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論功行賞
三代不能科舉?我剛好第四代 作者:三層肚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哈哈。”沈青盼捧腹大笑。
“娘,放我下來。”
沈遇安無奈扶額,他娘也太熱情了些。
“行了,快把遇安放下來,成何體統。”
王氏雖是這麽說,臉上的笑卻毫不收斂。
劉氏把兒子放下,上上下下看著兒子,不停地說著瘦了。
沈遇安覺得他就是沒瘦,在長輩眼中也是瘦了。
有一種瘦就是家長覺得你瘦了。
“奶,娘,姐,我升官了,還有,這些都是陛下和皇後給的賞賜。”
“升官了?遇安可真厲害。”劉氏豎起大拇指。
對於沈遇安升官,沈家人很驚喜,但沈家人這麽開心,是因為沈遇安平安從平原府迴來了。
“大人,熱湯準備好了。”
李小平樂顛顛地跑了過來。
沈遇安和家人說了一聲,就迴自己的院子洗澡去了。
而沈家三個女人見沈遇安走了,這才開始去看那些賞賜。
王氏看著小盒中的條狀物驚道:“這是螺子黛。”
“京城的鋪子。”
“京郊的莊園。”
這,沈家三個女人看著這些東西麵麵相覷。
東西越來越貴重,三人有些震驚。
沈遇安洗漱好到膳廳的時候,就見三人安靜地坐著。
“怎麽了?”
家中這麽安靜,沈遇安有些疑惑地看著她們。
“遇安呐,平原府瘟疫你是立了功,可這賞賜也太過了吧?又是升官又是大賞的。”
王氏麵色有些沉重地看著孫子。
沈遇安反應過來,看來家中還不知道他救了太子。
沈遇安簡單地把事情說了下。
聽到太子差點死於瘟疫,三人倒抽一口涼氣。
劉氏更是驚唿道:“沒想到這瘟疫這麽厲害,大家都安全迴京,我以為沒那麽危險呢。”
“還好遇安你平安迴來了。”王氏雙手合十,一臉慶幸。
知道孫子有異於常人的本事,王氏卻還是很擔心孫子。
看著家人關心的眼神,沈遇安黑眸中滿是笑意。
“奶,我的本事你還不知道麽。”
沈青盼聞言看了一下弟弟,臭屁得很。
劉氏也是這麽以為的,除了知曉內情的王氏之外,兩人都覺得沈遇安在臭屁。
沈遇安在外沉穩,但麵對家人的時候,有時候還是很鬆散的。
所以沈家人還一直覺得他是個孩子。
三人沒想過在她們眼中是個孩子的沈遇安,在金鑾殿上大殺四方。
甚至把永樂縣主的封號都搞沒了。
勞太保的孫子差點在牢裏出不來。
“對了遇安,宮中賞賜你看過了麽?”王氏問道。
沈遇安搖頭,“一路上急著迴來見你們,無心看這些。”
王氏讓下人把賞賜都拿了上來,沈家人看著這些賞賜。
“遇安,奶知道你聖眷正濃,可這,賞賜是不是太過豐厚了?”
說個不好聽的,出了瘟疫,官員去處理,也是職責所在。
沒見幾個太醫都隻得了點賞賜,可沈遇安又是升官又是賞賜的。
而且這些賞賜太豐厚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捧殺遇安。
可又沒必要,沈家什麽情況,用得著一個帝王做局捧殺麽?
見家人擔心,沈遇安沉吟片刻道:“升官應該是二皇子讓我去平原府的補償,至於其他的賞賜,是皇後娘娘給的,嗯,我看一下。”
沈遇安猜測,他這次升官,是因為瘟疫之事他處理得還不錯。
加上家裏送過來的草藥很及時,所以給他升了官。
可能還有些原因是,他臨走前給的那顆人參?
想到陛下麵色還不錯,沈遇安心中嘀咕,要不是太子不在京城,他不會拿出來的。
“這鋪子好像是李家的產業,應該是太子那邊給的。”
“莊園應該是皇後娘娘的手筆。”
這就是太子那邊的謝禮了。
“這,遇安,會不會太多了。”王氏猶豫道。
“拿著吧,上位者的謝禮拒了不好。”
在皇宮中,他拒絕是禮節上要客氣一下,若是真不收,對方會以為你所求過大。
所以這個謝禮怎麽都要收下才行的。
“呀,那咱們家有莊園了?”劉氏撫掌大笑。
大家含笑地看著開心的劉氏。
“明日我就去莊園看一下。”
“不急,先吃飯吧。”王氏讓人把準備好的飯菜端上來。
沈遇安在皇宮之中吃過了,但他胃口大,家中的菜又是按他的喜好做的,他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次日一早,沈遇安還沒去吏部報到,就先去上早朝。
任命什麽的還沒弄,沈遇安還是站在原先的位置。
“沈大人,恭喜啊。”周圍的同僚和沈遇安打招唿道賀。
沈遇安含笑地一一應了。
時辰一到,宮門打開,沈遇安邁著四方步不急不緩走在後麵。
到了金鑾殿,沒等多久,帝王駕臨。
“陛下,韓察大人在平原府洪澇一事中,行事果斷減少百姓死亡,領百姓災後重建,此乃大功啊。”
韓尚書在洪澇一事中確實立了不少功勞。
平原府今年的洪澇,比前幾次損失小了很多。
湔堰雖說還沒完全修建好,但看奏折上所寫,確實有抵擋洪澇泄水之用。
韓察大人提前察覺到水位不對,通知了下遊的百姓,事後又帶著百姓搶救不幸被衝的百姓,迅速修建房屋。
可見韓察能當上這個工部尚書,靠的可不止是文采,本事也不容小覷。
“韓愛卿當賞。”
“高永之高大人,平原府知府,時疫爆發時,為安撫百姓,毅然進入疫區,和染疫百姓共度生死,在平原府群龍無首時,治理平原府,沒有讓平原府大亂,有功之。”
雖然平原府發生了洪澇和瘟疫,但這也不是高大人的錯。
事情發生的時候,高大人也為百姓做了許多,所以這次也有功的。
“平原府祝福祝大人為國為民,不顧自身安危出入疫區,為百姓們籌良藥,嘔心瀝血,最後更是身染時疫,差點殞命,其夫人更是變賣嫁妝高價買藥,為百姓求來一線生機。”
“大楚有此官員,乃百姓和朕之福。”
高知府能不能再進一步沈遇安不知道,但祝大人這次肯定是要升遷的。
想到祝大人的名字,沈遇安莞爾。
“娘,放我下來。”
沈遇安無奈扶額,他娘也太熱情了些。
“行了,快把遇安放下來,成何體統。”
王氏雖是這麽說,臉上的笑卻毫不收斂。
劉氏把兒子放下,上上下下看著兒子,不停地說著瘦了。
沈遇安覺得他就是沒瘦,在長輩眼中也是瘦了。
有一種瘦就是家長覺得你瘦了。
“奶,娘,姐,我升官了,還有,這些都是陛下和皇後給的賞賜。”
“升官了?遇安可真厲害。”劉氏豎起大拇指。
對於沈遇安升官,沈家人很驚喜,但沈家人這麽開心,是因為沈遇安平安從平原府迴來了。
“大人,熱湯準備好了。”
李小平樂顛顛地跑了過來。
沈遇安和家人說了一聲,就迴自己的院子洗澡去了。
而沈家三個女人見沈遇安走了,這才開始去看那些賞賜。
王氏看著小盒中的條狀物驚道:“這是螺子黛。”
“京城的鋪子。”
“京郊的莊園。”
這,沈家三個女人看著這些東西麵麵相覷。
東西越來越貴重,三人有些震驚。
沈遇安洗漱好到膳廳的時候,就見三人安靜地坐著。
“怎麽了?”
家中這麽安靜,沈遇安有些疑惑地看著她們。
“遇安呐,平原府瘟疫你是立了功,可這賞賜也太過了吧?又是升官又是大賞的。”
王氏麵色有些沉重地看著孫子。
沈遇安反應過來,看來家中還不知道他救了太子。
沈遇安簡單地把事情說了下。
聽到太子差點死於瘟疫,三人倒抽一口涼氣。
劉氏更是驚唿道:“沒想到這瘟疫這麽厲害,大家都安全迴京,我以為沒那麽危險呢。”
“還好遇安你平安迴來了。”王氏雙手合十,一臉慶幸。
知道孫子有異於常人的本事,王氏卻還是很擔心孫子。
看著家人關心的眼神,沈遇安黑眸中滿是笑意。
“奶,我的本事你還不知道麽。”
沈青盼聞言看了一下弟弟,臭屁得很。
劉氏也是這麽以為的,除了知曉內情的王氏之外,兩人都覺得沈遇安在臭屁。
沈遇安在外沉穩,但麵對家人的時候,有時候還是很鬆散的。
所以沈家人還一直覺得他是個孩子。
三人沒想過在她們眼中是個孩子的沈遇安,在金鑾殿上大殺四方。
甚至把永樂縣主的封號都搞沒了。
勞太保的孫子差點在牢裏出不來。
“對了遇安,宮中賞賜你看過了麽?”王氏問道。
沈遇安搖頭,“一路上急著迴來見你們,無心看這些。”
王氏讓下人把賞賜都拿了上來,沈家人看著這些賞賜。
“遇安,奶知道你聖眷正濃,可這,賞賜是不是太過豐厚了?”
說個不好聽的,出了瘟疫,官員去處理,也是職責所在。
沒見幾個太醫都隻得了點賞賜,可沈遇安又是升官又是賞賜的。
而且這些賞賜太豐厚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捧殺遇安。
可又沒必要,沈家什麽情況,用得著一個帝王做局捧殺麽?
見家人擔心,沈遇安沉吟片刻道:“升官應該是二皇子讓我去平原府的補償,至於其他的賞賜,是皇後娘娘給的,嗯,我看一下。”
沈遇安猜測,他這次升官,是因為瘟疫之事他處理得還不錯。
加上家裏送過來的草藥很及時,所以給他升了官。
可能還有些原因是,他臨走前給的那顆人參?
想到陛下麵色還不錯,沈遇安心中嘀咕,要不是太子不在京城,他不會拿出來的。
“這鋪子好像是李家的產業,應該是太子那邊給的。”
“莊園應該是皇後娘娘的手筆。”
這就是太子那邊的謝禮了。
“這,遇安,會不會太多了。”王氏猶豫道。
“拿著吧,上位者的謝禮拒了不好。”
在皇宮中,他拒絕是禮節上要客氣一下,若是真不收,對方會以為你所求過大。
所以這個謝禮怎麽都要收下才行的。
“呀,那咱們家有莊園了?”劉氏撫掌大笑。
大家含笑地看著開心的劉氏。
“明日我就去莊園看一下。”
“不急,先吃飯吧。”王氏讓人把準備好的飯菜端上來。
沈遇安在皇宮之中吃過了,但他胃口大,家中的菜又是按他的喜好做的,他吃得那叫一個開心。
次日一早,沈遇安還沒去吏部報到,就先去上早朝。
任命什麽的還沒弄,沈遇安還是站在原先的位置。
“沈大人,恭喜啊。”周圍的同僚和沈遇安打招唿道賀。
沈遇安含笑地一一應了。
時辰一到,宮門打開,沈遇安邁著四方步不急不緩走在後麵。
到了金鑾殿,沒等多久,帝王駕臨。
“陛下,韓察大人在平原府洪澇一事中,行事果斷減少百姓死亡,領百姓災後重建,此乃大功啊。”
韓尚書在洪澇一事中確實立了不少功勞。
平原府今年的洪澇,比前幾次損失小了很多。
湔堰雖說還沒完全修建好,但看奏折上所寫,確實有抵擋洪澇泄水之用。
韓察大人提前察覺到水位不對,通知了下遊的百姓,事後又帶著百姓搶救不幸被衝的百姓,迅速修建房屋。
可見韓察能當上這個工部尚書,靠的可不止是文采,本事也不容小覷。
“韓愛卿當賞。”
“高永之高大人,平原府知府,時疫爆發時,為安撫百姓,毅然進入疫區,和染疫百姓共度生死,在平原府群龍無首時,治理平原府,沒有讓平原府大亂,有功之。”
雖然平原府發生了洪澇和瘟疫,但這也不是高大人的錯。
事情發生的時候,高大人也為百姓做了許多,所以這次也有功的。
“平原府祝福祝大人為國為民,不顧自身安危出入疫區,為百姓們籌良藥,嘔心瀝血,最後更是身染時疫,差點殞命,其夫人更是變賣嫁妝高價買藥,為百姓求來一線生機。”
“大楚有此官員,乃百姓和朕之福。”
高知府能不能再進一步沈遇安不知道,但祝大人這次肯定是要升遷的。
想到祝大人的名字,沈遇安莞爾。