皇子栽贓陷害,但三皇子的罪名卻順利被洗脫。
皇帝被氣得又是大病一場,然後中風起不來了。
三皇子盡心盡力在床前侍疾了大半個月,終於老皇帝鬆了口,下旨退位,傳皇位與三皇子。
三皇子登基後改年號洪平,稱洪平帝。
洪平帝上位第一件事,便是封了魏庭一個侯爵,並要許他高位。
魏庭接了爵位,卻拒絕了官職,隻道閑散慣了,不願被束縛,沒有官職也一樣能為洪平帝分憂解勞。
最後洪平帝封他為世襲安樂侯。
安樂侯不問朝政,不事生產,十年間卻盛寵不斷,甚至有傳言,洪平帝與其私下乃是兄弟相稱。
洪平十年,正值盛|寵|的安樂侯卻忽然帶著妻子和兩子兩女離開了京城,前往蜀地,自此在蜀地定居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