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把柄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大人對身側的下屬示意,下屬端著幾個錦盒上前。
沈遇安早就看到這些人拿著錦盒了。
“小小敬意,請沈大人笑納。”
錦盒中不是什麽稀世之寶,但卻是很直白的金磚。
張大人示意下屬把錦盒放到桌上,而後推到沈遇安身前。
沈遇安修長的手撫上金磚。
笑死,拿這個考驗幹部?以為他沈遇安會為這些身外之物,而起了貪念?
“張大人這是?”沈遇安試探地看著對方。
張大人見到沈遇安臉上的笑和眼中的貪婪,嘴角一勾。
“本官快致仕了,當了這麽多年的官,也隻是一個小小的光祿寺署正,吾兒也即將到不惑,還在外當任,我這才起了些心思。”
這張大人倒是直白。
“沈大人,下官所求也不是手拿實權的官職,平調到京城也可。”
平調要求可不高,為此拿這麽多東西,倒是舍得。
“張大人,不是本官故意為難於小張大人,隻是吧,小張大人任期的功績,確實不出彩。”
張大人含笑地點頭,對於沈遇安的話也沒反駁,兒子若是功績出色,家中又何必拿這麽多銀錢來。
“吾兒雖能力平平,平庸但從未幹過收刮民膏民脂,還請沈大人高抬貴手。”
沈遇安低頭看桌上的金磚不說話。
“啊嗬嗬,沈大人別誤會,這些金磚都是我張家所有。”
沈遇安不置可否。
一個時辰之後,沈遇安出了雅間,和護衛一人一個拿著錦盒。
“沈大人,下次常來啊。”連掌櫃笑容滿麵地送沈遇安。
沈遇安溫和地點頭.
沈遇安走了沒多久,同一個雅間的張大人這才起身離開。
角落裏的雅間悄悄關上。
次日,沈遇安把新的奏折遞給了董尚書。
董尚書看過,最後的名冊雖有些不滿意,還是給沈遇安一個麵子。
“既然你一再堅持,那本官也不再說甚,隻後麵有人找沈大人麻煩,還請沈大人莫要說本官沒提醒你。”
沈遇安作揖離開了董尚書的署衙。
出了冊子,奏折剛遞上去,文德帝還沒批閱,就有人知曉其中內容。
這日,就有奏折參沈遇安了。
“都察院都事方大人,彈劾文選司郎中沈遇安沈大人收受賄賂。”
說話的是魏丞相,對方還從衣袖中拿出彈劾沈遇安的奏折。
有內人上前把奏折拿了上去。
文德帝一目三行,都察院都事方齊大人的奏折寫得很清楚。
沈遇安何時何地收了賄賂,清清楚楚。
“沈愛卿,你可有何辯駁。”
朝堂中不少人都看著沈遇安,神色莫名。
前些時日,沈遇安拒絕送禮,大家可都是知道。
也不知是沈遇安做得太好看,還是有人故意整沈遇安。
“陛下,臣冤枉啊,微臣有沒有收受賄賂,陛下您最清楚了。”
沈遇安的話讓在場的官員詫異不已。
雖然知曉沈遇安是陛下培養的人,可沈遇安這話是什麽意思?
“都察院都事方大人何在?”文德帝問了一句。
沒一會兒,方大人就被宣到金鑾殿中。
方大人一進來,就見沈遇安站在中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低著頭行至最前。
“微臣都察院都事方齊,拜見陛下。”
“方愛卿平身。”
方大人起身。
“方愛卿,沈愛卿說絕無賄賂之事,你怎麽說?”
方大人聞言,扭頭看了一下沈遇安,就見沈遇安也盯著他,眼中還帶著意味不明的笑。
方大人心中咯噔了一下,明明是他親眼看到的事。
難道沈遇安轉移了那些贓款?
“陛下,微臣前日在天香樓親眼見到沈大人收受賄賂,絕無假話。”
方大人說得信誓旦旦,沈遇安斂眉。
他記得自己出來的時候隻抱著一個錦盒吧,這方大人又是怎麽猜到他收受賄賂的?
不過,想到那日用異能看到方大人在隔壁雅間鬼鬼祟祟偷聽,沈遇安微微勾唇。
還好他一開始就沒想要那些黃金。
沒一會兒牽扯出張大人來,張大人一到金鑾殿,腿就軟了。
“張大人,方大人彈劾你用財物賄賂沈大人,讓你的兒子晉升到京城,可有此事?”
張大人臉色瞬時變得蒼白,轉頭看向沈遇安,就見沈遇安隻是施施然站著。
“陛下饒命,微臣,微臣,”
張大人微臣了半天,方大人見張大人如此,心中定了定。
這才是做了虧心事的反應,轉頭就見沈遇安還是氣定神閑。
沈遇安一點都不著急,讓張大人覺得這次的事怕是不會那麽順利。
“沈大人,你還有什麽話好說?”方大人厲聲道。
沈遇安不慌不忙,在眾人看過來的時候,高聲道:
“方大人,今年冬日大雪形成災害,張大人為受災的百姓捐贈黃金一千兩,此事戶部尚書李大人和陛下都知曉。”
沈遇安的話驚到了方大人,和一直在求饒的張大人。
方大人是驚詫,張大人則是一臉懵逼。
李尚書上前一步:“確有此事,昨日臣已收到黃金一千兩,正準備用這些黃金換取禦寒之物救濟百姓。”
沈遇安低頭和眼睛瞪得圓溜的張大人對視一眼。
接到沈遇安的示意,張大人眼神一轉,不見先前的惶恐,高聲改口:“是,是是,陛下,那黃金是微臣為百姓捐的。”
魏丞相皺眉,“那又是為何把黃金直接給了沈大人?”
“誰說張大人給了黃金給下官,魏丞相,此事你可在當場親眼見到?”
魏丞相麵色一僵,瞥了一眼方都事。
“陛下,微臣在天香樓親耳聽到張大人懇求沈大人辦事的。”
方都事不願事情就這麽被沈遇安忽悠過去。
“方愛卿,張大人找沈大人,是為百姓捐銀之事,這件事朕前日就知曉了。”
文德帝的話讓方都事暗道不好,這沈遇安年紀不大,怎麽這麽滑頭。
怪不得沈遇安誰的禮都不接,非要接張大人的黃金。
原以為是張大人給的太多了,誰料這人是故意的。
到了現在,方都事也猜到沈遇安是故意收下張大人送的黃金了。
不過沈遇安聰明,提前告知陛下和李尚書。
“張愛卿憂心百姓,為百姓慷慨解囊,有此官員,朕深感欣慰。”
“嗬嗬,微臣應該做的。”張大人擦拭著額頭的虛汗。
這件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甚至張大人還得了文德帝兩句稱讚。
沈遇安早就看到這些人拿著錦盒了。
“小小敬意,請沈大人笑納。”
錦盒中不是什麽稀世之寶,但卻是很直白的金磚。
張大人示意下屬把錦盒放到桌上,而後推到沈遇安身前。
沈遇安修長的手撫上金磚。
笑死,拿這個考驗幹部?以為他沈遇安會為這些身外之物,而起了貪念?
“張大人這是?”沈遇安試探地看著對方。
張大人見到沈遇安臉上的笑和眼中的貪婪,嘴角一勾。
“本官快致仕了,當了這麽多年的官,也隻是一個小小的光祿寺署正,吾兒也即將到不惑,還在外當任,我這才起了些心思。”
這張大人倒是直白。
“沈大人,下官所求也不是手拿實權的官職,平調到京城也可。”
平調要求可不高,為此拿這麽多東西,倒是舍得。
“張大人,不是本官故意為難於小張大人,隻是吧,小張大人任期的功績,確實不出彩。”
張大人含笑地點頭,對於沈遇安的話也沒反駁,兒子若是功績出色,家中又何必拿這麽多銀錢來。
“吾兒雖能力平平,平庸但從未幹過收刮民膏民脂,還請沈大人高抬貴手。”
沈遇安低頭看桌上的金磚不說話。
“啊嗬嗬,沈大人別誤會,這些金磚都是我張家所有。”
沈遇安不置可否。
一個時辰之後,沈遇安出了雅間,和護衛一人一個拿著錦盒。
“沈大人,下次常來啊。”連掌櫃笑容滿麵地送沈遇安。
沈遇安溫和地點頭.
沈遇安走了沒多久,同一個雅間的張大人這才起身離開。
角落裏的雅間悄悄關上。
次日,沈遇安把新的奏折遞給了董尚書。
董尚書看過,最後的名冊雖有些不滿意,還是給沈遇安一個麵子。
“既然你一再堅持,那本官也不再說甚,隻後麵有人找沈大人麻煩,還請沈大人莫要說本官沒提醒你。”
沈遇安作揖離開了董尚書的署衙。
出了冊子,奏折剛遞上去,文德帝還沒批閱,就有人知曉其中內容。
這日,就有奏折參沈遇安了。
“都察院都事方大人,彈劾文選司郎中沈遇安沈大人收受賄賂。”
說話的是魏丞相,對方還從衣袖中拿出彈劾沈遇安的奏折。
有內人上前把奏折拿了上去。
文德帝一目三行,都察院都事方齊大人的奏折寫得很清楚。
沈遇安何時何地收了賄賂,清清楚楚。
“沈愛卿,你可有何辯駁。”
朝堂中不少人都看著沈遇安,神色莫名。
前些時日,沈遇安拒絕送禮,大家可都是知道。
也不知是沈遇安做得太好看,還是有人故意整沈遇安。
“陛下,臣冤枉啊,微臣有沒有收受賄賂,陛下您最清楚了。”
沈遇安的話讓在場的官員詫異不已。
雖然知曉沈遇安是陛下培養的人,可沈遇安這話是什麽意思?
“都察院都事方大人何在?”文德帝問了一句。
沒一會兒,方大人就被宣到金鑾殿中。
方大人一進來,就見沈遇安站在中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低著頭行至最前。
“微臣都察院都事方齊,拜見陛下。”
“方愛卿平身。”
方大人起身。
“方愛卿,沈愛卿說絕無賄賂之事,你怎麽說?”
方大人聞言,扭頭看了一下沈遇安,就見沈遇安也盯著他,眼中還帶著意味不明的笑。
方大人心中咯噔了一下,明明是他親眼看到的事。
難道沈遇安轉移了那些贓款?
“陛下,微臣前日在天香樓親眼見到沈大人收受賄賂,絕無假話。”
方大人說得信誓旦旦,沈遇安斂眉。
他記得自己出來的時候隻抱著一個錦盒吧,這方大人又是怎麽猜到他收受賄賂的?
不過,想到那日用異能看到方大人在隔壁雅間鬼鬼祟祟偷聽,沈遇安微微勾唇。
還好他一開始就沒想要那些黃金。
沒一會兒牽扯出張大人來,張大人一到金鑾殿,腿就軟了。
“張大人,方大人彈劾你用財物賄賂沈大人,讓你的兒子晉升到京城,可有此事?”
張大人臉色瞬時變得蒼白,轉頭看向沈遇安,就見沈遇安隻是施施然站著。
“陛下饒命,微臣,微臣,”
張大人微臣了半天,方大人見張大人如此,心中定了定。
這才是做了虧心事的反應,轉頭就見沈遇安還是氣定神閑。
沈遇安一點都不著急,讓張大人覺得這次的事怕是不會那麽順利。
“沈大人,你還有什麽話好說?”方大人厲聲道。
沈遇安不慌不忙,在眾人看過來的時候,高聲道:
“方大人,今年冬日大雪形成災害,張大人為受災的百姓捐贈黃金一千兩,此事戶部尚書李大人和陛下都知曉。”
沈遇安的話驚到了方大人,和一直在求饒的張大人。
方大人是驚詫,張大人則是一臉懵逼。
李尚書上前一步:“確有此事,昨日臣已收到黃金一千兩,正準備用這些黃金換取禦寒之物救濟百姓。”
沈遇安低頭和眼睛瞪得圓溜的張大人對視一眼。
接到沈遇安的示意,張大人眼神一轉,不見先前的惶恐,高聲改口:“是,是是,陛下,那黃金是微臣為百姓捐的。”
魏丞相皺眉,“那又是為何把黃金直接給了沈大人?”
“誰說張大人給了黃金給下官,魏丞相,此事你可在當場親眼見到?”
魏丞相麵色一僵,瞥了一眼方都事。
“陛下,微臣在天香樓親耳聽到張大人懇求沈大人辦事的。”
方都事不願事情就這麽被沈遇安忽悠過去。
“方愛卿,張大人找沈大人,是為百姓捐銀之事,這件事朕前日就知曉了。”
文德帝的話讓方都事暗道不好,這沈遇安年紀不大,怎麽這麽滑頭。
怪不得沈遇安誰的禮都不接,非要接張大人的黃金。
原以為是張大人給的太多了,誰料這人是故意的。
到了現在,方都事也猜到沈遇安是故意收下張大人送的黃金了。
不過沈遇安聰明,提前告知陛下和李尚書。
“張愛卿憂心百姓,為百姓慷慨解囊,有此官員,朕深感欣慰。”
“嗬嗬,微臣應該做的。”張大人擦拭著額頭的虛汗。
這件事就這麽不了了之了,甚至張大人還得了文德帝兩句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