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次,沈遇安帶了不少東西到漁村外。


    “叩叩叩。”


    “誰呀?”


    裏麵傳來一個小姑娘的聲音。


    鄭三郎往裏麵喊道:“小魚兒,你爺爺在嗎?我家大人有事和你爺爺商議。”


    裏麵傳來一陣腳步聲,“吱啞。”門一開,小魚爺爺祖孫倆激動地站在門後。


    “草民拜見知府大人。”


    沈遇安從馬車上下來,走到兩人跟前,“村長快快請起。”


    小魚爺爺如今是漁村的村長了,原先的村長見海盜被抓,漁村又有海帶的生意,有心想迴來搶權,不過還是被沈遇安壓了下去。


    “天氣炎熱,大人裏麵請。”


    小魚爺爺迎著人往裏麵走,期間沈遇安問起海帶的生意。


    “大人念著咱們漁村,有海帶的生意,最近大家的日子好過不少。”


    來到堂屋,小魚爺爺讓小魚去燒水,而他則是接待沈遇安。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魚熟稔地燒著水,沈遇安也不會以自己的想法去過多插手。


    畢竟誰家都有自己的行事規則,盡管小魚在他看來,也就灶台高而已。


    “小魚的父親不是已經迴來了麽?怎麽不見人?”沈遇安好奇地問。


    “山子和村民們去捕魚了,順便撈些海帶。”


    沈遇安點頭,這才把此行的目的說出來,“如今大家都知道海帶能吃,想必沒多久,嶺南便興起吃海帶。”


    未盡之意,小魚爺爺也知道。


    “大人的意思,草民知曉,不過咱們漁村靠海,沒了海盜,我們日子就沒那麽難了,等開春種了地,日子就好起來了。”


    “漁村的地,收成比別處低上不少,本官想在漁村開個作坊,到時候請村裏的人過去幹活,隻是,本官想打造嶺南獨一無二的特產,此事關乎嶺南的發展,還需從長計議。”


    他打算做蠔油和味精,漁村靠海,就地取材也方便。


    不過他不打算把全部的方子都放在漁村,東西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草民替漁村的村民謝謝知府大人。”小魚爺爺說著起身要跪下來。


    鄭三郎接收到大人的眼神,眼疾手快把人給扶住。


    “隻是此事事關重大,本官想讓村長你幫忙掌管作坊,作坊裏麵幹活的人員,也需你上心。”


    “這,草民何德何能,”小魚爺爺有些遲疑。


    “村裏的人你知根知底,方便掌管作坊,此事就這樣決定,村長操心這個,不如帶本官去看看作坊放在何處方便。”


    小魚還沒燒好水過來,一行人已經出去了,臨走前,小魚爺爺讓小魚去找附近的嬸子到家中幫忙做飯。


    他要請沈知府在家中用飯。


    “這幾處地平又寬敞,蓋作坊很合適。”


    小魚爺爺帶著沈遇安去了好幾個地方,沈遇安也沒磨蹭,定下了作坊的位置。


    “就在此處吧,過兩日我讓人送圖紙和蓋房的料子過來,你組織村裏的壯年蓋作坊,每日三十文,由府衙出錢。”


    是的,這作坊沈遇安不打算全捏在手中,日後他要離開嶺南,作坊也是要留下的。


    不過這作坊目前他還是打算三方掌權,他出了方子,也不能吃虧了。


    等日後離開嶺南,再把手中的紅利拋出,看哪方接手,或者平分給兩方。


    “大人,草民這就開始讓人忙活起來。”


    沈遇安連忙阻止,“不急。”


    “是是是,是老朽太過心急了。”小魚爺爺訕笑。


    “大人還有什麽事要吩咐嗎?瞧著時辰不早了,不若先迴去用午飯。”


    沈遇安也沒拒絕,隨小魚爺爺迴去了,到了家中,發現小魚正在端著菜到堂屋。


    “知府大人,爺爺,飯菜做好了。”


    小魚爺爺招唿沈遇安和鄭三郎去用飯,飯後,沈遇安便離開了。


    離開前,鄭三郎從馬車上抱了禮下來。


    “老丈,這是我家大人的迴禮,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日後可不能再送東西過去了。”


    小魚爺爺沒想到沈家人知道,昨日那些東西是他帶著村裏人過去送的。


    “這,這可使不得啊。”


    沈家人送的都是吃用的東西,不是什麽華而不實的東西。


    但也是如此,小魚爺爺更看得出來,這些東西可比他們送的那些東西多多了。


    “老丈收著吧,不然日後家中也不好再收你們的海帶了。”


    有了鄭三郎這威脅,小魚村長不得不收下這些迴禮。


    “這,不過是一些菜,知府大人便送這麽多東西迴來,老頭子羞愧。”小魚爺爺抬手不好意思地捂住了臉。


    鄭三郎笑道:“那村長日後可不能帶著村民去送東西了,大家這日子才剛好起來,大人心善,見不得百姓受苦。”


    “哎,老頭子知道了。”小魚爺爺紅了眼。


    馬車離開漁村,村民過來打聽八卦,得知知府大人要在他們村蓋一個作坊,眾人激動起來。


    沈遇安迴到南海郡,時辰還早,就去了府衙寫奏折。


    他在嶺南大刀闊斧,免不得要跟上麵知會一聲,當然,此事他隻會私下和陛下說,至於要不要上奏折表明此事,當然不會了。


    免得到時候那些大臣從中作梗,當然,怎麽寫密信,還是要委婉些的。


    對了,過些時日京城也冷起來了,羽絨服也讓家裏人做起來了。


    沈遇安不止寫了漁村的計劃,還寫了好幾份規劃,他打算在靠海的幾個村莊裏再挑選合適的地方蓋作坊。


    一個計劃也是寫,幾個也順便寫了。


    一直到太陽西斜,天空滿是紫黃色的霞光,沈遇安才在李小平的催促下離開府衙。


    “大人自從到嶺南就忙碌得很,以前在京城每十日還有休沐,自從到嶺南,這才休沐了幾天。”


    沈遇安含笑地低頭看李小平碎碎念。


    “小平啊,功課做的怎麽樣了?”


    一句話,把碎碎念的李小平嚇得麵色一變。


    大人什麽都好,就是在學業上,太過嚴苛,每次教他的時候,看他的眼神讓他怕得要死。


    但是李小平心中忍不住哭唧唧,大人不會以為誰都跟他一樣聰明吧。


    把李小平嚇一跳之後,沈遇安心情不錯地往院子走去。


    到了院子外,發現下人正在打掃不遠處的廂房。


    “大小姐說過些時日族中高中的沈二公子要到嶺南來,廂房已經打掃得差不了。”


    沈遇安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層肚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層肚腩並收藏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